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29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293

這一年的秋天,薛德珠和萬慧來全家,緊隨候斌二老之後,便搬了新居,住上了樓房。

薛研和薛餘離開了伴隨他們童年的活動站,實在有些不捨。

雖然新居的樓下,可以打乒乓球,也不失為一個新鮮的樂事。

球桌是水泥和磚砌成的簡易球桌,再用幾塊磚放在球桌中間作為分割線。

薛研從哥哥的信中早就聽說了“麥當勞”。

但聽說麥當勞在繁華的深圳東門開了中國內地的第一家麥當勞餐廳,便馬上寫信給薛拯,顯擺一下。

薛餘在信裡,告訴哥哥,媽媽最近迷上了宋佳演的電影《庭院深深》。

在信裡,他跟哥哥就有說還完的話,跟平日裡,話少的他,簡直是判若兩人。

在信裡,他給哥哥講石頭樓的故事。

還特別詳細的講了“小西山”發現古墓的事情,把關於墓群的介紹文字,均寫在了信裡:

這是原始社會、春秋時期的墓群。

位於磐石縣吉昌鎮吉昌村西南約1公里的漫崗上,漫崗俗稱“小西山”。

石棺6座、灰坑1個。

出土石器18件,陶器6件,銅器3件。

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壙石棺墓。墓中均有隨葬品。

隨葬品中的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鑿、刮削器、石矛、石鏃、佩飾,這些器物除個別為打製外,多數為磨製。

陶器主要有罐形鼎、碗等,均為素面手制。

銅器有雙側曲刃短劍、扇形斧、鏃等。

在墓區西側的山坡和山頂部有一處面積6萬平方米的遺址區,在這個區域內的耕地和斷層中採集有打製的石斧、石鋤,磨製的石斧、石刀、石紡輪和一件殘破的石磨盤。

陶器殘片有橋狀耳、柱狀耳、鼎足、口沿等。

薛拯看了薛餘的信,鼓勵他多看這方面感舉趣的書,也多聽這方面的故事。

薛拯說:

過去鄰居何伯伯家是滿清貴族出身,沒少跟爸爸講那個時候的習俗,為什麼不試著讓爸爸說,弟弟你來個專項的整理,之同,哥哥幫你推薦雜誌社,讓你的文字變成鉛字!

其實,老何在世的時候,沒少跟薛德珠談論過去他們滿人的一些事情。

看到薛德珠收拾院子,便想起滿族人的四合院:

清朝中期以後的滿族住宅,一般都願意建個有四方形的寬敞院落。

其中坐北向南的房子就是正房了,通常也就是三間左右,偶爾也有五間左右的。

每間長4米多,中間的位置開個門,進門是堂屋。

堂屋裡,一般有鍋、灶、還有廚房用具。

西邊的那間大些,叫上屋,常常是家裡的長輩居住。

而東屋就多數是晚輩人居住了。

院子的左右還建有東西廂房,西廂房一般做為碾磨房或放零雜物品的倉庫。

東廂房就是存糧的糧倉,如果遇上人口多的人家,也住人。

有東西廂房的人家,如果再在四周砌上院牆,修成大院,前面有了門樓,這就是標準的四合院了。

在街裡的一些平房區,或是農村,這種院子多用柞木細杆圍成,俗稱“障子”。

而大門,一般只有兩根豎柱、兩道橫樑、兩扇大門,俗稱門樓子。

如今的滿族普通人家,除了正房,一般只有一個倉房。

老何家和薛德珠家的平房院子,就是這個樣子。

記得薛德珠做木工活的第一天,老何講了滿族人的木質傢什。

“德珠,你這院子,進了門,就是這樣一張木工桌。跟你說,,我們過去一般的滿族人家,一進大門,也是一個大物件。橫築一段牆那叫影壁。要是富貴人家,在影壁上還塑有日出雲海,龍鳳呈祥傳統圖案。”

薛德珠一聽笑了:

“老何,這和我做木工活,有什麼關係!”

老何站在那裡,用手比劃著說:

還別說,真有木工的事兒。在影壁後,要豎一根長至九尺,碗口粗細的木杆子。杆上端貫一錫鬥,或者木鬥、或者草把。這杆有講,那叫“索羅杆”,俗稱“千年棍”!那可是有故事的。

薛餘一聽,來了精神,搖著老何的手說:

“何伯伯,快講講這個故事給餘兒聽!”

於是,老何來了精神,瞪著圓圓的眼睛,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年青時,手持索羅棍,頭頂北斗星,在長白山挖參,艱苦創業,後來打下江山。

索羅杆即努爾哈赤挖參時的索羅棍。

杆上的鬥和草把,是放五穀雜糧和豬雜碎的,以供奉烏鴉、喜鵲,因為這些烏鴉曾救過努爾哈赤的命。

實際上滿族立杆是為了祭天,是古代祭神樹的一種演化。

古籍中有北方先民立杆祭天的記載。

影壁和神杆成了昔日滿族住宅的獨特標記。

建國後,影壁和神杆逐步絕跡,過春節還有豎燈籠杆的。

老何開著玩笑說:

“薛木匠!做燈籠杆!祖宗板!煙道!躺箱......哪樣也少不了你這木工活兒!”

薛餘一聽,又搖起老何的手說:

“何伯伯,什麼叫躺箱?”

老何聽了,便講起了滿族人的臥室。

這臥室最大的特點是環室三面築火炕,這種炕也叫萬字炕(“*”字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般南、北炕為大炕,東端接伙房灶,西炕窄,下通煙道。

西炕上一般不擺設雜物,尤其不能掛帶人物的圖畫照片。

因為在西炕牆上端供著神聖的“窩撒庫”——祖宗板,這是一塊不到一米長的木板,上放神匣,神匣內裝有祭神的神器或神偶。

祖宗板上常貼掛籤——一種表示吉祥和家世的剪紙。

西炕一般不能坐人,連貴賓至友也不能坐,北炕牆上置放宗譜的譜匣。

南炕梢一般放描金紅櫃,北炕梢陳設一隻與炕同寬的長木箱,俗稱躺箱,上放被褥和枕頭。

北炕(或南炕)上常放一張小炕桌。

冬令時,炕上放一隻泥制或鐵製的火盆。

滿族居室的結構寬敞、實用,擺設簡樸大方。

滿族酷愛清潔,連泥盆都擦試得黑中透亮,使人感到這個民族的勃勃生氣和對美的追求。再就是暖閣。

有的滿族人家把臥室隔為兩間,北間靠炕頭部分叫暖閣,老人多睡在這暖和、安靜的暖閣裡。

薛研聽了,忙說:

“何伯伯,我一個同學教了我一首滿族人唱的歌,您聽聽:

澆梁頭,澆梁頭,祖祖輩輩出王侯;

澆梁腰,澆梁腰,祖祖輩輩吃犒勞。

這是什麼歌?”

薛德珠樂了:

“這還用問啊?你那歌詞裡不是說了,上樑嘛。那就是《上樑歌》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