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4章 兩份計劃書

片刻的思考過後,一個標題出現在文件的開頭。

《搖滾聖經布魯斯搖滾篇:天堂的階梯》。

《the.’.:》。

八首沒有太大關聯,甚至某種程度上顯得互相衝突的單曲,放在同一張專輯裡,多少有些違背《搖滾聖經》系列的初衷。

不過想到重金屬篇《所羅門之鑰》同樣也是如此,羅傑立刻就釋然了。

既然有過一次,那麼再來一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齊柏林飛艇】是羅傑最喜歡的樂隊之一,若是《搖滾聖經》系列少了他們,多少會顯得遺憾了些。

八首來自於《四種符號》專輯的歌早已定下,順序也沒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

在這一段內容上,羅傑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

反而是什麼時候錄製、發行,讓羅傑猶豫了起來。

立刻開始肯定是不可能的,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裡,樂隊都要為《滾石》專輯的宣傳而忙碌,根本沒有時間呆在錄音室裡。

若是拖得太久,也不太好。

根據計劃,年底的時候,或者最遲到明年年初,樂隊就要開始新一輪的巡演。

到要保證巡演的質量,在演出之前,必須要拿出大量的時間來進行準備。

以樂隊現有的口碑,不可能做出為了節約時間而減少演出前排練的事情來。

偷懶確實很爽,但透支的卻是在粉絲當中的信譽,這份損失,在未來依然要由自己來承受,而且是加倍。

在九月到十月,樂隊的工作重心就要轉入到下一輪巡演當中,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去錄製專輯。

這樣算起來,能夠錄製《天堂的階梯》的時間,也就只剩下了《滾石》專輯宣傳結束之後。

好在這張專輯一共只有八首歌,而且其中最為核心、難度最大的單曲《天堂的階梯》已經錄完,剩下的七首歌,如果進度快的話,或許連一個月都要不了。

至於說錄製完成之後,完全可以交給迭戈的團隊去處理。

雖然後期部分少了樂隊的參與會有些麻煩,但影響並不會太大。

當然,這也是因為迭戈和他的團隊與樂隊合作已久,彼此有了默契。

如果是一個陌生的製作人團隊,羅傑可不會這麼放心。

接下來是預算。

這一塊分為兩個部分,製作預算以及宣發預算。

前者由樂隊自己承擔,後者則是由mad唱片承擔,自然是要分來來做規劃。

根據這張專輯的長度,羅傑為製作預算開出了800萬美元的基礎預算,並視情況,最高可能追加到1100萬美元。

如果是找其它投資人來投資,預算當然不能這麼做,否則幾乎不可能說服投資人掏錢,最起碼也要有一個“看上去靠譜”的明細清單,而不是簡單地列出一個總數就算完事。

這個總數,羅傑也是按照樂隊過去幾張專輯的成本大致計算出來的,壓根沒有仔細計劃。

花自己的錢,在資金規劃方面就可以相對隨意一些,不需要走那些複雜的流程。

至於宣發預算,羅傑打算等專輯製作出來之後,完全丟給mad唱片去處理。

宣傳、發行部門那些高薪聘請來的專業人士,可不是只拿錢不幹活的,在這方面的能力也比羅傑這個半吊子要強得多。

最後則是市場定位以及宣發策略。

前者沒什麼好說的,主要的目標群體就是樂隊以及《搖滾聖經》系列的粉絲,次要目標則是其它搖滾樂歌迷、以及三十週歲以下的年輕人群體。

至於這些範圍之外,基本隨緣,不會投入太多的宣傳資金。

在宣發策略方面,也大體上按照以前的專輯來做,不搞什麼特殊的宣傳手段。

除了《天堂的階梯》這首在樂隊粉絲中幾乎被神化的單曲之外,這張專輯沒有太多噱頭可言,除了實打實地砸錢做廣告之外,在宣傳上也玩不出什麼花裡胡哨的操作來。

不過在發行方面,羅傑卻是猶豫了起來。

不出意外的話,這張專輯會在今年的十月份之前發行,也就是說正好符合明年格萊美的申報範圍。

原本,樂隊為明年格萊美準備的專輯是《滾石》,但《天堂的階梯》同樣擁有這樣的潛力,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還要更加出色一些。

