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2章 融(坑)資(錢)計劃 上

“缺錢?”

理查森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思考。

起因是羅傑在洛杉磯找到的房產經紀人,發來了一個訊息。

在馬裡布海灘,有一棟新建成不久的別墅,因為其主人在911之後,沒有熬過這次的經濟危機而破產,房子被銀行回收,正在掛牌出售。

僅僅只是看了照片,羅傑就看中了這套別墅,差點當場買下來。

讓羅傑冷靜下來的原因也很簡單,窮。

這棟建築面積1500平米的豪華莊園,佔地面積則是其數十倍。

除了附帶有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花園等豪宅必備的基礎設施以外,還擁有一片長度大約2000米的私人海灘。

當然,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很感人。

儘管因為2000年的金融危機,以及911之後的第二輪經濟崩潰,導致北美的房價處於幾十年以來的最低點,但是這樣一棟奢侈無比的豪宅,顯然不可能會有多麼的便宜。

更不要說,它還是新建的,前一任主人還沒來得及搬進去就破產了,壓根沒人住過。

相較於太平洋對岸,按照收入比例來計算,北美的房價確實要便宜得多,但幾乎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二手甚至是n手房,很少能夠買到新的。

這玩意就跟處女情結一樣,來自太平洋對岸的靈魂,在有條件選擇的前提下,很少有人願意買不知道多少人住過的房子。

根據那位房產經紀人的報價,銀行將於三個月後,也就是六月,為這棟豪宅舉行一次小規模的拍賣會,僅僅起拍的底價就高達一點五億美元,最終成交的價格很可能在兩億美元以上。

哪怕是能夠辦理按揭貸款,僅僅只是首付的錢,羅傑現在也拿不出來。

按照兩億美元的百分之二十來算,大概就是四千萬。

這個數字,過上一年,對羅傑來說不會有任何壓力,但現在……

即使是去貸款,以羅傑的收入水準和信用履歷,最多也就能貸出一千萬到兩千萬之間,再多就很難了。

“確實,我看上了一棟房子,具體是否要參與競拍,得到洛杉磯去看一下再決定。”

羅傑聳聳肩:“但是資金問題……算了,我還是放棄那玩意吧。”

胖子也不可能變出4000萬美元出來,羅傑只是想找個人聊聊,發洩一下煩悶的心情。

好不容易遇到想要的東西,結果卻因為資金原因錯過,這種感覺想必大多數人都體驗過。

“其實……”

胖子抬起頭,有些猶豫地開口道:“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羅傑有些愣神:“還真有辦法?”

“對。”

胖子點點頭,問道:“你考慮過引入外部資金來製作《大衛-鮑伊》這張專輯嗎?”

“外部資金?”

羅傑皺起眉頭:“那我們也要給投資人分出去一筆利潤吧?這不划算。”

在娛樂行業中,引入外部的資金,是一種很常見的模式,但樂隊並不缺這點製作專輯的錢,也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計劃。

穩賺不賠的生意,幹嘛要讓不相干的人來分走利潤?

而且區區幾百萬美元的製作成本,就算加上宣傳、發行費用,最多也就是一兩千萬美元,樂隊又不是出不起這個錢。

就算樂隊自己的資金不夠,也有mad唱片,就算再怎麼缺錢,也不會將這種百分之百會產生鉅額盈利的專案送給外人去做。

理查森沒有回答羅傑的問題,反而是問道:“你有算過一張專輯的成本嗎?”

“製作成本的話,按照《大衛-鮑伊》這張專輯的標準,大概400到500萬美元之間吧。”

其中僅僅支付給製作人團隊的薪酬就高達300萬美元,而且沒算樂隊自己的薪酬。

至於錄音室成本,反而只佔了小部分。

羅傑想了想,補充了一句:“不算我們自己的人工成本。”

“算上宣發成本,按照正常的a類發行規模來計算,大概總成本在2500萬美元左右。”

理查森接著羅傑的話說了下去:“盈利方面不太好計算,我們假設這張專輯能夠在北美賣出500萬張,這在我們的專輯中算是銷量偏低的。最終的北美收入會在8000萬美元左右,這還只是北美,再算上海外,收入絕對在一億美元以上。”

一億美元只是收入,還要扣掉高達兩千多萬美元的成本,剩下的才是利潤,稅前利潤。

至於稅款……

暫且跳過這個悲傷的話題。

“沒錯。”

羅傑點點頭:“這就是為什麼我不想引入外部資金,這麼龐大的利潤,除非有迫切的必要,否則最好不要和其它人分享。”

“你該不會以為,引入外部資金,分成是按照一億美元這個收入來分的吧?”

