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個小黑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5章 來自競爭對手的關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5章 來自競爭對手的關注

隨著新聞發佈會的記者們和幸運員工們不斷的在網上釋出家用機器人的各種工作影片,這個話題的熱度不但沒有因為過年而降低,反而有種愈演愈烈的樣子。

很多網友只是在新聞發佈會上看到了一些機器人工作時的場景,後來在各種廣告裡看到了不同場景下機器人的應用,也在官網上看到了宇宙科技公司製作的宣傳影片,但是那畢竟是宣傳。

廣告和實際效果完全不是一回事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哪怕是那些下了訂單的買家們心裡也不是沒有疑慮的,現在看到了這麼多在真實場景下機器人的工作影片,這些提前搶到訂單的人就開始在網上各種瑟起來,到處宣傳自己的英明神武,話題的熱度就這樣被炒了起來。

當然了,這麼大的聲勢那些同樣在研發機器人的公司怎麼可能不關注,國內的情況還好一點,畢竟技術水平在那裡,想一下子就達到宇宙科技公司這樣的技術高度不太現實,所以也沒有急著就花大代價就從這些提前擁有機器人的幸運兒手裡買一臺回來研究看看,反正過幾天那麼多規模的發貨量,想買幾臺就買幾臺。

但是那些國外的公司就不這麼想的了,很多大公司的機器人技術也非常的先進了,特別是像谷歌、亞馬遜、蘋果、三星等等大型的高科技公司都在機器人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像谷歌公司的機器人研究專案就有很多,最出名的就是“阿特拉斯”機器人了。

“阿特拉斯”是人形機器人,身高近1.5米,體重近75千克,像人一樣有頭部、軀幹和四肢,“雙眼”是兩個立體傳感器。atlas由谷歌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atlas的的產品迭代大概經歷了三個大的版本更新。

2018年5月,波士頓動力公司展示了升級版的atlas人形機器人,該機器人已經可以實現單腿跳躍。

還有像亞馬遜公司,最新消息稱,亞馬遜正在謀劃一款家用機器人vesta,預計最近幾年推出。

訊息指出,vesta專案其實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計劃,只不過18年才開始大舉招募人才。據悉,lab 126網站上釋出了軟體工程師、機器人工程師和傳感器原理工程師等幾十個職位的招聘啟事。

vesta專案由亞馬遜lab 126硬體研發部門的領導人格裡格澤爾(gregg zehr)負責,echo智慧音箱、fire tv機頂盒、fire平板電腦和fire phone手機等均出自該部門。

至於配置,想必vesta機器人將配備高畫質攝像頭、人工智慧技術,內建亞馬遜alexa,並可與亞馬遜echo協同工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事實上,亞馬遜在機器人領域已經深耕多年。其中,2012年3月亞馬遜宣佈以7.75億美元現金收購倉庫機器人系統kiva system,隨後就新增上萬臺機器人加入物流工作,使得亞馬遜的物流效率得以提升2~4倍,準確率也達到99.99%,並開啟了多年的機器人技術壟斷。

這樣的公司也在雄心勃勃的想進入人型家用機器人市場,而且離技術突破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還有八嘎國、棒子國、德意志國等機器人技術先進的國家也都在進行各種人型機器人的研發工作,一些國家的實驗室甚至還在秘密的研發軍用人型機器人。

雖然還處於實驗室研發中,但是就技術來說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了,所以對於一家忽然冒出來的新公司居然可以大規模的將人型家用機器人投入市場,這些公司不著急才怪呢!

他們的正在研發中的人型機器人,離真正可以大規模投入市場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技術這個東西,只要有模仿的物件,進步起來還是非常快的。

所以時間對這些公司就很重要了,因為其他的競爭對手可不會拖延時間的,於是那些買到家用機器人的國外記者們很快就將自己的機器人賣給了這些公司了,除了3-5萬美金的誘人價格以外,這些公司也給這些記者承諾了可以給他們專訪或者是獨家新聞的機會,所以沒有那個記者可以拒絕這樣的條件。

而這些大公司在購買到這些機器人後就第一時間將它們拉進了實驗室裡,各種測試項目同步展開,大家都想在最短的時間裡知道這些機器人的各種資料,是詳細的資料,不是宇宙科技公司公佈的那些簡單的資料。

“不可思議!他們究竟是怎麼設計出來這麼完美的機器人的!居然可以讓一臺機器人實現這麼多的功能!完成各種我們想都不敢想的動作!”谷歌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的一個大型實驗室裡,一名專家雙眼放光的盯著正在按照他們指令做各種家務的幾臺機器人驚歎道。

“確實是一款讓人震驚的產品!我們的“阿特拉斯”機器人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估計最少需要5年的時間!

大家一定要多注意觀察,雖然我們自己的驕傲讓我們不會去模仿一款華夏公司生產的產品,但是它會給我們帶來我們之前沒有的靈感,可以讓我們後面的研究工作少走很多的彎路!

時間的重要性相信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我們如果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拿出我們自己的產品,等這款機器人完全佔領了市場以後,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一空的!

更何況,其它公司也會在這場競爭中拼盡全力的!市場就那麼大,如果我們不能給公司一個滿意的答案的話,那我們的實驗室再想獲得公司的撥款就十分的困難了,大家也可能面臨失業的結果,所以拜託諸位一定要努力了!

公司會給大家最大的支援,要裝置有裝置,要資金有資金!總公司也會提供幫助,希望大家多努力了!”

實驗室的主管羅迪森認真的對實驗室裡的專家們傳達了公司的態度,說實話,他作為實驗室的主管,現在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的,相比宇宙科技公司的家用機器人,他們已經落後很多了,公司和總公司的重視更是讓他壓力倍增,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