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4章 直接用錢砸反而更省錢?

(彙報一下狀況,嗯,電腦沒修好,一咬牙直接買了臺新的,除了硬碟和顯示器別的全換了……

總之今天還好沒斷更,明天起恢復每天中午12點正常更新。)

米拉-勞倫斯和索尼之間的合作不是什麼秘密,沒費多大的功夫,羅傑很快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資訊。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又約大衛-勞倫斯兄妹面談了一次,很快就敲定了合作。

很多事情難以提前預知,再加上這畢竟不是什麼好事,三人並沒有簽署任何的協議,僅僅只是做了口頭上的約定。

約定主要在兩個方面,投入和收益的分配比例。

前者沒什麼好說的,從即日起,有關這一“專案”所需要的資金,均由三人平攤。

而在收益方面,由於羅傑已經為此事謀劃了數年的時間,前期的投入雖然不多,但也少不到哪去。

羅傑當然不會蠢到告訴勞倫斯兄妹自己已經在約翰-布蘭卡這個貪得無厭的律師身上砸進去了多少錢,兩兄妹真正關心的事情也不在這上面。

重點在於羅傑前期有所投入,花費了不少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

至於這金錢的數字,到底是一百萬美元,還是一億美元,都影響不了什麼大局。

三人默契地避開了這個話題,簡單地約定,若是最終成功拿到這批版權,羅傑可以得到其中的百分之四十,作為對專案發起人,以及前期投入部分的補償。

剩餘的百分之六十,兩兄妹之間如何分配,那就不關羅傑的事了。

在達成了約定之後,米拉-勞倫斯立刻告訴了羅傑一個訊息。

“在索尼內部,關於這批版權,主要分成兩派。”

米拉-勞倫斯拿起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一個名字:“霍華德-斯特林格是保守派的代表,在索尼內部也佔據了上風。他現在的全部精力都在促成貝斯塔曼的收購上,沒有多餘的時間為爭奪版權這樣的小事分心。如果這起收購案成功,索尼將會超越環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霍華德-斯特林格這個名字,任何一個在北美樂壇混的人都不會陌生。

他不是什麼明星,但說他掌握著許多明星的命運,卻一點都不誇張。

身為索尼集團在北美地區的最高負責人,同時身兼索尼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多個高層職位,霍華德-斯特林格無論是在樂壇,還是在好萊塢,影響力都可以說非常恐怖。

貝斯塔曼就是bmg唱片,本身就是五大巨頭之一。

這兩年來bmg唱片近況不佳,德國傳媒巨頭貝斯塔曼集團有意將bmg唱片出售,但這畢竟是一家龐大的商業巨頭,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得起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環球唱片從成立以來,各種大動作的收購持續不斷,如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整合內部資源上,百代則和bmg唱片沒什麼區別,都是自身難保的典型。

而華納一向不喜歡大規模的併購,反而喜歡收購一些有潛力的小公司。

這樣一來,索尼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即便如此,涉及數百億,乃至於上千億美元的併購,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數。

在這樣一筆“大生意”的面前,一系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版權,確實只能算是小事。

反正已經浪費了十幾年都沒搞定那個難纏的黑人,島國人也不介意多等幾年,等到搞定了bmg唱片,騰出手來,再慢慢對付索尼/atv出版公司的另一位大股東也不遲。

畢竟,相較於一批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版權而言,索尼唱片和bmg唱片的併購案,對索尼要重要得多。

若是霍華德-斯特林格連這一點優勢都抓不住,不藉機搶佔先機,那也不可能配得上索尼集團北美地區最高負責人這個位置。

要知道,在霍華德-斯特林格掌管之下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索尼唱片,還有索尼-哥倫比亞影業、索尼-愛立信手機、索尼娛樂(ps系列主機)等一系列索尼旗下的大型公司。

一個索尼唱片在五大之中確實墊底,但整個索尼集團,哪怕放到全北美,也是排的上號的超級商業帝國。

“等等……”

