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

《行屍走肉》這個專案出現版權糾紛,是羅傑沒有想到過的。

也是有了這件事的提醒,羅傑才意識到一個問題:有著前世的記憶,並不代表著羅傑能夠在這個世界隨意地複製前世大賣的那些熱門電影。

技術和渠道上的難度姑且不提,單單只是影片的劇情本身,就可能是依託為某個早已出現的作品改編而來。

羅傑前世對好萊塢的瞭解有限,除了流傳最廣的兩大漫畫系列等少數作品之外,根本不清楚哪些電影是原創,而哪些又是改編作品,原著又是出自哪裡。

在北美,涉及到版權問題的,都不是小事。

即使不是改編作品,劇本也可能早已被創作出來很長時間,只是一直壓在某家公司的版權庫裡吃灰,過了不知道多少年才被重新拿出來立項。

這也讓羅傑多留了一個心眼,在沒有能夠確定版權問題的前提下,絕對不能再輕易“搬運”前世的經典影片了。

不過樂隊現在,乃至於未來很長時間,事業重心依舊都是在唱片業,倒也不用太過於在乎這個問題。

在好萊塢的幾個投資專案,除了《行屍走肉》以外,版權歸屬都非常的明確。

至於《行屍走肉》,依照馬克-戈登的說法,那部漫畫的版權方也只是想撈些好處,訴訟的目標壓根就是奔著庭外和解去的,只要給些錢就能打發。

談了幾句之後,羅傑很快給這次的談判定下了一個基調:“一次性買斷改編版權,這是談判的前提。我可以接受高價買斷版權,但是絕對不能讓他們享受收益分成。”

在羅傑的印象裡,這部系列劇,未來的收益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哪怕只是幾個百分點的分成,都會讓人感到心疼。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馬克-戈登點點頭,說道:“另外,我們已經聯絡好了幾位作家,為《邪惡力量》劇集撰寫同名小說,矮腳雞出版社已經表示願意和我們在這個專案上合作。”

這也是開拓周邊收入的渠道之一,哪怕帶來的收入不多,也沒有人會嫌錢賺得太多了。

不過出版同名小說只能算是眾多周邊收入中比較不起眼的一項,馬克-戈登只是隨口提了幾句,就將話題轉入另一件事:“有一家叫做flix的公司接觸過我們,希望能夠獲得《邪惡力量》和《實習醫生格蕾》的網際網路獨家播放授權。”

似乎是怕羅傑不清楚這家公司,馬克-戈登補充道:“flix是我們目前最大的DVD渠道合作方,和好萊塢影片、百事達主要依靠線下店面不同,flix的DVD銷售和租賃業務以網際網路為依託,全程進行線上操作。如今flix的線上租賃業務已經擴張到了極限,似乎是試圖往網際網路媒體方向轉型。”

flix?

奈飛!

羅傑立刻知道了馬克-戈登所說的這家公司。

在羅傑重生之前的那幾年裡,奈飛自制的網路劇可是各大熱門排行榜單上的常客。

得益於那些奈飛的“神劇”,羅傑也瞭解過這家公司的情況,知道奈飛是從DVD線上租賃業務開始起家,似乎還一度走到過破產的邊緣,挺過來之後,連續幾次業務轉型都取得了成功,最終發展成市值上千億美元的流媒體巨頭。

還有不少人一度將奈飛和油土鱉拿來做對比,在大部分人的眼裡,奈飛的價值比油土鱉還是要差上一些,但也差得有限。

“這方面,你和瑪姬商量著談。”

羅傑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卻是對這家公司留意了起來。

放權出去也是沒辦法的事,樂隊現在光是唱片業這邊的產業,就已經有些忙不過來的感覺了,好萊塢那邊“小打小鬧”的投資專案,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

不過放權歸放權,該有的監督措施,羅傑卻是一點都不會省。

像是幾個專案的版權授權談判,就有包括瑪格麗特、豪斯曼律師、普華永道的會計師團隊等等,再加上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共同組成一個談判團隊來完成。

“索菲亞帶著劇組在加拿大拍片,一時半會回不來。”

杜克-羅森伯格是最後一個開口的,簡明扼要地說道:“《戰爭之王》專案,前期籌備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只要資金到位,隨時都可以進入拍攝階段。”

