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6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6章

一番交流之下,羅傑對於環球的現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道格-莫里斯最近正在做的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說簡單,是因為這件事的原理並不複雜,無非就是打壓環球音樂集團的“市值”,從而降低以維旺迪集團為首的“反對派”的心理預期,最終達到迫使對方接受一份相對苛刻的股權置換協議的目的。

說複雜,則是因為這做起來很難。

以道格-莫里斯的職位,以及在唱片業摸爬滾打數十年所經營下來的人脈,想要讓環球的經營出現問題,這是很容易做到的。

但道格-莫里斯的目的並非是做一個徹頭徹尾的“內鬼”,把環球搞破產,而是僅僅只希望在短期內壓低環球的營收,並且做出一副這將會長期持續下去的假象。

然而這種假象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變成現實,一旦“反對派”們妥協,就要立刻“恢復原狀”。

畢竟,無論是道格-莫里斯自己,還是【量子音樂】,都是希望【量子音樂】和環球音樂集團合併之後,能夠在事實上做到對流行樂壇的壟斷,而不是讓環球變成一個累贅,去拖後腿。

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一點是,道格-莫里斯在操作的過程中必須足夠的小心謹慎,不能被抓到任何把柄,以至於丟掉環球音樂集團董事會主席的職位。

原本處理這樣的局面就已經是很複雜了,再加上還有一個新聞集團在一旁伺機而動,想要透過環球音樂集團,找到打入【量子娛樂】的突破口,這就讓道格-莫里斯所面臨的局面更加的棘手。

羅傑自問,若是換成自己,是完全沒有辦法得心應手地處理這樣的局面的。

這種無比棘手的狀況,對於羅傑而言,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困局”,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

但道格-莫里斯卻是表現得很樂觀,在一番談論之後,很是自信地對羅傑說道:“放心好了,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現在就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道格-莫里斯並沒有透露自己具體的計劃,這種事情,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風險。

到了道格-莫里斯這個年紀,絕對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什麼與利益不符的事情來。

就算一些看似衝動的決定,其實也是深思熟慮之下的結果。

比如說,在今天,向羅傑的“投誠”之舉。

事實上,道格-莫里斯並沒有完全說實話,或者說,隱瞞了一些細節。

新聞集團找上道格-莫里斯的時間,是在整整一個多月前。

在這一個多月裡,道格-莫里斯一邊與新聞集團眉來眼去,暗地裡卻是在透過“特殊渠道”,進行極為詳盡的調查。

在終於得到調查的結果之後,仔細分析、權衡之下,道格-莫里斯才終於決定,站在【量子娛樂】這一邊。

而在今天的交談當中,道格-莫里斯卻並沒有透露這一點,反而有意無意地將羅傑的思維引導向另一個方向:新聞集團是最近才找上自己的,而自己一察覺到這件事,立刻就找上了羅傑。

羅傑當然不知道道格-莫里斯的這些小心思,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過於在意什麼。

能夠混到這個位置上的人,沒有一個會是心思單純的傢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只要大的方向上是一致的,就存在合作的基礎。

和絕大多數同級別的公司相比,【量子娛樂】內部的氣氛已經算是非常的和諧友好,但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著辦公室政|治以及其它各種會引發內耗的矛盾。

與這些相比,道格-莫里斯的那點私心,並非是什麼不可原諒的原則性問題。

當然,羅傑並不知道道格-莫里斯的這些小心思,因而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什麼來。

“你心裡有數就好,不要忘了我們的協議。”

羅傑順著對方的話說了一句,想了想,又問道:“細節方面我不過問,但是能不能給我一個大致的時間?【量子娛樂】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兩家公司合併重組的工作?”

