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1章 大新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1章 大新聞

羅傑-克里斯蒂安莊園,靠在海邊的泳池邊上,羅傑捧著一個酒杯,悠閒地靠在躺椅上。

面前的游泳池裡,一道倩影正在水中穿梭,彷彿一條美人魚一般。

“老闆。”

一個女僕從樓梯口走出,站到羅傑身後,微微躬身,遞過一部手機,開口道:“公司的電話。”

羅傑接過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上的名字是麥克唐納,mad唱片發行部門的一位副總監,專門負責《搖滾聖經》系列的發行。

對女僕擺了擺手,示意對方離開,對著電話開口道:“嗨,麥可,我猜你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我。”

電話另一頭傳來一個爽朗的聲音:“對,是好消息。《郊區的耶穌》首日銷量統計出來了,猜猜有多少?”

“五十萬?六十萬?”

羅傑隨口猜了幾個數字,然後帶著點不確定地問道:“總不會有一百萬以上吧?”

流行朋克型別,大賣的專輯很常見,但要說一天能賣出上百萬張銷量的,哪怕是到了後世的數字唱片時代,也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咳咳……一百萬?你是在開玩笑對不對?”

麥克唐納似乎被羅傑的話給嚇到了,咳嗽了好一陣,語氣古怪地問道:“實體銷量49萬張,數字版銷量21萬。如果不是你堅持要求在數字版本中增加一個免費版的《郊區的耶穌》單曲,數字版的銷量或許會超過實體專輯的銷量,。”

這張專輯的數字版本和實體唱片同步發行,不過數字版卻是五首歌分開,同時在《郊區的耶穌》這首單曲上,額外增加了一個免費的版本,並且和收費版的區別極小,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在沒有太大差別的情況下,有免費的聽,很少有人願意額外花錢去購買付費版,除非是少數死忠的粉絲。

就以《郊區的耶穌》這張專輯為例,在pod上,每首歌的數字版單價都是1.99美元,而直接購買完整專輯,則可以享受到一個幅度很小的折扣,總價8.99美元。

但在羅傑的強烈要求下,專輯的第四首歌《郊區的耶穌》額外提供了一個免費的版本,這樣一來,如果單獨購買其它四首歌,再下載免費版的《郊區的耶穌》,反而比購買整張專輯還要便宜一美元出頭。

雖然說大部分西方人的小學數學水平很差,但這種簡單的加減法,哪怕是沒上過學的人也都會算。

事實上,在幾家音樂平臺提供的銷售資料上也能看出這一點。

直接購買整張專輯的人數,所有平臺加起來只有21萬,而購買量最高的單曲《夢碎大道》,則達到了94萬。

除去有免費版的《郊區的耶穌》之外,付費購買量最低的《歸途》也達到了44萬之多,當然,購買完整專輯的21萬也包含在內了。

這也難怪麥克唐納頗有怨言,一張專輯的核心單曲免費,哪怕僅僅只是數字版,這也是損失了一大筆錢。

“錢是賺不完的。”

羅傑隨口說了一句,然後又說道:“麥可,數字唱片要和平臺進行分成,分到我們手中的沒有多少。我不缺這點錢,如果能用這點錢換來更高的知名度,我覺得很值。”