頓了頓,杜克又說道:“拍攝地點方面,我們申請到了澳洲的退稅,因此大部分內容都需要在澳洲完成拍攝,只等第一筆資金到位,劇組就會出發前往墨爾本。”

“第一筆1200萬美元的資金已經準備好了,等普華永道的會計師進行完財務稽核之後,立刻就會撥付。”

和絕大多數商業投資一樣,《戰爭之王》投入的4500萬美元,並不是一次性撥付到位,而是隨著劇組的進度分批調撥。

儘管有第三方擔保制度的存在,羅傑不用擔心樂隊的投資被人坑掉,但一次性拿出大筆的美元,單單只是時間所產生的利息,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數目。

見幾個專案都沒有什麼其它的問題,羅傑頓了頓,看著三人,笑著說道:“這幾個專案,上一個賬期剛剛結算完成,等會計師這邊做好統計,你們的分成和獎金都會發放到賬。”

因為資歷的原因,三人當中,僅僅只有馬克-戈登的製作人合約裡有《邪惡力量》和《行屍走肉》兩個專案的收入分成條款,分成的比例也不高,兩個專案總盈利的百分之二點五。

對於馬克-戈登這樣,在好萊塢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圈內人,那些針對圈外人的手段也沒有必要去用,按照正常的好萊塢規則來計算,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至於資歷差一些,剛剛擺脫新人身份的杜克-羅森伯格和珊達-瑞姆斯,兩人的合約中目前都沒有涉及到任何分成,但按照業內的慣例,對於想要長期合作的物件,一旦專案取得商業上的成功,都會有一筆相應的獎金發放。

當然,同樣是按照慣例,這筆錢通常會在真正的盈利到賬之後才會發出去。

和電影工業的利潤一樣驚人的是,好萊塢的制片方往往在賬期上承擔著極大的壓力。

投資幾千萬美元拍一部電影,哪怕成績不錯的情況下,從投資到回籠資金,往往也需要幾個月乃至於幾年的時間。

《郊區的耶穌》從上映開始,在幾個月內,僅僅只是第二筆賬期就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產生盈利,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數字了。

根據樂隊和環球影業之間的協議,僅僅只是票房收入,至少也還需要兩年,才能徹底結算完畢。

至於其它的渠道周邊收入,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馬克-戈登和珊達-瑞姆斯工作都很繁忙,和羅傑見了一面,簡單地交流了一下幾個電視劇專案的情況,很快就告辭離開。

杜克-羅森伯格卻是留了下來。

“還有什麼事嗎?”

羅傑看出杜克有話要說,開口道:“杜克,我們合作這麼久了,有話直說就好。”

杜克猶豫了一下,試探著開口問道:“《戰爭之王》專案試鏡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些傳言……”

這個專案的演員甄選工作早在一個月前就結束,包括兩男一女三位主角在內,所有的演員名單都已經確定了下來。

羅傑聽了杜克的話,楞了一下,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由得問道:“你是說你和那個加拿大女演員的事?”

影片中的女主角,也就是尼古拉斯在電影裡的“妻子”,已經確定由一名來自加拿大的女演員出演。

而羅傑聽到過一些傳聞,據說這個女演員和杜克之間有一腿。

不過這種事,在娛樂圈裡簡直太常見了。

在好萊塢有一句俗話:星光大道的盡頭是一張床。

這句話足以說明,這個圈子背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對於那些急於成名的底層演員來說,想要快速出名,就不得不付出一些什麼。

除了身體,他們沒有什麼可付出的,除了身體,他們也沒什麼可失去的。

別說杜克了,整個好萊塢,不吃腥的導演和製片人,恐怕一個都找不出來。

區別僅僅只是他們在取向和審美上的不同。

好萊塢從來不是一個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價值的地方,只要能夠為投資人帶來利益,哪怕是羅曼-波蘭斯基這樣的導演,也絕對不會為尋找工作而發愁。