羅傑正在想著,突然反應過來,米拉-勞倫斯所說的單詞是“收購”,而不是“合併”。

在羅傑的前世,索尼和bmg的合併案對世界樂壇影響深遠,說是直接改變了樂壇的格局也不為過。

哪怕是羅傑這個不怎麼關心這些事的人,都知道這兩家公司是重新分配股權之後合併為一,而不是bmg被索尼買了下來。

事實上,以索尼集團的財力,除非背後的三井等財團全力支持,否則也幾乎不太可能買得起。

資產和現金可是兩碼事,不是每一家商業帝國,都能像維旺迪-環球集團一樣,連續幾年做出大手筆的收購的。

不過再仔細想想,從收購變成合併,似乎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一個想低價買,另一個不願意賣得太便宜,通常的結局要麼是談崩,要麼是股權置換。

若是後者的話,實際上和合併的區別已經很小了。

不管是收購,還是合併,實際上對羅傑這些外人來說,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反正樂壇的格局肯定要被重新改寫,一場大地震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的。

如今的五大,差不多是環球一家獨大,華納稍遜一籌,索尼、bmg和百代emi三家輪流墊底。

而在這起併購……姑且稱之為併購吧。

在這起併購案成功,索尼和bmg完成了資源整合之後,能不能超越獨佔全球音樂市場近四成的環球還不好說,但超過華納和百代,卻是不會存在任何問題的。

至於五大之外的小公司,例如mad唱片,就更沒有和索尼-bmg唱片抗衡的資本了。

但這對mad唱片的影響不會太大,兩者本來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也不會產生太過直接的衝突。

無非是以後的資源更加緊縮,但有著《美國偶像》的簽約權在手,將分散的資源集中起來,說不定反而是更加高效的策略。

一場規模如此龐大的併購案,必然要牽扯索尼高層幾乎全部的精力,在完成它之前,黑人天王相比都不會是索尼首先要對付的目標。

這對羅傑三人的計劃當然會有影響。

無論前世那些陰謀論的說法是真是假,索尼對黑人天王手中的那批版權,必然是有著貪婪之心的。

而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好的擋箭牌,將所有人,尤其是黑人天王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索尼的身上,羅傑三人可以暗中行動。

若是索尼遲遲不出手,鬼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有動手的機會。

由於時間過去的太久,羅傑不記得前世索尼和bmg合併完成的具體時間,只記得那時候自己在高中組建的樂隊還沒有分道揚鑣。

大概推算一下,應該是2003到2005年之間。

也符合這一世的情況。

只不過,更具體的時間,羅傑就沒辦法回憶起來了,人腦畢竟不是電腦。

好在,幾年的時間,還是等的起的。

而且許多事情,也需要時間去謀劃、運作。

如果和前世一模一樣的話,米迦勒-傑佛遜可是還有五六七年的生命。

羅傑如今才二十多歲,哪怕再等上十年,也就三十歲出頭,根本無需著急。

不過,勞倫斯兄妹是否願意等這麼久,可就不好說了。

想到這裡,羅傑看了一眼米拉-勞倫斯,轉頭對大衛-勞倫斯說道:“大衛,還記得我上次說的嗎?這件事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我希望你們不要太著急。記住,我們首先要確保自己的安全。”

“我明白,五年而已,我等的起。”

北美的財團一向是矛盾的典型,一方面喜歡激進的、高風險、高收益的短期投資,例如期貨、外匯。

另一方面,在面對足夠重要的大專案時,又有著足夠的耐心,甚至願意花費兩代人以上的時間去佈局,例如中東。

大衛-勞倫斯面色嚴肅地點了點頭,又開玩笑一般地說道:“當初我的祖輩投資肯尼迪,可是用了將近一輩子的時間來做成這筆生意。”

“然後沒過兩年,那位總統先生就遇刺身亡了……”

羅傑差點用手捂住自己的嘴,才把這句話憋回了肚子裡。

羅傑不清楚這件事情是否像是那些陰謀論裡的說法一樣,但對勞倫斯家族,乃至於整個波士頓財團來說,肯定是一個不願提起的禁忌。

想想就知道,那位遇刺身亡的總統這麼一死,背後的金主們必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這種得罪人的話,哪怕是對朋友,也還是最好不要說為妙。

略顯尷尬地咳嗽了一聲,羅傑很從容地轉移了話題:“對了,《美國偶像》第一季是不是快結束了?”

