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軒轅雄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軒轅雄關

“這第三條,便是你此去就要在南郡留守。此次韓匡出蜀,南郡百姓生靈塗染。韓匡一路殺戮,路旁死者不計其數,南郡之家十有九空!”

“追擊結束之後,不得妄入蜀中,須留守江陵,外防備韓匡,內安撫黎首,全課農桑,恢復生產為上。”

“這……”常遇春聞言,不禁面有難色。江河這話是告訴自己討伐陳淵就不用自己參加了。

最終,常遇春還是接受了這約法三章。雖然不能參與接下來的洛陽之戰,可此行的收穫甚大,就算韓匡老奸巨猾,拿他不得,可他麾下的五萬殘軍若是能一口吃掉,也不失為一大功勞。

況且此去,因為無法參與到洛陽戰事,江河還提前封賞了常遇春。

武將品級從四品振武將軍,提拔為三品安西將軍。更因為此去要讓常遇春坐鎮江陵,督導民生,更是把南郡整改為荊州,命其為荊州刺史。

常遇春得了江河撥給的騎兵,便混著自己的部隊,向南追殺韓匡去了。

解除了後顧之憂,江河終於能空出手來,收拾神都中的叛徒了。然而大軍作戰疲勞,還需整理戰場。不說這些甲冑、刀槍、箭矢散落在地,有些暴殄天物,就是戰場上的屍體,也急需整理。

若是放任自由,怕是不久之後,襄陽城外就會爆發一場巨大的瘟疫。好在而今氣溫不高,江河在戰場之外屯紮三日,就收拾好了戰場。

江河把收攏起來的六萬大軍分成兩份,一份兩萬人,一份四萬人。江河選用張覽為將,轄治四萬降卒,屯紮在襄陽,又留下兩萬精兵守在城中。

這四萬人不發給甲冑、兵械,只是養在襄陽城外,不做任何管理。而留下的兩萬人的工作就是枕戈待旦,看守好這四萬降卒。

投降了江河的張覽也很賣力氣,他知道想要再江河軍中有所作為,必須看管好這四萬降卒。

而剩餘的兩萬降卒,都是蜀人,沒有一個南蠻。江河把他們打散,編入各軍之中。充作雜役、輔兵。

這段時間,對於陳淵來說是很難熬的。十萬大軍突然截斷了陳淵東去的道路。而西邊的楊禁雖然只有兩萬兵馬,卻也因為把守潼關和函谷關而讓陳淵十分頭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東西不行,陳淵於是只能向南北兩側發展勢力。可朔州兵團抵達京兆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中原。原本還打算跟隨陳淵起義的世家,此時也都偃旗息鼓,不再聲張了。

“大陳這是要亡了!”是無數關東世家和各地官僚心中最真實的寫照。

自打朔州的玄甲兵團抵達滎陽,頗有政治覺悟的官僚就第一時間上書江河,願奉新朝為正朔。這些人當中除了江河一派之外,更多的都是投機分子。雖然江河不喜這些投機分子,可他們發來的歸順書,江河還是照單全收。

大軍開拔,向北前進,途徑南陽郡和汝州,駐紮在潁川郡的首府陽翟城中。

江河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走鄒楚的老路,率軍自嵩山腳下殺往洛陽。如此便可起到突然來到洛陽城下,讓陳淵措手不及的效果。

陳淵起事才不到二十日,此時的洛陽城中,就已經到處體現著衰鄙之態。不僅大街小巷無一行人,就是坊牆之內,也無人走動。各個困居家中,富貴人家更是絕了聽絲聞竹的念頭,生怕引起別家注意。

因為朔州兵團的緣故,響應陳淵的比預料中的少了許多,但也仍有一些看不清形式、願意陪著大陳王朝去死的忠貞節烈。

靠著這些忠臣,陳淵還是募集將近七萬左右的正規軍。決戰在即,陳淵派出軍隊,到處拉壯丁,不止是洛陽城中,整個京兆都陷入這種狀態之中。

還有洛陽的大獄,陳淵也沒有放過。

士兵帶著鄉老下鄉,按照圖譜,凡是男丁,只要拿得動槍,就全部抓走。就連領路的鄉老和亭長,也叫士卒一併抓回。如此行徑,雖然有失朝廷威望,可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還哪裡顧得上這些?

連續十日,朔州的玄甲兵團都沒有動靜。這讓本來已經沸騰的京都重歸安寧,甚至在此期間,陳淵的支持者不斷湧現出來。而陳淵也因此有了喘息之機。

這段時間,陳淵可以說得上忙得合不上眼了。他是徹徹底底地體會到了江河的忙碌,一天十二時辰,十個時辰他都在應付各處政務。而剛剛搭建起來的小朝廷,別說能很好處理分內工作,就是維持機構正常存續,都費了陳淵所有的時間。

安撫好百姓,徵集了壯丁,陳淵才稍稍心安。看著操練中的士卒,他也能稍稍安心。

可江河又怎會讓他期待太久?

八月初二日,江河率領二十萬大軍從嵩山腳下經過。擺在江河面前的第一道關隘,便是軒轅關。當初,鄒楚就是拿下軒轅關之後,直接兵臨洛陽城下的。

此時的江河有鄒楚在前,自然不會犯鄒楚曾經犯過的錯誤。所以,江河並未稍作休整,而是準備一鼓作氣拿下軒轅關。

軒轅關是連線洛陽和潁川的山路上重要關隘,自從被鄒楚攻克之後,被江河多加修築,不想此時竟然成為了他自己的攔路石。

而坐居京都之中的陳淵自然也知道軒轅關的利害,起事之後,這裡又是他的重要防護物件。江河進入洛陽盆地,一共有三條道路,除開這一條外,還有繞道陳留走滎陽一線。

這一線是當初討逆軍走過的路,此時的滎陽也被岳飛佔據,江河若是走這一條路,可以直接抵達洛陽,但是需要繞行,耗費的時間也多。

還有一條,遠比嵩山小路好走得多。那就是走粱縣、新城一縣,從洛陽南部直抵洛陽,比嵩山小路稍稍遠些,比陳留大路卻是要省不少力氣。最為關鍵的是,這條路也比較好走,不像這嵩山小路,大軍難行。

而江河不選擇走粱縣、新城的原因很簡單。他早就備下了通關秘訣。

江河可不是一個十分有安全感的人,他早就料到有可能會發生這種自己領兵在外有人在中央造反的情況出現。在熟讀史書的江河看來,這是極其容易發生的事情。故而江河不多個心眼,在各處關隘,安插下自己的親信。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背叛自己的人竟然是陳淵。

軒轅關守將這麼緊要的位置,自然立刻被陳淵撤換。可惜,這一招早被江河預料到,故而不止是軒轅關守將,他在軒轅關中一千守卒當中安插了兩百名系統士兵以及數名可靠之人。

此時,正是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