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28章 《波西米亞狂想曲》

“《披頭士(The.Beatles)》專輯發行三週,實體唱片部分,全球銷量972萬張,在未來幾天之內突破千萬沒有任何問題。”

和以往的每一次慣例一樣,這裡的數字當然是指出貨量,而不是零售端銷量。

依耶塔-哈森彙報著專輯的銷售情況:“數字唱片部分,完整專輯的銷量是224萬張,略低於實體專輯,但單曲的總付費下載量達到了9947萬首/次,這個數字包含了完整專輯的銷量,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昨日》的2630萬,以及《挪威的森林》的1961萬。”

《披頭士》專輯一共有八首單曲。按照224萬的數字專輯總銷量來算,單曲的總銷量就是224*8=1792首。

也就是說,除了200多萬購買完整專輯的歌迷以外,還有數量更多的歌迷選擇購買自己喜歡的單曲,而不是整張專輯一起買下來。

雖然說購買整張專輯,在大多數數字音樂平臺都會有一定的折扣或者優惠,但如果想要購買的歌比較少,那麼反而是購買單曲更加划算。

按照超過7000萬首歌曲的購買量來計算,平均下來,每首歌都有超過九百萬人購買。

再加上完整專輯的200多萬銷量,僅僅只從銷售資料上來看,數字唱片已經完全超越了實體唱片。

當然,由於價格、利潤等各方面的原因,實體唱片在現在依然是唱片公司最主流的選擇。

至少對於那些專輯不愁賣的大牌明星來說,實體專輯的市場依然很重要。

然而考慮到宣傳、發行方面的成本,若是一般的小明星,甚至是沒有多少人氣的新人,反而是只推出數字版本要更划算。

雖然收益可能要少一些,但成本也更低,風險更小。

對於唱片業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永遠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控制風險。

聽完銷量的數字,羅傑想了一會,開口問道:“這張專輯的預期收入有多少?”

“按照市場部門的調查和預期,實體加數字的總銷量,保守估計會達到全球3000萬張以上。”

依耶塔-哈森停頓了一下,將檔案翻過幾頁,讀出一個數字:“收入方面的話,預計全球總收入在2.5到3.5億美元之間,取決於實體唱片在最終銷量中的佔比。扣除各種成本之後,盈利在1.5到2.5億美元之間。”

最後,依耶塔-哈森強調了一句:“這僅僅只是專輯銷售的短期收入,不包含長線收入以及版權收入。”

在現在這個年頭,專輯銷售收入,在音樂作品的所有收入之中仍然佔據大頭。

還沒有像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的那幾年,專輯根本賣不了多少錢,只能從版權中獲得盈利。

但隨著數字音樂的發展,這方面的跡象已經愈發的明顯。

專輯銷量和收入越來越低,而版權收入的重要性則是越來越高。

而且,羅傑很清楚,隨著未來流媒體的發展這個趨勢只會更加的嚴重。

原因很簡單,Spotify模式下,無論是按照期限買斷式的授權,還是按照點播次數分成,製作和發行方所獲得的收入,都是版權收入,而非專輯銷售收入。

基於這種情況,早在去年,羅傑就在【量子音樂】的董事會上明確要求,旗下的唱片公司與明星和新秀簽訂新的唱片合約時,一定要注重版權方面的分成,甚至可以為此降低專輯銷售分成的抽成比例。

不過,版權收入最大的問題在於資金回收週期偏長,很難有多少短期內的“快錢”。

單單只依靠專輯銷售收入,在幾個月內,《披頭士》專輯的收入能夠超過1.5億美元,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這張專輯的回款速度要有所保證,空客公司很快就會交付訂單,我們需要一筆資金來支付尾款。”

樂隊訂購的A-340空中客車,再過幾個月就到了交貨的時間。

事實上,空客公司每隔一個月,都會向樂隊通報訂單的完成進度。

而在一週之前,飛機就已經走下了生產線,只等完成了各項可靠性測試,確認沒有問題之後,就會交付給樂隊。

在過去的兩年裡,樂隊為這架飛機已經陸續支付了接近兩億美元,但剩下的尾款仍然有九千多萬,需要在飛機交付前後分兩次付清。

樂隊幾乎所有的資金全部砸在【量子音樂】以及期貨市場上,一億美元或許不算特別多,但也要預先有所準備才行。

《披頭士》這張專輯的分紅,就能解決一大部分,即使有所不足,也不會相差太多,可以輕易從其它地方湊齊。

吩咐了一句,見依耶塔-哈森記了下來,羅傑也就不再多說這件事,轉而問道:“Spotify的情況調查得怎麼樣了?”

