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6章 銷量壓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46章 銷量壓力

花旗銀行的突然交涉只是一個小插曲。

再一次回到錄音室,《血腥統治》的錄製進度依然快不起來,時間已經臨近十月,連半張專輯的錄製都沒有完成。

不過另一首鄉村搖滾單曲《自由小鳥》倒是率先一步完成。

安妮所選擇的吉他音色偏向柔和,和原版乾澀刺耳的旋律不同,但那股充滿南方風格的韻味卻是一樣的。

甚至於,如果單看吉他的表現,這一版本的《自由小鳥》還要略微強於斯金納德樂隊的原版。

不過這也略微破壞了整首歌的整體性,總體上來看,整首歌的水準大約和原版持平。

經過一番短暫的討論,無論是羅傑,還是其它人,都不認為繼續增加新歌,將其擴充成一張完整的專輯會是一個好主意。

在羅傑的計劃當中,鄉村搖滾必然會是《搖滾聖經》的一部分,但主角卻絕非斯金納德樂隊,而應該是在老鷹樂隊和美國鄉村教父強尼-卡什之間選擇其一。

畢竟,斯金納德樂隊的影響力雖大,但由於核心成員去世過早的緣故,足夠經典的歌曲數量卻是要少得多,可供選擇的範圍太小。

而老鷹樂隊在“鄉村搖滾”這一音樂型別中的影響力無需多提,《老鷹樂隊精選專輯1971-1975》的三千八百萬北美市場銷量,就是最好的證據。

(資料來自RIAA,這張專輯目前是北美銷量歷史榜第一,高於《Thriller》的3300萬。)

而且,按照樂隊的規劃和內部達成的共識,除了《搖滾聖經》系列之外,樂隊不會再繼續製作和發行新的專輯,最多隻會發一些單曲或者EP,作為作品的補充。

至於精選專輯,那就是發行公司的事情了,不需要樂隊本身去做什麼。

既然是只製作《搖滾聖經》系列,那麼這首註定不會出現在《鄉村聖經》當中的《自由小鳥》,自然也就沒有了繼續擴充成為一張完整專輯的必要。

最大的問題在於,樂隊可以放在創作和音樂製作上的時間嚴重不足。

《鄉村聖經》確實在樂隊未來的計劃當中,但卻絕非眼下的計劃。

事實上,在羅傑的想法當中,這張專輯應該等泰勒-斯威夫特在鄉村音樂方面的成就達到最高,即將向純粹的流行音樂轉型的那段時間推出。

這個時間,至少也要在三年以後。

雖然說鄉村搖滾和鄉村音樂完全是兩個概念,但兩者都聽的歌迷,絕對是為數不少,兩者完全可以形成一定的聯動和配合,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當然,也只有在同一公司旗下,有完整的市場調研、考察,以及充分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這一點。

否則,兩張受眾高度重疊的專輯擠在一起發行,就只會是一加一小於二。

……

由於樂隊的表態,MAD唱片也沒有為這首《自由小鳥》動用太多的資源。

甚至沒有動用太多百代的發行渠道,僅僅只是將這首單曲上架到數字平臺上就算完事,線下實體專輯根本沒有被列入發行計劃。

宣傳方面乾脆是能省就省,除了成本低廉的網際網路“軟文廣告”之外,沒有額外投入哪怕一美分的宣傳資金。

至於打榜之類的運作,乾脆就直接省略掉了。

即便如此,由於樂隊的粉絲群體足夠龐大的緣故,《自由小鳥》在經歷了為期一週的預熱之後,在上架當天,各個平臺加起來,銷量就已經超過了百萬。

而在Spotify的播放排行當中,更是在短短二十四小時之內,直接殺入前十。

不過,沒有大量的宣傳,僅僅只憑藉粉絲自發的熱情,這首單曲至少在短時間內,是很難火爆起來的。

事實上,僅僅只是三天過後,《自由小鳥》的銷量和熱度就開始下滑,雖然下滑的不算明顯,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沒有後續的宣發投入,這首單曲的成績將會非常的有限。

