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個小黑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8章 從科幻到現實的路還很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8章 從科幻到現實的路還很長

“事實就是如此,不可能用化學燃料來驅動宇宙飛船吧?就算是我們的初步目標是造一艘在太陽系內航行的飛船也不可能用化學燃料來當能源的!

不過老闆你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確定研發方向的問題,1.重力場約束;2.慣性約束;3.磁約束,這3種方式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種。

其中主要的可控核聚變方式:鐳射約束(慣性約束)核聚變(如我國的神光計劃,老美的國家點火計劃都是這種形式)。

磁約束核聚變(託卡馬克、仿星器、磁鏡、反向場、球形環等),這種方式目前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

我們只有先確定了研發的方向,然後才能規劃後面的研發工作,不然就會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毫無頭緒的亂轉!”夸父建議道。

雷天唐贊同的點點頭,他透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對於核聚變的相關研發方向也都已經有所瞭解了,說實話,雷天唐很佩服這些科學家的腦洞的,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給未來核聚變能源的誕生打下了基礎,但是目前大家對核聚變發電還處於初級研發階段。

對聚變能的發展來說,已研究了50年,預期還要50年才能廣泛應用,原因何在?現在能回答的是:

一是對等離子體瞭解還是初步;等離子體(plasma)又叫做電漿,是由部分電子被剝奪後的原子及原子團被電離後產生的正負離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尺度大於德拜長度的宏觀電中性電離氣體,其運動主要受電磁力支配,並表現出顯著的集體行為。

它廣泛存在於宇宙中,常被視為是除去固、液、氣外,物質存在的第四態。等離子體是一種很好的導電體,利用經過巧妙設計的磁場可以捕捉、移動和加速等離子體。

等離子體物理的發展為材料、能源、資訊、環境空間、空間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技術和工藝。

科幻電影和小說裡面的那些飛船所用的引擎很多都是所謂的“電漿引擎”,也就是等離子引擎,他可以為飛船提供充足的動能,可以讓飛船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行駛,甚至可以進入超光速行駛狀態!

等離子體的這些應用,雷天唐可不認為僅僅是科幻電影或者小說裡才能實現的,只要他在這一方面持續的努力研究下去,科幻也會走進現實的!他的飛船也同樣需要這樣充沛的動能!

二是支援磁約束的各種技術(超導、低溫、超高真空、微波、材料等)非常復雜,因為氘氚反應要產生14mev的強中子輻射,而且還要把上億度高溫的等離子體維持相當長的時間,這對人類現有的技術積累,提出了挑戰;

三是全世界對發展鉅變還沒有形成一致的時間表,很難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這方面雷天唐是很想吐槽的,資本家們在化石能源還沒有耗盡之前是絕對不會讓像核聚變這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面世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有錢是沒有辦法研究這樣的科技的,而提供資金的資本家們也就可以控制這個研發的過程了,為什麼核聚變發電永遠是距離成功還有50年?

民眾也不都是傻子,但是哪怕是大家都知道原因在哪裡也沒有辦法改變這個現狀,因為沒有資本就沒有話語權!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資本家們沒有割完化石能源的羊毛之前是絕對不會真讓核聚變發電專案成功的,哪怕就是成功了也會拖延建設使用這種能源的時間!

而指望國家間的合作來推動這樣的研發專案也是一個笑話,就拿目前國際上最著名的合作項目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專案來說吧。

他的投資方有好幾個,投資總金額達到100億美金以上,但是大家都不想多出錢,光是在誰應該出更多的錢這件事上就開始扯皮,畢竟是關係到錢的問題,誰也不想多出,爭論了很久才達成了協議。

然後是建設問題,整個工程建設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反應堆計劃在2025年12月實現第一次等離子體。這意味著反應堆將能夠在其核心內部產生大量被稱為等離子體的帶電氣體。氘氚聚變實驗計劃在2035年開始。

從這個合作項目就可以看出國際合作也是不靠譜的,除非現在全球統一成一個國家了,然後再來做這樣的事情才有可能實現。

雷天唐可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誰知道這麼長時間裡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哪一年一個大隕石一下子砸下來,整個地球文明都完蛋了呢?

所以還是自己幹自己的好,他私下裡研究可是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什麼東西他都可以開掛製造,完全不需要動用公司的資金來支援自己的研究,相信研究的速度絕對不會慢到什麼地方去的。

“我們選擇磁約束核聚變這個研發方向!對於這個研發方向我還是非常有實力的,磁場最強的天體毫無疑問的就是黑洞了,而在黑洞中磁場最強的就是體積最大的巨型黑洞。

而老闆我擁有的這個黑洞雖然是個小黑洞,但是磁場的強度除了超大黑洞外還是幾乎沒有敵手的,而有這麼一個研究磁場的最佳實體目標,想要研發出束縛核聚變能量的磁場,我覺得對於我來說還是很輕鬆的!

至於是選擇託卡馬克、仿星器、磁鏡、反向場、球形環這些結構的哪一種,我們還要考慮和研究一下的,甚至到最後我們可能要選擇至少兩種結構來進行研究,因為我覺得大型核聚變發電設備和小型核聚變發電設備可能不是一種結構的!

這些東西我們慢慢研究吧,反正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就完成研究的,多條路就多一種可能性!

對了,你上次跟我說你的運算能力一下子增加這麼多研發專案不夠了?我今天晚就去給你增加機組,這次需要增加多少臺機組才能滿足未來一段時間的研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