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錦鯉勸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二章 錦鯉勸進

建寧三年秋,一次如同江河意料的豐收悄然來到。

百姓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當中,江河的新政也卓有成效。仍在建設當中的啟明縣處處顯露生機。站在啟明縣的主要通道之上,便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

街道上忙著運送物料的馬車,工地上的工人吆喝著號子作業,坊間的紡車的不停轉動,發出吱吱聲。

江河負手走在大街上,感受著來自一千八百年前的工業發展氣息。這種氣息讓他如痴如醉,這種親手調動起整個民族的生產力的感覺讓他無比自豪。

正是由於這種自豪,他又再次加大了對啟明縣的投入,不僅在財政上予以相關補貼。為了加速啟明縣的建設,他還把之前安置在河陽的冀州難民和近來俘虜的敵軍都遷徙到了洛陽。

與之同行的,還有得到地方訊息,想要前往洛陽展開全新生活的人們。百姓在官路上織成一張大網,把整個大陳九州聯絡起來。

正是有著這樣一張巨大網路的輔助,江河正在天下的中央,搭建起自己的理想中的國度。

啟明縣內各個工坊都開始投入使用,百業興盛已經是鐵板釘釘,在這喧譁之前,啟明縣還享有一絲絲寧靜。

七月初四日,大軍就攻下了彭城,繼而繼續向東,進攻東海。徐然雖然已有準備,還是被所向無敵的陳到一部殺得落荒而逃。

而徐然的主將也在此戰中陣亡,這樣的打擊之下,江河的軍隊從容接管了東海郡。又命令陳到率領留下的軍隊,肅清當地的反動世家。

常遇春由於一路上的功績被江河封為五品蕩寇將軍,引導餘下大軍繼續北上,開始進攻琅琊郡。七月二十,琅琊郡治所莒縣就在常遇春的猛攻之下開城投降。

之後,常遇春引兵東進,繞過泰山,與北路的幽州、青州聯軍相互照應,一同進軍。就在十日前,青州傳來捷報。整個青州已經完全克服!

江河命常遇春在當地整頓兵馬,又命令已經肅清好東海郡的陳到率軍駐紮東海,守衛住青州的南大門,防備徐然。

接下來,他就要把矛頭挑向冀州的李淳皋,以圖徹底打通冀州,聯結幽、青二州。

雖然改革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力,但是改革中的陣痛也不能忽視。日前,幽、青二州的世家上報,請求保留兩州制度。

這樣的請求,江河當然不能接受。改郡為州,是江河治國基本方針,想要控制好領地,加強中央集權,必然要推行此種辦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此回覆,當然令幽、青二州的世家們十分不滿。不過好在刑部尚書盧欣從中調和,幽州的範陽盧氏已經明確表示站在江河一方,此舉讓幽州大定,而青州也有一半處在江河的控制之下。

江河又想起了昔日的一位故交,讓他勸誡青州世家。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北海彭氏的彭琮,兩人雖然有些恩怨過節,但是彭琮竟然同意了江河的請求。

有了盧欣、彭琮的調和,兩州已經在表面上完全歸附了江河。甚至在明年,兩州的討逆紅利已經結束,要正式向中央納貢。

只要納貢完成,就標誌著諸葛泰、田芳正式從亂世中的一方諸侯轉變為封建官僚。江河知道兩個人都沒有當諸侯的心思,當初才如此放心地認命二人為刺史。

若是二人真有叛心,恐怕已經成了氣候。

好在,江河對於這兩個人還是拿捏的很準。雖然江河的師叔平日裡語不驚人死不休,但是卻也恪守臣子綱紀。而那個青州刺史田芳,出身南陽田氏,世世代代的官僚,就如三國時期的孔融一樣,思想是落後於時代,根本又有稱雄的念頭。

兩人的軟弱,讓江河成功得到幽、青二州。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在二州實行新政,但只要穩妥掌握兩年,江河就可以透過管院的調動和,以及輿論導向,使得兩州徹底擁抱新政。

讓改革的春風,吹到東海之濱,白山之巔。

此時的江河,正是懷著這樣的一種豪情在啟明縣中觀察著自己一手締造的城市。

作為一座縣城,啟明縣明顯是超標了,雖然仍然沒有修建起城牆,就光是,城市內的人口就足以與尋常縣的所有人口相當。

這意味著,啟明縣如今的規模已經完全達到了州治所的水平。雖然如今的啟明比不上昌邑、陳留這樣的大城,卻已經初具與之相媲美的規模了。

行走在這樣充滿活力的城市中,江河一時忘卻了時間的隔閡。

這樣的休閒時光,對於江河來說,是繁雜生活中最是奢侈的東西。

果然,物極必反的道理應驗了。就在江河回府之後,一則訊息從曹州治所濟陰發來。

不是什麼旱災、水災、也不是匪亂、兵災,更不是惡虎傷人、蝗蟲過境、疫情復發。這則訊息,比以上任何一種都令江河感到恐懼。

濟陰的王刺史,向江河送上了一刻珍珠,一刻極大極圓,微微帶有黑色線條的珍珠。

這珍珠若是尋常的珍珠也就罷了,王虔在文中特地寫到,這是濟水中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跳出濟水,來到漁夫船上,從口裡吐出來的珍珠。

當這顆價值連城的珍珠,用著精緻的紫檀木盒盛裹,內襯豪華的絲綢擺在江河面前時,江河感到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惡寒。

這……

不就是……

祥瑞嗎!

王虔在文中大肆讚揚江河的品德與修養,對於新政更是不吝惜褒美之詞。文中那乖乖的語氣,所舉用的典故,無不在提醒江河,他已然做過火了。

再向前一步,繼續擴大自己的權利,恐怕就算自己不稱帝,自己所培育出來的文官團體和一系列利益群體,就會發瘋似的把自己推上皇帝寶座。

而江河,恰恰是最不想當皇帝的那一個。

“皓首匹夫!何困我於如此困溺之境!”江河一手將桌案上的所有東西掃落。胸口不住地起伏,眼睛怒然睜大,兩眉倒豎,一臉怒相,已然不可遏制。

兩旁辦公的平章見江河如此舉動,便知定是誰又在勸進。

除了勸進這一件事外,二人從來沒有看見江河如此動怒過。兩人對視一眼,停下手中毛筆。復又趕緊低頭,批閱著眼下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