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彙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彙報

湯泉先生,出身上黨唐氏,名叫唐寇,尤其擅長天文地理和詩詞文賦,在蘇軾未入京之前,可謂是文壇宗師,已經獨領風騷十餘年了。

蘇軾入京之後,所展現出來的豪放文風,一洗百年來大陳文學的矯揉造作。東坡屬文,只記真情,不重辭藻,所賦所詠都是流露著真情實感。

就算以往詩篇大多礙於典故、時局不能使用,可蘇軾是什麼人?在用了數年時間適應了當下情況之後,便月月都有雄文發出。

不過數月功夫就已經徹底攻克了洛陽士子的心理防線,讓他們一個個全都跪地大呼:東坡威武。

今日的清談雅會,則是蘇軾與唐寇之間舉行的一場例行文會。只是因為江河的到來,才吸引來這麼多的士子罷了。

二人坐在木質的臺子上,不過比跪坐在席子上的士子搞出來二十公分,這種平易近人的傳道方式在洛陽很是常見。

江河對此無感,倒是孫潭對此頗有興致,一連聽了大半個下午,還是意猶未盡。而江河此行,不過是來見識見識洛陽的士子,在略有收穫之後,便與周合談論起來關稅的相關事宜。

文會進行到了傍晚,也就接近尾聲了。這場文會還要持續幾日,不過江河卻沒有心思繼續待下去了。一來是自己想要搜刮的士子已經搜刮完畢,二來他此次本來就是趁著休沐才得空出來,如今洛陽城中百廢待興,他實在是沒有功夫,繼續在這裡聽這兩位泰山北斗高談闊論。

帶著侍衛回到京師,第二日便是二月初一,江河早早起來,來到幕府,正式召開關於五年計劃的彙報驗收。

六部尚書,御史臺、鴻臚寺、大理寺。各有人員彙報。江河的五年計劃便讓兵部侍郎代為彙報。

吏部作為眾司之首,自然最先做出報告。劉散老爺子雖然年事已高,卻絲毫不顯老態。對於吏部的發展也是穩中有進,甚至主動稱要逐年擴大秀才、孝廉的比重。

這雖然與江河所想不是很一致,卻也算是向江河預想的方向靠攏。接著,劉散又提出了幾條頗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一些內容甚至超出了江河的想象,讓江河直呼不可小覷。

“劉司徒所言真為不刊之論!”江河由衷讚歎。“關於納士之舉,我本來有些別的看法。不過聽了劉司徒所言,這眼下五科納士已成定論,不可朝令夕改,按照劉司徒所言,方才是正道!”

劉散見自己的五年計劃得到了江河的肯定,也是欣喜。雖然不報什麼拔得頭籌的想法,能讓江河滿意,他這個“司徒”還能當一段日子。

只要他還在這個位置一天,劉氏在洛陽的根底就愈深,就愈對沛郡劉氏有益。

不用江河言語,戶部尚書房玄齡緊跟著說起了自己的計劃。

“戶部如今官員欠缺嚴重,尤其是去年疫情,雖然柱國大人妥善防護,我戶部還是有幾位同僚因病去世,更不巧的是,他們負責的多是機密,有些甚至已經無法復原,就此造成的損失不可謂不大。”

“今後五年,戶部的發展規劃如下,首先是團隊建設……”

“其次就是落實‘搜戶檢地’的政策,制定貼合實際的魚鱗冊和黃冊。逐步督促算賦、口賦、更賦的核實工作。由近兩年戶部收支可以發現,由於中央對地方人口組成瞭解不甚明晰,導致三賦徵收想比於推理額度少了整整一半。”

江河聞言,吃了一驚,這事自己怎麼不知道?表面上卻沒有絲毫發作,打算一會兒單獨留下房玄齡好好商量此事。

先前,他不過是想著瞭解民間虛實,作為納稅依據,讓貧者少納稅,富者多納稅,來平衡收支水平。哪裡想到地方的偷稅漏稅竟然這麼嚴重!

少了一半?這意味著什麼?以為著江河可以多十多個億的收入!一千萬石,可以養活的起五十萬工人,有了五十萬工人,江河想修幾座金字塔都是輕而易舉啊!更何況是在洛陽東邊建一座新城?

房玄齡繼續說道:“建寧二年的戶部工作已經圓滿完成,除了約三百萬錢的稅款沒有追繳清楚完之外,其餘工作皆已超出預期。”

“戶部對於今後五年的戶部收支,做出了如下預測……”

不得不說,這大唐宰相果然是不同凡響。作為戶部尚書,整日與數字打交道,卻能把這無趣的數字十分詳細具體地呈現在眾人面前。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房玄齡是真的精通此道,所有戶部資料,都是如數家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禮部的申時行工作十分簡單,如今皇帝大婚已經完成,最近也沒有什麼祭祀工作和外交工作,他便只剩下這教育一項工作。

作為江河身邊的近人,申時行當然知道江河要做什麼,在報告中他宣揚大力推廣小學校,還要建立專業的教師學校。

同時,江河交代給他的事情他也沒有忘,把江河所提及的官吏進修學院的想法提了出來。同時又對這個學院進行了理念上的完善,讓江河也很贊同。

才聽了三個人的報告,就讓江河有些懷疑人生了,他幾乎挑不到什麼毛病。加上各部所司工作差別甚大,又面對不同形式,實在難分高低。

兵部彙報由江河秉筆,侍郎張諒彙報。相較於三人珠玉在前,江河的拋磚引玉,真的有點像是磚頭了。不過好在江河規劃簡單明瞭,戰局易變,江河又多了多種推測,顯得準備充分。

盧欣的刑部可以說是江河最不關心的部門了,雖然掌管天下刑獄之事,但在其他五部面前,還是略顯單薄。好在盧欣文章做得好,滴水不漏,讓江河挑不出毛病,不夠也難稱佳作。

作為六部中逐漸興起的新興部門,工部最近可是很吃香。尤其是在江河把工人建築隊劃分給工部統轄之後,更是手握人權。加上之前就管理的屯田,簡直可以儼然成為五部之外的小朝廷了。

工部有自己的收入支出,掌管著五萬人的教育、醫療合作對接工作,漸趨熱門。而劉義對營造之事也頗有研究,除了對工部今後五年的發展做出大膽細緻的規劃之外,對於技術方面也可以侃侃而談。

“……以上就是工部的五年計劃,還望諸位同僚多多指正。”

劉義所負責的工部牽連幾多,也是彙報時間最長的一個。雖然事物繁雜,卻處理得井井有條,前後對應,簡直如同草蛇灰線,綿延千里。

聽罷六部的彙報,江河心中也隱約有了計較,看向韓敬道:“先說說那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