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5章 “下個月初,洛杉磯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5章 “下個月初,洛杉磯見。”

裡約柯爾克瓦多山,又叫做耶穌山或者基督山。

這個別名的來歷自然是山頂上那座高達38米的耶穌雕像,里約熱內盧最著名的地標建築,被當地人稱為南美第一奇蹟。

一架直升機盤旋在耶穌山上空,圍繞著耶穌雕像不斷盤旋著。

羅傑身上綁著安全繩,舉起相機,拍下耶穌雕像的照片。

雖然對基督教沒什麼興趣,但里約熱內盧的耶穌雕像不僅僅只是宗教意義,而是一個非常壯觀的景觀。

不過這座耶穌雕像從遠處看起來宏偉,但離近了看也沒什麼特殊的感覺。

至少在羅傑看來,比樂山大佛或者龍門石窟什麼的差遠了。

這個所謂的“南美第一奇蹟”,也就是在落後的南美算是奇觀,放到太平洋對岸,恐怕連個5a景區都評不上。

隨便拍了幾張照片,就沒什麼興致繼續遊覽下去,乾脆叫直升機的駕駛員返航。

剛剛要開口,羅傑就感覺到衣服兜裡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加里-貝爾發來一條簡訊,只有一句話:“陽光海岸到手了。”

看到這條簡訊,本來打算去海灘上玩玩的羅傑也沒有了玩樂的心思,直接對駕駛員吩咐道:“回酒店。”

回到酒店,叫人送來一臺膝上型電腦,登入上電子郵箱,果然收到了瑪格麗特發來的報告。

在拿下陽光海岸創始人約翰斯頓手中的股份之後,【搖滾控股集團】對這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經提高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可以說已經完成了全資收購的目標。

剩下那些在股市上流通的,不到百分之二的散股,無論能否收購到收,等到退市流程走完之後,都會自動失效,沒有來得及賣的都會變成廢紙。

當然,按照法律的要求,為了保證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公示期限內,只要持股人要賣,【搖滾控股集團】就必須要按照約定的價格接手。

反正百分之二的股份,也就一百多萬美元,都已經花了9000多萬美元了,也不在乎多花這一點。

股市上流通的散股不會構成任何影響,按照加里-貝爾的提議,三支樂隊要儘快找個時間當面談談,以決定陽光海岸未來的發展。

或者說改革。

無論是公司的業務,還是內部的結構,都需要進行不小的調整,以滿足三支樂隊的需求。

原先的陽光海岸只做發行,這很穩定,但沒有優秀的內容渠道就會造成嚴重的虧損。

這也是三支樂隊很輕易就能拿下大部分股份的原因,沒有多少股東願意持有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的股份。

簽約雷蒙娜-拉維尼、ac-130樂隊等等,都是為了補充陽光海岸的內容製作能力。

一目十行地掃過報告檔案的前半部分,一直看到末尾,羅傑終於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在完成對陽光海岸的收購之後,【搖滾控股集團】的賬戶上還剩下大約2700萬美元。

按照合約的規定,這筆收購案,總計需要向普華永道支付600萬美元的“諮詢費用”以及200萬美元的“技術人員薪酬”。

和絕大多數的商業行為一樣,這筆錢也是分階段支付,還未支付的部分大概有500萬美元左右。

再扣去給瑪格麗特等人的獎金,在完成收購後大概還能剩下2000萬美元左右。

這筆錢,將注資進陽光海岸之中,用來完成對公司的改革,以及未來幾個月的經營開銷,包括償還銀行貸款、發放員工薪酬、辦公耗材的開銷等等。

幾千萬美元看起來很多,但若是用在一家規模不小的公司上,根本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公司會擠破了腦袋去謀求上市,因為這可以帶來龐大的現金流。

