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

敗家的念頭一閃而過,卻並沒有真正付諸實施。

第二天一早,羅傑便驅車前往西好萊塢,赴約與杜克-羅森伯格見面。

在電影立項之前,影片的發行方就已經找好了。

只要影片的質量不存在嚴重的問題,環球將會在年底尋找合適的檔期,為《郊區的耶穌》做發行工作。

不得不說,北美的“大娛樂圈產業”,雖然讓整個產業鏈變得一潭死水,但某些情況下,確實是方便了不少“半個圈內人”。

單說好萊塢六大,就有三家,與樂壇有著密切的關係。

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與索尼-貝斯塔曼唱片、華納兄弟影業與華納唱片、環球影業與環球唱片……

另外三家之中,華特迪士尼在八十年代也擁有自己的唱片部門,只是後來由於業務重心的調整,主動放棄了樂壇的競爭,將唱片部門解散。

派拉蒙的母公司,傳媒巨頭維亞康姆旗下,雖然沒有一家“真正的大型唱片公司”,卻也有MTV音樂電視網和VH1音樂頻道,單單只是在美國,這兩個頻道的訂閱使用者加起來就超過一億個家庭。

唯一一個從未涉足過流行樂壇的二十世紀福克斯,已經逐漸日暮西山,在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已經被華特迪士尼併購。

咳……扯遠了。

總之,依靠著在唱片業內的人脈,在環球唱片的協調之下,樂隊從環球影業那裡,為《郊區的耶穌》爭取了一個還算不錯的發行條件。

但任何一家商業巨頭都不是慈善機構,在雙方的合約中就有明確的規定,只有《郊區的耶穌》質量達到一定的要求,相關的發行協議才會正式生效。

當然,為了保證制片方的利益,關於“影片質量”的評價標準,自然也不會由環球一家說了算。

但不管怎麼說,影片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這部投資一千多萬美元的電影,是否能夠進入院線市場。

在正式啟動邀請環球方面的審片專家觀看樣片之前,羅傑必須親眼看過這部電影,並諮詢自己信任的,“好萊塢專業從業人士”的意見。

尤其是後者。

畢竟,羅傑對電影好壞的唯一理解,就是暑期檔爆米花,特效精良,場面爽快,對於羅傑來說,就是一部好電影。

至於影片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邏輯是否通順,誰TM在乎這玩意?

要是按照邏輯通順來評判一部影片的好壞,票房榜前一百名的電影,最起碼有九十部都根本不應該被拍出來!

羅傑只會以爆米花電影的角度來評判一部影片,但《郊區的耶穌》,卻是羅傑幾乎不怎麼看的劇情類文藝片。

雖然杜克-羅森伯格導演一再保證,自己不會將它拍成《肖申克的救贖》那樣的“小眾經典”,但這部影片的題材,天然就限制了它的型別。

難道要讓St.Jimmy提著加特林機槍,與變身外星人的JOS打個天昏地暗?

羅傑腦補了一下,突然覺得,這個主意還真TMD挺爽的!

咳咳……

走進會議室,播放電影的投影設備早已準備好。

杜克導演,劇組的製片人,兩男一女三位主演,以及一位許久不見的老朋友,都早已悉數到場,羅傑卻是來得最晚的一個。

和劇組眾人打過招呼後,羅傑走向會議室的角落,微笑著打招呼道:“嗨,馬克,好久不見。”

“是啊,快一年沒見面了。”

馬克-戈登站起來,和羅傑擁抱了一下,說道:“我們兩個大部分時間都在洛杉磯,但是見面的機會卻少得可憐。”

“工作忙嘛,你也忙,我也忙,又不在一個圈子,見面的機會少,也是正常的。”

閒聊了幾句,羅傑話題一轉,問道:“這次讓你來幫忙,不會影響你的其它工作吧?”

