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5章 海外發行敲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5章 海外發行敲定

(ps:中午更新的章節404了,加更一章保全勤。

還在研究啥地方違規,感覺挺莫名其妙的。

沒看到的朋友去百度找找吧,估計放不出來了,上個月404的2章到現在還沒放出來,改了好幾遍,已經放棄治療了。)

羅傑-克里斯蒂安1型只是安妮開的一個玩笑,或者說,只有羅傑手中的這把貝斯,才叫羅傑-克里斯蒂安1型。

至於以後要拿出來賣的量產版本,叫做p-ac-2003型。

p是指貝斯所使用的p型拾音器,ac則是安妮-克拉克這個品牌的縮寫,2003則是指設計定稿的年份。

和大多數自主創業的明星一樣,安妮直接用了自己的名字作為品牌的名稱。

除了不用消耗腦細胞去想一個合適的名字之外,這樣做也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明星自身的影響力,來提升品牌的價值。

經過幾次調整,這把貝斯也終於定型了下來。

琴體主材料選擇的是北美雲杉,這種木料的琴體的低音共振非常優秀,且音色明亮清晰,帶有極強的穿透力。

指板則使用名貴的黑檀木來製作,能夠帶出略帶沙啞的音色,不過使用黑檀木也有一些麻煩,例如需要經常保養,否則木料會出現裂紋,整把琴直接就廢掉了。

出於成本和便捷性的考慮,在量產版本中,指板的木料換成了桃心木外邊貼上一層楓木,可以算是黑檀木指板的“低配版”,除了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外,也不需要經常保養,使用起來方便得多。

拾音器和琴絃依然沒有變化,還是改良過的p型拾音器,以及標準的圓卷尼龍琴絃。

尼龍琴絃的音色其實更適合爵士樂,大多數搖滾貝斯手,還是以金屬琴絃為主,至於圓卷弦還是平卷弦,那就看個人愛好了。

不過這把琴,在不計成本地在木料選擇上砸下大筆美元之後,尼龍琴絃音色上那點微不足道的缺陷,早就被超額彌補了回來。

若是能夠滿足音色上的要求,無論是吉他手還是貝斯手,都更願意選擇尼龍弦。

因為手感比金屬琴絃好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對手指的負擔也要小得多。

看看吉他手和貝斯手的手指就知道了,彈金屬琴絃的,手上的老繭一定比彈尼龍琴絃的要厚得多。

“謝謝。”

羅傑試過最終定型的貝斯之後,感到極為滿意。

這把琴手感好得沒話說,音色也幾乎完美。

除開這兩點基本要素以外,外觀上也很符合羅傑的審美黑色的底色,再做出像是金屬生鏽一般的紋理點綴,看上去頗有一種蒸汽朋克的感覺。

微微舉了一下手中的貝斯,開口道:“這件禮物我很喜歡。”

這把貝斯完全可以用“貴重”兩個字來形容,不提人工成本,單單只是不斷設計製作測試重新設計再次製作,這一迴圈的過程,在材料上就至少花費了數十萬美元進去。

當然,前邊那些不盡如人意,有著某些缺陷的琴,羅傑也沒有扔掉,全部放進儲存室收藏了起來。

雖然因為這樣那樣的缺陷,這些琴不能用來在專輯或者現場演出中使用,但收藏的意義還是有的。

“喜歡就好。”

經過這一番折騰,安妮已經從一開始的興奮,變得有些麻木起來。

聳聳肩,很快地轉移了話題:“格萊美快開始了,你打算去參加嗎?”

這一屆的格萊美,樂隊獲得了十一項提名,基本都集中在《大衛-鮑伊》這張專輯上。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十一項提名,最終能夠拿走的,最多也就是幾座分量很輕的獎盃。

例如《塵歸塵》的最佳演奏編曲。

說實話,對於這個提名,羅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大衛-鮑伊》專輯的十首歌的質量是毋庸置疑的,但編曲類獎項?

羅傑甚至懷疑,大部分投票的會員,壓根就沒有完整地聽過這首歌,僅僅只知道它的名氣足夠大。

至今為止,《塵歸塵》依然掛在公告牌單曲榜的前百名,在這個位置上,已經呆了足足六個月!

