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36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369

接著一位燙著捲髮的年輕人說起了長春站:

“我是瀋陽的,你們火車站,乾淨、寬敞。給我印象就是好。”

他豎了下大拇指,又接著說:

“我小時候,就去過人民廣場的工人文化宮,聽說今年還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

全國文明示範宮榮譽稱號。”

那位通訊員說:

“論貢獻,應該是長影製片廠,據說長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計劃。隨後又要建設長影世紀城......”

聊的起勁的時候,參與進來的人,也有七、八個人。

他們一點都不在乎薛餘是否接話,大家你一嘴他一舌的,也沒有機會讓薛餘插話。

燙著捲髮的年輕人,說話的時候,有些抑揚頓挫,好像有過播音方面的訓練,沒多久,便吸引了眾人。

於是,他講起了自己的故事,也深深的吸引了薛餘。

他的童年家住在鐵西區,那裡發生的故事很多。

他說,沒有學過漂亮的兒童車,遊戲就是玩泥巴和女孩子跳方格。

所以,從小女孩子就管他叫“賈寶玉”。

大人們在忙碌著,沒有時間顧及他,所以,他是不是賈寶玉,沒有人管他。

他記得小時候,最愛五分錢的糖果。

後來,家裡父母都因下崗潮而失去工作,生活猝不及防給他們來了一次大轉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說,那段日子,他眼裡的世界就是:

垃圾成堆,塵土飛揚,貧窮動盪,也是他給自己家住的那條街貼上的標籤。

他還說,紀錄片導演王兵,前段日子,就將鏡頭對準了這條街上,一群燙著捲髮的年輕人。

拍攝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都跟他同齡---十八歲。

薛餘聽了,抬頭認真的看了看這位燙著捲髮的年輕人,真的想告訴他:

我也十八歲,這樣的我們散落在人群裡,被人們稱為小馬小張或者小王。

你日常生活的全部範圍在一個叫做鐵西區的地方。

這條街的真實面貌並不如它的名字一樣引人遐想,和北方絕大多數城市一樣,到了冬天,樹木枯萎,花草凋零,不下雪的日子裡,它是灰的,下雪的日子裡,它是灰白的。

動輒零下20多度的氣溫,你無法在一個沒有暖氣的屋子裡站住腳。

被石灰與磚塊佔據90%的街區,出門前必須穿上厚實的膠鞋和大衣,沒有人敢在東北的冬天挑戰寒冷,你只能老老實實地把自己裹成棕熊,完美地融入這塊灰色大背景。

“出門幹什麼呢?”

燙著捲髮的年輕人說到這裡,他笑了:

“我也想為父母減輕負擔,可是,我真的沒事幹。”

他說,自己每每出門,一定不是去工作。

國企改革後,鐵西區很多的工人都下崗失業了,有和他一般大的年輕人,也有他父母一樣的同齡人。

就算他如此年輕,都覺得重新就業的機會很渺茫,並且一年之後,他住的那條街還要面臨拆遷。

這些整天在家呆著的人,都做些什麼呢?

有人問燙捲髮的年輕人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薛餘的問題。

燙捲髮的年輕人聽了,吐了個菸圈,說:

有些人每天從厚厚的雪堆裡挖鐵片賣錢。

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做法是買彩票。

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鬧著玩,而是成群結隊的人聚集在鐵西區的集市空場,手握一張白色紙片,紙片上的那串數字可能什麼也不是,也可能是美好未來的最後一點希望。

既然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不再是安穩生活的保障,索性也就賭一賭吧,反正已經一無所有。

“那買彩票的錢從哪兒來的呢?”

“呵呵,借的唄。”

你的時間全部由你支配。沒有人會對你說:

“你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事實上,如果有人說出“應該”這個詞,恐怕連他自己也會覺得可笑。

但對於一個十八歲的燙著捲髮的年輕人,當下這個階段,你能想起生活裡最帶勁的事兒,只能是:

他說——泡妞談戀愛。

“可是沒錢。”

是這樣的,對於這個東北燙著捲髮的年輕人來說,錢永遠是最大的問題。

“可是也沒人有錢。”

於是對於東北燙著捲髮的這個年輕人來說,錢又永遠不是最大的問題。

那位通訊員問:

“那你泡著妞了嗎?”

他揚了揚頭上的捲髮,又說起來。

在同樣窮的情況下,和隔壁的小王、對門的小朱,他們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他們們擁有的還有同樣年輕的身體和年齡。

而泡妞,大家的花樣是差不多的。

寫一寫蹩腳的情書,或者送一朵兩朵採來的花兒。

嘿,竟然也能追到姑娘!

那位中年戴眼鏡的人說:

“那你可真是感到幸運。我勸你,年輕人,不管重活輕活,別呆著,幹起來再說。”

“你不明白叔我找工作有多難。多虧還有個姑娘喜歡我。我每次找不到活幹,受打擊時,就想起我那位,穿黃色小襖走在雪地裡的姑娘,她真美。我的心也就美起來了。”

中年人聽了,有些著急的說:

“有了女朋友,就更不能呆著了。你要有責任心,對人家負責!”

“那您幫我找個工作得了?”

......

一路上,薛餘坐的那個位置,是全車箱裡最為熱鬧的地方。

很多人,一直好奇的往這邊觀望,更是不斷的有人往這裡來,參加聊天的,看熱鬧的,站在附近的過道上。

窗外,火車慢慢的進入了長春。

遠遠的街面上,不斷的有車輛進入了薛餘的視野裡。

車箱裡鼎沸的聊天聲,離薛餘越來越遠,他開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那些看著就熟悉的道路上,還是那些牌子的汽車。

薛餘遠遠的盯著這些路面上的車,認真的分辨著:

麵包車、捷達、吉普車......

他還看到了自己經常乘坐的264路小公交。

偽滿皇宮門前古老的站牌,是這個時代的交通標誌。

老舊的公汽,是長春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當然還有黃綠色有軌電車

爸爸說,有軌電車發展的頂峰在1960年,

當時擁有6條運營線路和88輛有軌電車車輛。

運營里程長達53公里......

看著看著,不知不覺,薛餘的臉上,已經爬滿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