羅傑對於杜克和劇組內的女演員搞在一起沒有什麼看不慣,只要能夠為自己帶來收益,羅傑才不在乎這些破事。

羅傑自己,就幾乎是公開的花花公子,自然不會對別人有什麼高要求。

更何況,杜克的權利還要受到製片人的制約,而製片人同樣也會受到監督和限制。

如果那名女演員不是在試鏡中的表現達到了標準線以上,就算她睡遍了整個劇組,也不可能拿得到女主角這樣的角色。

羅傑不懂一部電影的選角標準,但卻相信整個專案決策團隊共同做出的判斷。

這個來自加拿大的女主角,並不僅僅只是有杜克的推薦,事實上,在參與試鏡的近十個人中,只有一名副導演投了棄權票,剩下的人一致認為,她就是最適合《戰爭之王》的女主角。

——不僅僅只是形象或者演技方面,片酬等場外因素同樣也是重要的衡量標準。

相較於另一名表現差不多的二線女明星索要的300萬美元片酬,這名新人演員只需要五萬美元就可以搞定。

在兩者的外形和演技沒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劇組會選誰,自然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想到這裡,羅傑打斷了杜克還沒有說完的話,安撫道:“我相信你的能力和職業道德,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用在乎其它的。”

這番話當然是扯淡,羅傑並不相信任何一個導演,乃至於製片人所謂的“職業道德”,讓羅傑對杜克感到信任的,還是好萊塢長期以來所建立起的監督和制約體系。

更重要的是,一部《郊區的耶穌》的成功,或許可以給杜克這個導演帶來一定的資本,但這仍然遠遠不足以讓杜克肆意地去揮霍。

在好萊塢,沒有任何一個導演會拿自己的職業前途開玩笑。

當然,某些自己把自己洗腦的白痴除外。

但杜克顯然對這番話很是受用,連忙感激地說道:“你放心,我一定盡全力投入到這個專案上。”

“你在劇組裡多費點心,我和瑞克他們,最近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很忙,抽不出太多時間顧及到好萊塢的投資。”

羅傑想了想,繼續說道:“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需要幫助,直接跟瑪姬或者惠特尼聯絡。”

由於樂隊啟動的專案太多,人手嚴重不足,原本負責打理樂隊歌曲版權的瑪格麗特,被臨時安排去管理好萊塢那邊的投資專案。

正在進行的兩部電影、三部電視劇,明面上的最高決策者自然是羅傑,但實際上更多的都是由瑪格麗特和她的團隊在打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樂隊的第一位助理,胖子的親戚,經過這些年的歷練,處理這些相對簡單一些的業務,辛苦是辛苦了點,能力卻是足夠應付的。

杜克似乎從羅傑的話裡聽出了什麼,試探著問道:“你們近期不打算加大在好萊塢的投資?”

“是的。”

羅傑清楚杜克在想什麼,沒有隱瞞的意思,直言不諱道:“樂隊未來至少五年之內的工作重心都會放在唱片業方面,沒有資金也沒有足夠的精力進入好萊塢。至於更久以後,現在還不好說。”

不過,在羅傑的計劃中,只要不出什麼大的問題,比如一部大製作電影出現災難性的失敗之類。

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杜克都會是樂隊在好萊塢的重要合作者。

羅傑思考了片刻,安撫道:“杜克,我看好你在導演這一行上的能力,如果你想要和其它制片方合作,我原則上不會反對。但只要你還和我們合作一天,我可以承諾一件事,不管我們在好萊塢方面的戰略如何,不會缺少適合你的專案。”

好萊塢自有一套完整的電影工業規則,一個導演,即使是斯皮爾伯格那樣出名的快槍手,拍片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像某些地方,從籌備到上映只需要兩週就可以拍完一部電影的情況,在好萊塢根本不可能發生。

一部電影幾千萬美元,即使是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樂隊也可以輕鬆承擔得起這樣的投入。

甚至於,在幾個專案的盈利走上正軌之後,樂隊都不需要繼續往電影專案裡追加投資,用前邊的專案的盈利,就足以推動新專案的啟動。

至於說要是杜克主導的專案連續虧損了怎麼辦……

樂隊投資好萊塢,為的是利潤,而不是其它。

一個不能為投資方帶來利潤的導演,樂隊當然不會繼續跟他合作下去。

雖然這個答案不能完全打消杜克的疑慮,但也已經足夠了。

杜克只是思考了一會,就想明白了這件事,自己只是一個剛剛擺脫新人身份的導演,只要有適合自己的電影可拍,投資方有沒有什麼針對好萊塢的戰略規劃,關自己什麼事?

“是我想的太多了,抱歉,希望不會對你造成什麼困擾。”

杜克立刻開口道歉,然後適時地提出告辭:“時間不早了,我還要回去準備分鏡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