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3章 華麗搖滾:波西米亞狂想曲

一頓飯在吵吵鬧鬧中結束,直到吃完飯,三人也沒討論出什麼結果來。

閒聊了一陣,羅傑早早地提出告辭,返回家裡,繼續研究《搖滾聖經》的編曲。

電腦的配置已經更新過,也購買了最新的pc編曲軟體。

雖然不像專業編曲裝置那樣,可以做到複雜無比的功能,但僅僅試聽歌曲質量的好壞,已經是足夠了。

現在羅傑在修改的,是《搖滾聖經》中的華麗搖滾篇。

也是目前為止,《搖滾聖經》系列中歌曲數量最多的一張專輯,足足有六首。

不過說是六首,實際上有超過一半的歌,都只擷取了其中的一段或者幾段。

嚴格來說,應該是兩首歌,加四個“半首歌”。

六首歌全部來自同一支樂隊,皇后樂隊(queen)。

在華麗搖滾這一領域,皇后樂隊並非是無可爭議的第一,他們還有兩個足夠強大的競爭對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華麗搖滾的創始人,t.rex樂隊和搖滾巨星大衛-鮑伊。

嚴格來說,皇后樂隊很難用某一類風格來概括,和很多風格多變的樂隊一樣,皇后樂隊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

不過相較而言,華麗搖滾時期,在皇后樂隊活躍的時間裡,是維持最久的一種風格。

也很符合幾名成員的性格。

在樂隊早期很窮的時候,這幫傢伙寧可把壞掉的樂器修一修湊合用,也要省下錢來買幾身“漂亮”的衣服。

不光是性取向異於常人的齙牙叔,其它幾位成員也喜歡女性化的裝扮,例如色彩鮮豔的裙子……

咳,扯遠了。

《華麗聖經》實際上已經非常接近於完成,只差兩首歌之間的串聯還沒有做到完美。

六首歌按照順序,分別是《又一人倒下/》、《嘎吱作響/》、《愛人/》、《波西米亞狂想曲/》、《生命中的時光/》、以及《每個人的天堂/》。

這六首歌不屬於同一張專輯,但也曾共同出現在一張後來重新發行的精選專輯當中。

百代唱片和後來的環球是皇后樂隊幾乎所有歌曲的版權方,樂隊稍有知名度的歌,都以各種名目重新發行過至少十次以上,例如精選專輯、紀念專輯等等。

對於唱片公司來說,只要有價值,別說重新發行了,就算是把已經死去的人拉出來鞭屍也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

這六首歌,每一首都堪稱皇后樂隊的代表之作,質量非常出色。

更加難得的是,經過小幅微調之後,六首歌完全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其中《每個人的天堂》和《波西米亞狂想曲》兩首歌,是僅有的兩首完整保留的歌,其它四首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簡。

砍的最多的《生命中的時光》只留下了一段副歌。

畢竟,作為一首單獨的歌曲,和作為一首歌中的一段篇章,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可以容忍完全相同、重複的段落結構,而後者則最好不要存在這樣的做法。

在精簡之後,再加上歌曲之間串聯的段落,整張專輯的時長大約在二十五分鐘左右。

至於未確定的原因嘛……

自然是因為《又一人倒下》和《嘎吱作響》兩首歌之間串聯的旋律還沒有確定下來。

直接拼接雖然不至於說是完全接不上,但也會出現瑕疵。

在其它專輯裡,這點瑕疵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搖滾聖經》來說,任何瑕疵都是不能容忍的。

羅傑對著電腦,苦思冥想了半天,將一段新的曲譜錄入軟體之中。

設定了一番,點下播放鍵。

耳機中傳來了一陣性感的低音,彷彿迪斯科舞曲一般的節奏,讓人情不自禁想要跟著節拍,搖擺起身體。

不得不說,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讓編曲的工作漸漸變得簡單了起來。

匯入曲譜,設定好每一件樂器的分譜,按下播放鍵,就可以立刻聽到效果。

高階一些的裝置甚至還可以選擇音色和彈奏特點,例如力度是重還是輕,吉他是指彈還是撥片等等。

在過去,哪有這麼容易?