雖然前世的《四種符號》或者說《齊柏林飛艇iv》發行當年並沒有獲得任何獎項,但齊柏林飛艇樂隊卻憑藉這張專輯,分別拿下1999年(專輯)、2003(單曲)年以及2004(歌手/樂隊)年的三次格萊美名人堂。

現在《搖滾聖經》系列已經不存在需要為了匿名而拒絕申報格萊美的問題,《天堂的階梯》完全可以作為明年格萊美的衝獎專輯去申報。

事實上,樂隊在明年的計劃,正是要拿下年度專輯、年度製作和年度單曲中的至少一項,並拿下最少兩項搖滾分類的重要獎項。

《滾石》和《天堂的階梯》都具備這樣的質量,但要用哪一張專輯來衝獎,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正想著,羅傑突然想起來,《郊區的耶穌》也具備這樣的潛力,單純從格萊美的角度而言,並不比前兩者差。

但全部都申報獎項是愚蠢的做法,很容易分散選票。

只有將資源集中起來,才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這三張專輯之中,樂隊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去申報那些最重要的獎項。

《郊區的耶穌》首先被排除,這張專輯的政.治意味太過濃重,得到大多數提名幾乎可以確定,但獲獎,卻要看今年的大選結果。

如果象黨成功連任,《郊區的耶穌》絕對不可能獲得重要的獎項。

反之,則可以橫掃。

儘管北美一直宣稱著娛樂圈與政.治無關,但事實上,無論是格萊美還是奧斯卡,從來都沒有原離過政.治。

《郊區的耶穌》不確定性太大,在申報結束之前,大選結果還未揭曉,等於是將命運交給了運氣。

這是羅傑絕對不肯接受的事。

最起碼,在擁有《滾石》和《天堂的階梯》這兩張質量更加出色的專輯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用《郊區的耶穌》去冒險。

排除掉《郊區的耶穌》之後,剩下的兩張專輯讓羅傑有些徘徊不定。

無論是《滾石》,還是《天堂的階梯》,單純從質量上來看,都具備橫掃格萊美的水準。

唯一的問題是,樂隊現在的資歷稍微差了那麼一些,雖然咖位足夠大牌,但在樂壇這個排資論輩嚴重的圈子裡,成名時間太短,就是羅傑三人現在最大的硬傷。

依照格萊美的規則,除非具備壓倒性的質量優勢,或者某個年度裡處於特殊的社會環境,比如2002年。

否則一切都得按照“分蛋糕”的方式,依照資歷、咖位、地位、人脈乃至於金錢等等,排出一個順序,一人拿走一塊蛋糕。

考慮到格萊美的這個習慣,哪怕樂隊已經被“雪藏”過整整兩年,橫掃大獎的情況也幾乎不可能出現,頂多能夠分到一塊稍微大一點的蛋糕。

以現在北美的環境來看,2005年並不會是一個特殊的年份,至於所謂的“壓倒性的質量優勢”,在格萊美的歷史上,根本沒有出現過。

面對這種情況,《滾石》和《天堂的階梯》質量上的那點差距,基本上可以完全無視掉。

猶豫了片刻,羅傑很快做出了決定,將明年的衝獎專輯確定為《滾石》。

不過《天堂的階梯》,羅傑也不打算放棄。

有一個很簡單的操作,將發行時間推遲到十一月份或者更晚,進入到2006年格萊美的收錄範圍,就可以輕鬆解決。

被格萊美“雪藏”了整整兩年,一屆的大獎,完全不足以讓羅傑感到滿足。

敲下最後一行字母,羅傑看了一眼螢幕右下角的時間,已經過了凌晨兩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使已經是深夜,羅傑仍然沒有絲毫睏意。