由於最近一直忙著錄《所羅門之鑰》和《阿瑪拉》兩張專輯,羅傑沒什麼時間去關注外界的事情。

只是從時間上來看,差不多快到了當初預定的完結時間。

“你還是專案發起人呢,一點都不關心這些工作。”

大衛-勞倫斯有些責怪地看了一眼羅傑,開口道:“這周是歌手組決賽,下週樂隊組,再下週就是合併淘汰賽了。”

到了兩類合併,一直到決出最終的冠軍,也就是幾期節目的時間,要不了兩週就會結束。

來到這個階段,無論是競爭本身,還是《美國偶像》的收視率和商業價值,都來到了最巔峰的時期。

可以說,前邊幾個月的預熱,就是為這最終的決賽做鋪墊的。

這也可以說是果實成熟,可以採摘的時間。

和公開宣傳中的一樣,最終的冠軍,可以得到一紙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唱片合約。

而無論是為了mad唱片的利潤,還是為了《美國偶像》這個品牌,至少第一季的冠軍,羅傑絕對會花大力氣去捧紅他。

至於能紅多久反而不重要,只要讓人們看到,《美國偶像》確實擁有製造明星的能力,那就足夠了。

無論是現在的《美國偶像》也好,還是在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那幾年,極為流行的《美國達人秀》也好,本質上,都是以造星作為核心吸引力,引入數量龐大、質量出眾的選手們進行激烈地角逐。

而這,恰恰是這類節目最大的看點所在。

只要保持住這一點核心吸引力,無論是節目本身的吸金能力也好,還是為mad唱片培養後備人才也好,也才更加的遊刃有餘。

或者換句話說,更加賺錢。

“mad那邊的人都很專業,又有你盯著,我沒什麼不放心的。”

當然,真正讓羅傑如此放心,放手不管的理由,是普華永道嚴格的審計、監督制度,以及財務報表上漂亮的數字。

至於說出來的這些,只能算是次要的理由,但卻更適合在這種場合下,當做場面話來說。

一句話說完,看到大衛-勞倫斯正張口語言,羅傑不等對方開口,連忙又轉移話題道:“對了,我記得你前段時間不是看上了一個參賽的小妞?搞定了嗎?”

大衛-勞倫斯沒好氣地瞪了羅傑一眼:“你說呢?!”

“不會吧?”

羅傑瞪大了眼睛,驚訝道:“難道你沒得手?!”

“你才沒得手!”

大衛-勞倫斯氣得差點跳起來:“本少爺出手,哪有搞不定的女人?!只不過我玩了幾天就膩了,那個妞已經被我甩了。”

最後那句話,頗有幾分欲蓋彌彰的嫌疑。

任何男人,都不會願意在這方面受到別人的質疑。

這和氣度、涵養、又或者身處的層次沒有半點關係。

“他甩了一張兩百萬美元的支票,那個小妞就乖乖爬上了他的床。”

米拉-勞倫斯不知道怎麼想的,毫不猶豫地開口揭穿了自己哥哥的老底。

哦!

原來和某位胖子鼓手一樣,喜歡用錢砸……

羅傑心下恍然。

不過,對於大衛-勞倫斯這樣的人來說,或許用錢砸,反而是最省錢的方式了。

若是真正認真去追求一個女孩,單單浪費掉的時間和精力,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當然,以羅傑現在的收入來說,差不多也可以歸入到這一類當中去。

不過羅傑所享受的,不僅僅只是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而是由始至終,一整個連貫的過程。

這就不是可以簡單地以價值來衡量得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