“Spotify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剛剛完成了一次公開融資,按照當時的評估和融資情況,Spotify的估值為6億4520萬美元。如今才過去了一個多月,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依耶塔-哈森抬起頭,繼續道:“如今依靠著新的資金注入,Spotify已經開始進軍移動端平臺,並且推出了一系列搶佔市場的計劃。不過按照諮詢公司的調查和評估結果,Spotify手中的資金最多隻夠維持半年的消耗。如果半年內打不開局面,或者找不到新的資金來源,Spotify會和許多網際網路企業一樣,陷入困境。”

“已經進入移動端了?”

羅傑有些驚訝,這個速度有些超出了羅傑的預計。

不過,這並不影響什麼。

羅傑考慮了片刻,開口道:“這份報告留在這,我會抽時間看。”

頓了頓,羅傑繼續說道:“另外,讓諮詢公司那邊加緊盯著點Spotify,每半個月……不,每週提交一份報告。”

……

“所以,你不打算現在對Spotify下手?”

胖子疑惑地看向羅傑,問道:“六億多美元,我們直接收購下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吧?”

“別忘了,我們的大部分資產都在期貨市場裡。”

羅傑還沒有說話,安妮就搶先開口提醒道:“而且【量子音樂】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銀行未必願意繼續給我們提供貸款。就算可以,也會有比較苛刻的條件。所以晚一些下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安妮說得沒錯。”

羅傑接過話題,繼續道:“根據我的判斷,Spotify會在未來三四個月左右陷入困境,那個時候注資,才能爭取到對我們最為有利的條款。”

“比如?”

胖子表現得很好奇,給足了羅傑面子。

雖然演技有點生硬,但羅傑並沒有在這些細枝末節上計較什麼,不再賣關子,直接說道:“比如在Spotify公開上市之前,我們的股份不會被稀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羅傑不記得前世Spotify的發展狀況,但卻清楚一點。

類似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從初創到發展起來,中間往往要經歷多輪融資。

甚至於,有些企業在上市之前的融資次數就能達到兩位數以上。

假如不參與後續的融資,隨著融資次數的增加,手中的股權肯定是會被很大程度上稀釋的,就像羅傑當初投資News.Feed時一樣。

現在這個時候注資Spotify,肯定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但沒有人會嫌自己的錢太多了,若是能夠爭取到類似於“上市之前股權不被稀釋”的條款,一旦Spotify取得前世那樣的成功,樂隊就可以說賺大了。

羅傑隱約記得,前世自己接觸到這家平臺的時候,Spotify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市值高達三百多億美元。

這個數字或許比不上諸如谷歌、企鵝等網際網路巨頭,但卻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哪怕從中分享個百分之二、三十,甚至僅僅只是百分之十,都是一筆不菲的利潤。

更加重要的,是在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中的話語權。

歸根結底,樂隊決定投資Spotify,還是為了【量子音樂】的發展,而不是為了錢。

只有在Spotify掌握足夠多的話語權,才能確保【量子音樂】在流媒體行業擁有足夠大的優勢。

這樣的優勢自然不可能形成什麼壟斷,但卻可以讓包括環球音樂集團在內的其它唱片業巨頭,在與【量子音樂】競爭的時候,付出更高的成本,以及得到更少的收益。

此消彼長之下,【量子音樂】就會擁有巨大的優勢。

如果不是水果公司的市值已經高到讓人望而卻步的程度,羅傑甚至還想在Tunes也插上一腳。

不過這也只能想想,以樂隊的財力和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影響力,根本沒有可能拿到水果公司的入場券,更不要說佔據多少話語權了。