《後天》和《實習醫生格蕾》的製片人,馬克-戈登,正是羅傑邀請而來,以“好萊塢專業從業人員”的視角,為《郊區的耶穌》這部影片提出意見的“顧問”。

“《實習醫生格蕾》那邊,珊達的進步很快,我估計這一季結束之後,這個專案就不再需要我了。”

說起自己即將“失業”的現狀,馬克-戈登似乎一點都不在意,笑道:“最近我也沒有合適的專案,我有一個老朋友,提出了一個災難片的設想,比《後天》的場面還要大,我正在考慮是否答應他的合作。”

珊達-瑞姆斯雖然只是一個好萊塢的新人,但卻是進步神速。

《實習醫生格蕾》劇組裡,雖然馬克-戈登還是名義上的第一製片人,但具體的事務,基本都由珊達一手包攬。

劇組裡的所有人都清楚,馬克-戈登離開劇組,只是遲早的事。

和電影不同,一部電視劇,並不需要兩位或者更多的“主要製片人”。

羅傑本以為,這會導致劇組內產生一些內耗之類的問題,直到決出一個勝者。

但卻沒想到,馬克-戈登竟然是想主動退讓。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和傑瑞-布魯克海默這樣的頂尖製片人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以馬克-戈登的履歷,根本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工作。

聽到馬克-戈登說起新的計劃,羅傑眼睛一亮。

在羅傑的記憶中,2000年代的後半段,如果按照廣義的“災難片”來劃分,讓人印象深刻的災難片可不算少。

《海神號》、《我是傳奇》、《生化危機》系列的第三部和第四部、《2012》……

或許這些影片中有些口碑很爛,但無一例外,都取得了票房上的絕對成功。

想到這裡,羅傑忍不住開口道:“馬克,如果有新的專案需要投資,記得給我打個電話。”

“當然,沒有哪個製片人不喜歡和你這樣慷慨的金主合作。”

馬克-戈登微笑應對,看了一眼會議室中等待的眾人,立刻開口道:“我們先辦正事,大家應該都等急了。”

“是該先辦正事,我疏忽了。”

羅傑也意識到,這裡不是暢談的地方,立刻轉頭,對杜克等人致歉道:“抱歉,我有些失禮了。”

“我們現在就觀看樣片嗎?”

杜克徵求了一下羅傑的意見,見羅傑點頭同意,便讓助手關掉了會議室的燈,開啟投影儀。

由於這不是正式進入院線播放的電影,環球影業的片頭並沒有拼接進來。

投影儀亮起,畫面中,出現了一個青澀的大男孩的身影,影片便由此開始。

羅傑不喜歡看那些沉悶的劇情類文藝片,譬如《教父》,譬如《肖申克的救贖》,這些被許多人奉為經典的電影,羅傑壓根看不出好在哪裡,只覺得沉悶無比,看起來不但沒有享受,反而像是一場折磨。

羅傑本以為,《郊區的耶穌》,大抵上也會是一部類似的影片。

對於這次的觀影體驗,羅傑沒有抱有任何的期待,只希望不要讓自己太過折磨。

但看了僅僅幾分鐘,羅傑便沉浸在了影片的劇情中。

透過鏡頭推進故事,節奏不但不似羅傑想象中的沉悶,反而拍出了一種另類意義上的驚心動魄之感。

不是動作片打鬥場面的那種驚心動魄,而是劇情起伏,角色關係變化的節奏,被杜克-羅森伯格導演把握得非常出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少,羅傑必須得承認,自己確實被這部影片所吸引了。

雖然,相對於唱片版的《郊區的耶穌》而言,這部電影對劇情的改動很大,比如St.Jimmy和JOS被分為了兩個不同的人物,而不是同一個人的兩個人格。

雖然,有不少羅傑不得不吐槽的地方,比如強行加入了一段感情戲……

話說回來,似乎好萊塢的電影,離了情情愛愛,就不會拍了一樣。

無論影片的主題是什麼,必然都要有一段或是熱情似火,或是刻骨銘心的愛情。

——在《郊區的耶穌》這部電影裡,勞倫-科漢的角色,就是為了這段感情戲而硬加進去的。

影片結束,厚厚的窗簾被拉開,會議室裡的燈光也重新亮了起來。

杜克等人,劇組的所有成員,都是不約而同地看向了羅傑。

羅傑對於這部影片的評價,很大程度上將會決定,劇組過去這幾個月的工作,是否有著足夠的價值。

羅傑沒有急著開口,而是看向馬克-戈登,問道:“你覺得怎麼樣?”

“我聽說,這部影片的預算一共是三千萬美元?”

