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4章 Next-One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4章 Next-One

在魁北克站的演出開始之前,n旗下的娛樂頻道用了整整兩個小時,做了一期darkness樂隊的專題。

從1998年末樂隊成立,一直到現在的【燃燒&信仰 tour】,這期節目恨不得將樂隊的履歷全部展現在觀眾們面前。

想要在短短兩個小時的節目中塞進去這麼多的內容顯然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說至少要留出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播放紐約站兩場演出的錄影,實際留給介紹和採訪的時間,只有不到半個小時。

越是家大業大的電視網,對於節目時間和內容的把控就越是慎重,不會輕易在節目中填入太多“水時間”的內容。

自然而然的,在節目內容上,就要做出取捨。

在節目的一開始,先是用去了大概十幾分鍾,回顧了一下樂隊成立以來所獲得的成就。

在成立darkness樂隊之前,羅傑和理查森在murphy樂隊合作的《你好,冰冷世界》專輯累積銷量200多萬張。

雖然murphy樂隊的商標不在兩人手中,但卻被普遍視為darkness樂隊的前身。

至於現在的murphy樂隊,以及喬治-史密斯,這是誰啊,抱歉,不認識!

隨著羅傑和理查森離隊,找到安妮,三人一起成立了darkness樂隊,從此就一飛沖天,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創造了無數的歷史。

樂隊的第一支單曲《we.》是搖滾音樂歷史上傳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如果將範圍縮小到北美,“之一”兩個字完全可以去掉。

《怪胎》專輯以全球銷量3200萬,北美銷量1500萬,分別排在專輯歷史銷量的第19位和第11位。

(發行方宣稱銷量,一般是指出貨量,而認證銷量則一般是零售端銷量,兩個資料通常有比較大的差距。)

同時,該專輯也是1999年的北美年度冠軍,第二名同樣來自darkness樂隊,是迄今為止北美累積銷量已經突破一千萬張的《希望》。

《a&b》的累積銷量更多,但由於是第二年才拆分重發,沒有競爭年度冠軍的資本。

一年之內發行兩張鑽石專輯,也為樂隊拿下了格萊美年度最佳新人的獎盃,同時還有最佳另類專輯、最佳搖滾單曲兩項大獎,分量十足。

2000年的年度銷量榜同樣是darkness樂隊的舞臺,《黑色》和《青春》分別拿下了第二、第三位,僅次於休-格蘭特的《dream》。

這位流行天王在2000年的統治力實在太過驚人,別人壓根沒法比。

但在搖滾音樂這一領域,darkness卻是2000年最好的樂隊,儘管由於資歷的原因輸掉了最佳搖滾樂隊獎,卻仍然拿下了三座很有分量的留聲機。

至於2001年……

單看發行方環球唱片公佈的專輯銷量,就足夠說明一切了。

《燃燒》發行五個月,銷量850萬張。

《信仰》發行四個月,銷量660萬張。

而在【燃燒&信仰 tour】啟動之後,兩張專輯原本稍有下滑的熱度又有了抬頭的趨勢。

根據《公告牌》雜誌公佈的最新一期單曲榜,《燃燒》專輯中的《絕不屈服》又一次回到了第一位,而且積分比第二高出了整整一倍。

由於採取了特殊的宣傳策略,將《絕不屈服》與911聯絡在了一起,成為一首充滿熱血和抗爭精神的“戰歌”,在各大廣播電臺的節目中,這首歌的點播率一直居高不下。

其它的歌手、樂隊表示很羨慕,但因為沒有合適的歌,或者即使有,也已經發行了好幾年,熱度壓根炒不起來,只能羨慕嫉妒恨。

《信仰》專輯沒有合適的,蹭熱度的歌,但也搭上了巡演的順風車。

《失去信仰》、《白兔》等幾首熱門單曲,也紛紛重新殺入單曲榜,儘管排名不算太高,但在沒有任何資金投入的情況下能夠殺入榜單,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三年時間,發行十張專輯一支單曲,其中四張唱片賣出北美千萬以上的銷量。

哪怕是賣得最差的《3》專輯,也賣出了超過一百萬張,這樣的成績堪稱恐怖。

在回顧過樂隊的成就之後,n做出了大膽的預測,認為在幾個月後的格萊美頒獎典禮上,darkness樂隊將成為最大的贏家。

拉斯維加斯的賭場甚至開出了盤口,開放了就樂隊是否能夠獲得年度專輯、年度單曲、年度製作、年度最佳搖滾樂隊等重量級獎項的盤口。

單從賠率數字上來看,darkness樂隊無疑是明年格萊美最大的熱門。

由於樂隊成立時間很短的緣故,哪怕是樂隊自己的粉絲,大多數人也只是知道他們很出色,也很火,但卻不知道火到了什麼程度。

在n仔細的分析之下,才驚訝地發現,這支樂隊竟然這麼出色!

