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慷慨解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慷慨解囊

師徒三人一起朝著皇宮南面走去,跨越了五百步長的大復道,進入皇城南苑。洛陽皇城分南北兩苑,中間只有三道複道聯結。這三處複道一大兩小。小的是運送物資、黃門宮女以及衛士行走之用。

而這中間的大復道一般只有皇帝才能行走。大復道連線著大陳的政治中心和皇帝的寢宮。歷來文士受皇帝寵愛,招至駕前,也需要經過此道。故而也有人說這道是文氣之道、富貴之路。

江河看著大復道上戰火的燒痕還未被擦去,荒涼的枯草也點綴中間。自從討逆一役過後,洛陽到處都顯露著蕭條。

雖然江河先攻入洛陽,約法三章。可是鄒楚等其他討逆隊伍進入洛陽之後,還是免不了燒殺搶掠,雖然有鄒楚的制止,也並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後來鄒楚將京師五軍悉數納入自己麾下,這京師也就空了下來。少了衛士的威懾,就有不少黃門偷取皇宮珍品,外帶出逃。更因為公孫冶手裡錢糧緊張,文官和黃門兒們的俸祿也不能及時發下,有人想重獲自由之身,便也偷偷跑了。

偌大的皇宮此時的人加在一起,可能連五千人都不到。又哪裡能處處顧得過來呢?

步過大復道,眼前的道路便熟悉起來。江河可是在南苑屯兵了幾日的,自然熟悉。師徒三人來到皇帝的寢宮延慶宮內。

只見延慶宮被三百甲士把守得嚴嚴實實,果真如公孫冶之言,密不透風,絕無洩露的可能。

公孫冶上去,與這群甲士的頭領交談。那甲士行了一禮,放開了道路。

江河原本並不在意,可在經過這群甲士頭領之前,忍不住瞄了一眼,卻讓他立在哪裡。

“你?叫什麼名字?”江河覺得這個頭領甚是眼熟。

“回稟大人,末將名叫蕭持。”

“蕭持?”江河回憶了一下。這個名字也熟悉得很,似乎在哪見過。

諸葛泰見江河沒跟上來,問道:“你認識他?他是之前的麒麟軍校尉,你攻克洛陽時候怕是見過他吧!”

見狀諸葛泰一笑,拍了拍蕭持的肩膀道:“哈哈哈,當年就是這位江大人把你送入牢房的!如今你和元姬定下了親事,向他叫聲師兄也不為過。”

蕭持聽聞諸葛泰的話,才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您可是威震河洛江兗州?”

“不敢不敢,都是些虛名。又何足掛齒!我想起來你了!當年的確是我把你送入監牢的!你可別怪我,當時是各為其主。現在我們同朝為官,又有如此關係,也當好好相聚。”

對蕭持道:“我雖然只是師父之徒,但更似兒徒,這麼算起來你也算是我的妹夫了!這裡的事情萬分關鍵,就麻煩妹夫了!等此間事了,可要到我府上痛飲!”

“多謝師兄。師兄快請進,莫讓太傅大人登急了。”

“好!辛苦妹夫了!”江河說罷,與諸葛泰入了延慶宮宮門。

公孫冶遣退了守在宮殿兩側的甲士,開啟了延慶宮的大門。江河與諸葛泰隨後進入。入殿之後,右轉了一圈,才來到小皇帝的床榻前。透過窗紗,江河看見床上躺著一個八九歲大小的男童,衣著華麗,裝點華貴。

若是江河不知,也只以為他睡了過去。

公孫冶和諸葛泰拉起床簾,徹底露出了小皇帝的屍身。

這徒弟也是公孫冶親手調教起來的,公孫冶自然對他是有情義的,難免讓淚水溼了眼睛。

“還請師父節哀,皇帝雖然身死,可大陳社稷還壓在師父身上。如今內有李、唐二賊為伍行亂,外有鄒楚領兵自恃,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師父身擔重任,可萬千要保重好身體啊!”江河說得是肺腑之言。

出來政治利益上的交集之外,公孫冶也是他的親師父,見他這個樣子,江河也是不忍。

“唉,我沒有事,但願煥兒在彼岸能夠永享清淨。”說罷竟然閉起眼睛,低聲吟誦起來:“昊天上帝,至玄至德,天道人心,惟精惟一,乾坤造化,廣佈流行,陰陽生克,允執厥宸,幸甚至哉,與眾偕行!”

江河倔起嘴來,他是不信鬼神巫覡之說的。對於在大陳廣為流傳的昊天上帝也不甚感冒。其實這昊天上帝,就是民間說得老天爺。但很不幸,江河是個無神論者。

公孫冶祈禱完畢,來到桌前坐下,叫來江河兩人,商議起來守城事宜。

“你也看到了,如今的皇宮到處都是衰朽腐敗,到處人手都是不足。大家都說你生財有術,把兗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若是在鄒楚大軍兵臨城下之前,統籌好京師各事,也對你守城大有裨益。”

江河眼睛轉了轉,見連著皇帝寢宮之內,都是蕭條不少。之前,自己打進延慶宮時,也比現在好上不少。

江河一語中的道:“缺錢。”

諸葛泰不悅道:“要是有錢還會如此?如今朝廷也僅僅能掌管這河南一尹之地,民不堪重負,若是再加賦稅,恐怕民怨沸騰,再生共和之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江河聳了聳肩,道:“洛陽城內,一百萬人沒有,也得有幾十萬人吧!多徵點兒算賦不就行了!”

“洛陽城內才六十萬人,成丁的更少了。如今加收來三年算賦,等這筆錢收上來鄒楚已經洛陽了。到時候要錢作甚?還惹得民怨沸騰,豈非讓民眾開門而迎鄒楚?”

對此,江河表示無法解決。這財政問題不是片刻就能解決的。可是不解決財政問題,這洛陽實在難以治理。

好在大陳的官員大多不考朝廷發下的這一點俸祿,大陳立國四百年一直採取察舉制度,雖然偶有徵辟,可是徵辟來的寒門沒過幾代就搖身一變,成了世家。

就今日還能上朝的百餘官員當中大部分都是世家,甚至九卿之上,只有公孫冶和諸葛泰二人沒有顯赫的勢力。

可是二人出自隴右王氏門下,也代表著隴右王氏的勢力。若是算上如同二人一般的世家門生故吏,那洛陽的高官們八成以上都是有著名門出身。

就連憑藉軍功出身的江河此時也被貼上了討逆黨人、高魚江氏、太傅之徒的標籤。

諸葛泰與公孫冶圍在桌前,一直商討著政務。江河卻突然開了口。“我在洛陽存了些錢,先撥用到國庫之中,給百官發下俸祿,再充實一下各曹各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