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2章 巡演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2章 巡演開始

10月21日。

紐約,曼哈頓中城區。

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

相較於斯臺普斯中心這樣可以容納四五萬人的大型體育館,紐約尼克斯隊的主場容量顯得小了許多,改建成單向舞臺之後,只能容納大約1.2萬名觀眾。

球館外聚集著成百上千名歌迷,高舉著印有羅傑三人頭像和樂隊名字的海報,不斷地呼喊著樂隊的名字,而更多的人則已經進入到了球館內。

在球館大門的入口處,貼著兩個巨大的標牌。

【燃燒&信仰 tour】。

以及紅十字會的標誌。

出於宣傳和口碑的雙重考慮,在樂隊的提議下,二十世紀娛樂同意將巡演前三場的全部收入捐獻給911事件的傷亡者及其家屬,並迅速與紅十字會達成合作關係。

事實上,從九月下旬開始,巡演的宣傳口號就和慈善扯到了一起。

這倒也不是瞎扯,該捐出去的錢肯定一分都不會少,像那種認捐之後又反悔的事,羅傑三人都丟不起那個人。

……

在經歷了一個多月前的那場慘劇之後,曼哈頓幾乎成了北美人心中的一個禁忌。

如果不是合同早在年初就已經簽下,無法臨時更換,無論是樂隊還是二十世紀娛樂,都不希望將巡演的首場放在這裡。

不過出乎意料地,上座率竟然出奇的高,雖然沒有達到爆滿的程度,但根據入場通道那邊傳來的檢票資料,入場的歌迷數量已經超過了一萬。

門票倒是在幾個月前就全部賣光了,但是很顯然,並不是所有買了票的歌迷都來到了現場。

或許是911的後續影響,讓部分擔心安全問題的粉絲放棄了觀看演出的計劃,也或許是有一部分門票在黃牛手中,至於是哪一種,鬼才知道。

不過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上座率,已經非常可觀了,至少維持現場的氣氛是足夠的。

走進後臺的休息室,羅傑隨手丟掉不知道從哪個粉絲手中接過的簽名筆,朝安妮說道:“你今天真漂亮,像是真正的【邪惡女士】。”

這幾天,除了排練的時間以外,安妮似乎一直在忙活著做護理、做髮型什麼的。

總之就是各種折騰,雖然取向不太正常,但在愛美這一點上,安妮和其它女孩並沒有任何不同。

不得不說,折騰的效果非常不錯。

招牌式的灰白色短髮被重新染成了亮眼的紅色,眼角的煙燻妝勾勒出妖異的線條,配上一身鮮豔到刺眼的血色外套,像極了從老式電影中走出來的角色。

妖豔、性感、美麗、而又危險的魔女。

面對羅傑的“讚美”,安妮只是翻了個白眼,壓根沒有接話的意思。

羅傑也不在意,叫來化妝師,抓緊時間補妝。

演出前的時間有限,該做的造型早都搞定了,但是路上耽擱了半個多小時,在球場外給粉絲簽名、合影又折騰了一陣,多少受到了些影響,必須要重新收拾一下。

化妝師忙活了半天,然後對著羅傑仔細打量著。

和安妮不同,羅傑和理查森兩人在造型風格上一向比較簡單。

十月份的天氣並不算太冷,而且又是在室內演出,羅傑上半身只穿了一件無袖夾克,下半身則是一件黑色休閒褲,沒有任何多餘的飾品。

“好像少了點什麼……”

化妝師摸著下巴,嘀咕了幾句,伸手拉開羅傑身上夾克的拉鍊,稍稍整理了一下,讓羅傑露出上半身的肌肉。

“嗯,這樣就好多了。”

化妝師似乎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滿意。

羅傑對著鏡子打量了片刻,同樣感到十分滿意。

一如既往地帥。

咳……

“都收拾好了吧?”