單靠股東輸血,如果沒有足夠可靠的盈利手段,根本支援不了多久。

不過現在考慮這些事有些遠,融資上市什麼的,短期內根本沒有必要。

有著三支樂隊的輸血,短期內不會存在太大的資金壓力。

前期需要持續投入,這也是三支樂隊在收購開始之前就達成的共識。

只要這個投入維持在一定限度之內,誰都不會有意見。

雷蒙娜-拉維尼等人,只要捧起來一個,哪怕只是摸到二線的門檻,也足以讓陽光海岸賺到大筆的利潤,就算是捧不起來,至少也能豐富公司的版權庫,不至於完全虧本。

最迫切的問題,正如加里-貝爾提到的,還是對公司業務進行改革,成立內容製作的部門,徹底擺脫過去只做發行的模式。

現在雷蒙娜-拉維尼等人的專輯製作全靠外包,這樣的模式雖然行得通,但成本卻太高了些,長久來看絕對是不划算的。

關掉郵件,開啟一個文件,羅傑開始根據自己這幾年的瞭解,制訂一個初步的改革計劃。

首先是業務方面,傳統的實體發行是主業,這個不能丟掉。

儘管未來幾年,在數字唱片的衝擊之下,實體唱片的規模會不斷萎縮,但也不至於下降到沒錢賺的水準。

尤其是黑膠唱片等懷舊的形式,在羅傑重生的那幾年,反而更加受到市場的歡迎,尤其是那些發燒友,為了購買一張心儀的黑膠唱片,甚至可以啃一個月的泡麵。

實體唱片的市場會萎縮,但哪怕再過二十年也還能賺錢,肯定是不能丟掉的。

除了實體唱片之外,數字唱片也是一個重要的盈利來源。

但和實體唱片行業的“內容為王”相比起來,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卻是“渠道為王”。

自己做渠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不說專業性的問題,單是為了搶佔市場去燒錢,陽光海岸就燒不起。

現在市場佔有率最高的spotify,單單每年砸在廣告上的錢,就數以億計,購買版權的投入更是宣傳成本的數十倍之多。

數字版權可以以授權的形式來合作,這樣做的風險更低,利潤也更穩定。

沒有必要成立單獨的部門,頂多擴充一些人手,歸在現有的發行部門下即可。

宣傳也一樣,宣發一體,陽光海岸的這兩個部門本來就是合併的,沒有必要做太大的調整。

除了發行之外,內容製作和藝人管理,也都需要成立相關的部門。

後者不必多說,主要是加強對旗下藝人的控制,以及充分開發藝人身上的價值。

當然,到了現在這個年代,價值開發的重要性更大一些。

想要像過去那樣,完全控制簽約藝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二十一世紀的北美,如果想要像南棒的經紀公司那樣完全控制旗下的藝人,絕對會被各種亂七八糟的組織和工會告到破產。

除了毫無根基的純新人以外,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小明星,和唱片公司之間更多的都是合作關係,只不過多數情況下,唱片公司佔據強勢地位罷了。

若是明星的咖位夠高、影響力和吸金能力夠強,反客為主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因此,這個部門的重點,還是保證唱片合約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並在這個基礎上,儘量充分開發每一個人的商業價值。

最後就是內容製作,這也是陽光海岸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

短期內,這個部門主要負責的業務就是簡單的唱片製作、演出籌備等等。

和好萊塢的電影不同,樂壇的內容主要依託於明星或者製作人本人,雖然也需要團隊的配合,但卻不需要像拍電影那樣,召集成千上萬的人參與。

哪怕是大製作的唱片,如果不考慮mv拍攝的部分,二三十個人也綽綽有餘了。

以羅傑等人為例,在《燃燒》專輯的製作過程中,除了樂隊的六人之外,還有製作人迭戈、六名錄音師、三名混音師、兩名樂手、一支由五個人組成的後期團隊、一名封面設計師、一名攝影師、兩名美工、以及十幾名助理。

大部分人助理只負責倒咖啡和傳話,暫且不做考慮。

其它職位加起來,包括樂隊成員本身,總共只有27個人,就完成了這張《燃燒》專輯的製作。

也就是說,內容製作部門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考慮到陽光海岸現有的規模,大約有2-3個固定的團隊,能夠保證有三個專案同時開工即可。

如果同時啟動的專案超過三個,完全可以透過外聘的方式來解決。

而且大牌的製作人,也不會使用這些“普通”的團隊。

像羅傑三人合作最久的迭戈,他的團隊就是一支自由團隊,以一張專輯為單位簽署臨時的工作合約。

具備一定地位的樂壇明星都有自己的合作團隊,公司內的固定團隊只會負責一些低成本的專案,沒有必要養著太多的人。

負責現場演出的調音團隊同樣如此,像混音師之類的位置可以和專輯製作團隊通用,舞臺設計、導演等等則需要單獨設立,這方面也需要養一批人手,但不需要太多,兩個固定的團隊就夠用。

