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8章 疏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8章 疏漏?

儘管在阿黛爾-阿德金斯的事情上稍微“任性”了一點,但羅傑並沒有給她超出“應有水平”太多的待遇。

儘管確實是“超標”了,但超得並不算離譜。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公司內有不少人反對,但最終並未真正做些什麼,來阻止羅傑這麼做。

即便是持股份額最高的大股東,在一家公司內,也不是想要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的。

除非,這家公司的股東只有一個人,或者說,只有一名實質性的股東,其它只能算是湊數的“吉祥物”。

而【量子音樂】內,顯然並非是這樣的情況。

當然,就算【量子音樂】確實是羅傑的一樣,羅傑也不可能給予一個“非親非故”的簽約歌手太過出格的待遇。

那樣做,無論是對自己、對公司,還是對簽約歌手自己,都未必是什麼好事。

太過容易得來的東西,沒有人會去珍惜。

即便如此,仍然引起了一些質疑,尤其是當阿黛爾的第一張專輯無論是在商業,還是在口碑上,都完全“失敗”的情況下。

當然,也僅僅只是一些質疑而已,羅傑甚至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

以羅傑的權利,完全有資格“佔用”這種程度的資源,哪怕是完全的浪費。

不過,羅傑也並不打算給阿黛爾無限的時間和機會。

在流行樂壇,第一次就遭遇失敗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得到第二次機會。

因為前世那個阿黛爾的成就,羅傑願意給她第二次機會。

但若是這一次依然是失敗,哪怕羅傑再怎麼看好她,也只能是選擇放棄。

不過,以後怎樣,那是以後的事。

至少在現在,為了儘可能地提高阿黛爾當前這張專輯成功的機率,羅傑還是願意多在她身上投入一些資源的。

提了幾句阿黛爾的新專輯專案,羅傑很快岔開話題,繼續道:“今年到目前為止,公司有十一個A類專案立項,其中一半會在明年的上半年正式推向市場,剩下的也會在後續的半年到一年內推出,公司那邊的壓力很大,盧卡認為,我們需要在短時間內擴充一下員工的規模。”

所謂“A類專案”,是【量子音樂】內部,對於各個專輯、巡演專案的分級標準。

具體的劃分,最重要的兩項參考標準是成本和盈利前景,換句話說,也就是風險和預期利潤。

專案獲得的評價越高,無論是製作端,還是發行端,在公司內部所能得到的資源也就越多。

由高到低,按照ABCD的順序排列下去,其中在稽核部門那裡得到D級或者更低評分的專案,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被批准立項。

A類專案,已經是優先順序最高的級別了。

哪怕是樂隊自己的專案,也就是“A類專案”而已。

這種專案的評級標準,除了專案本身的“計劃書”之外,更多地還是看明星自身的商業價值,以及過去一段時間之內的表現。

比如說像【Darkness】樂隊,無論是專輯還是巡演,只要有一份說得過去的計劃書,得到的評級一定是“A”。

畢竟,流行樂壇和隔壁的好萊塢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無論是專輯還是巡迴演出,在吸引歌迷方面,主要依靠的還是明星本人的個人魅力。

在這一點上,大牌明星本身就有著無比巨大的優勢。

在之前與環球音樂集團開戰的那段時間裡,【量子音樂】從環球這個此前的唱片業霸主旗下挖角了不少的明星,其中雖然沒有什麼頂尖巨星,但算得上大牌的,卻也還是有幾位的。

再加上諸如泰勒-斯威夫特、賈斯汀-比伯這些【量子音樂】自己培養出的大牌,至少在明星資源這一塊,【量子音樂】已經是站在了整個行業的頂點。

擁有著數量眾多的明星,也意味著【量子音樂】在同一時間內推動的專案數量會急劇增加。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直接的問題:【量子音樂】的工作人員,人手不夠用了。

