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師道成聖最新章節列表 > 第705章 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05章 義

“樹在何方?”

金蟬子微微一笑,衝著接引道人開口詢問,雖然依舊散發出骨子裡的淡然,但是與之前所言,已經有了一絲異樣。

“在西方極樂之地,為我首徒菩提,代我傳西方生靈於道法。”

此言不假,接引道人也不屑欺騙於金蟬子,這種事情來不得欺騙,等到事實擺在面前,倒是讓兩者心中生出間隙,反而不美。

“那就好。老師何為?”

“全看於你。”

眼前,接引道人一點主意都沒有,而且因為聖力的匱乏,根本無法與其他諸聖爭強鬥勇,雖然自聖人而立,諸位聖人從未交手,但是他們一旦交手,便面臨生死對決,絕非可以輕言而戰。

“通天不可信也。”

金蟬子站在此地,嘴角微微泛起冷笑,衝著身邊的接引道人開口而言。

“為何?難道說?”

“不錯,道德已經斬去二身,雖然表面看似欲要掠奪氣運,再行完善他的善惡之身,但是道德心中仁慈,必將此良機讓予身下二位兄弟。三清本一體,道德斬去二身,成為真正的聖人,又如何能夠冷眼旁觀,那將影響他的道法。”

道德天尊以德為本,絕對不會做出無德之事,這麼看來金蟬子所言非假,絕對錯不了。可是為何要說通天不可信?難不成三人內定元始,成就此次帝師之位?

“非是元始,應是通天。”

“為何如此推斷?”

這一次接引道人再也忍耐不住,直接開口問出心中的疑惑。

“長賜幼承,你覺得道德天尊讓位,元始若是承受這般恩賜,不會遭到旁人的爭議麼?”

“的確。”

半晌,接引道人嘴角一翹,莫說旁人不說,即便是他們西方兩位道人,也會以此為要挾,言之元始不配做兄長,竟然不修德行,豈能承受帝師之果?

“另外,此次帝師,應該以義為行,方可教化於民。”

金蟬子說完看向接引道人,以對方的睿智,他說的如此明顯,若好不知道該如何操謀,只怕也無法成就聖人之位,鴻鈞道祖的眼睛可毒著呢。

推行義行?這義行要如何何為?接引道人腦中靈光點點,不斷的考慮伏羲成聖之根本,伏羲開創德行,以仁政平定亂世,可以說伏羲雖然一統九州,但是大小戰事不過雙手之數,多以其他部落自願臣服之果。

仁僅次於德,以人為本,甘為眾人謀福,不顧一己私利。以關懷他人、發展人族整體強盛為目標,使人族成為九州的主角。

仁與人相通,說白了伏羲便是把人族視為己身,把內心的善念不斷的擴大,使之萬眾人類皆存善念,化為仁之一道,故此伏羲開創仁德之道的先河,莫不如說伏羲把人族內心的善念,匯聚在一處而已。使得萬眾一心,人人為人,鑄就了仁德之道。

而義呢?義又要如何體現?這是個深奧的詞彙,對於接引道人也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即便以接引道人的智慧,也是懵懵懂懂,心中只存點點靈光,卻無法把這點點靈光,匯聚成一處、化為完整。

“金蟬子,何為義?”

“老師,問之小義,還是大義?”

“呃?何為小義,何為大義?”

本想借金蟬子之言,來完善他心中的明悟,可是沒想到對方再次拋出難題,令接引道人頭疼無比,也不得不地下頭顱,雙手抱拳化為請教之態。若是被外人看到,還真是認為金蟬子乃是師父,這接引道人才是徒兒呢。

見到接引道人一臉的尷尬,金蟬子也微微一笑,心中暗自腹語,怎麼說這接引道人都是名義上的老師,他也不能做的過火。

收起臉上的笑容之後,金蟬子的額頭化為四十五度角,仰頭看向深邃的星空,臉上化為鄭重之色,令接引道人也是急忙端正身姿,側耳聆聽對方口中欲呼之言。

“小義,有朋友之義,乃為朋友之難,可以兩肋插刀,可以為了堅守心中的道義,寧死亦是不折身軀,不想敵人低頭,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與天而鬥,可以與神而搏,可以與命運背水一戰,無論何事何人何聖,皆不能令其低頭。”

此時說話的金蟬子,如同一把利劍,直衝牛鬥青霄,便是遠在天外天的鴻鈞,亦是微微皺眉,半晌之後,卻暗自點頭,輕輕的道了一句:“合該如此,這便是義。可何為大義?”

就在鴻鈞話音剛剛落下之際,接引道人亦是開口急忙相問:“何為大義?”

“大義,一種高於自我的善,一種超越自我的善。大義之人,必行仁德之舉,仁德在先,道義在後,面對於部落的敵人,寧死不折,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要有捨生取義之心,不以自身之利為謀,將自身奉給天下蒼生,以一人影響他人,以他人影響眾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嗡’

一道七彩流光匯聚金蟬子之身,這乃鴻鈞道祖親自所賜,可見鴻鈞道祖也是認可金蟬子所言,接引道人心頭靈光閃現,當即也向金蟬子微微欠身,以示內心感激對方解惑之情。

“金蟬子,那我們該如何而為?”

“不為,只要對人族有利者,對天下蒼生有利者,便可習我道法,便可為人族之主,即使不是人皇,卻行萬千小義,我寧願不取之滄海一粟,也要孕育東海之魚。”

金蠶子眼中光芒閃爍,緩緩吐出的口中之言,令接引道人亦是面露愧色,人家都說的如此明白,他還心中存有私利,真是浪費人家口舌。

“好徒兒,你之所言,如同醍醐灌頂,為師去往西方悟道,此次人道輪迴,為師便不參與其中了。不過吾徒行走世間,若是有人無辜打殺,先要問問吾答不答應。”

自此,接引道人總算明白金蟬子所言之意,微微揮手逐懸於雲端而去,口中之言傳蕩九州天際,令金蟬子也是微微一笑。看來這位老師乃有大舍之心,如此大舍,才有所得,只怕西方教興盛,也不無道理可言。

而最後的話語傳蕩天際,顯然是警告其他聖人,不可對他妄為動手,帶著關切與寵護之情,也溫暖金蟬子冰冷的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