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個小黑洞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6章 更多的探測器發射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56章 更多的探測器發射計劃

雷天唐的話讓周圍的人也都會心的笑了起來,因為這麼一想確實有點道理,因為就拿他們都知道的獵鷹重型可回收火箭的發射報價來看,8噸的有效載荷報價最低就超過9000萬美金發射一次,這麼一算的話50億美金真的不夠,畢竟它的可回收發射模式載重量真的太小了。

“我們這個設計最贊的一點老闆你注意到沒有?”張漢修又賣起關子問道。

“是組合體最前端的那個探測器麼?我就看每個組合體前面都有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探測器。”雷天唐放大了組合體投影上頂端的探測器說道。

“哈!看來老闆你也注意到這一點了!是的,無論是我們計劃發射的兩輪組合體測試計劃還是後面要發射的行星探測器計劃,它們的組合體前面都有一個我們特別設計的探測器!

這個探測器可不簡單,它是我們設計的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深空探測器,它的探測任務是跟隨已經拋灑完所以其它衛星探測器的組合體剩餘部分,也就是太陽帆、離子發動機一起飛往太陽系外,對太陽系外的宇宙展開真正的探測!

如果任務順利的話,組合體剩餘的太陽帆還有離子發動機我們不能就這麼讓它們浪費了,畢竟它們已經加速到超過200公里每秒的飛行速度了,而且這個速度還會越來越快,這麼高的速度浪費了就太可惜了!

所以我們給它的最前端搭載了被我們命名為‘希望之光’的太陽系系外探測器,讓它們來給我們實地探索一下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樣的探索對我們未來的太空計劃非常重要,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對太陽系外的宇宙空間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還都只能用各種望遠鏡來觀察,實際狀態到底怎麼樣,真的是知道的不多。

而這樣的未知也會給我們公司未來設計真正的宇宙飛船帶來麻煩,畢竟深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還是需要有真實的探測資料來支撐的,不然設計上出現疏漏就麻煩了!”

這個做法雷天唐還是非常贊同的,雖然他透過自己和小黑洞的聯絡,已經真真切切的往宇宙中投放了很多的探測器,也隨著每天從那邊收回來的各種探測資料中掌握了很多的宇宙空間的秘密,但是這些資料他也就只能自己用用。

總不能大大咧咧的把這樣的資料交給深空實驗室他們來做參考吧?怎麼解釋這些資料的來歷?難道要說這些資料都是自己猜想的?那不是扯嘛,所以公司這邊自己做探測準備他也是認為沒有問題的。

而且他也想知道太陽系外的宇宙環境跟小黑洞所在位置的宇宙環境是不是有什麼差別,畢竟所處的宇宙位置不同,太陽系這邊可真是一個貧瘠的角落。

眾所周知,太陽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恆星,我們的太陽系是銀河系中數億顆恆星之一,距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我們其實處於星系的“郊區”,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距離是4.2光年。

如果看了太陽系周邊的星圖就知道,太陽系附近可真是空蕩的可以,有限的幾顆恆星也都是形成了很長時間的紅矮星。

而小黑洞本體所在的位置可不同,那裡是一片巨大無比的星雲,新的恆星生成和超新星爆發都是常有的事情,這樣的地方它的宇宙環境肯定跟太陽系周邊的宇宙環境有區別。

所以就算他把他探測到的資料交給公司,資料來源實驗室這邊也不過問,這些資料短時間裡公司也用不上,又不是真的有什麼外星黑科技,雷天唐也不能指望公司的第二代宇宙飛船就能進行超光速飛行或者是空間跳躍吧。

第二代宇宙飛船能前往比鄰星等太陽系周邊星系進行探測任務就非常不錯了,一口吃成胖子想想也不可能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們的這個設計我還是認可的,不過按照你這麼算的話,那不是說前前後後也就發射3顆可以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這個數字好像少了一點吧?”雷天唐好奇的問道。

“不是這麼回事老闆,這3次組合體發射說到底也都能說是測試這樣的設計是否可行,如果這些組合體的發射全部都獲得成功的話,後面我們還會進行更多組合體的發射任務的。

地球以外的行星探測器120顆這個數字是差不多夠了的,但是小行星帶的探測器60顆這個數字可真的是太少了,後面我們肯定還要發射更多的小行星帶探測器去詳細的探測這裡,畢竟這裡的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

所以這樣的組合體我們肯定還是要陸陸續續的發射的,之所以不一次性製造和發射這些探測器和組合體頂端的太陽系外探測器,主要還是從技術上來考慮的。

我們公司的技術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取得一定的突破,而這些技術上的突破可能讓我們後面的發射速度更快,探測器的效能更好,磨刀不誤砍柴工,有前面的這些探測器提供的工作資料和探測到的資料來支撐後面的探測器發射任務,這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張漢修笑著解釋道。

“確實,小行星帶的探測任務是我們太空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它的重要程度還在登入火星和登入月球之上,畢竟就算我們短時間裡可以完成這兩個行星的登陸計劃,我們能做的也不多。

最多也就是進行一些勘探工作和殖民前的驗證實驗之類的操作,想要開採和利用這兩顆行星的資源最起碼沒個10年20年的是不用想了。

而開採小行星帶的資源相對來說就要稍微簡單一點了,以我們的計劃,推動一些質量和資源合適的小行星脫離小行星帶軌道還是可以做到的,這些小行星就算是出於安全考慮只把它們推到火星附近的軌道上,也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收益的!”雷天唐也點頭認同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