“這個條件恐怕很難。”

胖子考慮了好一會,才很堅定地說道:“正常情況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Spotify已經進行過兩輪融資,其它的投資人不會同意。”

“只要Spotify陷入困境,就可以試試。”

羅傑聳了聳肩,無所謂地說道:“反正試試也沒有什麼壞處,就算不成,我們也不會有任何的損失,再轉而去爭取優先權和其它條款就是了。”

羅傑當然知道,要拿到“股權不被稀釋”這樣的條件有多大的難度。

這個條款的內容並不複雜,舉個栗子。

假設樂隊以5億美元的資金,換取了Spotify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並在投資協議裡加入“在Spotify上市之前,無論融資多少次,樂隊的股權比例不得被稀釋。”這樣的條款,哪怕後面Spotify再融資十次、二十次,樂隊一分錢也不用出,都可以保證自己永遠握有百分之三十的股權。

這種條款的出現,損失的都是除了受益人之外,其它所有股東的利益。

在未來吸引投資的時候,也很可能引起投資方的顧慮,從而導致損失一個或者更多的潛在投資者。

如果不是無路可走,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同意以這樣的條件換取資金支援。

在世界知名的大企業當中,至少在羅傑所知道的資訊裡,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投資條件。

所以,羅傑的態度十分的簡單,就是試一試。

能成固然好,就算不成,換個條件再談就是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Spotify的事交給羅傑就好了。”

安妮插話問道:“胖子,北美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按照現在的“臨時分工”,樂隊四人,除了賈森是由於話語權太少,以及自身的問題,只能幫胖子打打下手以外,其餘三人都有各自要負責的方向。

安妮自然不必多說,藉助這一輪次貸危機在金融市場上賺錢,這關係到【量子娛樂】未來十年乃至於更長時間的發展,是否能夠有充裕的資金支援。

至於羅傑,則專門盯著百代內部的改革。

隨著百代的改革開始體現出成效,羅傑的負擔輕了下來之後,又多了一項任務:Spotify的收購……啊不,注資。

至於胖子,則一直負責盯著北美那邊的業務,主要是MAD唱片,但也要分心關注【量子音樂】以及【量子影業】的那些投資。

“你是想問哪件事?”

胖子問了一句,卻沒等羅傑和安妮答話,自顧自地說道:“音樂這一塊發展的很平穩,環球挖走了不少人,但核心團隊都大體上保持完好。不過好萊塢那邊……”

“好萊塢怎麼了?”

安妮連忙追問。

樂隊在好萊塢的幾個投資專案,都併入了【量子娛樂】旗下的【量子影業】。

不過和以前的工作室一樣,【量子影業】如今還只是一個空殼,名下的專案都有各自的負責人和團隊,一旦專案結束,就會立刻解散。

若是不出現太大的變故,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樂隊都不會嘗試大舉進入好萊塢,僅僅只是小打小鬧地做上一些投資。

例如《搖滾聖經》系列改編電影,例如《行屍走肉》和《邪惡力量》兩部劇集。

自然,還有杜克-羅森伯格負責的尼古拉斯-凱奇系列。

“電視劇那邊沒什麼大的問題。”

胖子聳聳肩,無奈地說道:“不過《波西米亞狂想曲》出了點小麻煩,已經確定會錯過今年的頒獎季。”

這部電影是《搖滾聖經》系列的第二部,原本預定的上映檔期是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間,在感恩節、萬聖節和聖誕節檔期之間選擇一個。

但索菲亞-科波拉所執掌的劇組犯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失誤,不但導致預算超支,就連按期完成拍攝和製作這一點都沒能完成。

“不是說上個月已經開始後期制作了嗎?”

羅傑在公司的月度報表中看到過這件事,不至於一無所知,但瞭解卻也不多,不由得問道:“什麼時候能夠上映?”

胖子想了想,給出一個答案:“最快也得到下個月。不過考慮到宣傳的話,最好是放到三月底到四月中旬之間,暑期檔開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