北美的主流音樂平臺如今是版權方市場,平臺的抽成比例雖然高,但整體來說還是對版權方更為有利。

各家平臺的價格、抽成比例略有不同,所採取的盈利策略也有所不同,不過透過mad唱片簽約,得到《郊區的耶穌》這張專輯版權授權的幾家平臺,都是採取了付費下載的制度。

即在線播放不需要錢,但如果要下載,就必須得按每首歌多少錢來付費,這也是目前數字唱片業的主流。

至於像後世那樣,一首歌要麼完全免費,要麼在線播放和下載都需要購買,或者vip免費的制度,由於頻寬和播放裝置的限制,現在還沒有流行起來。

平均下來,每賣出一首歌,發行方和版權方加起來大概能拿到1.2到1.3美元,另外按照免費在線播放次數等等,也有一些額外的收入,不過很少,聊勝於無。

雜七雜八算下來,以《郊區的耶穌》這首歌的商業潛力,放出一個免費版,樂隊大概會少賺數百萬美元。

實體唱片是先在北美發行,然後才會銷往海外,但數字版可不存在地區限制,只要能登入北美的音樂網站,並且擁有一張visa或者mc的信用卡,全世界任何人都可以購買。

哪怕是那堵不可描述的牆,也不是不能翻過去的。

幾百萬美元,換取更高的知名度,對樂隊來說,絕對是值得的事情。

麥克唐納也清楚這一點,如果是其它簽約歌手,這樣的要求在mad唱片內部根本不可能得到透過。

但既然是老闆的要求,雖然會讓公司少賺一點,但也只能乖乖照辦。

反正mad唱片的抽成比例很低,幾百萬美元的百分之十,不過是幾十萬美元而已,都不需要上報到公司高層,發行部門自身就有足夠的權利處理這樣的“小事”。

掛掉電話,羅傑從旁邊的桌上拿起一臺膝上型電腦,開啟網頁,檢視《郊區的耶穌》的新聞。

不得不說,網際網路媒體的效率要比傳統的報紙、電臺高得多。

如果是傳統媒體,至少也要等到專輯發行的第二天,才會刊登相關的評論。

而在網際網路上,早在早上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樂評家,或者媒體的評論家,對這張專輯發表了看法。

隨便搜尋了一下,一大堆關於《郊區的耶穌》的評論就出現在網頁上。

隨手點開一個,是一位叫做尼古拉斯的樂評人發表的評論,有趣的是,這篇評論不是發表在任何一家媒體上,而是這位樂評人的個人主頁。

“《郊區的耶穌》是一部朋克史詩、一個偉大的搖滾歌劇表演。

它的美妙,不在於每一個音符都恰到好處的旋律,而是引人深思的情感。

家庭、愛、恨、成長、街頭、毒.品以及內心的迷茫。

這是幾乎每一個青少年都會面對的問題,而對成年人來說,也同樣如此。

……

綠日樂隊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嘗試,他們打破常規地使用了打亂時間線的敘事手法,使得解讀這張專輯變得非常困難。

但一旦做到了這一點,你會非常有成就感。

在《聖-吉米》中,有一段相當意味深長的歌詞:

【我的名字叫做聖-吉米,我是槍之子。我是那個來自歧途的人,我是個少年刺客,想要找點樂子。】

這實際上是在描述戰爭對青少年所造成的影響,聖-吉米也是因為戰爭而促成的一種叛逆思想。

按照我的理解,聖-吉米就是jos(,郊區的耶穌,歌中主角)的暴力型人格。

而在《歸途》一歌中,jos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聖-吉米就死了。

【吉米今天死了,腦漿迸濺,在我看來,這是我的自殺。】

從這段歌詞就可以看出來,jos選擇放棄了聖-吉米的人格,從反叛選擇了服從。

這首歌的名字也能反應出jos的無奈,回家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jos失去的東西卻再也回不來了,而這時的家,又真的是家嗎?

……

最後,我只想說一句俗套但卻十分真切的話:願世界和平。”

評論的文章很長,羅傑足足看了二十多分鍾,才弄明白這位評論家想要表達的觀點。

“歌詞有這麼多隱喻?我怎麼不知道?”

羅傑撓了撓頭,突然想起前世上學時候,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

或許絕大多數神作,都是被人過度解讀,所以才會成為神作吧?

也或許,是自己的境界真的太低了點?