就連節目負責人都驚了,以為弄錯了資料,反覆核查了好幾遍,確認無誤才放進了節目中。

可想而知,觀看節目的觀眾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很快,就來到了採訪的環節。

當然,是採訪錄影,而不是現場直播。

幾個例行的常規問題之後,記者很快進入主題,提問道:“在前兩場演出的時候,你們開場的第一首歌都是《絕不屈服》,請問這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這是在引導話題,無論樂隊給出什麼樣的答案,下一個問題或者下幾個問題,都會進入到n想要的節奏上去。

“在北美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從來不缺少敵人,但我們從來沒有屈服。”

羅傑按照經紀人團隊的意見,給出了一個教科書式的標準答案:“從獨立戰爭爭取自由,到南北戰爭消滅奴隸制,再到珍珠港、冷戰,我們從來不會對任何敵人投降。面對恐怖主義,我們同樣不會投降,我們會奮起反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停頓了片刻,羅傑繼續說道:“這是一個偉大的品質,是北美崛起的源動力,這也是我們想要宣揚的。”

縱觀世界歷史,其實絕大多數的民族都有這樣的特質。

呃,例如棒子和腳盆雞這種沒節操的特殊情況除外。

但這裡是北美,所以羅傑故意沒有去提其它的民族,只說北美人自己。

反正現在樂隊的事業核心在北美,911又不是世界性的恐怖襲擊,沒有必要扯上海外。

至於以後,如果有必要的話,換幾個單詞,完全可以往任何一個國家身上去套。

記者立刻提出下一個問題:“所以你們認為,政.府對中東宣戰是正確的決定,是嗎?”

這個問題是真正的陷阱,在決定接受n的採訪之前,經紀人團隊就考慮到了這種可能,羅傑當然不會中計。

鮑德溫-弗耶斯負責媒體關係的處理,除了為樂隊尋找合適的合作媒體之外,如何應對採訪,也是鮑德溫-弗耶斯的工作之一。

“我要糾正一點,我們的立場是對恐怖主義宣戰,不是對中東宣戰。”

稍稍回憶了一下鮑德溫-弗耶斯的建議,羅傑繼續開口道:“中東和恐怖主義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定義,我們熱愛和平,也對其它同樣熱愛和平的國家報以友善的態度,包括中東的國家。但那些標榜著【自由】等口號,實際一直在破壞和平的恐怖主義,絕對不在此列。”

華盛頓當局早在十月初就批准了對基地組織的軍事行動,並派兵進入阿富汗。

名義上當然是打擊恐怖組織,但很多媒體,包括部分北美自己的媒體卻宣稱白宮真正的目標是控制阿富汗這個戰略要衝,為插手中東局勢做鋪墊。

有著後世的記憶,羅傑同樣認為這才是華盛頓當局的真正目標,但卻不會傻到說出來。

抹黑白宮確實是北美娛樂圈的政治正確,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支援政.府,才是主流的聲音。

作為一個明星,永遠不可能和主流唱反調。

記者還是不死心,又問了幾個非常尖銳,或者是隱藏著陷阱的問題。

羅傑早有準備,滴水不漏地應付了過去,至少沒有出現明顯的紕漏。

應對媒體確實是羅傑的短板,但自從鮑德溫-弗耶斯加入了經紀人團隊之後,在有所準備的情況下,至少不會出現明顯會被人抓住的把柄。

在整個採訪環節中,大部分時間裡都是羅傑負責回答,而理查森和安妮只會偶爾插話。

這也是為了維護羅傑的核心地位。

事實上,以三人之間的關係,爭權奪利這種事發生的機率無限接近與零。

但外界可不知道這麼多,如果在集體接受採訪的時候,主角變成了胖子或者安妮,羅傑在一邊當空氣,媒體就會開始炒作樂隊內訌的傳聞。

這對樂隊有沒有影響暫且不說,傳出去總是不太好聽,而且會引起粉絲們的擔憂。

記者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開口道:“n向你們的粉絲群體做過一次針對性調查,其中有一項資料很有意思。在【最喜歡的樂隊成員】這個問題中,克里斯蒂安的支持率最高,達到百分之四十七,接下來是聖-安迪的百分之三十五,而埃爾文德斯只有百分之十八。”

