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復婚交響曲最新章節列表 > Part 46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Part 463

由於爸爸薛德珠的七十大壽,去年爸爸生日的前兩天,薛拯也從美國趕了回來。

一家人三個兒子和爸爸媽媽歡聚在一起,籌備著薛德珠的七十大壽。

萬慧來再一次和薛德珠辦理了第四次離婚手續,為什麼又離了婚,一言難盡,後面會細細的說來。

在這次壽宴前,萬慧來想瞞住兩個人離婚的事情,本來一家人湊在一起就不容易,這次團團圓圓的為薛德珠過個七十大壽,再告訴兒子們也不遲。

可是,薛德珠不想隱瞞,在他那方面的想法,是想成全萬慧來。

這次離婚,兒子們已成為不了萬慧來的壓力。

但是離了婚,她也會把薛德珠當親人,親人過生日,特別是七十歲這樣生日,怎麼能讓他

愉快呢。

過去這些年裡,薛德珠從來不許家人為他過生日。

在他的觀念裡,在咱們國家,薛德珠最崇拜的偉人都從不過生日。

他也一樣不想過生日。

當薛德珠把這樣的理由跟人家說起時,當然不能服眾。

“你聽誰說人家那樣的偉人不過生日?”

薛德珠振振有詞:

“有詩為證:半百年華不知老,先生誕日人不曉;黃龍痛飲炮千鳴,好與先生祝壽考。”

而到了這個七十歲,在東北當地,這個生日到底過還是不過,是平常些好,還是隆重些,還是有些說法的。

當地,有很多人喜歡把到一個年齡階段的時候,就會被稱之為坎兒。

這也是生活中,大家都熟知的一種說法。

年輕的那會兒,有一種說法被叫做:

“男不過三,女不過四。”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如果是男人,最好不過三十歲的生日。

而這年輕的女人,最好不過四十歲的生日。

但人們會隨著年歲的增長,來到55歲了。

又有一種說法:

“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人活六十六,不死掉塊肉。”

這意思當然是說五十五和六十六,才是不好過的時候。

再到年齡大些,自然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一句話:

“七十三、八十四......”

當然,這些說法,都是在當地農村廣泛流傳,年輕人也並不是很在意。

大家習慣性的稱上邊所講的這幾個年齡為”坎兒“年。

而處於這個年齡的本人,對於這樣的年份裡,又聽多了這樣的論調。

當然就把那年的生日過的,有一定的說法和講究。

有的人,會將自己的年齡刻意降低或者增長一歲,等過了這個“坎兒”年,歲數才恢復正常。

而對於所謂的“坎兒”年的由來,也有很多,自然也都是傳說。

這些傳說,是有人根據歷史一些人物的巧合,加上也有一些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

於是,有人便添油加醋的說,是老閻王,在這些年份之中,對於生死簿會進行仔細檢視。

當然,他也是抽查。

如果看到沒有超載的、過線的,於是,他就把大筆一揮,都放過去了,而這個年齡的人,也就啥說道也沒有了。

除了這些“坎兒”年之外,一些農村不沿用舊俗。

也可以說成是,還有一個習慣,那就是要給老人做壽。

60歲的老人和80歲的老人會越來越稀少。

而90歲的老人由於不多,所以做壽就很常見。

唯獨對於70歲的老人,大壽卻做的很少。

這70歲的老人過壽,為啥就沒有其他年齡階段多呢?

70又不是什麼“坎兒”年,按道理說也是屬於“大壽”的行列。

薛德珠的老同事跟他說,他家鄉那裡,老人都想得上高壽,於是,說法也就更多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由於老人到了70歲,就非常自然的,希望能夠健康的在活下去。

所以到了70歲的老人,這個時候反而不做壽。

他(她)會在69的時候做壽,不會選擇整70歲來舉辦,為什麼會這樣操作呢?

按照那些農村的說法,這樣的做法有一種叫法:

“九不過十。”

諧音九就是久的意思,而在69的時候做壽,更是有寓意長長久久了。

而多數人知道,在數字裡面“九”被稱之為最大。

還有一層意思,9也是長久的含義,大家為了討個吉利,會在老人69的時候開始為其做壽。其實,還有一些地方,不止是70歲的時候,會選擇在69做壽。

有的地區到了49歲和59歲這樣的年齡,也是提前一年過下一年邁向整10歲的生日。

這樣的習慣多了起來,於是,就有人問起來,說的是整數大壽,其實往往會相差一歲倒沒什麼,卻可以討到吉利,所以才命得這樣的一種習俗得以沿襲下來。

而在舊社會裡,老人到了這樣的生日裡,還需要向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發一些請柬。

而發放的日期一般也都在作壽的前三日天,否則的話,就是對人失禮了。

不提前跟人打個招呼,就請人家一樣是不禮貌的。

有諺語說的很細:

“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

也就是越早請,越有禮節。

而親友接到請柬,便準備壽禮屆時定要前往,也就是俗稱去“拜壽”。

“壽星佬”的家人是要大擺壽宴,讓賓客痛飲的。

舊社會的大戶人家,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當然過去的說法是拜壽,也稱“祝壽”。

而且為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均要前來祝賀。

而禮物當時,也較多是壽桃、壽麵、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等。

這些禮物也是有說法的。

比如,“布匹”俗稱為“壽帳”,是可以掛在院中、天棚四周的,這樣向客人們展示,表示喜慶。而壽帳上,還會寫些吉祥語,還有壽星的名字、祝壽者姓名等。

舊時的那些吉祥話,比如,若是男子的壽辰,便常用的話語:

“仁者有壽”、“貴壽無極”等。

要是女子為壽星佬,則用的吉利話為:

“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除此之外,還要佈置壽堂。

壽堂的地點,一般設在堂屋。

正面要掛壽簾,而兩旁則配有對聯。

上邊的字,比較常見,也與現在沒有太大的區別:

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

家裡有八仙桌的,會擺有香爐、蠟千、壽蠟、黃錢、紙元寶、千張等。

擺放的方位也有講究:

條案上擺壽桃、壽麵等寓意長壽的食品。

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

平輩以上的拱手便可,以下輩份的要叩頭。

送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

晚上,要讓壽星佬親自點上香,點燃燈。

知道了這些,薛德珠的腦袋都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