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32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326

去年這一年裡,萬慧來感覺特別的不順。

首先是對面的鄰居家裡出了那樣的橫事後,女人又得了精神病,對萬慧來家裡的困擾,那真的就是一言難盡。

是辦法都想遍了,最後只有一條路: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先去萬慧來的孃家躲了一段時間,可是,候斌去世幾年了,單位偏偏這個時候,欲收回房子,沒有辦法,他們只能騰出房子來,回到原來住處。

萬慧來與薛德珠一商量,只好找房子搬家。

可是,薛德珠一連找了幾個房子,都是那種人人避諱的屋子。

沒有辦法,先放一放,暫時忍一忍。

這一忍,又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薛研竟然和對門鄰居家裡的女兒談起了戀愛。

萬慧來是透過薛研的老師才知道了這個情況,放下老師的電話,萬慧來如五雷轟頂一般。

薛研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給家裡出了這樣大的難題,自己和薛德珠竟然矇在鼓裡,還要讓老師通知自己,這臉臊的簡直沒地方放了。

真想馬上回家,把薛拯扒掉一層皮!

但萬慧來坐在辦公室裡,冷靜的想了想,這件事情真的要好好的處理,不能再像薛拯當年的樣子。

她要曉之以理的對待薛研。

但是當務之急,是要馬上搬出原來住處,讓薛研不能再繼續接觸對門那個女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是,萬慧來見薛德珠暫時買不到相當的房子,自己又沒有時間跑。

便想到了楊小豔。

楊小豔出國旅行了,萬慧來一聽,就不打算說了。

“慧來,你要是沒有什麼難心的事情,不可能在上班的時間找我,快告訴我!”

見楊小豔窮追不捨,萬慧來便說了情況。

“說了也是白說,你不在國內,能有什麼辦法。”

楊小豔笑了:

“你還真的有福。告訴你吧,我剛弄好一套房子,還打算回國後去入住呢。你先住吧!一會兒,我打電話讓人給我送鑰匙去。”

萬慧來聽了欣喜萬分:

“小豔,你真的就是我福星。等找到想當的房子,我就趕快買下來,給你騰房子。”

“急什麼?買房子是個大事,不要急。”

萬慧來欣喜萬分,第二天就搬了家。

薛研當然對搬家存有質疑,於是,萬慧來便和他攤了牌。

萬慧來說,這樣的人家別人都避之不及,人還要和他家的女兒談戀愛,你是要氣死我吧?

薛研說:

“媽媽,爸爸,哥哥說在國外,男孩子到了十八歲,就要自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戀愛上,都不必透過爸爸和媽媽和允許了。而且,他還跟說,人這輩子好好的做成一件事,就算成功了,我不愛學習,為什麼偏偏浪費時間上學呢?”

萬慧來聽了,真的被他氣的不行。

“薛研,你真的就是你哥的升給版本啊!”

“我哥怎麼了?還不是他的任性才得來了這一切!”

萬慧來狠狠的咽了口唾液,啞著嗓子說:

“薛研,你哥那是任性得來的嗎?那是你姥爺為他用心良苦的結果啊!後來,他在美國出的事情,你不知道嗎?”

萬慧來低頭垂淚,薛德珠既心疼萬慧來,又生薛研的氣,正想指著薛研大罵。

“德珠,薛研的事情,我慢慢和他講。你先幫我找點藥吧,我頭疼。”

結果,無論萬慧來和薛德珠用什麼樣的方式,都說服不了薛研輟學的決心。

而且,他振振有詞:

“戀愛可以不談了。但學校,我是堅決不去了。”

還沒有等萬慧來跟他“曉之以理”,他便擅自作主輟了學,去“百里香”學做豆腐串了。

當時,人們不知道這“豆腐串”是什麼食物,也不知為啥“穿起來”。

可是,畢竟有一些熟悉再發的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過去買過他的牛肉、燒雞、饅頭什麼的,如今一見他又賣這種豆腐串兒,就買一串兒嚐嚐。

這一嘗可就放不下了!

因為吃起來,又香又軟,吃了這串兒想那串兒。

大約過了半年光景,人們驚奇地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種豆腐串兒了。

特別是一些中小學生,一開運動會或去春遊什麼的,都嚷嚷著讓爹媽給買幾串兒豆腐串兒帶著。

同志街和紅旗街一帶的老百姓,不少人從小就吃再發的豆腐串兒,長大了也忘不了。

老百姓其實是最好的“廣告”,他們一傳倆,倆傳仨地講著有個“十裡香”,賣的豆腐串兒好吃。於是““十裡香豆腐串”兒”的名字在長春乃至北京、天津、大連、哈爾濱、齊齊哈爾迅速地傳開了,他的真名再,反而被人們給忘記了。

一開始他小打小鬧,推個小車子賣豆腐串兒,也沒有人在意。

後來他辦飲食服務許可手續時,是燻燒雞。

現在“十裡香”的豆腐串兒反而後來居上,已成為這裡的一道名吃,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新“老字號”,必須註冊登記了。

可是用什麼名註冊呢?

一家人坐在一起想,什麼“北方豆腐串兒”、“順發豆腐串兒”、“燒雞豆腐串兒”、“再發豆腐串兒”……

一家人正絞盡腦汁,女婿突然一拍大腿說:

“嗨,還起啥名啊,大街上老百姓都叫開了,就是十裡香豆腐串兒嘛!”

大夥也都異口同聲地說:

“爹,就叫這個名吧!反正你十裡香已經出了名了……”

再發想了想,點點頭說:

“中!中啊!這個名其實是老百姓給咱起的呢。”

“十裡香豆腐串”兒的出現,立刻在盛產糧豆的北方掀起了一場“豆腐串兒”大戰。

一時間,北方的大街小巷出現了許許多多“十裡香”豆腐串兒。

後來還有什麼“老頭豆腐串兒”、“老太太豆腐串兒”等等……

可是,十裡香又推陳出新,設計出雞湯豆腐串兒、麻辣豆腐串兒……

別人做不出這種地道的滋味,敏感的人一嘗,便知真偽。

後來,吃豆腐串兒的人太多,十裡香也弄不過來了,於是只好多開幾個點。

他讓女兒、兒子,還有幾個侄子等,分別在鬧市的各處,分別掛起了““十裡香豆腐串”兒”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