反正羅傑不覺得比利-喬-阿姆斯特朗在創作這張專輯的時候有考慮這麼多東西。

這張專輯的內涵確實足夠深刻,涉及的內容也極多,但每一句歌詞都有其深意,那就有些過分了點。

不過這些吹捧,無論是對樂隊,還是對這張專輯,都是一件好事,羅傑也不會傻乎乎地站出來否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任由評論家們去發揮,不承認,不否認,任由別人去解讀、爭論,才是最好的做法。

關掉,重新重新整理了一下搜索引擎,正打算點開《滾石》雜誌的評論,羅傑的目光突然被瀏覽器下方的一個標題吸引住了。

【震驚!皇后、綠日、夜願等樂隊的真實身份竟然是……】

自從《波西米亞狂想曲》問世之後,探尋這些馬甲身份的“新聞”和“爆料”數不勝數,尤其是每一部《搖滾聖經》發行的時候,都會冒出來一大堆。

雖然知道這些爆料多半是捕風捉影,甚至乾脆就是胡編亂造,但羅傑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手,點開了這個網頁。

網頁上方,是一個叫做《全美娛樂新聞報》的名字,看樣子是一個報紙類媒體開辦的網站。

這個報紙的名字羅傑沒什麼印象,估計是發行量很低的八卦小報一類。

“本報記者得到獨家爆料,為您揭示《搖滾聖經》系列的真相……”

標題和開頭都很有uc的風格,但內容卻讓羅傑嚇了一大跳。

這篇文章中直接點出了《搖滾聖經》系列,都是羅傑的【darkness】樂隊的馬甲,甚至還羅列出了大量的證據。

比如版權歸屬的證明、樂隊錄製專輯的大致時間和地點,甚至於還有一段沒有經過後期處理的錄音,是《所羅門之鑰》中的《天使》的一小段,長度不到一分鐘,任何熟悉羅傑的人只要聽一遍,都能聽出這正是羅傑的聲音。

“這就暴露了?”

羅傑的第一個反應是茫然,知道這件事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能算少。

按照“只要有第二個人知道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的理論,暴露出來只是遲早的事,但羅傑卻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茫然了片刻過後,羅傑才開始考慮第二個問題:“到底是誰說出去的?”

這篇文章中的證據和線索非常詳細,羅傑可不相信一個小報有這麼強的情報能力,必然是知情人的“爆料”。

知道《搖滾聖經》是自己樂隊匿名發行的人有幾十個,但瞭解的這麼詳細的,人可就不多了,必然是主要的參與者之一。

但具體是誰?

羅傑一時半會連個懷疑的目標都想不出來。

自己第一個排除,安妮?理查森?也沒這個必要。

至於西奧多、瑪格麗特、依耶塔等人,同樣也沒這個必要,更加不可能去做這種事,對他們沒有任何的好處。

至於公司內部,或者迭戈的團隊,亦或是其它工作人員,都有保密協議的約束,可能性也不高。

雖然說這不是什麼大事,遲早都是要公開的,早點晚點都無所謂,但突然來了這麼一手,羅傑總覺得心裡有些不舒服。

想了一會,羅傑乾脆拿出手機,給西奧多打了個電話,簡單說了一下這件事,讓對方想辦法查一下是誰幹的。

不管是誰,這個人羅傑都不會繼續再用了。

雖然談不上背叛那麼嚴重,甚至不能說是出賣了自己的利益,但口風不嚴,總歸是讓人感到不喜的。

突然看到一個大新聞,羅傑也沒有了繼續看評論的性質,倒上一杯酒,細細地品了起來。

“喂!羅傑!”

泳池裡游來游去的小美人魚突然鑽出水面,衝羅傑揮舞著手臂:“一個人坐在那不無聊嗎?過來陪我玩一會!”

“你的精力可真旺盛,艾米,都遊了快一個小時了。”

羅傑搖了搖頭:“你確定你晚上還有力氣【運動】?”

“我的體力好著呢!”猶太女孩鼓起嘴巴,不忿地說道。

“昨天是誰受不了喊求饒的?”羅傑走到泳池邊上,蹲下身子,笑著調侃道。

“不許說!!”

女孩紅著臉叫了一聲,眼珠轉了轉,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一個前衝,抓住羅傑的手臂,用力向後一拉:“下來吧你!”

噗通一聲,泳池裡濺起一大片水花。

“你這是偷襲!”

片刻之後,羅傑從水裡鑽了出來,大叫一句,朝著艾米追了過去,大聲嚷嚷著:“別讓我抓住你,今天就算你求饒我也不會放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