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足壇第一後衛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1章 楊峰的青訓目標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1章 楊峰的青訓目標

這一次楊峰與相關領導的私下協商,最後取得的效果還算是圓滿。

雙方關於楊峰之後代表國家隊參賽,達成了許多私下的協議。

首先,楊峰方面明確了在之後,一定會接受國家隊徵召出賽,為國效力。

其次,足協方面也明確表示,為了楊峰的個人利益,會給予楊峰一定的特權。

楊峰在歐洲職業聯賽期間,不必每一場國家隊賽事都從歐洲來回奔波,除了諸如世界盃預選賽,亞洲盃正賽之外,其他比賽,楊峰都有權視情況選擇拒絕出戰。

解決了核心的出場問題之後,其他的小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楊峰提出的一些關於自己的“小要求”,足協方面也明確表示會用最快的時間配合完成。

在商談好一切之後,楊峰沒有參與一些商業活動,擴大自己的商業價值,而是直接乘坐飛機飛回了老家,繼續忙自己的事情了。

有著屬於個人投資的楊峰,對於這種“來錢快”的個人的商業活動,從來都是不上心,但是這種不上心,卻進一步刺激了資本。

商業活動少,可就意味著楊峰的名頭沒有被用爛,所以幾大品牌選擇用更高的價格,與楊峰簽約。

廣闊的中國市場,可是讓所有人都眼饞的。

球衣,球鞋,洗髮水等諸多大品牌,為了得到楊峰的廣告,都是付出了天價,比肩C羅還有梅西的價格。

在個人廣告價值方面,楊峰絕對妥妥的世界第三人,後衛中的NO.1。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些國際廠商的個人邀約楊峰還是會接受的,只不過只是為了擴大影響力,所謂的廣告費,對於楊峰而言可能就是數字一般而已。

畢竟作為一名有著足夠“歷史經驗”的楊峰來說,在商業領域,去賺大錢本就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某一些公司,並不接受投資之外,剩下的知名企業的股份,楊峰可都是投了不少,而且“前世”自身所熟悉的行業,楊峰更是早早佈局,早已經發展成為了行業的翹楚領頭羊。

只不過,這一切都在楊峰“富有經商頭腦”的父母名下,而楊峰只不過盯著足壇最大“富二代”的名號。

這也是當初足協方面即使和楊峰私下有著矛盾,卻也不敢撕破臉皮的原因。

球迷只是一方面因素而已,這麼些年一直被球迷罵,一些人臉皮已經夠厚了,但是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對於楊峰選擇冷處理,就像是沒有這名球員一般。

現在,終於解決了楊峰為國效力的問題,不過足協方面也沒有打算立刻公佈出去,畢竟與楊峰之前的“矛盾”是浮在水面上的,即使楊峰接受國家隊的徵召,為了顏面,足協方面肯定也得低調處理。

楊峰火急火燎地回到家鄉,雖也有思鄉情切,但是最主要的,卻還是想要看一看自己心目中青訓基地的最新建設成果。

之前的國內足球環境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內有一幫貪腐人員上下其手,給足球的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惡劣影響。

即使像是楊峰這樣知名足球人士關於足球的投資,都會遭到足協方面的吃拿卡要,就可以知道整個足球的發展,是有多麼畸形。

還好足壇的反腐掃黑風暴,如同楊峰記憶一般,將這些貪腐的蛀蟲一掃而空。

外有中國足球低迷的外部環境。

02年的時候,絕對是中國足球發展的黃金時期,殺入到世界盃中,激起了全國民眾對於足球的熱情,無數的大中小型足球培訓班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布全國各地。

然而呢?

隨著國家隊戰績斷崖式下滑,國內聯賽充滿了假哨黑哨,將中國足球大好的局面短時間內直接葬送。

踢足球?

