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0章 鑰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0章 鑰匙

【全新單曲《天堂的階梯》已釋出!】

【以下平臺均可免費在線播放:spotify、tunein、……】

【mv:……】

十月末,樂隊的主頁上更新了這樣一條動態。

僅僅只是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被頂上了熱門動態的第一位。

這個類似於熱搜的排行機制剛剛推出不久,卻立刻就彰顯出了巨大的殺傷力,據說讓註冊使用者、活躍使用者等重要資料增長了很大一截。

換一個直觀的說法就是,的市場佔有率更高,也更值錢了。

還有一個更加直觀的體現,樂隊的社交媒體賬號上,粉絲數量從700多萬,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急劇增長到1400萬,近乎翻了一倍。

根據內部的資料,註冊使用者的總數是1.6億,比政.府部門公佈的北美網民總數還要多,後者是1.5億左右。

考慮到很多使用者都有註冊“小號”的習慣,再加上海外使用者,以及某些運營團隊大量刷出來的殭屍賬號等等,這個數字其實不算誇張。

在羅傑的前世,太平洋對岸有一家叫做企鵝的公司,註冊賬戶數量比那個國家人口總數還要多好幾倍。

批次註冊大量的“殭屍賬號”,來給某個賬號刷粉絲數量,這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不要以為這種運營手段出現的很晚,事實上,從最早期的社交媒體出現的時候,就有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社交媒體行業必不可少的一個灰色地帶。

樂隊賬號下的1400多萬個粉絲,其中就有卡爾-瓦倫丁找人刷出來的殭屍粉。

具體數字是多少,就連羅傑也不清楚,不過據卡爾-瓦倫丁說,刷的數量不算太多,大多是這個賬號剛剛註冊時刷的,為了讓粉絲數量看起來好看一些。

畢竟,樂隊好歹也是一線大牌,若是社交媒體的公開賬號下面,僅僅只有六位數,乃至於幾千幾萬個粉絲,那也太丟人了點。

等到粉絲數量突破五百萬以後,就沒有再刷過了,因為沒那個必要。

雖然北美的明星也需要“運營資料”,但和太平洋對岸不同,完全靠運營起來的流量明星,在這裡沒有任何市場。

或者說,北美的娛樂市場,已經過了靠炒作就能賺錢的階段。

炒作依然重要,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作品說話。

樂隊的賬號不算十分活躍,一直由卡爾-瓦倫丁負責打理,平時每個月大約會發三到五條動態,多是樂隊三人的“生活照”或者“自拍”。

後者大部分屬於安妮。

當然,就和雜誌上那些所謂的“明星街拍”一樣,看上去很普通,實際上都是擺拍,為了一張完美的照片,需要攝像師、化妝師、造型師等等,將近十個人的團隊忙碌好幾個小時。

除了這些以外,大部分動態就是新專輯的預告、巡演的預告等等。

比如說【天堂的階梯 tour】,在確定計劃的第一時間,就在上釋出了預告。

至於這次的先導單曲釋出,卻不是提前釋出預告,而是在新歌上線之後才更新了動態。

在這條動態下方,被頂到第一位的評論足足收穫了上百萬個點贊,內容只有一句話。

“五年了!!!”

算算時間,從1999年十二月份,樂隊在西雅圖和歌迷們一起度過“一周歲”生日,在聚會上第一次公開演唱這首歌,到現在,也確實是第五個年頭了。

排在第二的評論也很有趣。

“夭壽啦!【darkness】竟然出mv啦!是不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了?!”

眾所周知,真男人從不拍mv!

毫無疑問,【darkness】樂隊就全部都是真男人,除了第一張專輯《怪胎》被唱片公司逼著拍了幾支mv以外,就再也沒碰過這玩意。

什麼?你說安妮是萌妹,不是男人?

少年,你太天真了!

然而,當一群粉絲興致勃勃地點開mv之後,發現這段mv竟然是去年的【雷丁&利茲音樂節】現場的錄影畫面,和live版本的《天堂的階梯》那段影片簡直是一毛一樣!

