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文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文會

之後幾日,江河算是閒了下來,沒事兒和東坡等去周邊遊山玩水,一時間江河竟然忘卻了塵世的諸多煩惱。

江河帶上了自己的三名弟子,他們對此地熟悉,可以充作嚮導。帶著他們同蘇、黃、申這樣的人物郊遊瀏覽,也可增加他們的見識。

徐然對東坡還是念念不忘,見江河他們日夜來往於郯縣四周山川,也想著加入其中。江河礙於之前動手傷他,也不好拒絕。於是八人便結伴而行,帶著侍衛隨從,遊遍了郯縣的諸多山水,領略了東海的物產風貌。

在繒山上採來松枝烹茶,在羽山上問樵尋仙。泛舟於沂水高談闊論,面朝沭水捕魚炊黍。

東坡賦了許多詩詞,每首之中都有佳句。東坡善於辯論,路上的辯論賽還是他贏得多些。江河抄了兩首清朝的詩,也引得一眾喝彩。

一日在松下石間談論先王之政,一日在溪邊漁家清議雅俗之好。談論至深,則起身讚歎。隨時備酒,遇到佳文好句,則相與為歡,浮一大白。

徐然約好了四方好友,於八月十一日在郯縣外的羽山龜蛇峰蒼雲亭集會。

羽山是東海名山,背倚齊魯、襟懷吳楚。這龜蛇峰更是極盡天公造化,有龜蛇玄武之形!蒼雲亭是徐家修建了數百年的建築群,並非是個小亭子。

蒼雲亭就修建在殛鯀泉的邊上,就是當年舜除四害中“殛鯀於羽山”之所!

徐家先祖早年就在這蒼雲亭上,開壇講道,吸引了一大批追隨者,徐氏也由此起家,從無人問津的小貴族成為了齊楚之間又名的世家。

徐家先祖徐朔允文允武,在羽山徵募了五百鄉勇,參加了秦末的農民起義,後來輾轉來到陳高祖陳介麾下。逐漸轉露頭角,跟隨陳帝征戰千里,創下這萬古不朽的偉業。

而作為起家之地的蒼雲亭也被徐家妥善保管,還在周圍增設了不少建築,逐漸成為了徐州的一處文化中心。

八月十一日,各方士子前來蒼雲亭內參與文會。

江河等眾彼時正在外遊歷,已於昨日晚間抵達了蒼雲亭內住宿。這場文會組織的時間尚短,只有周圍郡縣的一些文士前來,可是人數也不能稱得上少。

在這前來參與文會的眾人之中,江河居然還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怎麼又是他?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江河在泰山設宴,宴請泰山一眾士子時候,連同桌案拿走了一桌酒肉,在江河的靈堂上搶走自己貢品的桓瓊!

這廝真可謂是陰魂不散啊!泰山有他,偃師有他,都跑到徐州了,他居然也在!不過好在這次文會上他似乎看起來,還很正常的樣子,沒有多加搗亂。

徐然作為世家魁首徐家的長孫,自然是長在這個圈子裡的,來者他都熟稔,一個個地給著江河介紹。一邊聽著徐然的介紹,江河心底裡樂開了花。

好!真好!妙!真妙!

熟悉的山陽鄧氏、清河李氏、沛郡劉氏、北海彭氏和泰山竇氏都派人前來。南陽田氏和上黨唐氏居然也不畏路遠,千里趕來。

除了以上七家,再算上舉辦方的東海徐家,這天下十四大四家已經聚集在這兒一大半了!徐家的召喚能力可見一斑!這還是召集時間尚短,虎牢以西諸多世家還不能趕來!

文會之上,江河算是以私人身份出席。但也遭到了天下士子的一致讚美,江河在討逆戰爭之中雖然對一些世家有所冒犯,也是再所難免,其他討逆將領屠略的世家更甚江河。

何況江河在兗州的政策已經初見成效,鄧氏、竇氏、彭氏不是受了江河恩惠,就是受制於江河,加上徐家此次召開文會也是給江河一個在世家之前展現的機會,主要的輿論導向完全是贊同江河的。

會上,江河認識了不少天下的豪傑,其中以唐家的唐密給江河印象最深,在江河看來此次參與文會的一眾世家小輩之中,唐密之才最佳!

