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24章 賈森是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24章 賈森是誰?

針對新聞集團的一切計劃都是在暗中執行。

為了避免引人注意,不但羅傑、安妮、胖子和賈森四人沒有親自參與到任何一項細節當中去,就連盧西恩-格蘭奇等幾個備受關注的高層,也是各自找了一個“重要專案”,做出一副分身乏術的樣子掩人耳目。

在明面上,【量子娛樂】當前階段的重點,就是重新奪回在之前與環球音樂集團開戰時所失去的市場份額。

不單泰勒-斯威夫特、賈斯汀-比伯,以及從環球跳槽而來的黑人女歌手蕾哈娜等大牌都紛紛啟動了新的專輯或者巡演專案,就連羅傑幾人都親自上陣,為《Nevermind》做起了宣傳。

“說實話,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我都快要忘了我們錄過這麼一張專輯了。”

安妮對羅傑抱怨了幾句,但一轉頭,在媒體上所說的話卻是變成了:“沒錯,如你們所見,我們自從《血腥統治》結束之後,銷聲匿跡足足一年的時間,為的就是排除一切干擾,專心籌備這張史無前例的垃圾搖滾樂專輯,《Nevermind》!”

嚴格說起來,從樂隊錄製《Nevermind》專輯開始到現在,也就只是過去了幾個月而已。

但中間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以至於給人一種非常漫長的感覺。

不單單是安妮,羅傑自己,同樣也有一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不過,在宣傳《Nevermind》專輯的時候,卻是沒有人會這麼說。

本質上一張新專輯的宣傳,和任何產品的營銷都沒有任何區別。

讓對它可能感興趣的人儘可能地關注到它,讓對它感興趣的歌迷儘可能地開啟錢包掏出鈔票。

這,就是一場營銷的最終目的。

至於說什麼版權價值、對樂隊名氣和形象的提升等等,這些都是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專輯的銷量。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無論熱度再怎麼高,只要專輯的銷量上不去,這樣一首歌的版權也是不會太值錢的。

就像是一度在油土鱉年度總點選排行榜衝到第一位的《肛男Style》,在那一年的全球版權總收入僅僅只有可憐的三萬美元。

(注:鳥叔自己曝的數字,2012還是2013年忘了,稅後3600萬韓幣,摺合RMB約21萬,摺合美元約3萬。)

以《肛男Style》在網路上的熱度,這個數字的收入似乎讓人根本無法理解。

但在唱片業,乃至於除了網際網路以外的任何一個職業,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就以唱片業為例,在版權授權談判中,對於價格的定位基準有兩個關鍵性因素。

第一肯定是銷量,無論是實體銷量,還是數字銷量,都可以實實在在地反饋出這首歌有多少“願意為它掏錢”的粉絲。

這個數字越高,版權肯定也就越值錢。

第二則是創作者的名氣和過去“同類定位的作品”的版權授權價格,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當紅的大牌明星的作品,哪怕質量上差一點,版權使用方往往也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

比如說在貓王如日中天的那個年代,一首甚至還沒有正式發行的作品,版權費就可以賣到上百萬美元,還僅僅只是版權授權而不是版權轉讓。

(注:那時候美元比較值錢,一百萬算是很大一筆錢了。)

以上兩者,同時影響著一首歌的版權價值,而所謂的“熱度”,卻是不會對此造成多少影響的。

原因也很簡單,在大多數版權使用者看來,“熱度”這個東西太容易造假了。

不要以為國外就沒有流量造假,事實上,早在九十年代,北美網際網路股票瘋漲的那段時間裡,就有不少網際網路公司為了吸引投資,拉高股價等等,採用各種方式來製造假流量、假資料。