家長不願意,老師不願意,甚至連孩子自己都不願意。

尤其是隨著大姚在NBA的立足,籃球的推廣,有著更符合國人的比賽時間,有著更容易滿足的場地需求,進一步壓縮了足球推廣的空間。

近兩年來,國家對於足壇的整治力度加大,楊峰在歐洲賽場的成名,以及包括英超在內的五大聯賽,在轉播時間上更加傾向於亞洲市場,甚至是國內資本開始重新流入到中超聯賽之中。

多方合力,才算是讓中國足球,進一步擺脫了之前十年的陰霾,重新看到了曙光。

而現在,也是楊峰認為進入足球商業領域的機會了。

楊峰才進一步加大對於國內青訓的投入。

在聯賽進行到最後階段的時候,屬於楊峰的這家,在全國都是頂級的青少年訓練基地,終於建設完成,步入正軌。

雖然由於備戰英超比賽,楊峰沒有親自回來剪綵,但是已經在球迷們心目中成為了中國足球象徵的楊峰,能夠投身於足球青訓事業,還是讓球迷們看到了楊峰的另一面。

對於楊峰而言,錢可能就是一個數字而已了。

在與利物浦續約合同簽訂時,薪金方面,楊峰不會苛求太匪夷所思的高工資,能夠與自己的實力匹配就好。

不差錢,就是楊峰現在的寫照。

之前,對於足球投入較少,一來是足壇邪風當道,不利於投資。

二來也是中國足球的氛圍不好,正處在絕對的低谷期。

但是現在不同了,外有楊峰這樣叱吒歐洲的超級巨星做閃亮的廣告,內有足協的深化改革方案。

中超聯賽也開始增強比賽水準和觀賞性,將十分有利於之後聯賽的競爭發展。

這時候,楊峰回到家鄉,發展自己的足球事業能夠起到的效果將是最好的。

而這個位於吉省的青訓基地的建立,是楊峰力排眾議的結果。

經理人團隊是打算面對全國招生,打造一所全國乃至世界頂尖的青訓基地。

不光要擁有一流的訓練設施,甚至還要配備出色的文化課老師,來形成全方位的體育,文化,一體化培養,讓小球員可以在楊峰建立的足球學校中,踢球學習兩不誤。

所以為了更好地吸引全國的學生,在去年剛剛奪得了亞冠冠軍恆太,已經開始籌備恆太足校的情況下,經理人準備紮根於京津地區,打造一個至少要覆蓋北方的綜合訓練基地。

不過楊峰卻在當時,選擇了將這個方案進行了一定的修改。

首先就是地區問題,楊峰將目標打造北方最好的青訓基地,改變為打造東北地區最好的訓練基地。

紮根於東北,而不是確立為全國。

國內企業有時候就是被假大空的目標給害死的。

對於楊峰來說,紮根於東北三省,輻射內蒙,河北就已經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了。

整個北方,甚至是全國,那需要多少的專業球探,不眠不休地跑一輩子可能都無法發掘出全部的人才。

至於所謂的讓孩子主動上門自己推薦自己,那就不是選拔全部的適齡球員了,而是選擇有錢人適齡孩子球員了。

沒有一定的基礎,誰能夠來到訓練基地,參加報名。

即使制定了天才可以免費的政策,但是看出一個天才,怎麼地也需要半年時間吧,而那半年的高學費足以讓一個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不是所有地區都是北上廣深,有著足夠的經濟基礎,正是那些三線城市,四線城市,甚至是某一個小鄉村之中,才可能有那種被埋沒的天才。

楊峰不想為了賺錢,就只招收那些家庭經濟實力出眾的孩子。

畢竟楊峰可是知道幾年後的那些“少爺兵”踢成了什麼樣子,代表中國的u字號隊伍,連東南亞的幾個小國的青訓都踢不過,也不知道怎麼有臉花錢上場出去丟人的。

楊峰知道,13億人口的潛力的確巨大,但是卻也不是一家訓練基地可以承受的,對於楊峰來說,紮根東北地區,挖掘出所有的足球人才,那麼只憑藉著東北一地之力,與韓日相對抗,也不是夢想。

楊峰需要做的不是自己成為中國足球青訓的教父,而是要自己引領一種模式,只要這種青訓模式能夠成功,那麼其他區域就會有無數的人,會模仿自己,進而演變成全國性的青訓推廣。

足球的青訓體系,自上而下難,自下而上易。

一直以來,國內的足球人才,東北三省籍的球員人數都是最多的地區,其中又以遼寧省為重。

歸根結底,兩個原因,東北人的祖上幾乎都是闖關東過來的山東人,所謂山東大漢,球員的身體素質底子擺在那裡;而東北地區經濟卻沒有重工業成為夕陽工業,在如今已經遠沒有南方沿海地區那麼發達了。

