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難封太守袁陽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章 難封太守袁陽源

鄒楚給自己升任了兗州刺史,要知道這個職務可是自己的便宜老師公孫冶的職務。雖說公孫冶實際上並沒有擔任這個官職,但是總不能將這個官職給自己啊。

三人領了旨,江河問道:“吾師公孫冶曾任此職,不知大王可否給吾師封賞官職了?”

那屯將道:“那是自然公孫先生可是先王的老師,大王下旨要拜公孫先生為師。”

“哦,既然如此,吾便安心矣。”乖乖,鄒楚可真夠大方的,直接給了個太傅!這只差新王登極,自己的老師就成太傅了!

看來自己的老師和這個鄒楚肯定是有什麼貓膩的!當初勸降鄒楚的人估計就是自己老師,這麼一想,江河突然覺得,貌似自己是借了老師的光了。

江河本以為他會把東郡和濟北劃給自己已經很是不錯了,居然把整個兗州交到了自己的手裡。

兗州下轄六個郡,分別是:泰山郡、濟北郡、東郡、山陽郡、陳留郡和濟陰郡。本來還有東平國和任城國不過後來被撤藩,土地併入到山陽郡中。可以說,兗州是中央政府控制力度比較強的地方。

比如冀州的王族勢力就很強大,冀州九個郡國,郡只有清河、鉅鹿和安平三郡,卻有六國,如下:魏國、趙國、中山國、恆山國、河間國和渤海國。

要知道郡與國的不同之處在於,王國的賦稅需要拿出一部分給予當地之王,這不僅減少了中央政府在當地的稅收,還讓王族勢力肆意蔓延。

這些國王在國內只要不觸犯大逆、謀反之類的法律,基本上無人可管,欺男霸女,侵吞民田的事情幹得是十分流利。這些國王家財萬貫,蓄養私兵,有得國王手下甚至有數千軍隊!

當地的政務雖然是由中央指派的國相來處理,但是國相從某種角度來看,也是當地國王的臣子,自然是要服從國王的命令的。

雖然並沒有哪個國王願意管理政務,但是總有一些想要擴張自己勢力的國王出現。東平國和任城國就是這麼被撤藩的。

既然自己升任兗州刺史,那麼自己就得把兗州的事物拿起來。兗州六郡之中自己可以說已經控制了三郡,還有喬恪的山陽郡和王虔的濟陰郡,以及目前暫時保管在鄒楚手裡的陳留郡。

陳留的地位非凡,如今的受命討逆大王就在陳留城中!

至於治所的選擇,江河打算與之前的刺史一樣定在昌邑,那裡正是山陽郡的治所,也是歷代兗州刺史常選用的治所。

大野澤位於兗州正中,而昌邑就在大野澤畔,在大野澤南面。

但是眼下江河並無心遷移治所到昌邑,自己還要防備李淳皋,不得不在濮陽留守,其實刺史的治所並不固定,刺史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治所,所以目前,兗州的治所在濮陽。

濮陽可真是大城,歷史上黃帝之孫,三皇五帝中五帝的第二帝顓頊就立都於此。可謂是華夏文明發源之地。整個東郡在籍人口足有一百七十萬!比泰山郡只有不到八十萬強到不知道到哪裡去!

濮陽的人口江河估計了一下,就算沒有十萬也有八萬人了,絕對可以算是大城!

在東郡自己完全可以組建起來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只要自己糧草充足,便不缺人力!當然了,自己既然已經升任了兗州刺史,那自己完全可以在兗州境內徵兵,兗州不說有千萬人口,也足有七八百萬人,完完全全夠自己大展拳腳的了!

在請傳旨的屯將下去之後,這場會議又掀起了一陣高潮,二位二千石,紛紛祝賀江河高升。

喬恪更是恭敬地稱江河一聲“刺史大人”,雖說江河不是個愛聽馬匹的人,若是劉磊拍自己馬屁,自己倒是會很反感,這話在喬恪口裡說出來卻讓江河十分受用。

“喬山陽言重了,大家都是同上過戰場的兄弟,哈哈哈!”

喬恪今年都快四十了,卻並沒有一絲惱意,江河表現得根本不像一個十八九歲的尚未弱冠的青年人。

回想起自己二十歲的時候,自己還在照顧生病的母親,刻苦讀書,那時候讀書都是讀死書,直到自己二十六歲遇到恩師。恩師傳授自己文法,自己前往都城洛陽一舉奪取了秀才的功名。

直接被委派到蘭陵做了縣令。之後宦海沉浮,自己和兄弟步步為營,終於躋身士林,佔據了一席之地,二人都擔任一地太守!

喬恪這太守三十七歲才當上,再看看江河今年才十八歲,就已經成為兗州刺史,氣運和其強盛。而且若是天下已定,人家是從龍之臣,和皇帝是師兄弟,這身份地位,怕不是還要漲一漲?

喬恪已經下定決心,在江河身上下注了。於是道:“吾家裡尚有子侄三人,聽聞兗州大人素有名望,門徒眾多,不知可否收下吾犬子及吾侄?”

“這當然可以!瑾守兄,你把子侄交給我就放心吧!日後若是不用再防禦李淳皋,我就把治所移到昌邑,這樣你們也不用分別了!”

“如此,甚好!甚好啊!昌邑歷來就是刺史治所,刺史府正等著大人入駐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場會議持續了一段時間,江河交代了幾項任務,除了在會議上告訴給了喬恪,還發文書給了王虔和陳留太守。

這場會議結束之後,江河並沒有去休息,而是順勢留下了除了喬恪和劉磊以外的自己人。準備再開一個自己人的會議,東郡的政務軍務都要抓起來了!

東郡的事物暫時由以王樂為首的一批門客處理,同時還要吸納原本的文官集團,整合成自己的文官集團來治理東郡。

當然這些目前遠遠不夠,從濮陽發往泰山的調令就沒停過!泰山郡目前已經趨於穩定了,江河打算把袁淑及一些自己麾下的文官給調過來在濮陽建立自己的文官班底。

袁淑那可是四品大佬啊,什麼概念?讓他來當這個兗州刺史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啊,讓他來東郡替自己處理政務,不僅可以讓自己輕鬆些,還能為他積攢功勳。

東郡太守一職,江河打算過些時日就封給袁淑。如今最讓江河頭疼的已經不是人才不足的問題,而是人才沒有功績無法勝任的問題。

袁淑的能力,江河早就知曉了。在泰山郡的時候,江河能把事情安排給袁淑,就全讓袁淑去做,就是為了讓他積攢一些功績,別讓人給看輕了。

很快,江河就把東郡的政務軍務交代清楚了。在全郡招兵買馬,採購軍械,自然是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