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搖滾教父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0章 三專連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60章 三專連發

《搖滾聖經》系列,一路走到今天,《美麗新世界》已經是第十二張專輯。

再加上另類搖滾、原型搖滾、力量金屬的三張“收尾作品”,最終的專輯總數是十五張。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大多數樂隊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推出的專輯總數。

最後的三張專輯,在選擇方面,其實並沒有太多讓人糾結的地方。

另類搖滾這一型別下,縱觀搖滾音樂數十年的歷史,沒有哪一位歌手,哪一支樂隊,能夠比【地下絲絨(The-Velvet-Underground)】樂隊對整個搖滾音樂的推動,有更加重要的貢獻了。

任何一個搖滾歌迷,無論是否喜歡他們,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地下絲絨樂隊的出現,如今的搖滾音樂,幾乎可以說只會有一種風格。

在那個披頭士樂隊引發了全世界的搖滾狂歡,所有人都在嗑著致幻類藥物,唱著英倫搖滾的年代裡,【地下絲絨】樂隊用他們激進的尖叫和帶有濃重靈魂樂元素的黑色效果開啟了通往搖滾樂各個方向的大門。

如果你對那個年代的搖滾樂發展有所瞭解,你可以隨手羅列出一大堆受到【地下絲絨】深刻影響的傳奇的名字。

大衛-鮑伊、帕蒂-史密斯、U2、R.E.M……

【地下絲絨】這個名字,就是七十到八十年代,所有“白人搖滾”的源泉。

他們音樂中戾氣十足的旋律,和帶刺的諷刺歌詞,也幾乎成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所有搖滾音樂的“標準”。

這,其實就是八九十年代被無數人所推崇的,所謂“搖滾精神”的起源。

在地下絲絨樂隊之前,儘管也有貓王、披頭士等等無數偉大的名字,但他們的音樂,更多的只是單純的娛樂。

他們於1966年完成,次年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地下絲絨與妮可》,就是那個著名的“大香蕉”專輯。

這張專輯的發行,在數十年後,被普遍認為是搖滾音樂史上最重要的大事件之一。

不過有趣的是,由於這張專輯在內容方面過於尖銳,被眾多的電臺所禁播。

在那個披頭士正處於最火爆的年代,失去廣播電臺這個最重要的宣傳渠道,《地下絲絨與妮可》遭受了市場的冷遇。

有一個關於這張專輯的著名玩笑:當年幾乎沒有多少人去買他們(地下絲絨樂隊)的第一張專輯,但所有買了這張專輯的人,後來都組建了自己的樂隊。

這雖然是個玩笑,但卻也是事實。

R.E.M樂隊的吉他手彼得-巴克就毫不掩飾自己對地下絲絨樂隊的推崇,宣稱:“每一位朋克、後朋克和先鋒流行藝術家在過去的三十年中都欠下了地下絲絨樂隊一筆靈感的債務,哪怕只是受到了間接的影響。”

雖然說這張著名的“大香蕉”專輯,在市場備受冷遇,但這並不能掩蓋這張專輯的偉大。

事實上,在決定要製作《搖滾聖經》這個系列之初,羅傑就已經做好了打算,要將這張“大香蕉”專輯帶到這個世界來。

而之所以最後三張專輯要合併發行,也是為了彌補這張專輯在銷量方面的“短板”。

如果只是一張單獨的專輯倒也還罷了,但作為《搖滾聖經》這個系列的一部分,羅傑卻是不希望這張專輯遭受到市場的冷遇。

最後的三張專輯“繫結”發行,以“套裝”的形式捆綁銷售,多多少少,能夠帶動起這張《大香蕉》專輯的銷量。

在三張專輯當中,羅傑也只打算加入這一張在商業上算是“失敗”的專輯。

另外兩張專輯,在銷量上都是非常成功的。

在“原型搖滾”這一塊,其實原本最好的選擇,應該是查克-貝里這一代的“搖滾音樂的先驅”。

但是……

羅傑前世的地球,和這個世界之間的“不同”,是從四十年代才開始發生變化的。

出生於二十年代的查克-貝里,本身就是這個世界最著名的“搖滾音樂大師”之一。

“抄”一個這個世界沒有的名人的作品倒是沒事。

抄查克-貝里?