理查森笑了起來:“成本當然也不是按照2500萬美元的成本來算的。”

胖子語焉不詳,羅傑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對方言語間透露出來的一些資訊,連忙追問道:“詳細說說。”

“先說成本這一塊。”

理查森拿出一張紙,寫下一個5m(million,百萬)的數字,開口道:“這是實際的製作成本。”

又在下邊寫下【30m】的數字,開口道:“這是樂隊的基礎薪酬,折算進製作成本當中。”

最後,胖子又寫下一個【20m】,說道:“這是宣發成本,通常來說這部分成本由發行方承擔,但我們也計算進總的成本裡。”

剩下的不用胖子再算下去,羅傑立刻就開口道:“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2500萬美元的成本提升到5500萬美元?”

“理論上我們想提升到多少都是可以的。”胖子聳聳肩:“但是按照我們目前的咖位來說,三十加三十的薪酬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如果到了休-格蘭特的那個級別,要出五十加五十都沒有任何問題”

“三十加三十?”

羅傑疑惑地問道:“什麼意思?”

“三千萬(30m)美元基礎薪酬,加上百分之三十的收入分成。”

在這個年代的好萊塢,如果不考慮帶資入局的因素,僅僅只是片酬的部分,二十加二十就是好萊塢巨星能夠拿到的封頂片酬。

但樂壇明星由於其“商品”更加個人化,議價能力也要強得多,收入自然和同等咖位的好萊塢明星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希望》專輯中的《陽光下的季節()》這首歌被過百位不同國家的明星翻唱過,真正有影響力的也就三個版本,分別是泰瑞-傑克斯、涅樂隊、西域男孩。

像是樂隊現在這個級別,換算成好萊塢同等檔次的明星,如果是當紅的商業明星,大概能拿到十加十,最多二十加十的片酬也就到頭了。

當然,樂壇的競爭,也要比好萊塢激烈無數倍。

理查森在紙上寫下【一億美元】這個數字,開口道:“假設這一億美元是這張專輯的總收入,我們首先能夠拿走百分之三十,也就是三千萬美元。mad唱片作為發行方,再拿走百分之十,剩下的六千萬美元,才需要和投資方進行分成,減去5500萬美元的成本,還剩下多少利潤?”

通常而言,發行方分成不會只有百分之十這麼低,不過這畢竟是樂隊自己的公司,至少某種程度上是,自然不可能和外面那些唱片合約的發行方分成比例一樣。

“500萬美元?”

羅傑當時就驚了,張大了嘴巴,不敢相信地問道:“還能這麼玩?”

“當然可以,但有一個前提,最好不要去坑來自圈內的資金。當然,圈內的人也都明白這一套,不會和你籤這種淨利潤分成協議的。”

理查森聳聳肩:“這種操作模式最先是從好萊塢流行起來的,樂壇用得很少,但也不是沒有。事實上,如果投資方的來頭不夠大,那我們把這張專輯做成鉅額虧損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按照理查森的的說法,一張專輯是盈利還是虧損,盈利的數字又是多少,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留下一筆零頭一般的利潤,已經算是相當有良心了。

“這樣的話……”

羅傑皺起眉頭:“會有人願意投資?”