——以羅傑幾人的影響力和粉絲數量來計算,三四百萬的數字銷量,確實無法算作是成功。

當然,一支沒有什麼宣發投入的單曲,這個成績也不至於說是失敗,只能算是普普通通,既說不上好,也不算太壞。

和不太受到重視的《自由小鳥》相比起來,正在製作當中的《血腥統治》,宣發的規模就要高得多了。

為了這張專輯,百代唱片專門成立了一個臨時的團隊,並調撥出了高達三千萬美元的預算,用於《血腥統治》的宣傳和發行。

在羅傑的前世,這張專輯的銷量並不算出色,甚至於在Slayer樂隊的大本營北美地區,《血腥統治》的銷量也沒有突破百萬。

按照這個數字來計算,即使是將範圍擴大到全球,《血腥統治》的銷量最多也就是在三百萬以內。

(RIAA上認證的是黃金唱片,也就是達到50萬但沒達到100萬。IFPI上沒找到資料。)

不過,Slayer樂隊從來不以商業屬性而著稱,專輯銷量偏低,是正常的表現。

而且那個時期的激流金屬,甚至只能說是才開始起步,遠遠沒有後來那麼廣泛的受眾。

而在這個世界,比前世整整晚了二十二年的《血腥統治》,不但在受眾上更加的廣泛,推出這張專輯的樂隊,也是本身就具備極高商業號召力的【Darkness】。

再加上《搖滾聖經》系列,在搖滾樂歌迷當中的影響力,其它方面姑且不算,單單只是在商業成績上,超越前世的Slayer是必然的。

唯一的問題在於,會超出多少。

以這張專輯的宣發規模,再加上羅傑幾人的“時間成本”來計算。

如果《血腥統治》的全球銷量,在計算數字銷量的情況下低於一千萬,這張專輯將沒有多少利潤可言,甚至可能虧本。

或許金錢上不至於虧本,但將羅傑幾人的時間成本算進去,那就是大虧特虧了。

畢竟,以羅傑幾人的身家和影響力,同樣的時間裡,絕對能夠賺到更多的錢。

——無論是透過【量子音樂】的商業運作,還是透過發行一張符合“主流審美”的新專輯。

而若是按照羅傑一開始為《搖滾聖經》系列定下的底線:任意一張專輯全球銷量不低於兩千萬。

難度又要增加數倍以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讓羅傑感到壓力極大的數字。

儘管【Darkness】樂隊在全球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商業號召力,儘管在2008年,激流金屬的生存環境已經比1986年要好了太多。

但歸根結底,激流金屬仍然是十分小眾的音樂。

那種無論樂隊出什麼樣的作品都會掏腰包購買的死忠粉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歌迷,還是只會為自己喜歡的音樂掏錢。

一個小眾音樂型別的唱片,想要賣出主流音樂的銷量來,難度無疑是非常大的。

樂隊唯一能做的,就是讓這張專輯在保證激流金屬的純粹性的基礎上,儘可能地讓它能夠適應大多數歌迷的“審美”。

然而由於敲擊樂的局限性,這一點調整,仍然不足以使得《血腥統治》變成一張“大眾專輯”。

不過,能做的事情,樂隊都已經做了。

剩下的,就只能交給宣傳和發行。

在唱片業的歷史上,宣傳和發行拯救一張糟糕透頂的專輯,這樣的先例多到讓人根本數不過來。

……

羅傑為《血腥統治》定下的錄製時間截止到十一月中旬,然後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完成後期制作,推入發行階段。

四十多天,完成剩下的半張專輯的錄製,以羅傑幾人現在的狀況而言,不算太過於緊張,但也是一個讓人輕鬆不起來的日程表。

畢竟,除了相對清閒一些的賈森以外,羅傑三人都有各自要承擔的“商業工作”要做,而且工作量絕對算不上輕鬆。

比如說,在戴維-亞當斯返回紐約不久之後,就帶著花旗銀行的團隊重新回到了洛杉磯,就百代唱片的版權交易稽核,以及提前結清貸款兩件事與【量子音樂】展開了談判。

雖然談判主要由盧西恩-格蘭奇和他手下的談判團隊去負責,但事關幾十億美元的債務,羅傑也必須保持必要的關注。

再怎麼偷懶,每天對談判進度和談判過程中的記錄檔案進行必要的稽核,還是要做的。

單單只是這些,每天就要花去羅傑四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再加上【量子音樂】內部其它一些雜務,讓羅傑感覺自己彷彿回到了前世無限加班的那段苦逼日子。

