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2章 求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2章 求穩

在過去,北美的唱片業,最主要的cd灌錄加工地是在南美州,或者北美南部的幾個拉丁系國家。

不過近年來,太平洋對岸逐漸取代巴西、秘魯、古巴等國,成為了北美最大的加工代理商。

儘管由於版權保護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太平洋對岸的盜版市場,往往比北美本土的正版專輯出的還要早。

但即便是南美,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而且只會更加嚴重。

反正只要這些盜版專輯不流入北美唱片業賴以為生的幾個核心市場,乾脆只當看不見。

無論規模大小,北美的商人們,在乎的只是利益。

誰能給出更低的成本,就將訂單交給誰。

相比於在工會支援之下不斷鬧罷工要求漲薪的南美而言,太平洋對岸給出的報價要低出百分之二十以上。

而且在效率上,那個人口大國也要遠遠強於天性自由散漫的拉丁人。

七月中旬,一艘載滿了cd唱片的貨輪從津港離岸,這份數量高達500萬張的訂單,單套cd,包含封面包裝和內頁在內,一套的價格僅僅只有85美分,這還包含了送貨到舊金山港口的運費。

更讓麥克唐納興奮的是,那個江南地區的燒錄廠完成這筆訂單,僅僅只用了不足兩週的時間。

這樣的效率,在西方國家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雖然……聽那位駐亞洲地區的同事說,那個燒錄廠的老闆在完成這筆訂單之後,卷走了工人們的血汗錢,帶著小姨子跑路了。

但麥克唐納可不在乎這個,只要錢貨兩清,管他是帶小姨子還是帶小舅子跑路,跟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首批五百萬張cd比原計劃提前了整整十天抵達北美,這讓麥克唐納發行工作輕鬆了許多,壓力一下子就減少了一大半。

當然,發行工作相當複雜,並不僅僅只是備貨那麼簡單。

雖然大多數工作,比如與經銷商、保險公司、快遞公司的談判等等,已經在發行日期確定之前就已經做完,但需要麥克唐納操心的事情仍然有不少。

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肯定是閒不下來的。

說不定還要加班。

上帝作證,麥克唐納最討厭的就是加班了。

要不是mad唱片給出的加班費和獎金非常慷慨,麥克唐納敢對已經去世的外祖母發誓,自己絕對會向工會投訴。

電話鈴聲打斷了麥克唐納的胡思亂想,沒好氣地拿起聽筒,手下的彙報直接讓麥克唐納暴怒了起來。

“什麼叫【意外】?!”

“我討厭意外!”

“你是飯桶嗎?”

“這點小問題都要向我請示?”

“工會抗議?工會的人就是一幫碧池養的,理他們幹什麼?!”

“世界上怎麼會有你這種蠢貨?既然是碼頭那邊出了問題,就去找碼頭的人給我解決它!”

“今天下班之前,我要聽到事情已經解決的彙報,否則你就交辭職信吧!”

砰!

麥克唐納狠狠地將聽筒砸在座機電話上,猶自覺得不解氣,又罵了一句:“廢物,蠢貨!”

門外的秘書聽到辦公室裡的動靜,卻完全沒有在意,有條不紊地繼續著自己的工作,彷彿早就習以為常。

全發行部的人都知道,麥克唐納只會在少數幾個人面前表現得有如翩翩君子,謙遜有禮,進退有度。

這幾個人的名字叫做盧西恩-格蘭奇、西奧多-傑克遜、唐納德-克拉克、理查德-埃爾文德斯、安妮-克拉克,以及羅傑-克里斯蒂安。

而大多數時候,這個刻板的老頭都有著一副一點就著的暴脾氣。

若是趕上工作最忙碌的時候,任何人都最好不要招惹這個傢伙,否則捱上一頓罵那都是最輕的。

秘書正想著,一個新來的年輕人敲了敲門,走了進來,“安娜,我有事要向頭彙報。”

“你最好過一會再來,boss的心情不太好。”

這個年輕人外表很對安娜的胃口,於是刻薄的女秘書難得地善良了一次,提醒道:“這個時候去找他,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

年輕人露出猶豫的表情:“可是這份檔案標註了加急。”