馬克-戈登先是問了一句,不等回答,就說道:“如果這三千萬美元全部是製片成本,我會說你虧了一大筆錢。但如果這三千萬裡,包含了宣發成本,我會說,你做了一筆不錯的投資。”

馬克-戈登的意思很明顯,一部影片的好壞,以一個好萊塢從業者的角度來看,不能單單只看影片本身,還要結合成本和市場預期,才能做出準確而公正的評判。

比如說同樣是票房預計在五千萬美元左右的影片,如果拍出它只花費了一兩千萬美元,那這無疑是一部絕佳的電影。

但如果製片成本高達一億,無論喜歡這部影片的影迷們再怎麼吹捧他,對於投資方來說,這也是一部爛到家的爛片。

——比如某一部單單收回成本就花費了超過二十年時間的,“史無前例的經典電影”。

沉吟了片刻,羅傑決定不對《郊區的耶穌》的投資保密,開口道:“製片預算,截止到現在,會計師團隊報給我的數字是1700多萬美元。”

到樣片完成之後,接下來如果不再做大的改動,製片成本幾乎不會再有多少上升。

即使需要一些小的調整,也花不了幾個錢。

大體上來講,羅傑報出的數字,基本上就是這部電影的最終成本。

當然,僅僅只是製片成本。

“1700萬……”

馬克-戈登點了點頭,心中飛快地計算了片刻,看向杜克-羅森伯格,笑道:“有一部分鏡頭的處理有些青澀,從成片來看,預算也有一定的浪費。不過你對短鏡頭的使用,以及對影片整體節奏的把握有非常獨到的理解。第一次執導就能做到這種程度,除了大衛之外,你是我見過的新人導演裡邊最出色的一個。”

馬克-戈登口中的大衛,是有著鬼才導演之稱的大衛-芬奇。

將年輕的杜克,和大衛-芬奇相提並論,這絕對是最好的褒獎。

馬克-戈登並沒有正面評價《郊區的耶穌》樣片的好壞,但話裡的意思,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哪怕是個白痴,都聽得出馬克-戈登的言外之意。

從一個純粹的觀眾的角度出發,羅傑認為這部電影至少符合自己的胃口,讓人能夠沉浸其中。

而馬克-戈登,則是從一個製片人的角度出發,從每一個鏡頭、每一處細節,去判斷這部電影可能的商業成績,並給予了相當不錯的評價。

兩者相結合,羅傑心裡思索片刻,已經有了決定。

沒有急著開口打斷杜克導演和馬克-戈登的交談,等兩人的談話告一段落,羅傑才笑著對杜克說道:“杜克,我記得你之前的計劃書裡,有提過宣傳方面的策劃?”

“是的,我認為萬聖節檔期是很不錯的選擇……”

杜克剛要開始闡述自己的觀點,馬克-戈登卻是突然開口,打斷了杜克的話:“萬聖節?你難道不知道,萬聖節檔期是恐怖電影的主場嗎?以這部電影的題材,我建議你們最好爭取十一月末的感恩節檔期。”

“感恩節……”

杜克楞了一下,猶豫道:“可是,今年的感恩節檔期,已經有三部投資在五千萬美元以上的大製作了!”

對於好萊塢而言,“大製作”的標準,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就以現在這個年代而言,在暑期檔,投資五千萬乃至於八千萬的大片比比皆是。

而到了萬聖節這樣的冷門檔期,三千萬的投資,就可以被稱為大製作。

年底的感恩節和聖誕節,這一標準又有一定的提升,至少也要五千萬美元以上的投資,才有稱為“大製作”的資格。

大製作的影片未必意味著高票房,但以小博大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小投資的電影,很難去和那些大片競爭。

在選擇檔期的時候,既要考慮檔期和影片之間的適應性,比如說純粹的爆米花電影,最好就放在暑期檔。

而閤家歡型別的電影,則適合在聖誕節檔期上映。

但除了這一點之外,規避強勁的對手,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很顯然,在檔期選擇這一點上,馬克-戈登和杜克導演的意見並不一致。

馬克-戈登認為,萬聖節檔期是恐怖片扎堆的時間,《郊區的耶穌》放在這個時候明顯不合適。

而杜克則認為,感恩節到萬聖節之間,大製作的影片太多,與其和這樣一群強敵競爭,還不如直接換一個競爭壓力小一點的時間。

“關於具體的檔期,到時候和環球協調之後再定。”

羅傑打斷了兩人的爭吵,雖然羅傑不屬於好萊塢,但卻也知道,一部影片的上映檔期,制片方的話語權是很有限的,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發行方的意思。

搖了搖頭,羅傑看向杜克,開口道:“樣片儘快送MPAA稽核,務必要爭取到R級的分類。對了,跟環球那邊打個招呼,他們在MPAA的話語權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