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6章 哪有不吃苦的

車隊很快補給完畢,排成一排,停靠在州際公路一旁。

羅傑從胖子的車上跳下,準備回到自己那輛房車中,好好睡上一個午覺。

剛跳下車,卻看到車門旁,有一個滿臉絡腮鬍子的男人,靠在車子的一側,手裡的雪茄煙霧繚繞,臉上的表情卻是在思考。

“漢克。”

見對方沒有注意到自己,羅傑臉上露出一絲好笑的表情,主動上前打招呼道:“想什麼呢?這麼出神。”

“羅傑?”

漢克回過神來,一隻手插進頭髮裡,露出痛苦的樣子:“你這個魔鬼,又來明知故問!快告訴我,那幾個見鬼的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

嗯……幾個月過去了,漢克依然在為那張巡演特別版專輯,《三種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而糾結。

一般人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過上一陣也就忘記了。

但漢克嘛……

羅傑之前從沒想到,自己的惡趣味,竟然坑到了身邊的人。

不過,這種感覺,還真的是……

很好玩啊。

“考試不要抄答案,要注重解題的過程!”

羅傑很“惡劣”地對漢克笑了笑,打了個哈欠,說道:“你慢慢想,我回車上去睡一覺,日安。”

哪有什麼答案,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惡趣味,隨手畫了幾個符號而已。

專輯剛發行的時候,猜測這三個符號意義的人確實有不少,也有很多歌迷或者媒體,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

但到了幾個月後的現在,除了少數例如漢克這樣的強迫癌晚期患者,已經很少再有人將注意力放在那三個風格迥異,毫無關聯的符號上了。

漢克也不是真的那麼白痴,猜到過這個可能,卻被羅傑親口否認。

和前邊的理由一樣。

這件事,說出來,可就不好玩了。

“你這傢伙……”

這一路上,漢克嘗試過各種辦法,威脅、哀求、利誘,無論是什麼手段,都無法從羅傑嘴裡套出任何有價值的資訊。

至於去問理查森和安妮,兩人都只會說同樣的一句話:“這是羅傑的設計,你去問他。”

好在,漢克算是一個很理智的強迫癌晚期患者,在工作的時候不會去鑽牛角尖,思考和工作無關的問題。

搖了搖頭,漢克臉色一正,認真道:“羅傑,接下來的兩週會很辛苦,你們要做好準備。”

“我知道。”

羅傑點了點頭。

在當初設計巡演路線的時候,考慮到這一屆格萊美對樂隊的重要性,特意將最後一站,放在了格萊美頒獎典禮的所在地,洛杉磯。

從這幾年的趨勢來看,格萊美似乎有“落戶”的打算,不再是在北美東西部之間徘徊,而是固定在了洛杉磯的斯臺普斯中心,連續幾屆都沒有換過地方。

為了趕進度,使得樂隊能夠在格萊美頒獎之前返回洛杉磯,親臨頒獎現場,巡演最後階段的演出密度極高。

短短半個月時間裡,樂隊要進行6場演出,平均每兩天多一點就有一場。

在倒數第二站,舊金山的演出結束之後,樂隊當天就要連夜返回洛杉磯,修整一個白天,然後再去參加格萊美的頒獎典禮。

在格萊美之後,樂隊能夠休息大約五天,然後在第二個週六,於洛杉磯玫瑰碗球場,為整個巡演畫上句號。

“放心,我們準備好了。”

羅傑和漢克邊走邊聊,很快就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房車上。

在客廳的沙發上坐下,叫助理倒上咖啡,羅傑繼續說道:“這種高強度的演出,質量必然會受到影響,不過六場都是小場次,問題不大。”

所謂的“小場”,是羅傑自己的分類習慣。

按照場地規模,也就是觀眾人數,以及演出時間來劃分。

兩萬人以下,演出時間兩個小時以內,就可以被歸入“小場”的範圍當中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級別的演出不需要太過重視,當然,也不可能簡單地敷衍了事,那是對自己職業生涯的不負責。