看了一眼桌上喝到一半的啤酒,羅傑猶豫了片刻,拿起電話,透過莊園內線叫醒守夜的傭人,吩咐對方讓廚房準備一份充作宵夜的點心,開啟一個新的文件。

《搖滾聖經迷幻搖滾篇:月之暗面》。

《the.’.roll:the.》。

這張專輯算是樂隊迄今為止,波折最多的一張專輯了。

從樂隊成立之初,就被羅傑列入了未來的規劃當中,甚至早在1999年,就以單曲的形式,發行了專輯中的《時光(time)》,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勉強算作先導單曲。

雖然這個“先導”的間隔太久了點。

如今已經五年多過去,《月之暗面》仍然還停留在“規劃”的層面,連具體的“計劃”都沒有做出來。

如今看來,這份計劃即使完成,要等到發行,也是一年以後,甚至更久的事情了。

不過羅傑的打算卻是很簡單,先把計劃書做出來。

如果《天堂的階梯》錄製進度較快,在巡演之前,《月之暗面》能錄多少就錄多少,剩下的等到巡演之後再補完。

想要全部在巡演的籌備開始前錄完是不現實的,這張專輯的長度足足有四十三分鐘,哪怕進度再怎麼快,至少也需要在錄音室裡泡上一個多月的時間。

至於發行,最快也得到明年的下半年,甚至可能是年底。

如果是後者的話,還可以將《月之暗面》作為2007年格萊美的衝獎專輯。

雖然到時候樂隊很有可能再次被格萊美“雪藏”,但以《月之暗面》的質量而言,三大通獎有一定的難度,但在分類獎項中,只要不遇到太過強悍的對手,幾乎可以橫掃。

僅以“迷幻搖滾”這個分類而言,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月之暗面》都不存在任何同一量級上的對手。

哪怕是平克-佛洛依德()樂隊自己,也無法超越這一迷幻搖滾的巔峰。

至於另一支被公認為唯一可以和平克-佛洛依德樂隊相媲美的迷幻搖滾樂隊,傑佛遜飛機()樂隊。

這個“相媲美”的前提,是預設排除掉了《月之暗面》這張誕生於意外的神作。

發行方harvest唱片於2004年宣稱這張專輯的全球總銷量超過四千五百萬張,而在ifpi(全球唱片業協會)的認證銷量榜單上,《月之暗面》以2610萬張的數量位居第三。

這一資料,足以說明《月之暗面》的成功。

除此之外,在《公告牌》專輯榜上,這張專輯創下了連續741周在榜、累積超過900周在榜的記錄,至今未能被打破,並將第二名甩開了超過一倍的差距。

儘管單純從商業角度來講,平克-佛洛依德的另一張專輯《迷牆(the.wall)》還要更加出色一些,單單只是在北美,就拿下了2300萬張的協會認證銷量。

(注:ifpi網站打不開,《月之暗面》的資料是wiki百科上的,應該是十幾年前的。《迷牆》是riaa剛查的,另《月之暗面》在riaa認證銷量1500萬,從這一點來看全球銷量應該是低於《迷牆》的)。

不過無論是歌迷口碑,還是專業口碑,《月之暗面》都要完爆《迷牆》。

再加上《月之暗面》這張專輯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它顯然要比《迷牆》更加適合《搖滾聖經》系列。

從個人喜好上來講,羅傑也更加偏愛《月之暗面》。

拋開這張專輯的代表性來看,它並非一張傳統的“平克-佛洛依德”式作品。

儘管它幾乎成為了這支樂隊的代表,但事實上,《月之暗面》的誕生本身就是一個意外,而且非常“不平克-佛洛依德”。

單單只是羅格-沃特斯和大衛-吉爾摩兩人在這張專輯上沒有爆發任何矛盾,這一點,就足以讓平克-佛洛依德樂隊的粉絲們大跌眼鏡。

在其它專輯的錄製中,甚至於在巡演的現場,這兩人幾乎一見面就會吵起來,掄起拳頭動手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在創作方面,羅格-沃特斯也包攬了這張專輯全部的歌詞,在平克-佛洛依德的所有專輯中,這不能說是獨一無二,但也是極為罕見的。

這樣一張特殊到極致的專輯,羅傑當然不會錯過它。

雖然不是現在,但一定是不遠的未來。

一邊啃著冰淇淋蛋糕,羅傑用單手在鍵盤上敲下一行備註:2005年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