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71章 戰略合作伙伴

在【量子影業】的“視察”,花去了羅傑整整兩天的時間。

剛剛回到伯班克,【量子娛樂】的辦公大樓,還沒回到辦公室,羅傑就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費城的談判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談判,終於和康卡斯特達成了一份初步的協議。

當然,這僅僅只是初步協議,只是定下了一個大體的框架,還有很多細節需要填充。

但簽下包含了股權置換以及多項戰略合作條款的協議,【量子娛樂】與康卡斯特的“結盟”,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

協議已經用傳真發回了【量子娛樂】,只需要羅傑簽字即可生效。

羅傑顧不上回辦公室,直接拿著協議,急匆匆地跑到【量子娛樂】的法務部門,找到豪斯曼律師。

這份涉及數十億美元,在未來可能涉及數百億美元的協議,雖然已經經由談判團隊的十幾位律師稽核過一次。

但對於這個級別的合作來說,再怎麼小心謹慎,也是不嫌過分的。

“協議的條款沒有大的問題。”

豪斯曼-基恩粗略地翻看了一遍,又說道:“但是要真正確認沒有任何陷阱,我需要查閱一些資料,這可能要花費……兩天左右的時間。”

豪斯曼-基恩猶豫了片刻,才報出兩天這個期限。

儘管這只是一份相對“簡單”的合作協議,但合約中的條款卻是多達上千條,厚度有近百頁。

想要在兩天之內對這份合約完成稽核,確認沒有什麼“陷阱條款”之類的問題,這個工作量可不低。

不過,就和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律師一樣,豪斯曼-基恩從來都不會害怕工作累,只怕沒活幹。

律師的高收入,是建立在有足夠多的委託的前提下的。

有活幹,才有收入。

而想要接到委託,除了建立客戶關系、證明自己的能力之外,工作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

都是要找一個律師,在能力和收費沒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別人為什麼不找一個工作態度更認真、效率更高的律師?

當然,豪斯曼-基恩已經和羅傑合作了超過十年,只要不出現什麼過於離譜的問題,以羅傑的性格,是絕對不會在律師這個重要的“夥伴”換人的。

但這並不會成為豪斯曼-基恩對工作鬆懈的理由。

“你影印一份拿去稽核吧。”

羅傑點了點頭,又說道:“我也需要看看我們的談判團隊交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羅傑一拿到傳真,直接就送到了豪斯曼-基恩這裡來,還沒來得及細看。

和以往的大多數談判一樣,對於這次和康卡斯特的談判,羅傑只是劃定了幾條“底線”,至於其它的細節,就任由談判團隊去進行發揮。

留下了一份合約的復印件之後,羅傑就帶著合同回到辦公室,仔細閱讀起來。

這份合約嚴格說起來,應該是【量子娛樂】與康卡斯特確定“戰略合作關係”的“主體協議”。

合約中,大致確定了雙方的合作領域、合作模式,以及彼此之間的義務和權利,但卻缺失了很多細節上的東西。

最重要的部分,是雙方進行的股權置換。

按照康卡斯特一千億美元、【量子娛樂】兩百五十億美元的估值,雙方各自增發價值五十億美元的股份並進行交換。

也就是說,在股份交換之後,康卡斯特握有【量子娛樂】六分之一的股份,而【量子娛樂】則持有康卡斯特二十一分之一,約合百分之四點七的股份。

同時,在這筆交易達成之時,康卡斯特以一半現金、一半媒體渠道資源的形式,向【量子娛樂】提供總價值二十億美元的“援助”。

除此之外,雙方互相交換的股份有五年的“凍結期”,期間只享受分成和相應的股東權利,但不得進行轉讓。

也就是說,只能持股享受分紅,或者在“有限範圍內”對公司的日常經營進行影響。

但想要賣掉股票套現,是絕對不行的。

即使是五年期滿,若是有轉讓股權的意向,也必須書面通知對方,對方有權按照當前市價優先進行回購。

嚴格來講,按照當前外界對兩家公司普遍的估值,單單就股權互換這部分來講,【量子娛樂】是佔了不小的便宜的。

按照華爾街的觀點來看,【量子娛樂】在這筆交易中,至少“淨賺”了二十億美元以上。

而康卡斯特,則是擁有了一家相當優質的“內容產出”公司。

雙方各取所需,總體上來講,【量子娛樂】賺得更多一些,但也算是雙贏。

而在羅傑心裡,【量子娛樂】未來的潛力遠不止於此。

這筆交易,按照羅傑對【量子娛樂】未來的期待,其實是虧了不少的。

但在自身實力不足,迫切需要外部盟友的時候,割讓一些利益以換取發展的機會,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

除了用股權交換來確定雙方“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之外,這份合約中,還對整個合作的框架做出了一定的規定。

簡單來說,就是【量子娛樂】主要負責內容製作,康卡斯特負責宣傳,尤其是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媒體方面的宣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量子娛樂】旗下的【量子音樂】,現有的音樂、影像版權,將會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對康卡斯特旗下的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媒體進行授權,其中大約四分之一左右為獨家授權。