如今的公眾,尤其是粉絲們,對明星的職業素養要求確實已經跌破下限。

但無論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國度,若是連自己的粉絲都要去敷衍應對,哪怕能夠紅極一時,也會很快迎來低谷。

明星這個職業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說白了,也是服務行業的一種。

服務的,就是自己的粉絲大爺們。

若是讓大爺們感到不開心,那他們就會收緊錢包,不再掏錢。

無論服務質量好壞,先擺出一個很好的服務態度出來,哄得粉絲大爺們乖乖掏錢,這才是明星這個職業的生存之道。

若是在好的態度的基礎上,再拿出比其他人更出色的“服務質量”,大爺們在掏小費的時候,自然也會更加的慷慨。

“這兩週,我們大概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都會在公路上渡過,排練的時間會很緊張。”

這些問題在巡演開始之前就談過,漢克此時只是再強調一遍:“像前邊那幾站一樣,到一個城市先休息一天,排練完再休息一天,這樣的方式行不通,時間不允許我們這麼做。”

“所有的演出都是在下午五點以後,或者晚上。”

整個巡演中,就沒有安排在白天的演出,這一點羅傑倒是記得很清楚,也不會弄錯。

想了想,羅傑提議道:“排練的時間,放在演出當天的早上,排練一到兩遍,差不多就夠了。”

按照這兩週的演出密度,大部分演出之間的間隔是兩天。

在巡演開始之前,針對這一段行程,漢克的團隊提出了兩種預案。

一種是演出結束之後,立刻連夜趕路,前往下一站。

高配置的頂尖房車,足以確保樂隊在公路上也可以睡個好覺。

當然,肯定和酒店裡的豪華套房沒法比,多少會對睡眠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再穩定的車手,也不能確保車輛在行駛的時候不產生半點晃動。

夜裡的時間用來趕路,也就意味著樂隊可以額外拿出一個白天的時間,為演出進行排練。

而另一種方法,則是確保樂隊的休息,將趕路的時間放在演出前一天的白天。

在酒店裡睡上一個好覺之後,在演出當天,再進行低強度的排練。

羅傑所提議的,就是這一種方法。

好處是可以確保休息的質量,壞處則是消耗體力的排練和演出,都擠在了同一天,更容易疲勞。

一種工作強度低、休息質量也差。

另一種,休息質量好很多,但工作強度更高。

都不是什麼很理想的選擇,但行程的安排就是這樣。

由於季節的原因,在靠近北美大陸最北部、氣候也最寒冷的巡演中段,必須要保證足夠長的演出間隔。

而且還必須在格萊美頒獎之前返回洛杉磯,那麼能夠壓縮行程的,也就只剩下了西海岸的這一段路。

“其實……”

漢克猶豫了一下,提議道:“時間這麼緊張,完全可以不進行排練的,在演出當天簡單過一遍走位就可以了,圈內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

對於樂壇明星來說,尤其是在這個年代,最賺錢的事情無疑是出專輯。

當然,前提是專輯要大賣。

但任何一個歌手或者樂隊,都不可能保持長達數十年的創作高峰期,在專輯出到一定程度之後,都會放下,或者至少放緩這方面的工作。

而在不能繼續推出大賣的專輯之後,樂壇明星們靠什麼賺錢?

自然是巡演。

甚至於,有些明星只出過一張或者兩張稱得上“大賣”的專輯,然後接下來的數十年裡,都在吃這兩張專輯的老本,依靠不斷的巡迴演出到處撈錢。

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而且許多人的演出密度非常驚人。

一年大幾十場?只能算是小意思。

一百多場才算合格,兩百多場的也不是沒有。

如此持續不斷的高密度演出,自然不可能每一場都進行嚴格的排練,更多的還是靠臨場發揮。

因為沒那麼多時間,體力、精力也不允許,再加上人人都有的偷懶天性,減少或者乾脆取消排練,就成了樂壇的主流。

依靠臨場發揮,確實有可能誕生極為經典的巡演現場,但更多的可能,卻是搞砸演出。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大牌歌手和樂隊的現場糟糕得像是一坨翔,讓人完全看不下去。