這已經重新整理了樂隊所有作品的記錄,在此之前,樂隊所有作品裡,連續在榜最長的是《加州旅館》的二十三周,然後在第二十四周掉出了榜單,第二十六周又重新殺了回來,繼續在榜單上呆了兩個多月才徹底掉出榜外。

用腳投票這種事,無論在哪個獎項的評選中都很常見,羅傑早就見怪不怪了。

不說別人,就是羅傑自己,在投票的時候,也不是根據作品質量的好壞,而是看關係遠近親疏。

在去年的時候,格萊美就透過了羅傑的申請,將羅傑吸收為兩萬多名擁有格萊美投票權的會員之一。

任何一個獎項的投票,羅傑首先考慮的是候選者中有沒有自己人,如果有,那就不用考慮其它因素,選關係最近的一個就是。

如果沒有,那就選名氣大的。

至於質量……哪有那麼多時間,一張專輯一張專輯地聽過一遍?

每年申報格萊美的專輯總數會多達上千張,按照每張專輯平均半小時的時長,這就是五百多個小時。

就算再怎麼閒得蛋疼,也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光聽歌就聽上幾個月吧?

哪怕是那些認真負責的會員,也不可能有時間這麼做。

評選的主要依據,還是樂評家的評論,而不是自己的“聽後感”。

頂多從熱門作品中挑出一小部分聽聽,這已經是最為認真負責的評委了。

“我就不去了。”

羅傑考慮了一會,搖了搖頭,又問道:“你呢?有興趣去參加嗎?”

反正今年註定拿不到有分量的獎項,去不去現場都沒什麼區別。

以樂隊現在的咖位,已經不需要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走一遍紅地毯,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了。

“我也不想去。”

安妮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突然說道:“要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獲獎,那可就有意思了。”

如果這件事發生,確實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場面。

但那是不可能的。

“《波西米亞狂想曲》連一個提名都沒有,怎麼可能獲獎?”

羅傑聳聳肩:“我們的行為好像給格萊美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一月底,格萊美公佈提名名單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廣泛的質疑。

事實上,每年格萊美的提名和獲獎名單揭曉的時候,質疑的聲音都不少見,但今年尤為強烈。

《波西米亞狂想曲》竟然沒有獲得哪怕一個提名?

北美幾乎所有和樂壇,尤其是搖滾音樂有關的媒體,幾乎都炸鍋了,不斷有人寫出一篇篇評論,抨擊格萊美,認為這其中有所謂的“黑幕”。

格萊美官方也不得不召開新聞發佈會,做出了解釋:mad唱片沒有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申報任何獎項,格萊美總不能逼著人家參與評選吧?

這個解釋嚴格來講並不怎麼說得過去,因為格萊美的評選規則中並沒有規定必須要主動申報,任何在前年十月至去年九月之間在北美發行的專輯,都會自動進入格萊美的評獎流程。

只不過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如果不主動申報,那肯定不會得到任何提名。

不過不管怎麼說,格萊美這番解釋多少還是有點用處的,至少是將媒體和歌迷的攻擊矛頭轉向了mad唱片。

按照格萊美的規則,申報獎項是由發行公司來做,而不是歌手、樂隊本人。

mad唱片給出的解釋也很簡單:皇后樂隊自己不希望參與評獎,不僅僅是格萊美,任何獎項都是如此,例如mtv音樂大獎。

因為申報獎項必須填寫創作者詳細資料的原因,樂隊沒有打算為《搖滾聖經》系列申報任何格萊美的獎項,除非在整個系列完結之前,這些“馬甲”就提前被人挖出來了。

這個解釋不能讓媒體和【皇后樂隊】的粉絲們滿意,但卻也說不出什麼來。

即使有人想要質問皇后樂隊,首先也得找得到人在哪。

經過了幾個月的冷卻,那場“尋找換後樂隊”的活動熱度早就冷了下來,但仍然有一小撮的歌迷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追尋皇后樂隊的蛛絲馬跡,試圖找到一些線索。

當然,他們什麼也沒找到。

儘管知道“皇后樂隊”身份的人不少,足足有幾十個,但在沒有明顯利益的情況下,沒有哪個白痴會輕易開口,尤其是對媒體開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混娛樂圈的人確實沒什麼節操可言,一個秘密一旦被第二個人知道,很多時候就不會再是秘密。

但沒有利益驅使的情況下,也沒有人會去做什麼損人不利己的事。

損人的前提是利己,若是沒有這個前提,那只會平白得罪人而已。

兩人正聊著,蒂娜-林突然敲了敲門,拿著一個手提電話遞給羅傑,開口道:“豪斯曼律師的電話。”

“謝謝。”

羅傑接過電話,對著電話那頭說了幾句,露出興奮的表情,揮了揮拳。

安妮斜眼看過來,問道:“好消息?”