除非羅傑的腦袋被驢踢了,才會做出這麼蠢的事情來。

以查克-貝里為首,最早期的一批“先驅者”不算的話,原型搖滾這個型別下,影響力最大的,就是有著“貓王”之稱的埃爾文斯-普雷斯利。

這個音樂課成績只拿了“C”的年輕人,在從高中畢業後,很快便成為了北美,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頂級巨星。

在五十到六十年代,貓王這個名字,就相當於流行文化的代表。

在六十年代的“英倫入侵”期間,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如果不是貓王因為服兵役而暫時離開娛樂圈,英倫入侵也不可能造成那麼大的影響力,“幾乎”擊潰了北美唱片業的生態。

(注:六十年代美國施行的是徵兵制,就和現在的韓國一樣,服兵役是義務而不是自願。)

貓王是一個“全能”型的明星,從音樂到電影再到電視節目策劃,幾乎無所不能。

真正將貓王推上神壇的,是1957年由米高梅發行的歌舞劇情類電影《脂粉貓王》。

這部以四十萬美元的成本,博取四百萬美元票房的歌舞片,堪稱整個五十年代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同時,該片的“原聲大碟”也是五十年代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注:1957年的四百萬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接近四千萬,實際價值還要更高一些。)

這張“原聲大碟”,也是羅傑打算用作《搖滾聖經:原型搖滾篇》的選擇。

儘管在羅傑的前世,《脂粉貓王》並非是一張嚴格意義上的音樂專輯,但卻可以說是貓王整個“職業生涯”的巔峰之作。

——無論在電影,還是在音樂方面都是如此。

這部影片的成功,直接讓貓王成為娛樂行業歷史上第一位公認的“超級巨星”。

而且,由於整張專輯都是為《脂粉貓王》這部電影服務,在“連貫性”這一點上,還要超過大多數常規的專輯。

唯一的缺點在於,這張“原聲大碟”的時長太短了,一共只有七首歌。

其中一首《搖擺監獄》,樂隊還曾經以EP的形式發行過這首單曲。

嚴格算起來,只有六首是“新歌”。

不過,若是三張專輯一起發行,這一點倒也不算是太大的麻煩。

羅傑在紙上寫下《脂粉貓王》的字樣,而後繼續看向下一項,力量金屬。

所謂“北美玩另類、北歐金屬黨”。

力量金屬在“歐系搖滾”當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屬於重金屬搖滾的兩大分支之一。

所有的“金屬樂搖滾”分支當中,有接近一半的數量,都是從力量金屬當中衍生出來的,或者至少也是受到力量金屬相當大的影響。

在八十年代之初,鐵娘子、猶大聖徒、黑色安息日等一眾重金屬樂隊橫行搖滾圈的時候,一種“新興”的金屬樂卻是悄然流行起來。

以北美的Nevermore和德國的Accept樂隊為首,率先將古典音樂的元素融入“重金屬”當中,這也是早期力量金屬的雛形。

不過,前者在短暫地輝煌過後很快銷聲匿跡,而後者,並沒有在力量金屬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反而很快回到了重金屬搖滾的老路上去。

一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支叫做“萬聖節(Helloween)”的德國樂隊橫空出世,將力量金屬推到巔峰。

他們的專輯《七把鑰匙的主人》,也被普遍認為是力量金屬的奠基之作。

可惜的是,因為內部問題,萬聖節樂隊並沒有達到人們所期望的高度。

作為主要創作者的吉他手凱-漢森在這張專輯之後,就不知道將心思放到了什麼地方去。

緊隨其後的《七把鑰匙的主人2》,雖然在銷量上依然出色,但質量的滑落卻是相當明顯,不需要多麼高的專業水準,哪怕是一個普通歌迷都能夠聽得出來。

很快,萬聖節樂隊陷入了漫長的“內鬥”當中,不斷有成員離隊,而後又招進新的替補。

甚至樂隊的鼓手因戈-施威滕貝格還在1995年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選擇了自殺。