那“第一波韭菜”,可是坑得不少人損失慘重。

所以,後來者面對“網絡流量”的時候,就顯得更加的謹慎小心。

另一方面,單純的熱度,並不能準確地表現出一件“產品”的價值。

畢竟,絕大多數版權使用者,之所以願意花費資金去購買版權,也都是用於商業用途。

換句話說,就是為了賺錢的。

如果一首歌沒有足夠多的粉絲,更準確地說,沒有足夠多“願意為它掏錢”的粉絲,這首歌的商業價值自然就要下降不少。

而這一點,也只有實實在在的銷量,才能最準確地體現出來。

雖然說在唱片業內,刷銷量的行為一直都存在,但因為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即便是刷,也不可能刷得太過於離譜,參考價值還是很高的。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專輯銷售的分成,在樂隊的收入中早已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但版權收入卻,對樂隊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憑藉在過去超過十年時間裡的運營和積累,樂隊名下,已經有了大量版權價值極高的作品。

單單只是《搖滾聖經》系列的幾張專輯,每年在版權方面帶給樂隊的收入就有數億美元之多。

再加上《搖滾聖經》系列之外,樂隊還有足足十一張專輯,一張與其它樂隊共同完成的合作專輯,以及數張EP。

雖然這些專輯大多不如《搖滾聖經》這麼經典,但每一張專輯之中,至少也有兩首質量非常出色的經典作品,至少這一部分歌,版權價值不會比《搖滾聖經》低多少。

在上一年中,樂隊在版權方面的收入,在扣除了各種成本、分成以及稅款之後,剩下的數字依然高達五億多美元,比【量子娛樂】旗下的【量子影業】一年的利潤還要高出一截來。

這些版權的價值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也有過很多公司或者個人,與樂隊接觸,想要嘗試收購這些版權,其中開價最高的一家,願意為此付出價值超過六十億美元的現金以及其它資產。

當然,羅傑自然是不可能會將這些版權賣掉的。

這不僅僅只是錢的問題,披頭士樂隊的悲劇,沒有人會希望它在自己的身上發生。

單單只是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在樂隊的資產當中,版權佔據的地位有多麼重要了。

雖然比不上【量子音樂】,但卻是完全超越了其它所有的資產。

而且,相較於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只出不進”的【量子音樂】,這些版權每年高昂而穩定的收益,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樂隊的資金壓力。

而在樂隊所有作品的版權當中,最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搖滾聖經》系列。

哪怕僅僅只是為了保證這個系列的價值不受影響,甚至是穩定地提升,《Nevermind》這張專輯的宣傳和發行也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偶爾有一張《血腥統治》這樣銷量“低迷”的作品,可以說是“為了藝術的追求而做出的犧牲”,但若是這樣的作品頻繁出現,對《搖滾聖經》系列的商業價值而言,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在羅傑的計劃之中,包括這張《Nevermind》在內,至少要有兩張口碑良好,同時在商業成績方面也要達到“優秀”水準的作品,才會考慮推出下一部小眾型別的《搖滾聖經》系列。

……

儘管【量子音樂】旗下如今已經不缺乏大牌明星,無論是自己培養的泰勒-斯威夫特等人,還是從環球挖來的蕾哈娜等人,都是那種可以一個人撐起一家中小規模廠牌的明星。

但哪怕到了現在,【量子音樂】旗下,真正算得上超級巨星的,也依然是只有羅傑的【Darkness】樂隊自己。

正是因為如此,《Nevermind》這張專輯在【量子音樂】目前的所有專輯、巡演專案中,無論是優先順序還是佔用的資源,都是最多的。

由於稽核等方面的原因,哪怕這張專輯的正式釋出時間是在專輯製作完成之後近兩個月,也幾乎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全球同步發行。

對娛樂類作品稽核嚴格的國家絕對不是一個兩個,倒不如說,像是北美這樣比較“開放”的市場,才是少數。

而北美的“開放”,也是建立在自身在行業內的支配地位之上,若是向回倒退上幾十年,北美娛樂行業的市場,甚至要比某個姓金的胖子領導的那個國度還要嚴格。

百分之百地全球同步發行做不到,但有近兩個月的緩衝時間,在【量子音樂】以及全球各國的合作伙伴的努力運作之下,在除了非洲以外,其它大洲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場,《Nevermind》這張專輯都是在同一天正式發售。

全球同步發行,在隔壁的好萊塢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唱片業卻不多見。

而將同步發行做到這種規模的,《Nevermind》更是首例。

為了確保最大化的宣傳效果,【量子音樂】撥出了大筆的預算,直接將宣傳成本推高到整整一億美元!