女秘書沒有再勸,聳了聳肩,做出一副愛莫能助的表情。

年輕人躊躇片刻,一咬牙,“頭說過,標註加急的檔案必須第一時間交給他,麻煩你了,安娜。”

“檔案給我。”

安娜接過檔案,看了一眼封面上的標題,拿起電話撥通內線,說了幾句,掛掉電話。

將檔案還給年輕人,道:“進去吧,boss在裡邊等你。”

走進辦公室,麥克唐納坐在真皮座椅上,面無表情,看不出喜怒,但卻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壓力。

“頭,這是宣傳部門送來的檔案,標註了加急。”

年輕人立刻將檔案遞了上去,站在一邊,不敢開口。

過了許久,麥克唐納終於讀完了檔案,低罵一聲:“這幫廢物,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謝特!碧池!”

年輕人依然低頭不語,彷彿一座雕像。

又沉默了片刻,麥克唐納開口道:“你叫傑克?我記得你是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畢業的?哪個校區?”

年輕人一愣,下意識地開口道:“當然是厄巴納-香檳校區。”

“很好,我有一個任務要交給你。”

麥克唐納拿出一份表單,籤上自己的名字,然後遞了出來:“填完之後去財務部門領錢,買一張明天的機票,去芝加哥見見你的校友,說服他為《月之暗面》寫一篇專欄文章。”

“校友?”

年輕人楞住了,作為北美公立學校的頂尖代表,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香檳分校出過很多大人物。

但和自己認識的……

真的有嗎?年輕人一時之間有些懷疑起自己的記憶來。

“對,你的校友。”

麥克唐納認真地點點頭:“樂評人史蒂文-蒙哥馬利。”

“可是我不認識他!”

年輕人大驚,作為唱片業的從業者,史蒂文-蒙哥馬利這個名字,他當然知道。

這位大名鼎鼎的樂評人是上個世紀的大人物,在七十年代兩次獲得普利策獎。

史蒂文-蒙哥馬利確實出自伊利諾伊州立大學香檳分校,但是,那可是至少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他的年齡,比年輕人的父親還要大。

而且,聽說這位樂評人由於年齡以及身體的緣故,已經很久沒有為任何人寫過評論了。

要請他重新出山?

且不提如今這個年代,大牌樂評人的評論是否還具備商業價值,單單只是這件事本身,難度就極大。

對於一個已經賺夠了錢,而且身患癌症,年齡超過六十歲的老人來說,想要打動他,讓他重新提起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可不是個好差事!

辦成了有什麼好處先不說,搞砸的機率卻是無限高。

但麥克唐納卻沒有給年輕人拒絕的機會,強硬道:“就這樣決定了,去填經費申請單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三求饒都不行,年輕人失魂落魄地走出辦公室,看了一眼手中的表格。

在“經費”一欄中的數字,讓年輕人感到異常的刺眼。

一百五十萬美元加三千美元。

一百五十萬是給史蒂文-蒙哥馬利的“潤筆費”,三千美元則是自己出差的開支和補貼。

扣掉機票和吃住出行的開銷,大概能剩下一半左右,對於一次短期的出差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待遇了。

但前提是……

工作能完成。

雖然才來到mad唱片沒多久,但年輕人卻也聽說過麥克唐納“暴君”的名頭,若是誰辦事不利,唯一的下場就是卷鋪蓋走人。

單單只是去年《無名專輯》的發行階段,麥克唐納就開除了十幾個犯過錯的員工,甚至還驚動了工會,只是最後不知道怎麼壓了下來。

“看樣子這份工作要完蛋了。”

名叫傑克的年輕人一臉的生無可戀,似乎已經和那位自己同名的傢伙,一起隨著大船沉到了海底。

…………

隨著《月之暗面》正式發行日期的臨近,羅傑三人不斷地在各大媒體上刷著存在感,為這張專輯造勢。

在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宣傳預算之下,各種各樣的廣告,也堪稱是鋪天蓋地。

電視、電臺、報紙、雜誌、網路,乃至於大街小巷中的海報上,隨處可見有關《月之暗面》的廣告。

在結束了紐約的一檔電臺採訪之後,羅傑抽空返回洛杉磯,將整個團隊召集了起來。

參與會議的,除了羅傑三人,和經紀人團隊之外,還包括漢克、格萊美公關團隊,以及mad唱片宣傳、發行部門的兩名代表。

這次討論的議題不算複雜,但對樂隊的重要性卻不亞於《月之暗面》的發行。

是否需要更換格萊美衝獎專輯的選擇。

“歐洲巡演開始的時間已經定下來了,明年二月初到五月末。”

