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召喚大縱橫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收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 收徒

這段時間江河正忙著三件事情,這三件事情關係到江河能否在江河站穩腳跟。

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即民政,戎即軍政。江河以武力起家,自然最最關注的就是手下隊伍。

這段時間,江河將手下士兵徹底錄於花名冊上,統統登記管理,以前江河對於手下人數的概念只能詳細到百、十一級。而如今,所有部隊士兵都被列在了花名冊上,這樣以後調動,升遷就會方便無比。

當然,在編纂花名冊上,江河遇到了一些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士兵重名情況,江河軍隊之中除去從系統中召喚的士兵有名有姓,且名字不容易相同。

可是,江河在大陳招募的士兵可就不同了。這些士兵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甚至出自同一個村子。成縣、巨平、荏縣三地是江河士兵的家鄉,在這三縣以王、謝、劉氏三家為多。加上士兵們多是出身鄉野,大多數都沒有名字。

在部隊裡,接觸到的只有同伍或者一個軍侯管轄的一百多人,以王二為例,他在一個軍侯管制下,名字的辨識度很大,就算一個軍侯手下有兩三個王二也大多能以村子來分隔。

而到了江河這裡則是行不通的。因為江河現在的部隊將近三千人,王二這個名字說不定有十多個人在用,這裡面同村的說不定還有一些。

江河的解決辦法是:給士兵起名字。

沒錯,就是給士兵起名字,上級賜名不但可以讓屬下更為忠心,也可以讓屬下對於江河的部隊更有歸屬感。

起名字也是有科學的,江河給麾下無名士兵起的名字都是日常生活常用字比如:喜怒哀樂又比如田宅星河,樹木果實的名稱之類的。

不僅如此江河給麾下士兵進行了編號。以入伍時間排序,江河就是0100001號,以此類推,可以一直排序下去。這樣雙管齊下,就不怕將士兵弄亂了,這樣以後記載功勞,可以在名字後面寫上該士兵的軍號,以防錯漏。

不僅如此,江河還登記了士兵的籍貫,身高等等資訊。

光是這三千餘名士兵的登記就花了江河好大功夫,畢竟自己這些士兵駐守四處,只好慢慢的來,先從駐守奉高的士兵開始。

這第二件事就是泰山郡的組織問題。

公孫冶給自己找了五個文士,都是公孫冶的門下,江河還要向他們叫一聲師兄呢。

顯然,這些公孫冶介紹來的師兄都是寒門出身,都是單身漢,但是才學尚可,江河覺得可堪大任,認命如下:

趙覺,任泰山郡長史。為江河幕僚之長,統帥江河幕僚。

丘閔,任泰山郡功曹。評定郡內官員升遷調動。

方濟,任議曹。謀劃郡內事物。

雷默,任田、水、戶曹。管理郡內墾殖、水利、戶籍諸事宜。

齊簡,任賊、決兩曹。管理捕盜、訴訟事宜。

將這五人認命,江河和楊善會的壓力大減,兩人也有功夫一起喝個茶,練個武了。

不僅如此,韓敬又向江河推薦兩人,一個叫張諒,江河讓他管理徭役民夫,做尉曹。一個叫費德,讓他管理倉、計兩曹,主管官倉、會計兩事。

不僅如此,江河在七月一日這一天接待了前來拜師的眾人,來拜師的足有三十多人,讓江河吃了一驚,其中不乏世家大族之子侄,也有寒門子弟。

江河出題考校,第一題考了一道特別簡單的經題,只刷下去兩個濫竽充數的人。

其餘三十二人神態自若,顯然是不怕江河考校。可是江河第二題卻是讓大家蒙了。

“試問,天下有多大?”

一時間“我朝御統天下,蓋十有三州,屬國百計!”之流的話頻出。

江河都不甚滿意。一道聲音傳來,倒是讓江河點頭不止。“我朝之地極闊,有十二萬三千四百萬畝之地!”

“哦?資料何所出?”

“自前人湯泉先生的《九州考》中所記,其時與今日或有小異,但大體不變。”

“嗯,很好!你叫什麼名字?”

“晚輩泰山周氏之後,家父周翀不肖之子周瑞,年十六。”

“不錯不錯!家室才學俱佳,你可願拜我為師?”

“晚輩願意。”周瑞說完就拜了三拜,叫了聲師父。江河微微頷首,周瑞到江河身後侍立,儼然一副“老子過關了不和你們玩兒了”的架勢。

其他三十一人看著周瑞這幅神在在的模樣,心裡不說生氣是假的,可是自己也沒辦法,誰叫自己的回答不能讓江河滿意呢。

“問,中田一畝一季出糧幾何?”

這可難壞了眾人,都是苦讀詩書的士子,一門心思撲在了學習上,那還知道什麼田裡產多少糧食,就算是一些寒門子弟平日裡不說錦衣玉食也是衣食無憂,只管讀書,哪裡知道這些?

畢竟前來拜師中真正的寒門還是極少的,倒真有兩人回答上來。“回稟大人,中田畝產三石糧食。”

“嗯,不錯。”這兩人所說的三石糧食,並不是江河計算軍糧時所用的“石”。軍隊裡計算軍糧的“石”是容積單位,也可以叫做斛。而這兩人說的“石”則是重量單位。

這三石糧食大概相當於二百六、七十斤,相當於江河軍糧的中的九石。

“你二人讀書不輟,卻能關心農桑,可願拜我門下?”

二人當即拜師,站到江河身後侍奉左右。而後江河再度考校幾題,都是實用性很強的題,堪堪又選出八人。江河有些無奈了,這大陳的讀書人怎麼也這樣,所幸考了兩道比較難的經題,選出四名可以做文書的弟子來。

選出的這十五名弟子自然是歡飲鼓舞,有一個太守做老師可不要太爽,拜上了師基本上就算是一條腿邁進了官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剩下十多名才俊無心繼續參與宴飲,紛紛找了個由頭遁走了。

獨留一個未被選中的文士自斟自飲。

“你怎麼還不走?”周瑞很是不滿,畢竟留下來的師兄弟正在酒宴上吟詩暢談,有一個外人在這裡,總有些放不開。

那文士起身道:“太守家中酒太過甘冽,一時忘形,使君勿怪!”

“無妨無妨,你姓甚名誰,可有佳作?”江河看著這個小文士,倒覺得他頗有郭嘉、李白的風骨。

“回稟使君,在下名叫桓瓊,會稽人氏,遊學至此,見泰山之美而忘形,隨盤桓此地。”

“我家師父問你可有佳作!沒讓你在這聒噪!”一個弟子見這桓瓊沒有半點謙恭,一邊品著杯中之酒,一邊搖頭晃腦緩緩道出,惹得這個弟子一肚子氣。

“佳作倒無,但是卻有良謀。”

“大言不慚!方才你答題除了第一題外一道也沒有答出,胸無點墨,毫無才學,也沒聽說過會稽桓氏的名頭,想必家室也不甚佳。想必是仗著自己臉皮厚在這裡魂些酒肉吃吧!”

“誒,劉沫!不可如此!”江河看不下去了,自己挺欣賞這人風骨,就算毫無才學,自己也不差這一頓酒肉。卻惹得自己弟子毫無禮法,不值當。

“你且拿著那一案酒肉回家去吃吧!我和弟子們要開文會,今日不留你了。他日若是想來,再來吧。”

“多謝使君。”這桓瓊謝起身過之後。將這桌案連同桌案上的酒肉一起抬了起來,架在肩上扛了出去,大搖大擺地出了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