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

在樂壇,北美音樂獎是一個很尷尬的存在。

雖然有著三大音樂獎項的名頭,但和格萊美相比,它的影響力要差得太遠。

絕大多數的公眾不會關心水晶杯的歸屬,那些名氣已經穩定的明星們同樣也不在乎自己是否有獲獎的可能。

因為,一個北美音樂獎的光環,對已經成名的歌手、樂隊們而言,無法帶來任何的利益。

既不能幫他們多賺點錢,更無法為他們帶來更多的粉絲,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用的話,大概在獎項公佈的時候,能讓自己的粉絲們高興一下,僅此而已。但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有很多種辦法。

只有一個個籍籍無名的小明星,迫切地希望提升自己的名氣,才會對北美音樂獎投以關注。

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偏偏這個群體沒有絲毫獲獎的可能。

想要的得不到,能得到的不在乎。

這就是北美音樂獎的現狀。

而當地位達到一線,甚至更高的時候,北美音樂獎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如果說二線歌手還可以任性地拒絕出席頒獎典禮,以免與其它工作的檔期相衝突。

到了一線這個位置上,一舉一動都會被人解讀出無數種涵義,自然也不可能這麼任性下去。

尤其是在業內的關係,更是必須得要謹慎處理,比如《公告牌》這樣在唱片業內擁有廣泛的人脈和影響力的媒體,能不得罪,最好就不要得罪。

所以,樂隊過去無論是否獲獎,幾乎從不參加北美音樂獎的頒獎典禮。

大多數時候,只是派一個經紀人或者助理出席,最多最多,也就是胖子偶爾會去露個臉。

但從去年開始,在西奧多的團隊的建議下,樂隊開始注意處理這方面的關係。

若是沒有得到“你們會得獎”的暗示也就罷了,如果有這方面的暗示出現,那麼除非實在是分身乏術,否則頒獎典禮的現場,總歸還是要走上一遭的。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和格萊美相比,北美音樂獎的評獎機制有多麼的不靠譜。

連懸念都沒有,在頒獎儀式開始之前,候選者們就已經知道了得獎的是不是自己。

少了這樣的期待感,北美音樂獎的影響力一年不如一年,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不管怎麼說,北美音樂獎畢竟是北美三大獎項之一。

頒獎儀式前的紅地毯,對於許多缺乏在媒體上露臉的機會的小明星而言,都是夢寐以求的機會。

如果是前世的那個殺殭屍如屠狗的悍妞瑪姬,或許不會看得上這所謂的“機會”。

但現在的勞倫-科漢,卻是一步一停,磨磨蹭蹭地想要儘可能地在紅地毯上多停留一會。

當然,這也和媒體們的熱情分不開關係。

當羅傑和勞倫挽著手,並肩走上紅地毯的時候,一個個記者就完全無視了其它人,所有的鎂光燈都照在了羅傑兩人身上。

看那架勢,簡直恨不得在羅傑兩人身上用光所有的膠捲。

全北美都知道,羅傑-克里斯蒂安是一個花花公子,換女人的速度奇快無比。

但是,這種花邊新聞天然就能引起公眾的追捧,無論是什麼時候,八卦的力量總是最為強大的。

所有曾在羅傑身邊公開露面過的女人,這些跑流行樂壇的記者們早就背熟了資料,一眼就看出,這個花花公子又雙叒叕換女人了!

簡直是羨慕嫉妒恨……

啊呸,簡直是不能忍!

必須向公眾披露這種惡劣的行為!

於是,記者們按動快門的速度又快了幾分。

看到記者們的動作,勞倫幾乎要停下腳步,擺出最完美的姿勢,好讓自己登上報紙的時候看起來更漂亮些。

羅傑看得出勞倫的心思,也略微遷就著對方,走紅地毯的速度不是很快。

不過,要是真按照勞倫那種一步一挪的走法,天知道要走到什麼時候去。

羅傑可不會由著勞倫的性子來,在紅地毯上停留了幾分鐘之後,挽著勞倫的手臂微微用力,快步走過剩下的路程。

進入採訪區,兩人立刻被記者圍了起來。

“請問你們是在交往嗎?”

“這是你的第幾任女友?”

