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堂上議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六章 堂上議事

這一眾將領走後,江河留下了楊善會。

楊善會在這次泰山侵攻一役中,也是出力頗多,江河把他留下一是為了給他升升官,二是想要向他討教一些問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江河的泰山郡太守的位置應該是坐穩了。所以江河已經把泰山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打算封賞有功之臣了。

楊善會的能力江河是知道的,楊善會與其說是文人,到不如說是謀士,還是那種統帥型的謀士,完全可以委託給他幾百上千士卒,而江河如今也正是這麼做的。

在江河營中的俘虜營和荏縣的鄉勇營就是由楊善會負責的。江河打算等這次戰爭結束之後就把這些兵馬納入到自己麾下幾個軍侯的部曲之中,讓楊善會可以兼顧一些政務。

畢竟,相對於軍務,政務才是讓江河頭疼的東西。泰山郡不比巨平縣,巨平縣有六萬七千多人,在江河接納了四千多民難民之後才七萬出頭。

至於成縣則是泰山人口大縣,足有二十一萬,但是江河估計眼下差不多只能剩下十九萬餘,原因無他,琅琊王剛剛在成縣、梁甫兩地組建了一隊五千人的軍隊,前往魯縣訓練。

而江河的士兵也多是成縣之人,劉校尉臨去支援費縣的時候還帶走了一千人。

儘管如此,成縣的人口其實也沒比奉高少太多,這就是江河為什麼要刻意留下王壽這顆釘子的原因。

奉高縣有戶七萬八千,口三十二萬。光是戶口的數量就和巨平的人口數相當。奉高歷來都是迎接帝王封禪泰山之地,大陳就有好幾位皇帝封禪泰山,在奉高停留良久。

皇帝親臨,奉高的建築自然要堅固可靠,這也是奉高為什麼這麼難攻的原因。不僅如此,奉高還有一處小行宮,就在城外西南四里處。不過已經處於半遺棄的狀態了。

之前面對七八萬人的巨平,江河還勉強能夠對付,眼下自己直接統治的人口數就達到了四十萬人,可謂是壓力陡增啊。因此,江河才打算把楊善會調到自己的文官系統來,至於官位,江河早就想好了,直接讓他擔任泰山郡的郡丞!

至於瞿清,江河打算命他替換劉勝為荏縣縣令。瞿清辦事江河還是比較放心的,所以才敢委以重任。至於劉勝,他早就無意官場,把他調來換個閒散的官職就好。

郭陽可以升任為巨平縣的縣令,郭陽做事成熟穩重,在擔任令史期間也沒犯過大錯。江河認為可以一試,如果到時候發現他不能勝任這個職務,大不了再換人就是了。

至於韓敬,江河對於他的安排想了好久。

自己免了他的軍司馬的職務,讓他在巨平養傷,如今想來傷應該已經好了。江河並不打算讓他擔任一地主官,這人德行不行,擔任一地主官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個德行。顯然,韓敬並不可靠。

但是江河還是瞭解韓敬的一些優點的,比如韓敬這人對資訊就特別敏感,即使是在巨平養兵,一些重要訊息,往往都是韓敬先發函告訴自己。但願他並沒有把自己下令責罰他的事情放在心上。

不過就算他把這件事情記住也無妨,江河難不成還怕一個韓敬?江河打算認命韓敬為督郵來替江河監督郡內官員管理郵政,掌握資訊。

韓敬性格孤僻,連對自己的上司江河都能冷麵相對,真是做督郵的不二人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江河嘆了一口氣,自己的文官系統還是太小了!而自己要安排的職務卻數量龐大。江河沒有融入到這個時候的知識分子的群體當中去,而自己在系統中召喚出來的人物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圈子,自然無法向自己推薦親朋。

難不成自己要向世家低頭?不!不行!

江河自覺不殺了他們就不錯了,絕對不能向他們低頭,可是咋辦呢?

考試吧!

其實透過考試來選擇官吏也不是從什麼隋朝的科舉制才開始,早在漢朝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萌芽,當然在大陳,這顯然還是個新鮮事物。

不過這既然是新鮮事物,江河怕引起非議,於是又給這個假科舉披上了另外一層外衣。就是舉薦!

對外稱舉薦,其實就是讓他們自己舉薦自己。而舉薦出來的人,則是需要透過江河的測驗,說是測驗其實大家的題目都是相同的。而且江河打算採用筆試的方法而不是口頭考校。

這樣一來,江河就能得到他們的考卷而不引起社會上的動亂了。

至於到時候選拔人才時是側重才學還是側重門第,還不是江河說了算?

江河把這個想法告訴給了楊善會,楊善會也頗為贊同,而且認為可以以挑選學生為藉口進行這場官吏選拔。

“學生?我收學生?”江河一臉詫異。

“沒錯,主公不久就貴為一郡之尊,牧民百萬,大家豈有不爭相攀附之心?到時候大人再把這件事情拋出來,就算不是讓大家回答同樣題目,也不是筆試,只要能挑選出來英才,大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嗯!你說的對,的確不應該拘泥於科舉的一些制度。得到英才才是我的目的。可惜敬仁不是此地之人,不然一定能為我提供不少的人才。”

“主公怎麼忘了一個人?”

“你是說……”

楊善會面含微笑:“正是,如果是他的話想必大人根本不用為人才的事情發愁。”

江河一拍腦門,怎麼把這尊大佛給忘了!

這尊大佛複姓公孫,官居琅琊王一朝兗州刺史,師從前太傅王喆,正是此時安居巨平的公孫冶是也。

這公孫冶是王喆的徒弟,不說是齊地士大夫中的領袖也是齊地士人們的風向標,自己若是想要求得人才,找他還不簡單嗎?

當即修書一封,給公孫冶。

先是給這個便宜師父請安,告訴他自己在泰山做的微薄工作。並表示在博縣攻下之後就派人將他接來,然後江河就表達了自己手下人才緊缺希望師父可以派遣幾位師兄師弟,弟子門生前來幫助江河。

只要公孫冶敢派人來,江河不怕這些人成不了自己的手下。

而後,江河讓楊善會為自己起草一封請求賞賜、表明戰功的捷報,準備獻給琅琊王。隨著這封捷報,江河還命人送去十萬石糧草。江河清楚琅琊王大軍在外最缺的就是糧草,只要糧草到位,想必琅琊王連三公都能封出去。

自己之前就給了琅琊王不錯的印象,只要是他來要糧草,江河往往都是兩三倍供給他,這可把巨平的糧倉都快搬空了。要是琅琊王連一個泰山郡太守都不願意賞賜的話,江河是真的不想侍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