其實若是仔細觀察那些以“現場能力出色”而聞名的歌手和樂隊,他們真正完美發揮、表現出色的現場,在一年裡也就那麼寥寥幾場而已。

因為這幾場演出足夠重要,在演出之前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和練習,在佈置現場的時候,也花費了更加高昂的成本,比如使用最先進的調音和播放裝置等等。

更多的,沒有被廣泛宣傳的,那些“不太重要”的巡演現場,同樣糟糕得不堪入目。

當然,不是每一個歌手或樂隊都會這麼做。

認真對待每一場演出的明星同樣有,只是更加少見。

尤其是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年代。

原因很簡單,一場高質量的演出,首先必須具備三項要素。

出色的歌手或是樂隊、充分的練習和準備、高昂的現場成本。

除開第一項暫且不論,第二項要素花費的是時間成本,第三項則需要大量的美元。

花費更多的美元,意味著演出利潤的降低,因為你不可能將票價提升到遠遠超出演出當地消費水準的程度。

而花費更多的時間為演出做準備,則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裡,演出的次數會減少,這同樣意味著收入和利潤的降低。

簡而言之,想要確保每一場演出都擁有極高的質量,先不提累不累,首先要承受的就是收入的大幅減少。

除開極少數根本不缺錢,不在乎巡演收入的個例,絕大多數明星恐怕都不願意接受這個代價。

當然,以羅傑三人在專輯上的收入水準來說,倒是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巡演再賺錢,能比得上專輯的收入?

一張《無名專輯》就能為樂隊帶來超過兩億美元,賺錢少一些的《滾石》和《郊區的耶穌》,收入也都超過了一億。

換成巡演,一億美元,夠唱上一整年的了。

至於其它歌手和樂隊都存在的“創作低谷”,至少在羅傑三人身上是不可能發生的。

羅傑腦海中那幾千首經典,足夠讓樂隊每年出兩張專輯,一直持續到下個世紀。

有了穩定、高額的收入打底,樂壇裡常用的那種,以降低質量為代價,透過擴充場次,在巡演上撈錢的方式,羅傑三人就不怎麼看得上了。

相比於在巡演上賺錢,羅傑更希望得到一個“每一場都是經典”的口碑。

事實上,為了確保演出的質量,樂隊在這一次巡演中開出的預算,也是絕大多數歌手和樂隊壓根不敢想的數字。

27場演出一億美元!

在開出這個預算數字的時候,羅傑心裡壓根沒想著這次巡演能賺多少錢,只要不虧損,或者最起碼不要嚴重虧損,就能夠接受。

至於在巡演開始之前就收回成本,甚至實現了賬面上的盈利,這卻是羅傑根本沒有想到的。

就和前世的平克-佛洛依德樂隊一樣,這支迷幻搖滾的大牌樂隊,就以巡演現場質量出色而聞名,幾乎每一場都是經典。

但同樣聞名的,還有一個梗。

他們每一場巡演都是在虧錢,似乎從來沒有實現過“巡演盈利”。

當然,平克-佛洛依德樂隊也不在乎這些虧損。

《月之暗面》和《迷牆》兩張專輯的大賣,足夠他們在巡演上虧到下個世紀去。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這一點上,羅傑三人和平克-佛洛依德很像。

有專輯的鉅額收入在手,樂隊不像其它明星那樣為賺錢而頭疼。

巡演的目的只是擴張自身的影響力,口碑第一,賺不賺錢,反而不重要。

“不排練?偶爾偷懶一兩次還可以接受,六場全部都取消排練,對演出質量的影響會很大,這就違背我們的初衷了。”

羅傑搖了搖頭,否決了漢克的提議:“放心好了,就兩週的時間,熬一熬就過去了。無論什麼行業,想要出人頭地,哪有不吃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