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2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29

楊柏不斷的給楊小豔寫著信,訴說著自己到達深圳的諸多情況。

1977年的時候,由於香港的問題突出,又恰逢當時香港女王大壽,決定特赦一批人進入香港。

很多人便聚集在東門侯機外準備逃跑,那個時候的深圳人只是想四處奔波,想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如今改革開放,再不用逃去香港,反而是從香港學藝回來之後,回到了自己從小長到大的地方創業。

現在的深圳人說:

不管他鄉再好都比不上自己的家

改革開放了,深圳我回來了!

楊柏來信,給小豔寄了一些照片。

一張是自己的單人宿舍,給小豔看一張不用佔用空間的寫字檯。

第二張是與深圳第一個別墅區的合影。

小豔也算是,第一次見什麼樣的房子叫別墅了。

最後一張照片是楊柏過生日的時候,新同事們為他買了人生的第一個生日蛋糕,第一次為他點上生日蠟燭,第一次的許願,都挺有意思的。

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

這裡並不大,但是楊柏和楊松自認為,卻是可以稱自己為第一代來深建設者。

到了那裡,他們先是去應聘到了一家玩具廠的工作。

他們下了火車後,就偶然在大街上,看到了玩具廠招工的啟事。

於是,他們想先穩定的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再找商機。

啟事上寫的明明白白,是需要考試的。

楊柏說:

“小豔,你是知道我這水平的。沒有報什麼希望,抱著試一試的心情去考試,沒想到一下子就錄取了。但楊松沒考上。”

當時一次招收200人,有1500多人去報名。

考試題目都是香港出的。

楊柏還記得有一個題目,具體是考的是揹包如何分。

深圳找工作,目前看,還不是很容易。

當地沒有考上大學的同學,要麼到生產組去工作,要麼等著頂替父母的工作。

我能得到這樣一份工作,真的是特別的開心。

其實,楊柏的父母聽說要到深圳去工作,他們是充滿了憂慮,更不同意去那裡做生意。

萬慧來兩口子更是半開著玩笑的勸告楊柏:

“那裡離資本主義社會很近,太危險了,不要去。”

但由於工作上的挫折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激起了楊柏跟楊鬆動身的勇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跟小豔說:

決定去看看,不行再回來。

上了班,可是宿舍還沒有蓋好。

於是楊柏和一幫同事被安排在了還沒有人入住的一個別墅裡。

儘管是別墅,但當時周圍全是雜草叢生的荒地,沒水沒電。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個女的,一看周圍還有墳就嚇哭了。

於是三天裡就走掉了26人,不到三個月,當時同來的150人,就剩了不到78人了。

宿舍的床前,支著兩塊木板做成的簡易桌子,這就是不佔空間的寫字檯了。

慢慢的,宿舍有了,走廊裡還經常有人模仿香港歌星唱歌;

過生日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楊柏第一次吃上了生日蛋糕……

深圳的生活,楊柏慢慢發現還是多姿多彩的,很快就如魚得水了。

日子久了,他給楊小豔寄了一些衣服,有一件流行的喬其紗襯衣,還有一條牛仔褲。

這些衣服都是託人從香港帶回來的,因為當時周圍根本沒有服裝店。

就連給小豔發的幾張照片,都是到香港沖印的。

照片後面還印著“香港沖印、色調迷人”的字樣。

那時,蛇口也沒有衝印店。

其實,他跟小豔說,自己最難過的是想小豔的時候。

只能透過寫信和家裡聯絡,有急事也只能發電報。

過去,小豔能看到,能摸到,現在回到那間宿舍裡,只要躺在床上,就想起小豔,很難捱過晚上的時間。

全廠只有一部電話,號碼是四位數,主要是廠區負責和香港聯系業務的。

楊松到一家照相館裡幫工。

他是半天的時間工作,其餘的時間就跟人學著做點小生意。

後來,楊松又換了一家滑旱冰幫工,也是半天。

過去,從沒有聽過滑旱冰。

還是楊松在那裡幫工,楊柏去看他,才看到的。

楊柏的兩個同事,一對青年男女,來自不同的城市,可是兩人一見如故,很快陷入熱戀。

家人知道後,不到三個月,兩人就結婚了。

他們兩家幫他們購置了當地的結婚三大件:

彩電、冰箱、洗衣機,春節回家之前,又特地到照相館照了結婚照。

結婚照就在照相館裡拍的,可以選擇四個背景版本。

楊柏說,照片上的新娘穿著流行的白色婚紗,手裡還捧著一束塑膠花。

他是第一次見新娘不穿紅。

楊柏說,再回家,也要準備和楊小豔生個孩子。

看到同事有的小夫妻,媳婦帶著孩子來看他,別提多牛了。

那位同事懷抱嬰兒的照片,吸引了所有同事爭相傳看:

陽光從窗外灑進來,年輕的父親第一次抱起襁褓中的兒子,滿面笑容又緊張得不知所措。

還跟楊柏顯擺:

“第一次看到我兒子時,他一睜開眼就會笑,好可愛。”

雖然同事是笑著回憶說的,但楊柏感覺特別有炫耀的成份。

楊柏還告訴小豔,深圳是很有歷史的地方。

1899年,中英代表勘定了中港邊界線,立在他們中間的那塊木碑上,寫著“大清國新安縣界“。

深圳前身是寶安縣,縣城所在地,寶安縣前身是新安縣。

1913年(民國二年),廣東省新安縣複稱寶安縣,縣治在南頭鎮。

而楊柏如今就住在深圳南山區南頭天橋北部。

就是過去縣治的地方。

楊小豔跟楊柏說,他走後,家鄉也發生了挺大的變化。

聽薛德珠說,機場內修建職工食堂一幢,建築面積882平方米,正經挺大的。

今年又成立運輸專業科後,再成立了貨運室,編制配了6人,還配6名裝卸工人,建了庫房在150平方米那麼大的。

再就是,光復路那邊建成了省內最大綜合市場,就叫長春光復路市場,人氣那是相當的旺!

還有最後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杜十娘》特別的好看。

希望楊柏一定要看這部電影,權當是和小豔一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