“蒂娜,去傳真機那邊,豪斯曼等下會傳真幾份合同過來,列印好了拿給我。”

羅傑對蒂娜-林吩咐了一句,轉頭對安妮說道:“好得不能再好的訊息,海外發行權的合同敲定了。”

略微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三張專輯,《大衛-鮑伊》、《波西米亞狂想曲》,還有《詩人與鐘擺》。加起來一共賣了1.2億美元,還有一些小額的分成條款。”

《大衛-鮑伊》賣得最多,華納唱片開出了除數字版權之外的全部發行權,三十年總計4500萬美元的價碼。

這筆錢的大頭屬於大衛-勞倫斯,但樂隊也有百分之三十的稅前分成,還有mad唱片的百分之十,這其中也有一部分嚴格來講是“屬於”樂隊的收入。

《波西米亞狂想曲》則被環球唱片拿下,賣出了4800萬美元,同樣不包含網路數字版本的發行權。

至於《詩人與鐘擺》,這張專輯在北美的受歡迎程度目前來看比不上前兩者,但充滿力量感的歌劇搖滾,在歐洲卻是十分受歡迎的。

這張專輯被索尼拿下,雖然羅傑不怎麼喜歡島國人和島國企業,但涉及數千萬美元的生意,個人情感只是最不重要的選擇依據。

在黑人天王老去,逐漸隱退之後,索尼唱片的日子不怎麼好過,尤其是在北美、歐洲兩大西方市場上。

為了擺脫這種窘境,索尼所願意付出的成本,也遠遠超過華納和環球這樣地位穩固的巨頭。

索尼唱片為這張專輯開出了4700萬美元,外加包括英國、德國在內少數幾個市場的低比例分成,平均下來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

這些市場雖然容量遠遠不如北美,但也高度發達且成熟,易於監管,不太容易隱瞞真實的銷量。

如果換成是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就算五大願意給出分成,樂隊也不敢要,寧願在賣斷價格上多加上一百萬美元。

總體而言,這一筆生意,樂隊絕對是賺大了。

“哇哦!”

安妮吹了個口哨,眉飛色舞地說道:“這確實是個好消息!又要有一大筆錢入賬了!”

“和以前一樣,分期支付,一年到三年不等。”

羅傑提醒了一句:“近期能夠到賬的首筆款項,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三千萬美元。”

哪怕是五大,想要一次性拿出數千萬美元的現金,拿不出來倒是不至於,但肯定對公司的運轉有很大的影響。

分期付款,這基本上也是國際慣例了。

“三千萬也夠了。”

安妮掰著手指頭算了一陣,說道:“我在附近看上了一棟房子,比你這個小得多,也便宜不少,估計四千萬以內就能買下。七百多萬,差不多夠首付了。”

雖然安妮賴在羅傑這裡住得理直氣壯,但其實早就有了搬出去的打算。

兩人住在一起,雖然不在一棟樓裡,但卻也多少有些不方便,外面的小報甚至都開始傳兩人同居的緋聞了。

對於這種緋聞,無論是安妮還是羅傑都不在乎,連回應都懶得回應,但卻也不可能一直這麼下去。

“要是錢不夠的話,提前打個招呼。”

羅傑最近倒是沒什麼大筆開銷的計劃,無論是大型私人飛機還是豪華遊艇,都不是區區一兩千萬就能搞定的。

除了每月固定還貸款的錢之外,剩下的放著也是放著,若是自己的朋友有需要,羅傑也不會吝嗇。

當然,這種無條件的信任僅限於有限的幾個人。

安妮點點頭:“有需要的話,我不會跟你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