“這位小姐,請問你如何評價克里斯蒂安的C上技術?”

“……”

無數長槍短炮幾乎要將羅傑和勞倫兩人淹沒。

不過無論是羅傑,還是勞倫,都面不改色,從容應對。

羅傑純粹是應付得多了,有了經驗。

至於勞倫……不得不說,女人在應對媒體這方面,天生就很擅長。

“事實上,我們是合作伙伴,以及很好的朋友。”

面對媒體的追問,勞倫顯得遊刃有餘,輕鬆地將話題帶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關注好萊塢的新聞?我是指《郊區的耶穌》這部電影。”

“能夠將《郊區的耶穌》改編成電影,我認為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跨界合作。”

羅傑適時地插話道:“尤其是能夠邀請到勞倫這樣出色的女演員,成為影片的女主角,我認為這會對影片起到正面的幫助。”

《郊區的耶穌》改編電影?

女主角?

記者們彷彿嗅到了大新聞的味道,立刻興奮了起來。

“請問……”

……

“呼……這幫記者簡直是瘋了。”

好不容易從記者們的包圍中脫身,羅傑終於松了一口氣。

這種長槍短炮的陣仗,雖然早就習以為常,但羅傑仍然不怎麼喜歡去面對。

“我覺得明天我們會上頭條!”

勞倫卻顯得很高興。

在好萊塢,勞倫只能算是一個新人。過去幾年無數次背景板的演出,那不叫履歷,也沒有人會在乎。

對於一個新人演員而言,沒有什麼比曝光度更加重要了。

事實上,除了極少數地位超然的大牌之外,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樂隊,沒有人會不希望在媒體上露臉。

深呼吸了幾下,平復下緊張的心情,勞倫又加重了語氣,強調道:“我是說頭版頭條!《洛杉磯時報》這樣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剛才他們的記者至少給我們拍了三十張照片!”

《洛杉磯時報》?

或許有這個可能。

但頭版頭條?

羅傑並不認為,一條摻雜著八卦和軟文廣告的新聞,能夠登上這種大媒體的頭版頭條。

要知道,《洛杉磯時報》可是全北美排行前十的媒體。

是所有媒體的排行,不僅僅只是報紙。

這樣的大媒體,想上一次頭版頭條的難度也是極大。

競爭者不僅僅只是娛樂圈裡的對手,而是來自各行各業。每天國際上發生那麼多大事,娛樂圈裡那點八卦算什麼?

不過羅傑並沒有掃興地給勞倫潑冷水,只是微笑著表示贊同。

剛才那麼多媒體,就算上不了《洛杉磯時報》的頭條,其它小一點的媒體,總歸還是有機會的。

尤其是那些以八卦緋聞為主的娛樂媒體,想必會很熱衷於報道這類花邊新聞。

兩人一邊交談,一邊走進頒獎典禮的現場。

由於剛才被媒體耽擱了一會,頒獎典禮已經開始了。

安妮和胖子也是早就到場,旁邊的位置空著,顯然是給羅傑留的。

“抱歉,被記者堵了一會。”

羅傑坐到安妮旁邊,低聲問道:“我錯過什麼了嗎?”

“你來的剛好。”

安妮眼睛一亮,立刻說道:“趕緊準備一下,下個獎項就到你上臺領獎了!”

羅傑:“……”

所以你這麼高興,一定是因為可以偷懶不用上臺了吧?

心裡一陣MMP,但羅傑的臉上仍然帶著微笑,點點頭,說道:“好的,交給我就好。”

……

和略顯拖沓的格萊美不同,北美音樂獎的頒獎速度要快得多。

僅僅只是半個多小時,就已經來到了尾聲。

“獲得第三十三屆北美音樂獎,最佳年度藝人獎的是……”

頒獎嘉賓大聲念出了紙片上的名字:“【Darkness】樂隊!恭喜你們!蟬聯三連冠!”