漢克拿出一份計劃書,不過更多的只是做個樣子,這份計劃書,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看過了。

環視了一圈,見沒有人有插話的意思,漢克繼續道:“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的巡演肯定無法與明年的格萊美公關互相配合,名字上是否沿用【無名專輯 tour】,還是改一個名字,這需要儘快確定下來。”

巡演是否改名,其實不算是大事,只要在宣傳開啟之前確定下來即可。

公關團隊的老大帕妮絲-格裡芬第一個開口道:“我建議放棄《無名專輯》,用《月之暗面》衝擊格萊美,這樣更加穩妥。

頒獎季最核心的階段在十一月到一月的這三個月,《無名專輯》距離頒獎季太久了,熱度早已經冷卻下來。

在質量上,《月之暗面》絕不遜色於《無名專輯》,而且更討好格萊美核心會員們的喜好,再加上發行時間上的優勢,這是更穩妥的選擇。”

“但是選擇《月之暗面》,就意味著放棄了布魯斯、另類、以及新加入的【新世紀音樂】類三個分類獎項。”

開口的是安妮,在《無名專輯》和《月之暗面》的選擇上,安妮一直站在羅傑這一邊,為《無名專輯》站臺。

和利益無關,純粹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這種帶有些許早期金屬風格的布魯斯搖滾,更符合安妮的審美。

在樂隊,以及圍繞樂隊組建的一個個團隊當中,安妮是唯一一個只看喜好,不考慮利益的另類。

和安妮相比,其他人考慮的則要更加現實一些。

“但發行時間上的劣勢,會導致我們損失至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票數。”

帕妮絲-格裡芬堅持道:“既然歐洲巡演無法和格萊美公關互相配合,那麼這部分選票的損失幾乎是不可彌補的,除非花費鉅額的資金去造勢。

在沒有新聞熱點的情況下,想要讓媒體給出版面,需要花費更多的資金。

我做過這方面的計算,如果要彌補《無名專輯》在發行時間方面的劣勢,需要額外投入至少一千萬到兩千萬美元,才能重新將專輯的熱度炒起來。”

“百分之十五?”

聽到這個數字,羅傑忍不住皺眉道:“差距有這麼大?”

帕妮絲-格裡芬反問道:“不然你以為那些奔著格萊美去的專輯,為什麼要挑九月到十月這個時間發行?”

“可是我覺得《無名專輯》更有潛力啊。”

安妮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月之暗面》最多申報十二個獎項,但《無名專輯》可以申報二十二個,其中十四個獎項到目前為止沒有強力的競爭對手,幾乎肯定可以破掉那個黑人的記錄。”

安妮所指的記錄,是指在單獨一屆格萊美上,斬獲九座獎盃。

大多數情況下,一張專輯只能申報三項通獎,以及一個分類的幾個小獎,最多再加上編曲、包裝設計等湊數的獎項,加起來也就是十個出頭。

再加上格萊美分蛋糕的性子,想要一屆拿走九座獎盃,難度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沒有特殊的政.治環境加持,正常的專輯想要打破這一紀錄,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和專輯的質量無關。

但《無名專輯》的大雜燴風格,卻偏偏是一個例外。

“投票吧。”

關於《無名專輯》和《月之暗面》的優劣,早已分析過無數次,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靠投票來解決。

“支援用《月之暗面》衝獎的舉手。”

羅傑第一個舉起自己的右手。

雖然從個人愛好上來講,羅傑更喜歡《無名專輯》,但和安妮不同,羅傑更多考慮的,是利益。

既然《月之暗面》衝獎的把握更大,而且差距並沒有小到自己原本以為的,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那麼求穩,自然是第一位的選擇。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打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