羅傑的嘴角忍不住抽了一下,胖子這貨混得確實有點慘。

如果有彈幕的話,大概會是滿屏的“心疼胖子”屠版。

樂隊自己也透過其它渠道進行過類似的調查,由於取樣範圍的原因,資料細節上有一定的差異,但也差不了多少。

胖子的粉絲是最少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鼓手,或者至少是玩樂隊的人。

大部分不精通樂器和樂理的歌迷,對理查森的印象大概就是人長得很胖,鼓敲得不錯,但具體好在哪卻壓根說不上來。

從技術性的角度來講,這很不公平,但即使是在搖滾樂這個分支中,絕大多數歌迷也是只知道好不好聽,而不懂那些技術上的東西的。

羅傑自己的粉絲最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主唱的身份,而不是貝斯手。

記者提到這個問題,羅傑已經能猜到接下來要幹什麼了。

果然,記者話題一轉,開口問道:“請問,樂隊對此有什麼看法?”

羅傑猶豫了一下,看向胖子,開口道:“這個問題還是讓瑞克來回答吧。”

攝像機稍稍偏轉一個角度,聚焦在理查森的身上。

“這很好理解,當你組建一支樂隊,出去演出的時候,人們的目光總是聚焦在主唱和吉他手身上,而鼓和貝斯卻很少有粉絲。”

胖子接過話頭,說道:“這種情況由來已久,我不認為自己偉大到能夠改變這一點。從選擇架子鼓這件樂器開始,我就知道自己會是不引人矚目的那個。”

說著,胖子攤開手,拍了拍自己像軍鼓一樣的肚皮,開玩笑道:“而且就我這個身材,恐怕也不符合主流審美。”

避開樂隊本身不談,將話題轉移到樂手、主唱的身份上,這個策略算不上多麼高明,但卻簡單有效。

至少堵死了記者繼續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的可能。

不過記者仍然不死心,又問道:“我們還注意到一點,有百分之五十七的粉絲希望能夠多出一些聖-安迪主唱的單曲,最好能出幾張女聲專輯,請問樂隊是否有這方面的計劃?”

這個問題就有點誅心了。

如果回答“有”,會被解讀成安妮試圖爭奪核心地位。

如果回答“沒有”,則可以被看做是羅傑打壓隊友。

總之無論怎麼回答,都可以被扯到樂隊內訌上去。

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哪支樂隊每個位置都是頂尖角色,除了核心難以確立下來之外,來自外界的亂七八糟的事也太多了。

披頭士的解散就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保羅粉和約翰粉互相爭執,進而影響到了樂隊,導致保羅和約翰之間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最終以保羅退出樂隊,並向法院起訴要求解散樂隊而告終。

平克-佛洛依德也差不多是因為類似的理由而完蛋的。

如果樂隊裡只有羅傑一個人能夠勝任主唱這個位置,哪會有這麼多麻煩?

也就羅傑三人之間足夠信任,才不會因為外界的干擾而產生矛盾。

如果換個信任程度稍差一些的樂隊,說不定早已經分道揚鑣了。

“我才不要!”

安妮搶先開口道:“錄歌太麻煩了,我還是喜歡彈吉他!”

由安妮自己說出這樣的話,確實要好一些。

不過這也是安妮的真實想法,鹹魚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能躺贏幹嘛要凱瑞?

羅傑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安妮,接著她的話開口道:“安妮主唱的歌會有的,以後如果出的多了,也可能會合發一張精選專輯什麼的。不過你們知道的,安妮比較懶,所以大部分的歌還是得我來唱。”

繼續在採訪中逗智逗勇,各種問題被一一化解。

到了節目的最後,記者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到現在為止,你們一共出了十張專輯(包括3張湊數專輯),你們認為最好的是哪一張?”

羅傑沉默了片刻,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next-one(下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