幾十年前,中國足球分為南派和北派,說到底其實就是北方人力量,身體對抗佔優,而南方人則是發揮小快靈的技術優勢。

得益於中國的地大物博,就像是豆腐腦吃鹹的還是甜的口味一樣,都有各自的特色。

只不過,南方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足球人口的培養。

為什麼踢球?有理想因素,卻也有著現實因素。

世界足壇的強國,從根本上形成了兩極分化。

一種是像西歐國家一般,處在發達國家行列。

另一種就是以南美國家為代表的“窮國”。

高福利,高人工成本政策之下,使得西歐幾國的青少年可以有著相當輕鬆的學習環境,大力發展課餘活動。

而且城市化發展完成,小城遍布全國。使得許多球隊的青訓體系,完全是立足於本地發展,小球員上完學校的課程後,來到俱樂部可以直接訓練。

這一點,在中國是有些不適用的,畢竟想一想大城市的堵車,或者由南到北2,3個小時的路程,將極大限制小球員的訓練。

而西方高福利政策的刺激下,可以讓青少年無憂無慮地投入到訓練之中,即使不成才且成績不好,仍然有一份不錯的收入,甚至可以支援他們不斷地從業餘聯賽向職業聯賽發起衝擊。

曾經的克洛澤,日後的瓦爾迪,都是這樣“不務正業”卻成功逆襲的典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一些“窮國”的足球成績出色,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就像是美帝發達的體育事業,是建立在貧民窟中黑人的血淚之上一樣,在沒有足夠的上升通道的時候,足球,是許多人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機會。

不成功便成仁,每一個超級巨星的背後,不是無數同齡人的失敗襯托出來的。

他們踢球有喜愛,但是更多地卻還是改變命運。

而國內就處在兩個極端的中間。中國有著穩定的上升空間擺在那裡,高考就擺在那裡,改變命運的機會就擺在那裡,而且比之成為那幾十上百的足球明星,數千人的職業球員來說,高考那每年數百萬,上千萬的入學名額,比之體育道路,可是太容易了。

而作為發展中國家,較之西方高福利的制度還有巨大的差距也是現實。

即使你想成為職業球員,但是你得養家餬口吧,你得贍養父母吧,與歐洲主流思想的一人吃飽全家不愁相比,國人光是贍養父母,祖父母的壓力就會讓一個人不得不面對現實,捨棄掉夢想。

上有老下有小背負著家庭責任的情況下,你幹著並不算高收入的底層工作,卻還要為了足球從業餘聯賽拼搏?你是得有多大的心?

有那個時間,多努力工作,多賺一些小錢錢才是王道。

所以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受限於地皮等因素,展開基礎訓練本就不易。

而經濟稍差的地區,則是更加受到了財力的限制,直接就讓一些青少年,沒有機會去接受系統的青訓培養。

楊峰的目的很簡單。

做好東北三省的青訓工作,發掘出每一個隱藏在民間的苗子,為此,楊峰準備了大量的資金,甚至將今年的工資,廣告收入,乃至私底下公司的大量現金都準備投入到青訓基地之中。

目的十分明顯,就是要自己現行投入資金,將整個東北,喜愛足球的孩子,不喜愛足球的孩子,都挖掘出來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增強青訓的隊伍。

這也是楊峰會否定管理團隊提出的貴族式教育的原因。

“這不是貴族學校,我們需要的是球員,而不是一個喜歡踢球卻還要來這裡享受貴族教育的學生。”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不必為了所謂的貴族教育給普通家庭增加成本。

楊峰所建立的訓練基地,可不是為了直接招收學員的,而是準備將那些有一定天賦,在各地下屬青訓有所表現的球員,再集中在一起培訓。

到時候,這些球員中,甚至絕大部分都會得到基地的資助,而不用交哪怕一分錢的。

至於盈利?楊峰與足協達成的儘快出臺國外那種,保護青訓機構利益的檔案,將會讓那些使用私下手段挖人的破壞規則者,遭受比之歐洲還鉅額的罰款。

楊峰就是打算形成以縣級市為基礎,地級市進行一定篩選,最後再匯聚球員到總部的模式。

為此,東三省每一個縣級市,楊峰都建立了室內球場,不用太大,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踢球就好,然後專門的國內接受過培訓的青訓教練為主,穿插高薪聘請的國外青訓教練團隊組成的巡視人員,去找尋可能的天才為輔,形成金字塔形的輸送人才的方式。

青訓是百年大計,可能很長時間都會賠本,但是楊峰還是想要先做下去,為中國足球的崛起,奉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