“今年年底之前。”

道格-莫里斯不假思索地說道:“年底之前,一定會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

總體上來說,這次的見面,雖然信息量很大,但卻並沒有讓羅傑感到太過於為難。

與道格-莫里斯分開之後,羅傑讓依耶塔-哈森去找了一趟米蘭達-斯特裡普,讓後者去調查一下道格-莫里斯所說的那些資訊是否真實可靠。

隨後,羅傑便是暫時將這件事丟到了一旁。

無論道格-莫里斯是否靠得住,想要得到環球音樂集團,至少在今年之內,是絕對沒有半點可能。

這種級別的併購,僅僅只是啟動談判,就花費上一兩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對於【量子娛樂】來說,“吞併”環球音樂集團,自然是重中之重,在短期內的優先順序還要在圖謀新聞集團之上。

不過這些大多是管理層的事,在“和平時期”,樂隊不會過多地插手公司的正常運營,這些方面的決策,以及各種規則的制訂和執行,都是交給盧西恩-格蘭奇為首的管理層去負責。

對於樂隊本身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依然是《Nevermind》專輯的宣發。

這張專輯發行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個月的時間,如今高居本年度銷量榜的第一位。

——而且是實體銷量和數字銷量的雙榜第一,自然,總榜也就不可能有什麼“例外”。

不過,這個成績並不能讓樂隊感到滿意。

尤其是實體銷量方面,別看已經賣出去了一千三百多萬張,但那是“出貨銷量”,而不是“零售端”銷量。

也就是說,這些銷量,除了由【量子音樂】自營的網路銷售以外,絕大多數是由來自全世界的經銷商,而不是歌迷們所貢獻出來的。

按照最近幾年的資料來看,賣到經銷商手中的唱片,在半年到一年之內,大約能夠有百分之五六十左右從零售端賣出去,就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按照百分之五十來算,以現在的成績,就相當於《Nevermind》這張專輯的實體銷量僅僅只有六七百萬,這如何能夠讓樂隊滿意?

以樂隊現在的商業號召力而言,這個數字的銷量,已經可以說是“翻車”了。

這不僅僅只是錢的問題,同時還涉及到面子,以及在行業內地位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傳奇樂隊在連續出了幾張銷量口碑雙爆發的專輯之後,就幾乎不再推出新的專輯,而是改為以巡演為主?

這其中固然有大規模巡演賺錢更加穩定的因素在內,但同時,避免可能出現的,“專輯銷量撲街,丟人丟到太平洋去”這種情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新專輯銷量撲街,覺得太過丟人而“退隱江湖”的先例,也不是沒有過。

當然,哪怕樂隊現在已經是搖滾樂壇首屈一指的頂尖巨星,但在如今這種市場的大環境下,六七百萬的銷量,或許不算特別的出色,但無論如何也不至於讓人抬不起頭來。

哪怕是在實體唱片的黃金年代,即便是超級巨星,也不是每一張專輯,都能在零售端取得這樣的成績的。

何況,如今唱片業整體的市場環境趨向於低迷,大家更傾向於依靠版權收入來賺錢,而不是將所有的收入押在專輯銷量上。

甚至於,有一些比較“前衛”的歌手和樂隊,已經開始嘗試虧錢出專輯賺人氣,然後依靠巡演或者其它方式來套取利潤的方式。

有著前世的經驗,羅傑當然知道,這條路是可行的,而且只要取得一定的成功,金錢上的收益絕對不比過去那種買專輯的方式來得少。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專輯銷量就不重要了。

反而,越是這種低迷的市場環境,銷量數字才顯得格外的重要。

何為超級巨星?