西奧多拿著一疊檔案走了進來,沒有發表什麼長篇大論,言簡意賅地開口道:“二十分鍾後開始演出,我希望你們已經做好準備了。”

按照原先的計劃,本來在樂隊出場之前,應該有一個二十世紀娛樂旗下的三線樂隊做暖場演出。

雖然二十世紀娛樂旗下的藝人水平普遍不怎麼樣,但是三線級別的搖滾樂隊還是能找出來兩個的。

不過因為911的影響,夠資格的樂隊沒有人願意幹這活,願意做暖場演出的那些新人履歷上都是一片空白,羅傑壓根不放心,乾脆取消了這個環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找一個不入流的暖場樂隊,對羅傑三人不會有任何好處,萬一演出出了問題,受損失最大的反而是自己,何必用樂隊的利益來給二十世紀娛樂培養新人?

“放心,這種小場面難不倒我們。”

羅傑對西奧多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

一萬人規模的演出,對樂隊來說,確實只能算是小場面。

五六萬人級別的演出都經歷過好幾次了,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雖然說這是第一次單靠自己一支樂隊撐起演出,但數萬人的大場面都經歷過好幾次了,緊張這種情緒壓根不存在的。

出道三年,每一張專輯都夠得上“大火”的標準,帶給樂隊的不僅僅只是金錢和名氣上的提升,同時還有絕對的自信。

“你們有把握就好。”

西奧多也清楚樂隊的情況,沒有繼續多說,再次提醒了一下注意時間,就離開了休息室。

胖子和賈森每次演出之前都聚在一起,躲在角落裡吞雲吐霧。

羅傑朝那邊看了一眼,沒有去管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調整狀態的方式,羅傑自己在演出之前也得喝上大半瓶的烈酒,才能將狀態調整到最佳。

“來點嗎?”

羅傑開啟一瓶威士忌,朝安妮和格雷西晃了晃。

“給我弄個吸管,我可不想弄花我的口紅。”

安妮指了指自己彷彿要滴血的嘴唇。

“吸管……不知道有沒有,我找找……”

羅傑正要翻找,依耶塔-哈森連忙上前,開啟酒櫃旁邊的盒子,拿出杯子和吸管,為安妮倒上一杯。

幾人都沒有繼續聊天,你一杯我一杯地喝著酒,時間過得很快。

兩瓶烈酒不知不覺間就已經見底,依耶塔-哈森準時地開口提醒道:“克里斯蒂安先生,時間到了。”

羅傑點點頭,喝光酒瓶中最後一點瓶底,大聲開口道:“夥計們,表演時間到了!”

…………

和絕大多數搖滾樂隊的演唱會一樣,球館內的燈光很暗,從舞臺上方看過去,觀眾席上幾乎是一片漆黑。

羅傑抱著一把黑色的貝斯,站在舞臺最前方,在一片尖叫聲中,大聲問道:“are-you-ready-to-start-a-fxxking-war?!”

(防和諧不翻譯。)

儘管帶著耳機,羅傑仍然能清晰地聽到舞臺下方傳來的聲浪,彷彿山呼海嘯一般。

在密封的室內場館中,由於聲學結構上的閉合,聲音被很大程度上放大了,僅僅一萬人,所製造出的聲勢卻像是數倍於此。

想要聽清楚粉絲們喊了些什麼,根本是不可能的。

羅傑要的也不是什麼答案,而是粉絲們的反應。

安妮的指尖重重地勾住琴絃,快速、強勁而致命的音符在擴音裝置的作用下,瞬間壓下了粉絲們的歡呼聲。

雖然音符更加激烈,但歌曲的主題旋律並沒有變化,樂隊最核心的粉絲在幾秒之內就分辨出了歌曲的來歷。

《燃燒》專輯的第一首歌。

《絕不屈服》。

為了一個完美的演出首秀,樂隊對這首歌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更快、更強、更富衝擊力。

這樣做會帶來一些邏輯上的矛盾,但在現場,一些無關緊要的缺陷是可以忽略的,只保留歌曲本身的感染力,並最大化地強化它。

“你知道的,人生不會被上天安排。

我是領袖,不是在跟你開玩笑。

你盡你所能地付出。

我們生,我們死,因為我們從不屈服!”

羅傑的貝斯掛在肩上沒有彈。

一手舉著話筒支架,一手緊緊握拳,彷彿要用力擊向前方的敵人。

舞臺四周燃起熊熊烈火,在火光的映照下,羅傑的臉孔彷彿顯得有些扭曲。

“道路已盡,

末日來臨。

不為弱者,

只為勇者。”

安妮的指尖如同精靈一般,飛快地在琴絃上跳動。

在大段solo的間隙,羅傑深吸一口氣,用盡全力,咆哮一般地喊道:“我們絕不屈服,我們奮戰到底!”