唯一的區別在於,音源替換成了錄音室專輯的高畫質版本,不再是音質爛到讓人無法吐槽的live版本。

mv下方的一排評論也非常整齊。

【還以為真的拍了mv!】

【果然還是不拍mv的真男人,惹不起惹不起!】

【打擾了!】

【可以投訴嗎?誰告訴我舉報鍵在哪?】

【歪?911嗎?這裡有人在裝嗶,場面快要控制不住了!】

【……】

評論區裡到處都是吐槽的聲音,看上去就好像是所有的粉絲都感到不滿一般。

但這只是善意的調侃,從實體唱片的銷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大多數粉絲都對這張專輯充滿了期待。

一天,62萬張!

對於一支“先導單曲”而言,這個銷量是極為恐怖的。

要知道,現在已經很少再有樂隊專門去發行先導單曲的實體專輯了,多是透過網際網路上的音樂平臺來釋出數字版本。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市場。

原本在幾年之前,先導單曲和先導ep的銷量就不算高,一不小心就可能虧本。

如果不是為了給專輯做預熱,根本不會有人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到了現在,還保持著給每一支先導單曲、ep發行實體唱片這個傳統的樂隊已經越來越少。

畢竟這玩意不好賣,準備的數量多了,很可能產生虧損。數量少了,又沒什麼意義。

樂隊自己也一樣,上一首發售了實體專輯的單曲還是《你好,莫莉小姐》。

至於“先導單曲”,可以追溯到兩年前的《大衛-鮑伊》專輯中的《太空怪客()》。

在那之後,所有專輯的先導單曲、先導ep,都是透過網路發行數字版本。

如果不是《天堂的階梯》這首歌在粉絲當中的人氣太高,mad唱片也不會考慮發行它的實體cd版本。

而且線上下的銷售渠道方面,為了節約成本,僅僅只在mad唱片自有的店面中完成了鋪貨。

這些店鋪勉強也可以算是遍佈了北美各大城市,至少每個州都有幾座城市有mad唱片的零售店,但數量嘛……全北美加起來,也就不到200家。

真正的主要銷售渠道,還是網購平臺和聯邦快遞。

“我們應該加強和亞馬遜的合作。”

胖子掛掉來自mad唱片的電話,對羅傑說道:“《天堂的階梯》在亞馬遜上賣出了44萬張,在e-bay上僅僅只賣了不到二十萬,兩家平臺給我們的推廣資源差別太大。”

在北美的主流購物網站中,e-bay和亞馬遜差不多是平分天下的局勢,和羅傑前世印象中的亞馬遜一家獨大完全不同。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是兩個世界的差別,還是這個年代的亞馬遜還沒有發展到後世的規模,羅傑就不太清楚了。

反正按照現在的銷售總額來看,e-bay和亞馬遜幾乎旗鼓相當,相差在百分之五以內。

當然,這是整個平臺的總業績。

若是放在某一項商品,或者某一家店鋪上,就會有很大的差距了。

在《天堂的階梯》這支單曲cd上,包括樂隊過去幾張專輯的網路銷售資料來看,亞馬遜產出的銷量都在e-bay的兩倍以上。

或許,這和亞馬遜本身就依靠圖書和音像製品起家有關?

不管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樂隊在兩家平臺得到的利益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因此胖子提出要在以後的合作中區別對待,這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這些事交給公司去頭疼好了,我們只看結果就好。”

羅傑不打算干涉mad唱片的規劃,在“如何賣出更多的專輯”這一點上,發行部門那些專業人士顯然比羅傑和胖子更加的擅長。

離排練開始的時間還有將近半個小時,人還沒有到齊。

等人的時間總是過得有些無聊,羅傑隨口找了個話題,問道:“今天的銷量怎麼樣?”

“現在才早上,我上哪給你拿資料去?”

