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個小黑洞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7章 三年後的火箭家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7章 三年後的火箭家族!

見他這麼說,雷天唐也就笑著不提這件事了,這麼多的精英在一起設計的東西要是連這一點也考慮不周全的話,那也未免太廢物了,這樣的人是根本就進不了公司的,他這麼提醒一下也只不過是他對這個實驗室的存在有點擔心而已。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該提醒還是要提醒一下的,安全上的事情就沒有一件是小事的,更何況實驗室裡的研究還有不少危險呢,雖然這些危險都已經被他們提前給解決了。

雖然現在無限引力集團已經發展的很好了,但是無論是對公司的高層還是實驗室裡的研究人員來說,他們都清醒的知道要想完成公司的太空計劃,目前所有正在研究的東西也只不過是在打基礎。

正因為如此,雷天唐才會在研發資金和各種其它支援上絲毫折扣都不打的撥付給他們,就是因為他知道打基礎的時候如果都不打好的話,那未來遇到問題時搞不好就會出現難以預料的災難。

無論是宇宙飛船還是未來的殖民地建設都是絲毫差錯不能出的,因為一旦出問題了,宇航員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同時任務也會失敗,這些結果都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在實驗室的各種研究上,雷天唐才會這麼的大方,就跟當兵訓練時一樣,教官總會說“訓練時多流汗,戰時才會少流血!”是一個道理的。

......

時間從來就不在意任何人的想法,它一直就按照著這個宇宙的規律在向前走著,這一眨眼的功夫三年就過去了。

這三年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是很多有趣的故事中無限引力集團的影子都會存在著,因為它的發展簡直比之前的幾年更誇張!

得益於雷天唐在研發上的鉅額投入和重視基礎研究的公司方針,這三年無限引力集團在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多巨大的突破。

就拿最基礎的火箭發射來說吧,雖然說公司早就知道利用火箭發射來運載載荷前往太空是要被淘汰的事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項研究就停止了,畢竟想要用真正的宇宙飛船來從地球上起飛還有一段路要走的。

所以現在公司這邊的火箭家族又添了很多新成員,公司的火箭實驗室除了一直在研發液體燃料火箭,固體燃料火箭的研發也一直都沒有落後的,更何況還有戰略導彈研發任務在呢,這種導彈也只能使用固體燃料來推進才能隨時處於可攻擊狀態的。

固體燃料火箭在發射上的優勢實在是太多了,就一個可移動發射就不是液體燃料火箭可比的,無限引力集團一直都在研究的海上發射平臺,為的不就是不受地域和天氣的影響,想什麼時候發射就什麼時候發射這種發射自由度麼!

所以現在無限引力集團已經擁有了兩種型號的固體運載火箭了,按照公司的命名規則,這款固體燃料可回收運載火箭被大家命名為“三太子-1”型和“三太子-2”型。

無論是龍王三太子,還是三太子哪吒都不是好惹的存在,至於大家認為這個名字中的三太子到底指的是哪個這個問題,還在網路上引起過一次熱議。

雙方引經據典的從各種神話傳說開始辯論,到後面再爭論哪個三太子更厲害之類的,熱鬧的不行,最後還是哪吒三太子這個猜測佔了上風,因為無限引力集團已經有了“李天王-1”型火箭,那麼按照這個規則,這個三太子是哪吒更符合規律。

不過無限引力集團這邊可不會出來解釋這個,因為就連火箭實驗室這邊都有爭論呢!

“三太子-1”型固體燃料可回收火箭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達到了40噸,遠地軌道則也有22噸,而“三太子-2”型的近地運載能力就提升到了68噸,遠地軌道35噸這個數字。

這兩種運載能力已經基本滿足公司很大一部分的發射需要了,畢竟這種可以快速發射的火箭為的就是彌補“李天王-1”型和它的升級版本“李天王-2”型液體燃料可回收火箭不能隨時隨地發射缺點來的。

至於要發射更大重量的載荷,那就只能動用公司的重型可回收運載火箭巨靈神系列了,畢竟這種可以移動發射的固體火箭尺寸還是有限制的。

它的對照版本——中型可回收運載火箭“李天王-1”型火箭也有了升級版,在體型稍稍增加了一點的情況下,“李天王-2”型的近地運載能力上升到了70噸,遠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同步上升到了40噸!

而重型可回收火箭“巨靈神-1”型當然也同樣有了升級版,“巨靈神-2”型由於在設計上對它的運載能力和可運載的尺寸上有更大的需求,所以箭體高度從之前的82米增加到了89米這個誇張的數字!

同時箭體的直徑也從1型的7.5米增加到了8.5米,成為一個有點胖的大家夥,再加上無限引力集團在材料領域的進步和在火箭發動機領域的突破,使得這個大家夥的運載能力從之前的近地軌道135噸增加到了現在的190噸,遠地軌道更是從72噸上升到了105噸!

之所以知道了火箭要被淘汰還要大幅度的提升“巨靈神-2”型的運載能力,主要還是從公司的任務需求上來考慮的,因為之前的“巨靈神-1”型重型可回收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已經滿足不了公司的月球和火星建設任務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月球空間站和火星空間站因為都進行了最佳化設計,所以軌道艙的重量和尺寸都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畢竟新的設計上增加了很多的生活裝置和科研裝置。

而想要將這些裝置完美的融入到空間站軌道艙中,軌道艙的尺寸當然要增加的,不然宇航員的生存空間就要被大幅度的壓縮了,這當然不行!

同時這些增加的各種裝置當然也對火箭的運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了,而且不止是空間站需要這種大運載能力的火箭,月球前進基地和火星前進基地的建設工作同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