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44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445

十年前,萬慧來在長山白的一次經濟協作會議上,認識了企業家姜東(江東)。

後來,萬慧來曾想發展母親珍珠留下來的化妝品花妝配方。

姜東也曾經參與過,一直沒有機會把產品真正的做起來。

紀良在北京的一個朋友,與姜東合作了一家房地產生意,這家公司落戶在一個三線城市裡,名叫鳳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萬慧來從醫院下來以後,接受了姜東和紀良的邀請,到了這家房地產公司,被任命為鳳翔房地產公司的行政總監。

心有鴻鵠之志的萬慧來,不甘心過平淡而安穩的生活,她想幹一番事業,想擁有更好的生活,而要獲得這些,就需要自己去創造,去拼搏。

這次機會,讓她自己掌舵,並將住宅開發作為了主導方向。

公司才是創業之初,她便霸氣喊出了目標——“5年後,要讓鳳翔成為當地最好的房地產企業之一,10年後成為全省最好的企業之一。”

當時的房地產行業鮮有女性的身影,而巾幗不讓須眉的吳亞軍,愣是殺出了一條血路。

也許是萬慧來情商方面十分出眾,這也成為她馳騁商界的有力武器之一。

如今不到十年,鳳翔的業務已經遍佈多個城市,累計開發專案26個,建築面積約上萬平方米,待開發土地儲備約幾萬平方米。

去年,鳳翔實現了上億元的銷售金額。

萬慧來和姜東帶領鳳翔,成功地從一家區域性開發商,進入全省性房企的“第一梯隊”。

走向事業巔峰的萬慧來依然行事低調,她一直堅持“三不原則”——不簽名,不上鏡,不接受採訪。

十年過去了,中間她多次回家時,都是衣著樸素。

連跟她住了十多年的鄰居,都不知道這萬慧來是個老總,而且還是個大房地產商。

接送她的司機,都會被她限制在離自己家兩百米的地方停下車來等她。

因此,親人朋友關於萬慧來的訊息並不多,也許這層神秘正是她行事謹慎的寫照。

據說,後期,公司做大之後,她在公司內部仍不設副職,沒有秘書。

她的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裝修也很普通。

在企業運營中,她對每一個決策都會反復推敲討論,不打無準備之仗。

她做為一個女老板的運營“真經:

“我只是一個做事的人”。

萬慧來身為女性特有的細膩與堅韌,讓企業的發展也十分穩健。

在以規模論英雄的房地產行業,老闆們都汲汲於快速擴張。

在萬慧來的極力主張下,鳳翔明明有實力擴張,卻選擇了保守發展。

因為在她看來,走得快,不如走得穩。

看來,姜東在企業經營方面,也認同合作者萬慧來的獨具“真經”。

萬慧來最重視的是企業裡的人才,她說,人才比老闆重要。

他們才是企業的“壓艙石”,什麼都可以解除安裝,唯獨壓艙石不可以,否則,企業必然翻船。

同時,她也不忘吸收新鮮血液,尤其是有才能的人。

這些年來,萬慧來不斷更新自己儲備的人才庫。

只要企業需要引入人才,她就從自己平日裡積累的“庫”中搜尋。

這些人與鳳翔內生的骨幹高層一起,建立起大運營體系、城市地圖、客戶研究體系,基於營銷邏輯的客儲體系等,更有力地支撐著企業的快速發展。

萬慧來更對管理者也充分授權。

她與下屬進行了明確的分工,為了精準的把握市場週期,有長遠眼光。

所以,五年內的事情,她讓下屬看,五年後的事情,她自己看,她不僅要規模與質量,她還要“安全”。

萬慧來還以女性天然的謹慎與耐力,讓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

儘管有人曾嘲諷是萬慧來個女人,在財務上,也許永遠有一個“安全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事實證明,萬慧來的“守財”是極具戰略眼光的。

今年爆發金融海嘯,當時幾乎大部分行業,都深受震盪。

而資金面臨危機,只有鳳翔卻在這波海嘯中,毫髮無損。

有人說,萬慧來不會也無需向任何人求助,即使鳳翔資金鏈斷裂,她也許能從另一個口袋裡,拿出錢來。

穩紮穩打的理念,讓鳳翔的負債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並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正如萬慧來笑言:我是醫生出身,總是追求活得長久!企業也是一樣,只有活下來,才有做強和做大的可能。

萬慧來做企業這十年裡,運用最多的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

她經常在給企業員工做培訓的時候說: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是對沖風險。

所以如若要實現,一方面透過產品組合,提升產品價值;一方面非常時期能為公司提供現金流。

雖然這十年中間,萬慧來曾因為薛德珠一意孤行的傷害楊小豔事件,引發她對薛德珠,完全沒有共情能力的做事方式,忍無可忍。

於是,她再一次與丈夫薛德珠離了婚。

離婚事件讓一向理性和低調的萬慧來,一度心情低落。

但在對這件事的處理上,萬慧來覺得自己的做法相當得體了。

離婚時由於兒子的特殊原因,還是離婚不離家,也算好聚好散。

後來,還是復了婚。

萬慧來對自己離了三次婚,又相繼復婚的事情,對任何人都三緘其口。

她看事通透,唯有看不清自己對待婚姻這件事情的態度。

萬慧來十分不懂,自己能夠在房地產領域,打拼出一片天地,取決於她英明的決策、大局意識及對房地產行業的深刻洞察。

除此之外,她對細節把控也至關重要。

她將女性的特有的細膩恰,如其分地滲透到服務和管理中。

在細節上,萬慧來對自己和下屬,有著近乎完美的要求:

大到公司發展決策,小到招待客戶、打車、吃飯報銷這種細節,都有嚴格的規定。

鳳翔房地產每次能新拿的土地,萬慧來也都會,事先親自實地考察、看地。

她知道,每一塊土地的土壤,適合種植什麼植物,土壤的密度是多少,怎麼搭配出層次感。

萬慧來象對待人身上的細胞一樣,精準細緻到位的專研。

唯有自己的婚姻,每當想多了,就會頭疼。

她沒有地方找答案,更在別人身上看不到屬於自己的間接經驗。

正當萬慧來搞不清這件糊塗事時,汶川地震了。

震區之外不會想到破壞力如此之大。

此時,救援部隊、媒體記者們已經挺進災區。

死亡觸痛著脆弱的內心。

地鐵裡,男子手捧報紙,失聲痛哭。乘客們並不安慰,無聲的為他遞上紙巾。

央視主持人趙普在鏡頭前失控落淚,給一貫板起面孔的央視平添了幾分人性和溫情。

80後志願者們湧向四川。

“垮掉的一代”用行動澄清公眾對這個群體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