這對萬聖節樂隊的打擊相當的沉重,也讓樂隊一度陷入了解散的邊緣。

好在,樂隊還是勉勉強強維持了下來。

憑藉著過硬的實力,以及《七把鑰匙的主人》所遺留下來的影響力,萬聖節樂隊並沒有如同流星一般在樂壇消失。

當然,也沒能達到人們所期望的高度就是了。

這張《七把鑰匙的主人》,就是羅傑選定的《搖滾聖經:力量金屬篇》的作品。

當然,是兩部合併在一起。

雖然說,《七把鑰匙的主人2》的口碑要比第一部差了不少,但卻是很好地補完了這張專輯所要講述的“故事”。

如果缺少了這十首歌,整張專輯的“劇情”會變得不完整,就像是一本寫了一半就切掉的小說。

誠然,這本“小說”的後半本在質量和水準上要差了不少,但爛尾總比太監好。

這樣一來,三張專輯,各自有各自的缺陷,但湊在一起,卻是正好互補。

《地下絲絨與妮可》的商業屬性偏差,但《脂粉貓王》和《七把鑰匙的主人》在商業方面卻是要出色得多,完全可以帶動起前者的銷量。

《脂粉貓王》的時長太短,沒關係,《地下絲絨與妮可》和《七把鑰匙的主人》都是“長專輯”,尤其是後者,幾乎相當於兩張專輯的長度,絕對讓歌迷們滿意。

《七把鑰匙的主人》在後半張專輯上的質量有所下滑?《地下絲絨與妮可》和《脂粉貓王》的口碑,完全可以將其帶回到“正常水準”上。

這三張專輯,如果是單獨發行,每一張都有自身的致命缺陷。

但打包發行的方式,卻正好將這缺陷完美地隱藏了起來。

選定了三張專輯的內容,剩下的工作就簡單了。

將三張專輯的曲目一一創(chao)作(xi)出來,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

不過,在做完這一切之後,羅傑卻並沒有立刻回到樂隊,參與《美麗新世界》的編曲當中去。

這張專輯的編曲,有安妮、胖子和賈森負責,羅傑對他們的能力是十分信任的。

事實上,樂隊的四人,都具備單獨創作、編曲的能力。

哪怕是賈森,在個人能力上——主要是指樂器演奏水平——差一點,那也是因為他所學的東西太過於駁雜的緣故。

基本上什麼樂器都會那麼一點,也就相當於什麼都不精通。

但賈森掌握最好的“基礎樂器”是鍵盤,而鍵盤手這個位置,在許多的樂隊裡,本身就是要承擔主要創作任務的。

在一些特定的樂隊裡,例如夜願、林肯公園,鍵盤手的地位,還要超過吉他手。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樂隊的核心是後者。

當然,在【Darkness】樂隊內,賈森肯定不可能去挑戰安妮的地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且,【Darkness】樂隊本身,就和“大多數”樂隊的情況有所不同,絕對的核心既不是吉他,也不是鍵盤,而是羅傑這個貝斯手兼主唱。

不過,作為一名鍵盤手,賈森或許不是最頂級的那一類,但鍵盤手該要掌握的基本功,賈森都是掌握了的。

包括創作、編曲能力,也是“基本功”之一。

掌握的好壞暫且不說,但能力肯定是有的。

再加上更出色的胖子和安妮,若是讓他們從無到有去創作一張專輯,羅傑不敢保證專輯是否出色。

但若是在有曲譜、歌詞,乃至於創作理念等等一系列大的框架之下,讓他們對這張專輯進行編曲方面的修改,使之在不做太大改動的情況下,更加符合樂隊的特點,這項工作,胖子、安妮和賈森三人,是絕對可以勝任的。

哪怕少了羅傑這個貝斯手,影響肯定是有,但卻不會太大。

畢竟,賈森也是可以在排練的時候臨時充當一下貝斯手的。

至於羅傑自己,卻是打算趁著這段時間,去做另一件事。

《搖滾聖經》系列結束之後,樂隊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