即便是在如今這個砸廣告就等於燒錢的年代,這樣的宣傳預算,在唱片業內也是史無前例的,無論是專輯專案,還是巡演專案,都是如此。

當然,這是這個世界的資料。

在羅傑的記憶當中,前世的U2樂隊,在2009年的時候啟動的【360°世界巡迴演唱會】,總成本就高達三億多美元,其中花費在宣傳上的費用佔到了一半之多。

而這次的巡演也沒有讓U2樂隊和投資人失望,單單只是在票房上就收入了七億三千六百多萬美元,創造了一個驚人的記錄,直到羅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依然還沒有看到被打破的希望。

自從進入新世紀以來,無論是什麼行業,有一個趨勢都是非常明顯的:高額的宣傳投入未必能博得高收入,但沒有高額的宣傳投入,就一定沒有高額的收入。

在所有競爭者都在拼命砸錢,想要將潛在消費者的目光吸引到自己的產品上的時候,誰若是想要省錢,用一種“另闢蹊徑”的方式來做宣傳,收穫的往往不會是成功,而是一場慘敗。

哪怕是《女巫布萊爾》這樣出了名的以小博大的專案,其背後的宣傳預算也高達數千萬美元。

七月初,樂隊四人就分散開,各自趕通告,為《Nevermind》專輯的宣傳添上最後一把火。

和單飛的歌手相比起來,樂隊、組合,在宣傳上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可以同時兼顧更多的地區。

無論一支樂隊裡,從“技術上”來講,對樂隊最重要的角色是誰,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粉絲,尤其是路人粉絲而言,最受關注,也是最紅的,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主唱。

哪怕是【齊柏林飛艇】或者【紅辣椒】這樣的樂隊,主唱所受到的關注也要比“樂隊的靈魂”更多。

雖然這種歌迷中,大多數都是玩票性質的路人粉絲,但對明星來說,只要能為樂隊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和名氣,自己的粉絲是不是真正理解搖滾樂,根本沒有那麼重要。

而身為主唱,同時又是樂隊“靈魂人物”的羅傑,無論是在“核心粉絲”還是“路人粉絲”當中,毫無疑問都是最受歡迎的那一個。

北美是最為重要的市場,自然是由羅傑親自坐鎮。

而第二重要的市場,歐洲,則是交給了安妮。

事實上,從樂隊成立之初的那幾年開始,各種調查資料的結果從來都沒有過太大的變化。

安妮的粉絲數量,雖然從來沒有超越過羅傑,但卻一直能夠給羅傑極大的“壓力”。

對於“內行人”來說,安妮的吉他技術足以讓任何一個喜愛搖滾樂的歌迷頂禮膜拜。

而對於看熱鬧的“外行”粉絲,在到處都是糙老爺們的搖滾樂舞臺上,突然出現安妮這樣一個特立獨行,但卻魅力驚人的美女,自然也會受到極端的追捧。

為此,安妮時常在私下裡調侃,說羅傑快要過氣了,這樂隊全是被她自己給撐起來的。

至於胖子和賈森,就要差得多了。

胖子好歹還要強上一點,在【狂暴之路】演出,以及《血腥統治》專輯之後,胖子在技術上的實力早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至少很多對鼓有所偏愛的歌迷,大多都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胖子的粉絲。

而賈森,就完完全全是個透明人了。

在最新一期的市場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在問卷上勾選了“喜歡【Darkness】樂隊”的歌迷中,只有不足百分之二是賈森的個人粉絲。

甚至還有近百分之三十的歌迷反問了一句:“賈森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