據說在早期的時候,編曲家無法確定歌曲質量好壞的情況下,要做的事情是召集一支樂隊,先花上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排練,然後才能聽到粗略的效果。

聽了一陣,當樂曲進入到第二首《嘎吱作響》之後,只過了十幾秒,羅傑就按下暫停,將進度條拖回中間,再次點下播放鍵。

足足聽了十幾遍,羅傑才摘下耳機,在稿紙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找到一段合適的旋律,將兩首歌串聯起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

僅僅只是正在進行的這一段,羅傑就嘗試了不下一百次,仍然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方案。

對於音樂來講,偶然的靈光一現確實很重要。

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不斷嘗試、修改、再嘗試、再修改,直到改無可改為止。

這項工作很枯燥,很乏味,也很累。

但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躺贏,想要取得成功,總得付出點什麼。

努力,不是成功的必要元素,而是基礎。

羅傑很喜歡享受醉生夢死的生活,但在需要付出辛勞的時候,絕不會有任何猶豫。

…………

週末到來之前,西奧多搞定了和愛德華多教授的談判。

在律師的見證下,羅傑和愛德華多教授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

合同的條款大致和口頭約定的內容相當。

愛德華多教授以的技術專利和五萬美元的資金,註冊成立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

羅傑向投資100萬美元,佔據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並且擁有未來五年,最多五輪融資的等比例優先投資權。

愛德華多教授擔任的執行董事長,並以象徵性的1美元年薪兼任ceo的職位。

至於總裁,由於業務規模極小,沒有必要,暫時空缺。

除了雜七雜八的約束性條款之外,西奧多還為羅傑爭取到了一項特殊的權利。

如果未來需要發行b類股票,需要經過羅傑的同意。在這一項決策上,不以按股份百分比劃分的投票權為基準,羅傑擁有一票否決權。

這裡所說的b類股票,可不是太平洋對岸的b股。

有些公司有融資的需要,但又不想讓出太多的決策權,就會將股票分類發行。

例如a類股票每股10美元,b類股票每股100美元,但兩種股票每股的投票權都是1。

也就是說,總資金相同的情況下,b類股票只有十分之一的投票權。

經營者只需要保留一定比例的a類股票,而將b類股票發行、交易出去用於融資,就可以以較低的代價,換取更多的資金。

這是很多大公司常用的做法,如谷歌、雅虎、微軟、蘋果等大公司,股票都分為至少兩種,甚至更多種類,在股市上流通的,大多情況下是投票權較低的那一種。

只有一種股票,當然沒這麼複雜。

爭取到這項決策的一票否決權,更多的還是為未來增加投資比例留下一個伏筆。

如果的發展達不到預期,當它不存在就是了。

但如果如前世的臉書那般成功,這一條款可以為羅傑爭取到更多的投資機會,而這所代表的就是大筆的美元。

作為交換,愛德華多教授同樣也為自己爭取到了很大的權利。

除了必要的財務監督人員以外,羅傑不會在安插任何人手,日常經營全部由愛德華多教授負責。

除了股東大會以外,只要不對公司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羅傑不會插手具體的經營事務。

僅僅只是關於“重大損害”的定義,在合同中就羅列了上百條條款,有著極為明確的規定。

投資的事就這麼確定了下來,對羅傑的生活和工作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艾琳在為春假前的考試做準備。

安妮在錄完了吉他的部分之後,帶著米婭跑到南半球去度假。

胖子則忙著炒作訂婚的事情,連錄音的工作都暫時放了下來。

好在《燃燒》專輯的進度遠遠快於預期,倒也不急於這幾天。

原定六週的錄音時間,僅僅只過了不到三週,就已經完成了一大半,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提前完成這張專輯,幾乎已經是必然的事。

三月的第二周,《燃燒》專案開始的第四周,羅傑終於錄完了人聲的部分。

同時,也終於將《華麗聖經》編寫完成。

按照其它幾張《搖滾聖經》專輯的取名方式,核心曲目《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成了這張專輯,或者說這首超長單曲的名字。

“媽媽啊,我剛剛殺了個人。

我拿槍指著他的頭,

扣下了扳機,

現在他死了。

媽媽啊,生活才剛剛開始。

然而如今我已經遠走並拋之腦後。

媽媽,喔~~”

在編曲軟體製作出的簡陋伴奏下,羅傑粗略地將這首歌唱了一遍。

在重新改編之後,六首歌合而為一的《波西米亞狂想曲》長度精簡到了二十二分鐘,十一個篇章。

一口氣唱下來,哪怕中間有不少可以休息的地方,羅傑仍然感到有些累。

“怎麼樣?”