胖子翻了個白眼,說道:“你不是有電腦嗎?自己去看。”

前一天晚上,剛剛拿到昨天的銷售資料。

就算公司每天都會整理、彙報一次,也不可能是在早上剛一上班就開始。

新的一天還沒過去呢。

“抱歉,沒睡醒,有點迷糊……”

羅傑一拍腦門,對自己問出的蠢問題也有些無語。

拿起滑鼠,開啟瀏覽器,進入mad唱片在e-bay和亞馬遜上開設的店鋪檢視了一番。

和太平洋對岸的某寶、某東一樣,每一家店鋪、每一件商品的銷售資料都是完全公開。

以cd唱片的商品性質,也沒有必要以刷銷量的方式來提高搜尋排名。

粗略地算了算,羅傑很快就得出了結果:“昨天午夜十二點到現在,加起來大概賣了五萬左右。”

“現在才早上九點多。”

胖子看了看錶,說道:“看樣子今天的銷售情況不會比昨天差多少。”

如果按照時間來算,九個多小時賣出五萬張,一天下來的銷量應該在十二三萬左右。

但並不是這麼算的,很少有人會選擇在凌晨和早上這個時間段去購物,哪怕是網購也一樣。

這個時間段裡,是一天之中銷量最差的時間。

到了晚上的高峰期,說不定一個小時的銷量就要比這更高。

對於一張先導單曲來說,這個資料已經足以讓人感到驚喜。

畢竟,不能指望每一支單曲都有《we.》或者《加州旅館》這樣怪物級別的表現。

哪怕是按照幾年前的情況來看,一張專輯的核心先導單曲,銷量能有專輯本身的十分之一,就已經算是非常出色了。

若是能夠達到五分之一,幾乎可以用“驚悚”來形容。

至於更高……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更何況,數字唱片已經發展起來的現在?

在數字版本完全免費的情況下,指望大部分粉絲都為實體cd買單,這是不現實的。

畢竟唱片的基礎成本在那擺著,或許一首歌的時長,刻錄成本要比十幾首歌更低,但cd本身,以及包裝、運輸等等,這些成本是固定不變的。

假設一張空白cd的成本是一美元,廠商不會因為你只錄一首歌就降價到八十美分,也不會因為你要用完cd的所有容量就漲價到1.5美元。

同樣的時長之下,完整的專輯,要比只有一首歌的單曲cd便宜數倍之多。

會掏錢的,除了真正特別喜歡,或者說期待這支單曲的歌迷之外,更多的卻是那種無論樂隊出什麼唱片,哪怕cd裡錄的了半個小時拉翔的聲音,都會乖乖掏錢的死忠粉。

這樣的粉絲,哪怕是一線巨星,也不可能會擁有太多。

“銷量方面我從來沒有擔心過,這首歌的【殺傷力】恐怕比你我想象得都要驚人。”

羅傑腦海中浮現起前世的一組資料。

齊柏林飛艇樂隊和大西洋唱片公司相加,僅僅只是在《天堂的階梯》這一首歌上的收入,就高達5.6億美元。

(資料來源:《condé.》雜誌2008年統計。)

在有權威媒體、機構認證的資料中,這首歌的價值是毫無懸念的第一,遙遙領先於其他一切流行音樂。

儘管這是長達三十多年的積累,才最終達成的驚人成就,但也可以看出,這一首歌在商業上的殺傷力有多麼恐怖。

羅傑沒有經歷過七十年代的北美,但卻經常在與齊柏林飛艇樂隊,與《天堂的階梯》有關的文章中看到一句話。

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北美發行,但卻是整個七十年代中,北美電臺點播次數最多的單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商業上的表現不能代表一切,但若是商業上的成就過於恐怖,某種程度上,商業就是一切!

在隔壁的奧斯卡,就有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那艘撞沉了一切的大船,以一個讓人感到驚悚的成績,迫使一向不待見商業電影的奧斯卡不得不低頭。

這才有了卡車司機那句經典的名言:我是世界之王!

在樂壇,這樣的前例還沒有發生過,但很快就會出現。

不是這張《無名專輯》,而是索尼手中的某張專輯。

在搞定了那件事之後,羅傑和勞倫斯兄妹會一定程度上“繼承”索尼的那個計劃,如同前世那般,打造一個“史無前例”的商業巨星。

微微分神了片刻,羅傑繼續說道:“比起商業方面的成績,我更在意的是它能否成為我們成為超a的那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