單單只說製作的部分。

以專輯專案為例,儘管【量子音樂】旗下,有著數量眾多的製作廠牌,但想要同時推動上百個專輯專案,還是顯得頗為吃力。

甚至於,就連負責專案的最高“負責人”,唱片製作人,數量都不夠用,不得不向外界的獨立音樂製作人,以及他們的工作室尋求合作。

和不屬於公司的獨立工作室合作,除了有諸多不方便的地方以外,最大的問題是會顯著增加成本。

這裡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溝通環節不通暢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比如大牌的獨立音樂製作人,在對方明顯急於達成協議的情況下索要高價等等。

至少在這些與外部工作室合作的專輯專案中,錄音室製作成本這一塊,各個專案都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不等的預算上調。

如果是單一的某個專案,這些成本的上漲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畢竟,上漲的僅僅只是錄音室製作這一塊的成本,放到整張專輯從籌備到宣發的整個過程,哪怕往高了算,最多也只會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比例。

當然,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數字,而不能代表全部。

一些比較特殊的專輯,比如說為了專輯配上一支超高預算的MV,例如那個號稱花費了一億多美元的“超級MV”,錄音室製作成本,在總成本中所佔的比例就會遠遠超出“正常水準”。

但不管怎麼說,無論是普遍情況,還是個例,當錄音室製作成本出現大面積的上漲時,若是僅僅只有一個兩個專案倒還罷了,在動輒上百,甚至數百個專輯專案這樣的基數之下,對於【量子音樂】的資金鏈,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

不單單是在製作環節,在宣傳、發行環節,同樣因為人手不足的原因,會造成成本上漲,或者專案無法按期完成等等各種各樣的狀況。

其中問題最大的地方還是在於發行方面。

如果單單只是北美倒還罷了,而在全球發行體系這一塊,一直以來都是【量子音樂】的短板。

當然,這所謂的短板,也是和同為四大的其它三家相比較的。

至少除了索尼、華納,以及“曾經的”唱片業霸主環球音樂集團之外,還沒有哪家唱片公司,能夠在發行能力上和【量子音樂】相提並論。

不過,即便是已經做到了行業頂尖的位置,但當大量的專案扎堆出現的時候,【量子音樂】仍然是出現了嚴重的人手不足的現象。

而盧西恩-格蘭奇給出的建議很簡單:擴張規模。

一輪大規模的招聘,足以在短時間內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為了確保新員工的“整體素質”,除了基本的招聘之外,還需要透過獵頭公司,去挖角一批足以充當骨幹的核心團隊,這樣才能夠確保這批新員工的整體能力不會比【量子音樂】的平均水準差,或者至少不會差太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花費上幾個月的時間去磨合,【量子音樂】很快就能擁有較之以往一倍以上的專案運作能力。

在例行的月度報告中,盧西恩-格蘭奇特意指出,因為【量子音樂】全面修改了與簽約明星之間的合約的緣故,這種大量專案“井噴”式地扎堆出現的情況,在未來會變成常態。

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在【量子音樂】招聘進來一大批新員工之後,不需要考慮過上幾個月,或者一兩年的時間,該如何用最低的代價辭退其中的絕大多數人。

關於這一部分的內容,也是盧西恩-格蘭奇發給羅傑幾人的月度報告中的重點。

“聽起來似乎是可行的。”

聽完羅傑的講述之後,胖子點了點頭,正想要繼續說點什麼的時候,似乎忽然想到了什麼,眉頭猛地一下擰成一團。

“怎麼了?”

羅傑疑惑地看向胖子,不知道這傢伙為什麼突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你說……”

胖子猶豫著說道:“盧卡有沒有考慮過,環球音樂集團如果真的決定和【量子音樂】合併,會帶來多少員工?”