至於等到《美國偶像》計劃啟動之後,人手需要增加,那也是以後的事了。

製作《美國偶像》的團隊,同樣也要等到計劃啟動階段再去考慮,暫時不用著急。

除了人員之外,硬體也同樣重要。

樂器庫、錄音室、以及演出現場使用的器材,都是耗資巨大的玩意。

樂器庫的投入要小一些,不過卻沒必要自己搞一個,頂多購置一批常用的樂器作為備用。

錄音室的搭建投入有高有低,便宜點的幾萬美元就能弄一個,當然,這樣的錄音室質量就不敢恭維了。

如果從建築到裝置,全部採用最頂尖的配置,砸進去數千萬美元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而在專輯製作中,錄音室卻又是必須具備的東西。

羅傑考慮了許久,在“錄音室”這個單詞後邊打了一個問號。

洛杉磯不缺各種大大小小的專業錄音室,從低端到頂級,各種檔次都有,價格也很合理。

短期來看,租賃肯定比自己搭建省錢得多。

如果考慮到長遠的收益,反而是自己花錢造一個要划算一些,就算自己不用,也可以租出去賺錢。

但是,錄音室的規格、投入、以及究竟需要造幾間,這些問題都很麻煩,不是拍腦門就能決定的東西。

錄音室的投入不僅僅只在裝置上,由於對聲學環境要求苛刻的緣故,對建築本身就有極高的要求,不是說隨便找個空房間就可以搞的。

在陽光海岸現有的資產當中,沒有適合改建成高階錄音室的建築,只能重新尋找,甚至是新建,這也加大了成本上的投入。

而且一間錄音室不是說建好了就完事,尤其是檔次較高的那些,為了保證領先,裝置需要定期更換,甚至是整個翻新。

再加上日常維護的成本,這麼一筆投入,必然是要慎之又慎。

至於演出裝置方面,羅傑的想法是暫時不要購置,至少在三年之內,對這方面的需求都不會很大,租比買更划算。

別說現在《美國偶像》計劃還沒有啟動,公司簽約的歌手極少,就算啟動了相關的計劃,也不是立刻就要開始籌備大量的巡演。

一個沒有足夠“歌曲庫”和粉絲基礎的歌手或者樂隊,巡演壓根辦不起來。

僅僅只是發專輯、積累歌曲數量,少說也要兩年的時間。

幾個歌手一起聯合巡演需要準備的歌少一些,但起碼也得每人發個兩張左右的專輯才夠用。

按照《美國偶像》的規劃,一年一季,只籤進入決賽圈的歌手和樂隊,即每季三十人。

其中的大部分會很快被淘汰,只有極少數能夠成功在樂壇站穩腳跟。

也就是說,《美國偶像》帶來的簽約藝人,大概會穩定在三四十這個數字上,再加上其它渠道找來的新人,經過幾年的發展,不算二線及以上,公司旗下大概會有五十個以上的簽約藝人。

二線以上的明星都是重要的資源,當然不可能和新人、小明星享受一樣的待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按照樂壇主流的經營模式,五十多個人或者樂隊,直接進行粗放式的培養,每人給予少量的定額資源,然後自己去競爭。

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自然能夠得到相應的資源,其他人只能被淘汰。

這樣或許殘酷了點,但任何一家唱片公司的資源都不是無限的,必須要用在能產生最高價值的地方。

換句話說,娛樂圈本身就是一個無比殘酷的地方。

用去一整個下午,做出了針對陽光海岸的改革計劃……的大綱。

然後發給瑪格麗特,要求對方聯絡合適的專業人士,對這份計劃的可行性作出評估。

根據評估的結果,將決定是在三支樂隊的會議上直接拿出這個計劃,還是需要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修改。

當然,羅傑也只會做到大綱這一步,至於具體的完善,肯定要由專業人士去完成。

這份計劃中包含許多不同的領域,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別說羅傑只能算是半個內行,就算是華納唱片的ceo,也不可能一個人搞定它。

幾分鐘之後,羅傑收到了瑪格麗特的回覆,表示會在一週之內搞定這件事。

“一週碼?”

羅傑考慮了片刻,拿起手機,給加里-貝爾發了一條簡訊。

“下個月初,洛杉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