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7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74

薛德珠痴迷做木工活兒,科裡的人都拿來取笑。

萬慧來一路上,腦子裡亂極了。

當時因為薛拯出走的事情,萬慧來回了孃家。

薛德珠則在單位裡請了假,打點行裝,去嵩山少林寺去找薛拯無果而歸。

張淑勸萬慧來說:

“想想德珠這些年,對薛拯那真的沒說的。你要是因為他要打薛拯,就跟他掰生,那可不對!”

萬慧來說:

“媽,不只是這一件事情。我們兩就不能說正事,沒一件事情,看法是一致的。想認真,就得吵架!”

“慧來,你看看自己這兩隻手,都是你身上長的,都無法做到一樣,何況兩個人呢?”

“媽,你這樣的大道理,我也懂。可是,輪到進入生活裡,這種不和諧,真的很令人痛苦。我現在經常想,是不是當時就不該和他復婚?”

張淑正在往暖水瓶裡注熱水,聽了這話,手一抖,一些熱水灑了出來,險些燙到自己的手。

“慧來,那個時候的事情,一是過去了,二是現在已和那時候的情況大不相同。現在,你們已經有了兩個共同的孩子,這是扯不斷的了!”

“媽,我也想了很久這件事情了。就是因為孩子,我才又有了這樣的想法。”

“因為孩子?”

張淑聽了,十分的不解。

“媽,薛拯的小學上學階段,你是眼見的,對嗎?”

張淑點了點頭:

“當然,我是看著他一天天長大的。”

“我說的是他的學習。想想,薛德珠整天醉心於木工活,把我家那個院子招的跟個小廣場似的。每次看到薛拯就在那群侃大山的男人中,支個小桌子認真學習,我的心,都有說不出的滋味。”

萬慧來說著,眼圈紅了。

張淑聽了,也搖了搖頭:

“你說這德珠哪都好,就是不重視孩子的學習。要不是看他平日裡對薛拯那麼好,就單憑這一件事情,讓人看了,還以為真是繼父所為呢。”

萬慧來一聽,來了精神:

“媽,你終於說了公道話了!那天,我和他吵架,就是這種心情,才說的那樣的話!”

張淑想了想,又搖了搖頭說:

“不對,你看慧來啊。這多年來,接送薛拯,德珠多用心吶。在孩子的吃穿住行,他哪樣少操一點心了?你上大學,我可是眼見著他一個人把薛拯拉扯大的。還有,他挺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的,經常和薛拯談心。”

“談心,還談的薛拯那樣的叛逆!”

張淑拍了下萬慧來的肩膀說:

“你這句話不是憑心說的,有賭氣的成分。薛拯的那種叛逆情緒,真的一點不能埋怨德珠。而且,德珠還很細心的疏導他。要不是薛拯知道了自己不是他親生,這幾年,你想想,平日裡還不是和他德珠親?”

萬慧來顯然被張淑的話說服了,但嘴還硬著:

“男孩子嘛,大了就不愛跟母親太近了。”

“這件事,別委屈人家,他對薛拯,那真的比一般的親爹都用心。再看看,他自己的兩個兒子,薛研和薛餘,要是依你看的那個缺點,不得加個更字?”

“所以,我認為他不注重教育,這三個孩子,真怕他都給帶偏了!”

“我說這話,你別說我老腦筋。我看吶,沒爹的孩子,才容易被外人帶偏呢。慧來,我就覺得,你對德珠有些成見。”

“媽,在孩子受教育方面,我倆無法溝通的痛苦,我真的很往心裡去。”

接著,她就給張淑講了一件事情。

那年,薛拯中考剛過,無數孩子有一種解放的感覺,也包括薛拯,薛德珠每天領著他到處遊玩,好個快活。

可是,萬慧來卻像更多的家長一樣,想到要準備孩子的下一步:

讓他進入好些的學校!

這是為孩子提供上大學的基本保障,進而贏得好的就業機會和崗位,到那時,父母就算在孩子學習時期盡到了責任,完成了使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醫院裡,同事們,議論著,哪家家長求人,哪家家長花錢,更多的兩者兼顧,目標就是指向一個方向:

孩子進了好學校!

萬慧來跟薛德珠說孩子擇校的事情,他倒很乾脆:

“隨緣多好,這樣孩子和家長都累!”

萬慧來被他氣的語結,此時,有一萬句話,都匯成了一個轉身,走了出去。

她想,孩子苦、家長累、乃至老師更累,這是我們逃避不了的。

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搞到今天,可以說進入了一個無可奈何的階段,原因就是:

誰都知道目前的現狀不合理,可是誰也改變不了!

往大了說,教育現狀也是我們社會的縮影,過渡時期的不均衡發展,越來越面向少數拿得起錢的人。

如果說貧富差距非常可怕的話,那麼,教育發展的不均衡、.asxs.的不平等,更加可怕,因為它是造成前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孩子如薛德珠所說,隨緣進了一個差一點的學校,萬一學習成績下滑,或是失去了學習興趣,這種後果,怎麼能用隨緣來解決?

萬慧來此時,一句話都不想再和薛德珠討論了。

他從不關心孩子升學方面的資訊,和大多數的家長,也不是一個風格。

很多家長們感興趣《長春日報》開展的“如何辦好較差學校?”大討論。

薛德珠聽了,只是搖搖頭,繼續去院子裡拿起了他的木工工俱。

其實,這個大討論,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全面的反思,整整用了20期的篇幅,討論時間長達9個月,涉及到問題的方方面面,參加人數之多,意見表達者社會責任之強,社會各界對教育問題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動,激發人們反思。

這次大討論是由《長春日報》的一篇報道叫《A校的高材生為什麼要到B校寄讀》引起的。

因為家長透過各種辦法給孩子辦轉學辦寄讀,進入比較好的學校,成為社會上非常關注的事情。

有人還稱之為新的不正之風,但是,你說家長錯了嗎?沒有錯!

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呢?

學校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好學校涇渭分明差學校已經是事實。

那有點能力,包括有點權力的家長,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離開差學校呢?

隨緣,薛拯依學區分,就是要到“第三世界學校”去上學,這是人們戲言的比較差的學校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