不僅談吐優雅,待人和善,文辭暢達,屬文立就,思維迅捷,博古識今。江河發現他對天下之勢也頗有掌握。可惜他是唐家已經預定好了的下一代家主,不然江河一定要把他挖過來!

其他與會的高門貴胄之士,真沒幾個江河看得上眼的。不過單純通習文藝,有些連做人之道都沒搞懂,會上傲慢者甚多。

寒門中人雖然被允許參與本次文會,可是像桓瓊這般消息靈通之人,還是少之甚少!這次文會之上,江河認為桓瓊的文章,絕對能夠排進前五。

可惜,江河可不願意伺候一個楊修那樣的人物,更何況這個桓瓊還沒楊修那般的才華。

就算他在自己面前如何展示自己,江河還是不願意向他伸出那條,他期待已久的橄欖枝。

這次的文會上,東坡可真是一展風採,不說文章如何。徐然將江河賜給他的,東坡寫就之讚語展示出來。

徐家用紙本來就是採用現下裡最貴的紙張,不僅容易書寫,而且十分抗磨耐壓,留存時間長,如今被徐然命工匠妥善處理,裝裱得當。

這東坡寫就的讚語一被展示出來,眾人閉目凝神,緊緊盯著東坡的字。

堂上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這尺寸之間。堂上眾人宛若虔誠地信徒注視著天神降臨般神聖。良久,堂上才開始出現讚歎的聲音,這聲音如河流般匯聚起來,堂上無人不與周圍的人交流起來,此等作品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其實令江河詫異的是,這些大陳的士子並未對蘇軾的行草感到任何的不解,反而認為這是精妙的書法技藝。

大陳雖然並不像漢朝那樣全盛,卻也保持著政權的穩定,雖然沒有強大的武力將強敵趕出漠北,卻也足夠保持著國家的安全。

縱觀大陳四百年歷史,匈奴、鬼方沒能一次入寇中原,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雙方保持著相互漠不關心的態度。

加之大陳的文化專制並不似漢朝般強,各種文化在大陳能夠很好的融合,各種思想不斷碰撞,早就了大陳文化十分和諧、包容。雖然並沒有湧出如同莊、荀、韓非等思想大家,卻也出現了不少宗師級文人。

文化上的振興,促進了審美的發展,據江河的瞭解,如今五言詩已經初步在士人圈子中流行,而在前世的歷史上,這要等到三世紀時,才會發生。

不僅如此,大陳的科技水平明顯要強於同時期的漢朝,這樣的歷史進展,令江河很是疑惑。

不管如何,蘇軾的這一副作品出來,就將在座的大多數士人征服,紛紛請教蘇軾這運筆技巧,和這筆畫的佈局。

見蘇軾如此受到士人們的喜愛,江河自然也是開心無比。就在士人們認為,蘇軾的書法水平極高之時,蘇軾當即賦詩三首,盡是近日佳作。

蘇軾的佳作一出,堂上立時鴉雀無聲,比起蘇軾的書法來,他的雄詩,更令在座各位膽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究竟是怎樣的妖孽?書法獨步天下也就罷了!這詩立刻賦就,合轍押韻不說,對仗工整不談,光是這雄渾氣勢,便足以讓在座士子全部鉗口不言。

這次的文會,彷彿成了東坡的個人秀,當即就有兩個寒門士子表示願意拜蘇軾為師,研習文法。兩位士子的提議立刻引起了文會的騷動,在座適齡士子的心思全都被調動起來。

就連不少年紀有些大的士人,都後悔不已!自己怎麼不晚生兩年,不然自己就可以拜眼前之人為師!那是何等的榮幸!

令諸位士子感到震驚的還在後面——蘇軾的文章居然也立意新穎,說服力極強,善於引用先賢章句,以常論夫人。他們哪裡知道,蘇軾可是險些得了“狀元”的人!

那可是從大宋各州,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精英中的精英!豈是他們這樣一群等待著官職世襲的世家可以媲美?更何況蘇軾經歷了宦海浮沉,心境早已非常人,可以媲美。無論是書法、文章、還是其他諸藝已經帶有了他的個人獨特魅力!

