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30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303

萬慧來這次長白山之行的第二個收穫,就是關於當地的幾種特產。

小的時候,每天早上擦雪花膏,就常聽母親珍珠跟自己講:

“這是人參雪花膏。”

萬慧來抬起天真的眼睛曾多次問媽媽:

“媽媽,什麼是人參?”

珍珠媽媽說:

“是東北的一種很神奇的生物,可以讓慧來變的更漂亮!”

慧來高興的搶過媽媽手裡的人參雪花膏說:

“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我的阿拉丁神燈,也是我的小金魚!還是我的......”

所以,從萬慧來小的時候,這人參,特別是來自長白山的人參,是多麼的神奇妙,又是多麼妙不可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多年後,長白山的人參,給了萬慧來別樣的思緒。

婚禮後的第二天晚宴上,幾道藥膳魚,令大家格外興奮。

桌上的醫務工作者多些,對藥膳的理念,也就更加的有感覺。

其中有一種魚叫鱖魚,也被大家俗稱為鰲花、鱖花魚、季花魚、桂花魚、桂魚。

鱖魚是長白山特產的一種食用淡水魚。

這魚令萬慧來難忘的,是它的功效。

它天然產量相當高。

肉是潔白的、且細嫩而鮮美,沒有小毛刺,富含蛋白質。

據當地採集的關於此魚的數據資料,這魚的可食部分富含蛋白質、脂肪、熱量、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

其實這個鱖魚,自古就被列為名貴魚類之一。

就在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內的隨葬品中,就有鱖魚。

當地人愛稱鱖魚為桂花魚,原因是它的幽門垂多而成簇,就稱它為桂花魚。

又因為它的味道清香撲鼻,鮮脆可口。

所以,曾有人稱頌它可謂:

“席上有鱖魚,熊掌也可舍”。

值得特別讓人警覺得的,就是鱖魚的12根背鰭刺、3根臀鰭刺和2根腹鰭刺均有毒腺分佈。

曾被用作古代的暗器半成品。

若被刺傷後,會腫痛難忍,發熱、畏寒。

它是淡水刺毒魚類中刺痛最嚴重的魚類之一。

所以,在捕捉和剖殺鱖魚時,應特別小心。

鱖魚的肉卻和上述有毒性的鰭刺完全不同。

味道甘美,還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

最為可貴的,是它的尾巴,可以治療小兒軟癤。

它的膽可治療骨鯁在喉。

萬慧來認真的聽著這一切,開啟自己的小本子,開始一點點的記錄著。

“萬主任,您還真的對食療法感趣?”

一位宴會廳裡的另一桌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他看著萬慧來錯愕的眼神,忙遞上一張名片,連聲說:

“對不起,對不起,忘記了自我介紹。我是來自上海的姜東。久仰萬主任大名,幸會幸會!”

萬慧來禮貌性的站起身來,朝姜東點了點頭,雙手接過了名片,夾在自己的本子裡。

姜東用手指著萬慧來身邊的那張空椅子,轉過頭來,用疑問的眼神示意:

“我可以坐在這裡嗎?”

萬慧來微微蹙了蹙眉頭,還是點了點頭。

廳裡的服務人員繼續介紹鱖魚的聲音,成為了他們談話的背景音樂:

“鱖魚,一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

所以長白山是它們最舒服的家。

冬季裡,鱖魚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

春季天氣轉暖時,則游到沿岸淺水區覓食。

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

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

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叢集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

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冒昧打擾了,不好意思,萬主任。”

兩個人雖然坐在一張桌子上,卻一直沒有說話,直至聽到介紹的內容到了這裡,男人竟有些臉紅了。

萬慧來抬頭看到男人的這個樣子,內心禁不住納悶起來:

都這個年齡了,為什麼還愛臉紅?還是個高高大大的男人?

“萬主任,您喝點什麼嗎?”

姜東看萬慧來桌前的杯子裡的茶水都涼了,也沒有動一口,便忍不住問了句。

“不喝了,我馬上就走了。”

一聽萬慧來要走了,姜東馬上來了勇氣:

“萬主任,我是帶著任務來的!”

“哦?”

萬慧來擰起眉頭,轉過頭看著姜東。

“是這樣的......”

接下來,姜東跟萬慧來詳細說了自己的意圖,他說的那樣的懇切,那樣的細緻,足足說了二十多分鍾。

萬慧來聽了前幾句就明白了他的整個段落的中心思想。

姜東來自南方的一家日用品化工廠,他的家族參與了這家工廠的股份。

最近,工廠啟動了一個新興的專案,就是想利用長白山的人參,生產一種化妝品。

而在尋找研製這個配方的人材時,意外的知道了這種化妝品早在多年前就有了半成品。

而這半成品的發明人就是萬慧來的母親薛珍珠。

姜東就是被工廠派過來尋找萬慧來的。

萬慧來好似聽了這樣的請求,也並不吃驚,只是不再好奇,甚至有些不感興趣。

於是,萬慧來的思緒開始分散開來,也隨時能聽到廳裡介紹鱖魚的聲音:

“鱖魚體側是扁的,上部呈青黃色或橄褐色,有許多不規則暗棕色或黑色斑點和斑塊,腹部灰白,背部隆起,口較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魚鱗細小、呈圓形,性兇猛,肉食性。

鱖魚體長76~210mm。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

口大,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線,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最後,姜東從自己的手提包裡,拿出了一份厚厚的資料,他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雙手遞給萬慧來,說:

“萬主任,我此行的主要目前,就是能跟您見上一面。能說出這些話來,我太開心了。謝謝您!”

萬慧來好似就在等待著這一刻。

她也開心的微笑起來,站起身接過資料說:

“我該謝謝你才是,這麼高估我的能力。好,資料我收下了。謝謝。”

說完,她把資料裝在自己的包裡,頭也不回的走了。

只留下姜東,還在有些沒緩過神來似的,看著萬慧來的背影,擦拭著額頭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