在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之下,羅傑再一次走上舞臺。

坦白講,以樂隊現在的名氣,在北美音樂獎上獲得任何成就,都不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

但羅傑仍然裝出了一副激動萬分的樣子,從主持人手中接過話筒,沉默片刻,開口道:“謝謝。”

“我要謝謝我們的歌迷,讓我們有站在這裡的機會。如果沒有你們,我們什麼都不是。”

(注:前文提過,北美音樂獎的評選機制裡公開投票佔比很高,很多粉絲會給自己的偶像大量刷票,就跟現在那些流量明星打榜的套路差不多。)

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在需要表演的時候,羅傑的演技不會遜色於任何人。

一大通獲獎感言很快就到了尾聲,羅傑再次沉默片刻,看向主攝像機的位置,繼續說道:“再次感謝我們的歌迷,我們會繼續為你們奉上最好的搖滾樂,一直到世界末日為止。”

…………

又到了頒獎季。

羅傑雙換女人了。

【Darkness】樂隊叒獲獎了。

他們叕打破了北美音樂獎的記錄,一次拿走了九座水晶杯。

北美的媒體彷彿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地鼓吹著假豬套……啊呸,【Darkness】天下第一之類的言論。

若是換一個時間,或許這樣的新聞熱潮維持不了多久,就會被其它的新聞所取代。

北美的經濟越是蕭條,娛樂行業反而愈發蓬勃發展,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裡,有太多吸引人眼球的新聞和緋聞。

區區一個北美音樂獎,正常情況下,其熱度最多維持上十天半月,就是極為了不起的事情了。

更大的可能,則是在一週之內就開始銷聲匿跡,如同沒入海洋的水滴。

然而,這一次,許多媒體卻一反常態,對羅傑三人大加讚賞,拼命吹捧。

事實上,這不是什麼太陽從西邊出來的事情。

一個北美音樂獎,確實沒什麼了不起。

但藉助著這個熱點,卻可以立刻掀起頒獎季爭奪的高潮。

一張張支票開出去,在美元的攻勢下,許多媒體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就宣佈投降。

而一部分處於被時代淘汰邊緣的樂評家們,則在專欄裡大書特書,從北美音樂獎談到當代樂壇,從《怪胎》談到《月之暗面》。

而每一篇文章背後,都隱約浮現出一個路標,指向幾個月後的格萊美。

衝獎的專輯不是一開始確定的《無名專輯》,在幾個月前的討論過後,樂隊採納了公關團隊和經紀人團隊的意見,將《月之暗面》作為這一屆格萊美的主力。

在摒除掉個人喜好的干擾之後,羅傑不得不承認,經紀人團隊和公關團隊的判斷是正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單以衝獎而論,和《無名專輯》相比,《月之暗面》的優勢太明顯了。

討好主流評委和會員們的製作風格,發行時間間隔得也更短。

這張八月份發行的專輯,一直到現在,每週都還能賣出去幾十萬張。

而一年前發行的《無名專輯》,如今在北美地區的新增銷量已經是聊勝於無。

雖然說格萊美並不總是關心市場,但評委們卻仍然會受到市場的影響。

一張當下正在熱銷的專輯,天然就能引起評委們的注意。

MAD唱片的宣傳部門,在開出上百張支票之後,搞定了媒體方面的炒作。

與此同時,帕妮絲-格裡芬的公關團隊,也收到了第一筆來自樂隊的公關資金,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

羅傑很清楚,按照格萊美分蛋糕的習慣,只要這一屆的格萊美中,《月之暗面》有所斬獲。

到了下一屆,樂隊必然是陪跑者,不可能再獲得任何重量級的獎項。

不但是下一屆,下下屆,乃至於再下一屆,也同樣如此。

按照樂隊現在的上升勢頭,等到這段“雪藏”期過了,未必還需要格萊美的光環護身。

因此,這一屆的格萊美,可以說是樂隊最後一次花費大力氣,志在必得的一屆。

反正是最後一次了,乾脆就玩大一點。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簡單地討論了一番之後,羅傑三人一致同意,直接將預算推高到其它歌手和樂隊不可能承受的地步去。

錢多不一定有用,但在作品質量本身就有著足夠優勢的前提下,美元可以起到的作用卻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在頒獎季正式拉開帷幕之前的會議上,羅傑對帕妮絲-格裡芬如是說道:“這次的公關預算,上限翻倍!三千萬美元以內,由你的團隊隨意支配,你知道我需要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