羅傑不是很熟悉這裡邊的門道,但卻也知道,很多主流唱片公司,製作、宣傳的成本,大部分資金都是依靠融資獲取,而不是全部自己掏腰包。

只花自己的錢,小的唱片公司可以這麼玩,而換做一家大型唱片公司,壓根沒有那麼多錢。

比如說華納唱片,每年都會製作數百張專輯,發行的數量更是這個數字的十倍以上,哪怕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成本一百萬美元以內的小製作,單靠華納自己的資金,也填不滿這個無底洞。

融資,對於一家大型唱片公司來說幾乎是必須的。

但如果像理查森所說的這樣,赤裸裸地坑投資人的錢,誰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哪怕是中東那些富的流石油的土豪們,也不可能人傻錢多到這個地步。

“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投資有虧有賺,如果算總體的情況,還是小有盈利的。”

理查森知道羅傑在想什麼,搖了搖頭,解釋道:“根據我的瞭解,如果把全北美所有的融資專輯算在一起,投資人的整體盈利大概有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間,比銀行貸款的利率稍稍高一些。”

“原來是這樣。”

羅傑點了點頭,明白理查森為何要在假設的賬目中做出500萬美元的“盈利”了。

如果把賬目全部做成虧損,或許可以一時得利,但有錢人不會有白痴,上當一次就不會再陪你玩下去,長遠來看顯然是不划算的。

考慮了一會,羅傑開口道:“具體的情況我找人調查一下,如果可行的話……你那邊有合適的投資人麼?”

理查森和華爾街關係密切,而這個地方,幾乎是“美元”的代名詞。

雖然說華爾街的人都是一幫吸血鬼,但是吸血鬼的錢也同樣是錢。

只要資金來源合法,羅傑不在乎花的是吸血鬼的美元還是俄羅斯金融寡頭的盧布。

“我可以試試,不能保證。”

理查森想了想,說道:“我認識幾個手裡有大筆資金的傢伙,但是他們是否有投資的興趣,這一點我不敢保證。”

“先不要著急,等我研究清楚詳細的操作方式之後再去聯絡。”

羅傑擺了擺手,又好奇地問道:“你怎麼對這玩意這麼瞭解?”

胖子摸了摸自己的光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坑錢的手段我都會學點,不管是股票交易還是唱片業投資。”

“……”

說得好有道理!

羅傑無言以對。

“對了。”

理查森好像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安妮什麼時候回來?”

“誰知道呢?那家夥大概玩得太興奮了。”

羅傑問道:“怎麼了?找她有事?”

“我打算讓她給我推薦個經紀人。”

理查森做了個【你懂的】手勢:“你知道的,我和丹尼爾解約了。”

不光是理查森,賈森和格雷西也同樣選擇了和自己的經紀人解約,換了新的經紀人。

而這兩位的新經紀人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找上羅傑,要求提高兩人的待遇。

如果不考慮豐厚的獎金,單單只看薪水,區區三千美元的月薪確實配不上賈森和格雷西對樂隊的貢獻。

哦,還有米婭。

漲薪顯然是勢在必行,想要讓馬兒跑,草料自然是要喂足。

這些事羅傑沒有過問,丟給了西奧多去處理,僅僅只是劃下了一個底線。

最後談出來的結果也算讓人滿意,三人保持原有的“編外成員”身份,基礎年薪上漲至十五萬美元,演出獎金保持不變。

而在對方新的經紀人的要求下,在新的合約中還加入了一條“專輯獎金”條款,根據專輯的銷量,為三人開出固定數字的獎金。

從北美200萬銷量起步,最低獎金數量為每人十萬美元,銷量每上漲100萬,獎金數字就會翻倍,最高為80萬美元封頂,即專輯的北美銷量達到500萬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補充條款,由於數字唱片價格偏低的緣故,這一獎勵僅計算出貨價格在12美元以上的實體唱片,至於數字唱片,和售價低於12美元的單曲、ep則不包含在內。

根據這份新的協議,樂隊未來的成本開支必然會有不小的上浮。

不過一方面賈森三人和樂隊配合默契,用起來很順手,換人會帶來配合方面的問題,單單重新磨合的時間,樂隊就浪費不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另一方面,換人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許換上一批樂手,一開始對方的要求會很低,但隨著參與的工作越來越多,成就越來越高,要求自然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人的慾望永遠是無止境的,任何人都不會有例外。

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比如要求晉升為正式成員、享受分成和版權的待遇,只要不碰這些樂隊的“命根子”,無論是羅傑,還是胖子和安妮,都樂於給賈森三人適當地提高一些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