江河已然感受到,身旁的徐然看向蘇軾眼中,熊熊的渴望之火。但是,看得出來,他很剋制,正是這一份剋制,讓江河對徐然這個人刮目相看。

徐然見江河盯著自己,收回了眼神,看向江河。“子嶽兄的詩文也是當世無雙,與東坡先生的,當為當世雙絕!”

“哪裡哪裡!”自己不過是個文抄公,那個才是真大佬!

在東坡之後,黃庭堅與申時行也分別展示了自己的詩文,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沒有拜上東坡為師的士子,紛紛轉變了方向,向二人拜師,與東坡曲線接觸。

而後江河的三個弟子也分別拿出來,自己最近準備好的詩文,孫潭的詩文平淡中顯出真摯,可惜浮於表面,不能直抵人心。孫赦的詩文很有新意,有廣博通覽之心意,卻過於童真,不顯成熟。

至於孫連,準備了好幾天的詩文,也只能稱得上是平平無奇,再不能誇耀一分。

孫家三個後輩當中,孫潭和孫連平素也積極參與文會。在座眾人中也有不少識得二人,當得知他倆入了江河門下都是羨慕不已。拜入東坡門下,無非是為了學習文法,領略宗師意境,可是拜江河為師,才是正正經經的出路啊!

“這孫連還是半點進步都沒有啊!”

“還不是!他那點心思都放在了女嬌娘身上。不過我瞧著那孫家的小神童,可真是不負名望啊!入了江侯爺門下,日後怕是有出息咯!”

“那個孫潭也不錯啊!是孫家嫡子,如今又攬上了江刺史這顆大樹,怕是每兩年就可以獲取孝廉的資格了吧!”

“真不知道這孫家使了什麼法子,居然讓江刺史手下三名徒弟!”

三人的出場引得堂上議論紛紛,江河不以為意,反正此次自己來到徐州的任務至此已經全部圓滿完成了!收來的三個徒弟可以說是,錦上添花,況且自己的名聲逐漸顯露,對自己日後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這次文會圓滿結束,而後會上諸人簡單用了便飯,就來到殛鯀泉流出的泉水旁,玩起了流觴曲水來,有著蘇黃等人相助,江河想飲上一杯都不行。至於那些文思不敏的士子,自然喝了個水飽。

至於其中酒量不好的士子,喝的醉醺醺的有之、喝的不省人事的有之、喝的癲狂如瘋魔的也有之。

江河瞧見了桓瓊,他文思敏捷,一臉數次都沒有他飲酒的份,直到一次,江河故意坐在他的上首位,出了一個難題。

他飲了一杯之後,便立刻迷糊起來,之後數次都沒有回答上來,直到喝的不省人事,被送入客房之中休息去了。

望著,被雜役拖走的桓瓊,江河心中的怒氣才稍稍出來。讓你吃老子的貢品,活該被灌醉!

這場流觴曲水一直持續到晚上,微醺的徐然拉上幾個還能動彈的文士,來到一旁的一處小溪匯聚成的潭水邊上放花燈,江河也不知這是什麼習俗,反正自己入鄉隨俗,跟著做就是了!

一行三十餘人,在羽山中暢玩良久,江河雖然在晚宴上飲了兩杯酒,不至於忘卻記憶,可是那日實在歡暢,江河都忘記自己是怎麼回來的了,只記得回來之時,東方已微微魚肚白了。

翌日,江河睡到午時方才起床,下了床榻,穿好衣服,與眾世家公子又交流一陣。雖然溫家的事情兩日前便已經處理妥當,給他求來了一個遼東國相的官職。

但是兗州政務,江河還是放心不下,既然自己與各大世家交流的目標已經達成。江河就不想繼續在徐州逗留,當天晚上便回到了郯縣,命令軍隊整肅,明早五更造飯,雞鳴即啟程返回兗州!

徐然本來還有些厭煩江河,如今因為東坡的緣故也勸江河多住兩日,江河自然推辭。“兗州政務急如星火,郯縣水光山色,迷人異常,人傑地靈,鍾靈毓秀,伯燼更是就中英豪,待吾有空再來相敘。”

暗地裡徐然也多次找到蘇軾,本想說些壞話,可是怎麼旁敲側擊,蘇軾還是不為所動,徐然也沒有說什麼江河的壞話,只是道了句:“若是先生有難,東海徐氏,永遠歡迎先生!”

東坡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