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個小黑洞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0章 苛刻的閉環實驗規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0章 苛刻的閉環實驗規劃!

劉賀龍隨後更是解釋了生物圈2號實驗計劃失敗的原因:“生物圈2號實驗本來就是在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下來進行的,那個時候的科學家雖然已經在地球生物圈的研究上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成果並不能支撐起這麼一個複雜的實驗。

生物圈2號計劃設計在密閉狀態下進行生態與環境研究,幫助人類瞭解地球是如何運作,並研究在模擬地球生態環境的條件下,人類是否適合生存的問題。

為了儘量貼近自然環境,該圈中的土壤、草皮、海水、淡水均取自外界的不同地理區間,透過一定的人工處理再利用。例如,實驗用的海水是將運進來的海水和淡水按照適當比例配製而成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實驗為什麼會失敗呢?科學家對此做出了總結:除了二氧化碳多、氧氣少、水循環失調等原因以外,生物種類關係的失調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來,設計者雖然在“生物圈II號”內模擬了多種生態系統,但引進的生物卻主要是生產者,動物、真菌和細菌的種類和數量都較少,傳粉的昆蟲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開花不結果了。

由於動物的種類和適量減少了,植物很少恐怕還有比例不對的原因,在真的生物圈中平均每人所對應的大氣、水、植物等是那麼的廣闊,而二號呢?環境資源與人的比例嚴重偏小,就那點大氣、水、植物等,哪怕就是生活一個人也已嚴重不夠了,更何況是幾個人。

二氧化碳多、氧氣少是結果而非原因,二氧化碳多、氧氣少是因為植物相對太少了,不足以將人和植物自身產生的那麼多二氧化碳轉化並釋放氧氣.氧氣的消耗速度高於產生速度,而二氧化碳的產生高於消耗。

我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生存的地球作為一個巨大的生物圈系統,它是非常非常復雜的,想要用一個實驗室來完全模擬它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夠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圈的穩態。

首先,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太陽能轉變為生物能夠利用的化學能是透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的。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

第二,從物質方面來看,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物質。生物圈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極結構,接通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經過各種生物的多級利用,再分解為無機物重新迴圈的完整迴路。生物圈可以說是一個在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例如,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時,會使植物加強光合作用,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一種生物絕滅後,生物圈中起相同作用的其他生物就會取代它的位置;某種植食性動物數量增加時,有關植物種群和天敵種群的數量也隨之變化,從而使這種動物種群的數量得到控制。

生物圈雖然具有自我維持穩態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是有限度的。人類活動在許多方面對生物圈造成的影響已經超過這種限度,對生物圈的穩態構成嚴重威脅。

而正是出於對這種威脅的擔憂,我們公司的星際移民計劃才顯得這麼重要,而想要真正的完成殖民,如何讓人類在殖民地長時間的生存下去才是最應該考慮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實驗才顯得如此的重要,而因為未來我們要殖民的星球外界的環境當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們的實驗室建設規劃採用了全封閉的建設設計。

如果大家仔細的看過我們設計的實驗室外層就能看得出我們這個設計的優點了,整個實驗室所有的系統全部都被封閉在一起的。

而且為了能更好的模擬各種複雜的外星環境,我們所有的實驗室建設都是採用了雙層建設設計,最外層除了遮蔽外界環境的影響,還會安裝大量的環境模擬裝置來模擬諸如極端冷熱環境、宇宙射線衝擊、隕石撞擊等等情況對生態圈的影響。

實驗室的內部則整合了整個生態圈迴圈的所有裝置,像水循環系統、氧氣循環系統、動植物循環系統還有光照系統等等系統所需要的裝置我們都進行了詳細的設計。

當然了這些裝置也都需要各個分公司和實驗室的支援,這也是我們將這個計劃拿到公司例會上來討論,而不是直接交給老闆來審批的另一個原因所在,沒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我們自己是完不成這樣龐大的建設計劃的!

這樣的閉環設計幾乎就不用考慮外界因素對實驗室內部的干涉了,所以隨便在哪個地方建設都行,並不用跑老遠的去找什麼沙漠來建實驗室的。

不過由於這次我們的實驗室建設規模確實足夠的龐大,所以為了節省建設成本,也是可以找一個地價便宜的地區來購買土地的,反正現在交通這麼方便,在哪裡做實驗都沒有問題的。

更何況咱們公司的人工智慧系統和智慧機器人都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管理和維護實驗室,所以就更不用擔心了!”

聽完他的解釋,無論是雷天唐還是其他人都瞭解了為什麼他們的實驗室不用建設在沙漠裡來避免外界環境的影響了。

確實,就算是將實驗室建設在生態系統相對更簡單的沙漠裡,也很難滿足他們的實驗需求,畢竟他們的實驗計劃可不是跟生物圈2號實驗一樣簡單的模擬實驗。

他們的實驗目的就完全不同,生物圈2號實驗是想要模擬地球生物圈,想看看小範圍內人造生物圈的表現,實驗的內容更靠近地球環境,連最重要的太陽光都是採用了自然光照,這麼簡單的實驗怎麼可能符合星際移民後殖民地的生態圈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