每天上完八個小時的班之後,還要在錄音室裡“加班”好幾個小時,才能堪堪確保《血腥統治》的進度不至於落後於預期。

至於安妮,則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於“關注”【量子音樂】旗下明星的發展。

例如泰勒-斯威夫特即將推出的新專輯,例如新組建的【翻鬧小子】樂隊即將正式出道的準備工作等等。

甚至於,安妮還有閒心,親自簽下了幾個類似於賈斯汀-比伯的網紅歌手。

不過和賈斯特-比伯不同的是,安妮簽下的這幾個,全部是玩饒舌的黑人。

“我們現在在嘻哈音樂方面的短板太嚴重了,一個算得上二線的都沒有,這完全不符合【量子音樂】全方面發展的需求!”

這是安妮對自己這一決定的“解釋”。

這件事倒是沒什麼人在乎,簽下幾個新人,這樣的小事,根本不值得在意。

以安妮的許可權,以及手中掌握的股份,別說花費一點不算高的代價簽下幾個網紅歌手,就算是去挖角其它唱片公司的非當家歌手,也只需要事後打個招呼即可。

羅傑看過了安妮簽下的那幾位歌手的名字,大多數比較陌生,倒是有一個叫做德雷克(Drake)的加拿大人,讓羅傑感覺好像在哪見過這個名字。

不過羅傑對於嘻哈音樂非常的陌生,前世所瞭解的幾個明星,也都僅限於Jay-Z、埃米納姆等少數幾個算得上超級巨星的存在,而且也僅僅只是知道個名字,連歌都沒聽過幾首,更談不上任何的瞭解。

對於這個有些眼熟的名字,羅傑回憶了一陣,什麼都沒想起來,也就收回了心思,沒有繼續表示關注。

嘻哈音樂確實有十分廣泛的受眾,但對於連饒舌、說唱、Rap之間的區別都分不清楚的羅傑來說,實在是愛不起來。

……

除了羅傑和安妮各自有要負責的工作以外,胖子實際上是樂隊裡最為忙碌的一個。

不過和羅傑兩人不同的是,胖子的忙碌,並非是體現在【量子音樂】內的事務方面,而是需要頻繁地跑通告。

儘管羅傑幾人已經將大多數精力轉向了商業,而在“明星”這個身份上的表現日漸低調。

或者說,過去一直就很低調,只是最近兩年愈發的低調。

但本質上來講,羅傑幾人依然是搖滾明星,甚至可以說是如的唱片業內,最為大牌的巨星。

明星,就需要曝光率,越是大牌的巨星就越是如此。

沒有曝光率,長期不出現在媒體上的明星,就會漸漸被人們遺忘。

哪怕是在“賣情懷”這個字眼出現的最多的搖滾圈子裡,善忘,同樣是大多數歌迷所共有的特質。

為了保住人氣不會流失,或者最起碼不要流失得太過嚴重,羅傑幾人仍然需要作為【Darkness】樂隊成員的身份,時常出現在媒體上,刷一刷存在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順帶著,由於《血腥統治》這張專輯的“敲擊”屬性已經提前透露了出去,胖子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代表樂隊刷存在感的人選。

——這並非意味著羅傑和安妮,乃至於賈森,完全不需要在媒體上露面。

只是相對於頻繁趕通告的胖子來說,羅傑幾人接受媒體採訪,或是參與某些節目的次數要少得多。

事實上,這也是為胖子造勢計劃的一部分。

在《血腥統治》專輯立項之前,羅傑就定下過這張專輯的目標。

要憑藉這張專輯,將胖子推到“最出色搖滾鼓手”的位置上去。

最起碼,也得是“最佳搖滾鼓手”的有力競爭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