聽了胖子的話,羅傑也愣住了:“這……”

推動兩家唱片業巨頭的合併,是羅傑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在當做頭等大事來做的事情。

雖然表面上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但實際上,羅傑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資源,甚至可以用“不惜血本”來形容。

而就目前的局勢來看,環球音樂集團,或者說它背後的維旺迪集團,選擇妥協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兩年,事情就會有一個結果。

而假若兩家公司是“合併”,而不是“收購”的話,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在於,環球音樂集團帶來的,這數以十萬計的員工怎麼辦?

全部辭退?

那肯定不行。

在絕大多數國家,大規模裁員,都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

數額足夠大的離職補償,或者說“遣散費”,是必不可少的。

否則,單單只是員工身後的工會,就會告到公司破產。

全盤招收?

要知道,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可是有數十萬名員工。

若是全部接收下來,單單只是給這些員工發放薪酬,就會帶來鉅額的財政壓力。

若是沒有足夠多的專案,讓他們“有事可做”,白白養著這麼多人,肯定是血虧的事情。

【量子音樂】的資金鏈本來就不算健康,當然不可能養著一群幹拿錢不幹活的人。

事實上,如果不進行大規模的擴張,【量子音樂】無疑是有這樣的消化能力的。

環球音樂集團的員工雖然不少,但簽約明星同樣不少,哪怕是在接連經歷了旗下明星出走之後,就簽約明星的數量而言,環球音樂集團依然無愧於巨頭的稱號。

相互抵消之下,環球音樂集團帶來的這數十萬員工,雖然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卻並不會太嚴重。

但若是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擴張之後,是否還能容納這麼多新員工的進入,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按理來說,盧西恩-格蘭奇應該是不會忽略這麼明顯的問題的。

既然能夠在月報中鄭重其事地將擴張的計劃羅列出來,應該是考慮過可能引起的後果的。

但想了半天,羅傑也想不明白,若是進行一輪大規模的擴張,再完成與環球音樂集團的合併,【量子音樂】哪裡來的那麼多專案和盈利點,去養活如此多的人手?

要知道,【量子音樂】在不久之前才剛剛完成一輪擴張,雖然擴張的規模很小,但卻也將【量子音樂】在全球各地的員工總數推上了二十萬人這個大關。

依照盧西恩-格蘭奇提交的,全新的擴張計劃,這一次的擴張規模要大得多,至少也要將在職員工數量翻上一倍,甚至是更多。

若是再將環球音樂集團在未來會“帶來”的員工數量計算進來,過上個一年左右,【量子音樂】的員工總數可能會突破七位數之多。

想要養活如此多的人手,單單只靠每年一兩百個專輯專案、二三十位明星的巡演專案,是絕對不可能的。

就算將【量子音樂】現在的簽約明星數量翻上一倍,也不可能養活如此多的人手。

雖然說羅傑對公司的具體經營很少插手,也算不上擅長,但耳濡目染之下,這種稍微計算一下就能得出結論的問題,還是難不倒羅傑的。

雖然說羅傑很信任盧西恩-格蘭奇的判斷,但自己的“認知”所告訴羅傑的答案,卻和這個判斷恰恰相反。

這讓羅傑不得不懷疑,盧西恩-格蘭奇,是不是在做出如此重大的計劃時,忽略了什麼重要的細節,比如說環球音樂集團的問題。

雖然說這個可能性很低,但仔細想來,卻是最為“合理”的解釋。

“我明天去公司一趟,當面問問盧卡吧。”

想了半天,羅傑還是沒有任何的頭緒,乾脆放棄了在這件事上鑽牛角尖。

有什麼疑惑,當面問一下就是了。

無論在工作、生活,還是感情中,都是如此。

這其實是一個相當簡單的事情,但很多人就偏偏喜歡自己鑽牛角尖。

“也好。”

胖子點了點頭,說道:“不過也不用太著急,這種事,讓公司那邊多討論討論,把方案好好完善一下,再去執行。這可不是招聘幾十、幾百個新人,而是要進行全面的擴張,必須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