並且,在未來,【量子音樂】所產出的音樂版權、紀錄片影像版權等等,康卡斯特同樣能夠得到至少四分之一,至多二分之一的“獨家授權”。

相應地,康卡斯特除了要為這些授權付出基本的費用之外,還需要拿出大量的媒體資源,為【量子娛樂】旗下的專案或者某位明星做宣傳推廣。

有趣的是,儘管康卡斯特與通用電氣之間,還在就收購NBC環球一事進行談判,但在這份合約中,雙方都已經預設了NBC電視網和環球影業,會成為康卡斯特的囊中之物。

事實上,哪怕是NBC環球自己,和他們現在的母公司通用電氣,也不認為這筆收購會出現什麼意外。

雙方之間,距離達成協議已經是無限接近,所差的僅僅只是在具體付款方式上不算大的分歧,以及政|府部門的批准。

前者,在收購價格已經確定下來的情況下,現金併購和股權置換的比例、分期付款的年限等等,這些都是很容易彼此妥協的“小問題”。

至於後者,對於康卡斯特、通用電氣這一級別的巨頭來說,就更加不是問題了。

按照北美的法律規定,電視網只能由美國公司控股,任何有關電視網的交易都需要得到批准。

同時,這也是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壟斷行為。

不過對於康卡斯特、通用電氣這一級別的巨頭來說,“打通關節”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若是這筆交易完成,通用電氣將會啟動NBC環球成立之時所簽訂的“特殊股權轉讓機制”,強制收購維旺迪手中的股份,持股百分之二十的維旺迪,將徹底從NBC環球的股東名單當中退出。

這家公司的控股比例將會變成康卡斯特百分之五十一、通用電氣百分之四十九。

(注:查了下資料,康卡斯特收購NBC環球的時候,是從通用電氣手中買了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然後通用電氣又利用某個特殊條款,強制買下了維旺迪手中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雖然這距離絕對控股還很遙遠,但很大程度上,已經是可以將NBC環球視為是康卡斯特旗下的資產。

在【量子娛樂】與康卡斯特的合作協議當中,就涉及到了NBC電視網,以及環球影業電影公司。

【量子影業】所製作的三部熱播劇集,《實習醫生格蕾》、《邪惡力量》、《行屍走肉》,將會在現有的合約到期之後,陸續轉入NBC電視網進行播放。

而環球影業電影公司,則會在被康卡斯特完成收購之後,以低於好萊塢平均水準的抽成和條件,為【量子影業】發行未來三年的電影。

除此之外,NBC電視網還會針對【量子娛樂】的需求,專門打造一款節目,【量子娛樂】旗下的明星,尤其是新人和剛剛出道不久的小明星做推廣。

雙方之間的整個合作關係,大體上來講,就是康卡斯特出渠道和錢,【量子娛樂】出內容,雙方共同將這些音樂、影視方面的“內容版權”價值發掘到最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康卡斯特會從“實際行動上”,對【量子娛樂】併購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的計劃表示支援。

具體的支援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提供現金貸款、打通某些必要的“關節”、代替【量子娛樂】出面,擋下來自其它大集團公司的壓力等等。

作為回報,在併購完成之後,康卡斯特有權根據自己在這次併購當中所付出的“成本”,從二十世紀福克斯影業當中取得最少一部、最多三部系列電影的版權。

當然,儘管這份協議中規定了許多合作的大方向,但具體到每一個方向上,又可以衍生出無數的細節,這絕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搞定的。

但不管怎麼說,有了這份協議在手,【量子娛樂】和康卡斯特之間的合作關係,也算是相當的穩固了。

更加重要的是,在這份協議簽訂之後,【量子娛樂】期待已久的,對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下手的計劃,也就可以啟動了。

當羅傑簽訂好協議,並在相關部門完成了備案之後,時間已經是到了2009年的年底。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已經是到了絕大多數人放假的日子。

就像是太平洋對岸的人,喜歡在春節的時候放上一個長假。

對於西方社會的大多數人來說,聖誕節假期,就是他們一年一度與家人團聚、享受長達一週以上假期的日子。

但在很多行業,卻正好相反。

越是普通人放假的時候,反而就越是忙碌。

比如說娛樂行業。

以好萊塢為例,聖誕節檔期或許不如暑期檔,但也是一年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檔期。

尤其是對於那些閤家歡型別的電影來說,就更是如此。

很多PG或者PG-13級別的電影,都喜歡在這個檔期上映,以爭取那些全家一起進入院線看電影的觀眾。

在流行樂壇,每年的聖誕節,也是各種單場的大型演唱會扎堆出現的日子。

一個個當紅的大牌明星們,都會在這個時間舉辦“重量級”的演出,吸引數以萬計的歌迷到場,展開一場盛大的狂歡。

就算是不開演唱會,發行一張新專輯,也是不錯的計劃。

對於那些比較窮的學生們來說,互相之間送上一張偶像的專輯,就是很不錯的聖誕禮物。

既便宜,還討人喜歡。

而對於【量子娛樂】來說,在2009年的這個聖誕節,最重要的事情卻不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新專輯,或者【金屬猴子】與【A】樂隊聯合舉行的【世界末日 Tour】全美巡迴演出的開場秀。

而是針對二十世紀福克斯的併購。

說起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這家公司也算得上是多災多難。

六十年代那部被整個好萊塢不斷研究的前車之鑑,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史上最大的“票房災難”,製片成本四千四百萬美元、票房兩千六百萬美元的《埃及豔后》,就是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倒黴的開始。

(注:六十年代的4400萬放到現在應該夠拍兩三部《復仇者聯盟》的,可以想象一下二十世紀福克斯在這部電影上虧得多慘。)

這也是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衰退的.asxs.,到了七十年代,甚至一度要保不住八大的地位。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星球大戰》和《異形》兩大系列的橫空出世,二十世紀福克斯才穩定住了搖搖欲墜的局面,並逐漸走向輝煌。

至於現在,在好萊塢八大變成六大的這個年代裡,二十世紀福克斯不是六大當中最出色的那個。

不過,卻也不是墊底的那個。

作為一個排名中游的好萊塢頂級巨頭,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的總價值,毫無疑問,是要遠遠超過【量子娛樂】的,而且是超出一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