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吾道不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吾道不孤

侍衛的話,讓江河疑惑不解。

自己在洛陽,因為工作緣故,是認識不少士子。可仔細回憶,也沒有幾個是自己故人。是自己故人的,看上去腦袋都不太靈光。

而且是自己故人,侍衛怎可能不知道?直接通秉一聲就是,如何還被攔在外面?

所有的疑問都在桓瓊來到江河面前的那一刻消失了。

“怎麼是你?”江河一臉驚詫,這個桓瓊可真是陰魂不散!每隔上一段時間,就得到自己眼前晃一晃才甘心?

桓瓊在江河面前畢恭畢敬,先是行了一個無法挑剔的禮,繼而恭謙道:“柱國。”

看著江河投來的那有些不善的眼神,桓瓊也十分尷尬。“前歲得了柱國舉薦考取秀才,不幸落第。今年再度勞煩喬刺史,可還是未中。妄負柱國厚望,瓊實在難堪。”

你中了就有鬼了!江河心中不住腹誹,可表面上還是裝起了三分和藹。“桓才子說解決了我提出的疑問,不知是哪一條啊?”

這是江河在套他話,若是桓瓊說自己只是藉機想見江河,那江河直接一聲令下把他打出去就是了。至於他真的解決了江河提出的疑問,怎麼可能?

“柱國謬讚了,在柱國經天緯地之才面前,瓊便如日月之下的螢火蟲一般,不可察覺。”桓瓊先是說了一句客套話,又不住行禮。“晚輩研究出了柱國設下的求地球直徑一題。”

當桓瓊開口稱讚江河之時,江河便覺得桓瓊這是又打算懇求自己,給他明年秀才的考試資格。剛要出言拒絕,便聽到了他的回答。“什麼?你說你解出來了?”

起初三分驚訝,逐漸轉為玩味之笑。“好!既然桓學子解出了答案,不妨直說。若你真的解出來了,我又怎會吝惜賞賜呢?”

桓瓊道:“晚輩最知柱國一諾千金,自然不會猜疑。”

你不猜疑還用得著說這句話?江河端來茶杯呷了口茶,聽桓瓊講述。

“晚輩想到的辦法是利用日光,晚輩憑藉柱國所云一年的影子長短變化,進而推導出來。”

就著一句話,讓江河險些噴出茶來。看向桓瓊,深深點頭,指著他道:“繼續!繼續說!”原本對桓瓊的不屑也消失大半。

此前江河是真的看不起桓瓊,他苦學多年,卻一點功名也沒混上。這樣倒也罷了,入幕為賓求日後升遷也是一條路,他偏偏不走,非要考取秀才。算上這兩年的,一共考了將近十年!

不說耗費了多少銀錢,光是這種對時光的浪費江河就忍受不了。更何況他在江河面前放浪形骸,把自己比作野外賢才、渭水飛熊。如此自誇把江河置於何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如今卻是不同,這兩年的打磨,讓桓瓊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穩,原來的稜角也被打磨得圓滑不少。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是真正用心於學。自己的書剛剛釋出一個月,就能解決這樣大的難題。

雖然這個難題早就被四百年前的希臘人厄拉多塞給解決了,甚至在原本歷史上成書於三百年前的《周髀算經》也對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可當桓瓊一五一十地把他的測量方法和最後得到的資料告訴江河,真的讓江河陷入深深的震撼。

“好啊!好啊!後生可畏,後生可畏!”縱然桓瓊比江河還要大上不少,江河也託大道:“起初我不過以為你再胡謅,可是……”

“還是我小看天下英才了!”江河起身來到桓瓊面前:“恭喜你,絲毫不差。”

雖然桓瓊的資料與江河所知有了一點偏差,不過也在合理範圍之內。江河拍著桓瓊的肩膀道:“說吧,你想要什麼獎賞?”

桓瓊的回答讓江河失笑。

“晚輩想拜在柱國門下,好好修習這自然之術!為生民解惑,為天地求心。”桓瓊今年二十又八,放在大陳已經算不得年輕了。

“好。當初你放浪形骸,沒入我門,如今也算遍經歷練。我同意了。”

能收下這麼優秀的弟子,江河自然樂得其所。“那你明年,還想考秀才嗎?”

桓瓊搖了搖頭:“五經苦讀二十載,終究沒換來一寸溫暖,一碗果腹。如今看來,我於此一途,當真無有福分了。”

“好,既然收了心,就好好鑽研自然,終究會有所收穫。”江河喚來一眾弟子,讓他們與桓瓊相見。

江河身邊弟子來來去去,還真有幾個是在奉高見過桓瓊的,如今見桓瓊有了如此造詣,也都羨慕不已,對他加入師門,沒有任何不滿。

倒是江河經過了這一回事,才對天下士子有了另一重看法。

這些士子,終歸是人。只不過讀的是儒家五經,學的是孝道、仁義、忠誠罷了。讓他們來當統治工具,固然可以。可他們也未必不可來當這個時代的探索者。

江河一人孤零零地走在時代最前方,也難免孤獨。今日桓瓊的話,讓他感到這種孤獨感竟然有所減輕。竟然讓他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打定主意的江河,大筆一揮,決定親自在京師的三所大學設立自然科學一科,由自己和弟子等親自教授。

這個冬天,雪下得極大。

這個冬天,江河的學說熱度沒有絲毫減弱,反而更加興盛。天下士子都對江河的新學問誕生了強烈的渴望。在幽、荊、揚、益等地,江河印刷的《自然科學》甚至被炒到了三千錢。

冬天過去,春天來到。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建寧三年,正月初一日。江河在天命殿前帶領百官向天子報告建寧二年的諸多事物。

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還有御史臺、宗人院、鴻臚寺、大理寺所有機構都向天子彙報了建寧二年的各項成果。事物駁雜,足足講了半日。陳淵越聽越是歡喜,江河雖然有些不滿,總的來說也是差強人意。

建寧二年的各項工作,大都順利完成,甚至不少超出原定份額不少。陳淵自然大利嘉獎——花江河的錢。

有功則賞,有過則糾。被賞賜的大臣歡天喜地,被警告甚至懲罰的官員自然無精打采。

終於在陳淵的一句:“眾愛卿辛苦了,今年還需諸位多多努力。”中結束了建寧二年的種種。

當晚,天子設宴,宴請群臣。

江河不知為何,酒量明明練出來不少,還是被灌得酩酊大醉,被抬回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