就是能夠做到別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要在如今這種市場的大環境下,將《Nevermind》專輯賣出一個驚掉一地眼球的銷量數字,絕對能夠讓樂隊獲得極大的關注。

——無論是行業內的,還是行業外的。

對於樂隊近期的事業中心而言,前者還要更加的重要一些。

以如今的市場環境而言,單純依靠明星自身的號召力,是不可能拿到一個非常驚人的銷量數字的。

尤其是搖滾樂的粉絲,儘管相較於其它音樂型別而言更加的死忠,但在消費方面卻會更趨於理性。

從專輯的質量上入手,是一個不錯的提高銷量的方法。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搖滾樂初步興盛繁榮開始,一直到今天,任何一張質量出色的搖滾樂專輯,銷量都不會太差。

不過和流行類專輯不同的是,搖滾樂專輯的銷量,往往需要比較長時間的積累。

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當屬老鷹樂隊的《老鷹樂隊精選1971-1975》。

這張專輯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經發行,始終算不上大熱,卻也沒有遭受過市場的冷遇,保持著一個不算高的曲線穩定地增長著銷量,經歷了漫長的四十多年,才漸漸爬上RIAA專輯銷量榜的頭名。

當然,想要快速推動一張專輯的銷量,也不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在如今這個貨幣貶值速度快得超乎想象的年代,過去那老一套早就行不通了。

慢慢積累銷量?

看上去或許很美好,但賺錢的速度說不定還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

只有想盡辦法去“賺快錢”,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潛在客戶驅趕進唱片店裡,掏空他們的錢包,才能確保足夠的利潤。

正常的宣傳方式,《Nevermind》這張專輯早就全部用過了。

倒是西奧多的團隊,“另闢蹊徑”之下,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宣傳點。

在【八岐大兔】樂隊與【量子音樂】正式簽署了合約,開始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之後,一則影片,很快引起了樂隊的粉絲組織的注意。

影片的畫面正是【八岐大兔】樂隊在伯班克街頭進行演出的那一天,一開始,拍攝的焦點是在【八岐大兔】樂隊的表演上。

影片從一開始的演出,到羅傑以“星探”的身份試圖說服幾人加入【量子音樂】,又到羅傑和馬修發生爭執,較量吉他技術,或者說對《搖滾樂》這首歌的理解。

一直到最後,羅傑摘下墨鏡,主動曝光了自己的身份,不禁讓幾乎所有樂隊的歌迷都大跌眼鏡。

——當然,也僅僅只有第一批看到影片的歌迷有這種感覺。

這則在油土鱉上釋出的影片,很快就被標題黨們起了諸如【量子音樂破產,明星老闆親自街頭挖人】之類的新聞之後,後來的歌迷單單只是看一眼標題,大致就知道影片的內容是什麼。

儘管少了一份“反轉”,但這則影片很快就在樂隊的粉絲群體當中造成了相當熱烈的反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因無它,樂隊的粉絲,尤其是身在北美,並且比較活躍的那些,都知道那一天下午的演出,是為了聲援《Nevermind》這張專輯。

而羅傑出現在現場,並且肯定了【八岐大兔】樂隊的表演,自然是讓粉絲們感到非常的興奮。

並且,當【八岐大兔】樂隊的幾個年輕人,在各自的粉絲組織當中正式承認,已經在羅傑的推薦下,加入【量子音樂】之後,樂隊的粉絲們就更加的興奮起來了。

沒有什麼,比受到偶像的關注,更讓粉絲們感到驚喜和激動的。

在粉絲們的瘋狂轉發和安利之下,這段影片很快就被頂上了油土鱉的首頁。

在油土鱉龐大的用戶數量之下,這起新聞也很快火出了搖滾圈之外,被更多的人所關注到。

作為影片主角的羅傑,以及【八岐大兔】樂隊,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事實上,這種關注對後者來說更加有利一些,在還未出道的時候就已經紅了起來,這可是只有極少數明星才有的“C位出道”的待遇。

不過,羅傑和【Darkness】樂隊也並沒有吃虧。

反正培養的都是“自家的孩子”,更何況,【Darkness】樂隊,和《Nevermind》專輯,也因為這波炒作,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至少從宣傳成果來看,哪怕不去計算【八岐大兔】樂隊未來能夠帶來的利益,單單只是這張專輯所收穫的關注,就已經數倍賺回了【量子音樂】在這波炒作上所投入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