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39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392

劉蝌蚪撲在薛餘的懷裡哭訴:

在你的勸說下,我以為,是為了自己必須饒恕她。因為你告訴我,一個人不能永遠在胸中養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可是,現在我才發現,我這種仇恨是多麼的沒有來由,讓她多無辜、多難受,我卻連個道歉和悔過的機會都沒有了......”

劉蝌蚪的一番話,說的薛餘也嗚咽起來。

他們可能過於悲傷,過於深入自己的情緒之中,連周圍人的議論,竟也沒有聽到,這對他們來說,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哎!活著不孝,死了亂叫喲!”

“她媽媽,是不是因為這個女兒,為她尋回個這麼小的女婿,而氣死的都難說呢!”

“你這話可不能亂講,人命關天,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兩個婦女的八卦被一位村幹部模樣的人叫停了。

然而,令大家吃驚的是這對男女,竟然不僅沒有受人們如此

薛餘與劉蝌蚪的相識是偶然,好感沒有來由。

情感這個東西,是很微妙的。

如果兩個人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擦肩而過,也許互相都不會對視一眼。

劉蝌蚪從失去婚姻的那一天起,就對男人失去了希望,以她對未來的期許,壓根就不可能這麼快的墮入情網,而且還是一個小自己十歲的男孩子編織的情網!想到這,現在的她,還是忍不住搖頭嘆息。

這種嘆息聲,也許就應了哲學家康德的一句話:

有一種美的東西,當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意境就是如此。

過去,她也許在腦子裡幻想過無數個未來的男友,或高大帥氣,或儒雅知性,或是翩翩灑脫,或踏實穩妥......

可是,卻沒有年齡這個詞出現過,因為,她從少女懷春時期,就沒有想過比自己小的男生還能吸引了她。

薛餘,就更是奇怪自己的變化。

從初戀,到那段令他幾乎擊垮他,好不容易才走出來的情感傷痛,他對愛情的期許,有著太多美好的想像,如果說出來,對於這樣一個典型悶騷男的世界來說,洋洋灑灑萬言也不為過。

可是,無論有多麼多的美好想象,多麼多的假設構想,都沒有關於自己能愛上一個“神仙姐姐”,更令自己吃驚。

可是,他們偏偏不是在上述幾種境況下相遇和相知。

叔本華說:

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但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曾幾何時,不知多少次,都想過分手,都想過這種戀情也許明天就會化為烏有。

特別是劉蝌蚪,開始的時候,一向自信的她,遇上了薛餘,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讓她自以為是情感和離婚後身全的空窗期,給自己帶來的這種錯覺。

但是,日子久了,她卻發現自己已是泥足深陷。

她發現自己雖然已擁有成熟的年齡,卻還有一股子十分率真和青澀的衝動。

慢慢的,順其自然,這四個字,經常出現在她的腦際。

也是這四個字,讓她變的不再糾結,也不再掙扎。

隨著深入的瞭解,他們同時發現,在靈魂上,他們才是真正的一對韻律一致的舞伴。

他們彼此發現對方,才是自己尋找的,那一個隱藏在不可能的條件下的有趣的靈魂。

就象兩個人一起走進書店,不約而同拿起泰戈爾的書,因為同時被封頁的這句話吸引:

“有一個夜晚,我燒燬了所有的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後來,透過瞭解,才知道他們內心都經歷過別人無法理解的痛苦,而對彼此來說,卻是那樣相似,那樣的感同身受。

有一種人,赫拉克利特這樣形容:

人的真實生活不在於穿衣吃飯,而在藝術、思想和愛,在於美的創造和冥想以及對於世界的合乎科學的瞭解。

薛餘和劉蝌蚪詫異的發現,偏偏他們倆同屬於這一種人。

他們在一起後,發現內心變的安靜了。

難道真的如尼采所感的那樣?

世界瀰漫著焦躁不安的氣息,因為每一個人都急於從自己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而當時被媒體炒的沸沸揚揚的明星“姐弟戀”---鋒菲戀,當然在經意和不經意間成了他們關注的焦點。

謝霆鋒說王菲是他創作樂曲的靈感之源。

他說王菲思路開闊,不僅會唱歌,更會創作,精彩能在謝霆鋒創作瓶頸時一語點醒,讓謝霆鋒對她既有愛,又有知音一般的惺惺相惜和崇拜,受益匪淺。

“這些感受,真的可以有。”薛餘對著電視屏幕裡的八卦直點頭。

謝霆鋒為王菲寫了一首歌,很多人都聽過。

那就是非常出名的《迷魂記》,被編在2001年《王菲》這張專輯裡。

王菲就是這樣,從不吝嗇對別人的誇讚但也不會妄自菲薄。

原因,這是一首分手的歌曲。

從謝霆鋒和王菲走過的感情之路來看,這首歌是兩人在第一次分開後,謝霆鋒送給王菲的歌,為兩人結束的感情畫上了句號。

雖然這個社會對女人依然不夠寬容,但對王菲是個例外。

她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也有能力承擔事情的結局。

可是,普通人呢?比如劉蝌蚪,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面對社會所有的敵意嗎?

“你花發時我未發,我花發時,花滿涯。”

這是薛餘寫在桌上的字,何嘗沒有無奈和遺憾呢?

“我用所有的積蓄,開了間電腦公司,在你的城市,代理了聯想電腦。”

劉蝌蚪的話,令薛餘吃驚:

“你是門外漢,為什麼這麼做?”

“你在行啊!還有你的幾個遊戲兄弟!一起做事,一起玩遊戲,不是你們的口號嗎?”

薛餘在電腦學校裡,一起玩遊戲時,有三個合手的兄弟。

彼此不叫名字,叫A、B、C、D。

薛餘的年齡最小,叫D。

可在遊戲的世界裡,薛餘是大佬級的,對此,他自詡:天生麗質難自棄!

老師說他們沒有正事兒,有玩遊戲都能玩到通關的本事,如果放在鑽研電腦程式設計上,個個都是人才。

可是,天天在一起扎堆玩遊戲,遊戲功略都能領悟準確,對學校課上的程式設計,卻合部都能聽的昏昏欲睡。

於是,他們不得不在暗地裡佩服老師“有眼力”。

為了玩遊戲,不得不開啟電腦機箱,加個風扇、插個內存條、升級個研盤啥的。

為什麼這麼做?

為了遊戲玩的爽唄,這些都是為了電腦速度更加快捷,便於在遊戲裡稱王稱霸。

於是,為了完成這些動作,使得薛餘等人,更加珍惜課堂上學來的電腦硬件知識。

久而久之,玩遊戲,這麼不著調的事兒,學期末,竟讓A、B、C、D成了電腦硬件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