彷彿是回應羅傑的宣言,理查森手中的鼓棒重重地砸在鼓面上,巨大的聲響,讓人的心跳似乎都停滯了一拍。

羅傑雙手握著話筒,額頭上的青筋鼓起,似乎要將自己的吶喊傳遞到地球的另一端去:

“追逐夢想,就像攀上高峰。

若要奉陪,我的心中燃起烈火。

過好我的一生,不是得過且過。

準備戰鬥,永不屈服!”

…………

在911之後,北美人對恐怖分子的仇恨達到了頂點,戰爭支持率前所未有地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這樣一首歌,天然就能引起北美人的共鳴。

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確實,音樂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像電影那麼嚴重,好歌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但一首符合當下社會形勢,同時又足夠優秀的歌曲,擴散的速度絕對會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在演出現場,對歌迷情緒的調動能力,也同樣無比驚人。

若是球館內的燈光亮起,拍下這一刻的畫面,人們一定會非常驚訝。

上萬張扭曲、憤怒、彷彿燃燒著火焰的面孔,簡直不似人類,而是從深淵底層爬出來復仇的惡魔。

感謝華盛頓當局,提供了相當詳實地資料,準確地描述了北美人當前的心態。

復仇的心態。

三位經紀人最先察覺到了這是可以利用的一點,提出了相關的計劃,並在具備高度專業化能力的團隊的幫助下,在短短兩週之內,將這個計劃完善下來。

如此,才有了這一場堪稱完美的開幕演出,將現場歌迷的情緒調動到了極致。

樂隊的表演看似即興,實際上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每一句臺詞,都是精心設計的結果。

短短五分鐘的演出,背後是超過一百人的團隊,付出整整一週時間做出的詳細安排,僅僅只是這一首歌的排練,樂隊就花去了幾十個小時的時間。

雖然看不到舞臺下的情況,但從觀眾席上傳來的聲浪來看,效果也同樣驚人。

若是羅傑摘下耳機,或許會聽到前排歌迷的呼聲。

“說得好,我們絕不向恐怖主義屈服!”

“乾死那幫碧池養的!”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

一個個粉絲表情猙獰地大聲吼叫著,許多人不斷揮舞著拳頭,似乎迫不及待想要找人幹上一架。

羅傑不關心北美人的戰爭,更不在乎北美人怎麼想。

但卻不介意在需要的時候,立場鮮明地站在北美民眾的一方。

當然,羅傑給樂隊的定位是主流搖滾樂隊,而不是喬治-克魯尼、阿諾-施瓦辛格那樣的政治明星。

打個擦邊球也就算了,涉及得太深入反而得不償失。

耳機裡傳來舞臺導演的聲音:“2號計劃。”

這話有些沒頭沒尾,但樂隊的幾名成員都明白是什麼意思。

在先前預設的計劃中,足足制訂了五種不同的方案,在第一首歌結束之後,根據現場歌迷的反響,再決定採用哪一種。

從舞臺上看向觀眾席是一片黑暗,什麼都看不清,但在後臺監控中卻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因此,發號施令的人必然是坐在後臺,盯著監視器的舞臺導演,而不是樂隊自己來做決定。

2號計劃的意思是,歌迷的情緒調動已經足夠了,不需要再加一把火,甚至要進行降溫。

第二首歌開始,需要採取較為緩和的策略,以免出現粉絲過於激動的情況。

要知道,搖滾樂隊的演出現場可不怎麼安全,若是讓粉絲們嗨過頭,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像是樂隊歌迷暴亂,不得不出動swat鎮壓的情況,在搖滾音樂的歷史上也不止一次發生過。

羅傑的思維轉動得很快,只是停頓了幾秒鐘,就做好了準備,對身後打了個手勢。

然後雙手從話筒上放下,輕輕撥動琴絃。

短暫地低音旋律之後,羅傑輕柔地開口,低聲吟唱:

“再靠近一步就可以進入我的意念,我睜大眼睛,毫無睡意,輾轉反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