羅傑看向坐在自己對面的胖子。

軟體合成的伴奏,以專業的眼光來看,非常的粗糙。

羅傑在唱的時候,也出現了不少的瑕疵。

不過以胖子的樂感,從粗糙的“測試版本”中判斷一首歌的好壞,不存在任何問題。

“風格有點怪怪的,尤其是中間那一段。”

胖子猶豫了片刻,實話實說道:“這張專輯的完成度很高,但是市場能不能接受這種風格,我不能確定。”

一首風格十分特殊的搖滾,能否受到市場的歡迎,在正式發行之前沒有人能夠肯定。

事實上,在羅傑前世的時候,《波西米亞狂想曲》在發行之前,也沒少受到百代唱片的質疑。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中那位拒絕發行這首歌的百代唱片高管,雷-福斯特,這個角色是虛構的。

在真實的歷史中,百代唱片確實對這首歌存在爭議,但最後仍然決定以“試試看”的態度來發行它,而不是像電影裡演的那樣,皇后樂隊為了這首歌決定違反合同。

一旁開著擴音的電話裡響起安妮的聲音:“我喜歡這首歌,對了,這歌叫什麼來著?”

羅傑隨口報出歌名:“《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裡的“波西米亞”是音譯,並非是指捷克中西部地區的波西米亞王國“bohemia”。

而是“bohemian”,多了一個n,雖然讀音幾乎完全一樣,但意思卻截然不同。

bohemian,意為“放蕩不羈的藝術家”。

這首歌也可以直譯為《藝術家的狂想曲》。

“藝術家?”

安妮的關注點很奇怪:“羅傑,我才發現你的臉皮竟然這麼厚!”

胖子的思維方式倒是正常一點:“我們什麼時候錄這首歌?”

“你們快點搞定《燃燒》專輯,然後過來和我們匯合。”

安妮興致勃勃地提議道:“昆士蘭州現在的氣候很舒服,不冷也不熱。”

這傢伙帶著米婭跑去了澳大利亞。

《燃燒》專輯也只剩下了一些收尾的工作,鼓和貝斯還沒有錄完,但最多一週也就能搞定了。

“沒那麼多時間。”

羅傑拒絕了這個提議,開口道:“《信仰》專輯的前期籌備已經開始了,你們儘快回來,等《信仰》完成之後,我們再去錄《波西米亞狂想曲》。”

《信仰(faith)》,就是樂隊的下一張專輯,風格為另類搖滾。

主打歌就是去年佩內洛普搖滾音樂節上唱的那首《失去信仰()》。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錄音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很顯然,《燃燒》和《信仰》兩張專輯中間,並沒有一個月的時間給樂隊去揮霍。

“而且我們也沒錢。”

胖子提出了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樂隊賬戶上,不算下個月要交的稅,能動用的只有兩百多萬美元,這點錢根本不夠我們錄一個月歌的。”

如澳大利亞的301錄音工廠這樣的頂級錄音室,單是基本的租金就不便宜,再加上簽署保密協議必然要額外付出的費用,一個月下來,單單是在錄音室方面的開銷至少也要一百多萬美元。

再加上其它開銷,這點錢壓根不夠用的。

“我們現在錄音進度很快。”

羅傑想了想,提議道:“《信仰》錄完以後,我們再加快點進度把《3》錄出來,趕在六月之前完成,然後一直到八月份,我們都有足夠的自由。”

巡演開始的時間是十月,哪怕要提前熟悉場地、準備、練習等等,留下兩個月時間也足夠了。

中間的兩個月,一邊度假,一邊錄製《搖滾聖經》,哪怕再怎麼慢,錄出來一張專輯肯定是夠的。

若是進度快點,或許《歌劇聖經》和《華麗聖經》兩張專輯都能一起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