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松要救潘金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九章 美成先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九章 美成先生

整體來說,平心而論,李師師的美麗比起潘金蓮來,還有不如。潘金蓮的那種純潔澄澈之神韻,是其他女子都很難有的。

但是,李師師也有她自己的特色。武松記憶裡突然一閃,想起了前世似乎有個女明星,叫許晴。

對,就是許晴。想起這個名字,武松才意識到另一個事實:其實,李師師看上去已經不是很年輕了。

雖然看不出她的真實年齡,她的美貌氣質完全可以讓人忽略她的年輕,但她畢竟已經不是青春少女。

真想不到,號稱大宋第一名妓,皇帝也沉迷的女人,其實已經是個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師師本來正坐在窗前聽簫,簫聲婉轉,如泣如訴。見武松進來,李師師連忙起身相迎,卻笑如春風。

她不著痕跡地令下人收走武松帶來的禮物,親自給武松看座上茶,剎那間便化解了武松的陌生感。

武松不由得暗道:這個女子,真的很善於接待人啊。

這時,房間內原來的管絃簫聲,也停下了。武松已經看到,坐在房內吹簫的那個男子,原來竟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老者坐在桌子邊,見武松進來,並未起身,反而臉有不快之色,似乎是在責怪武松打擾了他的雅興。

這時,李師師忙為武松介紹:“這位乃是美成先生,號清真居士!”

武松一聽,連忙站起來,很是欣喜地對老者行禮,道:“原來是您!在下武松,久仰大名!”

武松說對這位老者久仰大名,是發自內心的。

穿越過來之後,前世的許多東西都越來越淡忘了,但一些印象特別深刻的東西依然有些留存。比如說,對這位美成先生。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北宋著名詞人、文學家、音樂家,婉約派集大成者,負一代詞名。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武松前世就讀過周邦彥不少的詞,對他那首蝶戀花尤其喜愛:

魚尾霞生明遠樹。翠壁粘天,玉葉迎風舉。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間風月如塵土。剪水雙眸雲鬢吐。醉倒天瓢笑語生青霧。此會未闌須記取。桃花幾度吹紅雨。

武松這世是個將軍,前世卻很喜歡文學,很許多人一樣,尤其喜愛宋詞,穿越過來,蘇軾已經去世,李清照還沒見到,辛棄疾還沒出生,有時候還正覺得遺憾呢。

想不到,會在這裡意外遇到周邦彥,這真比見到皇帝高興多了。因此,他的尊敬,是真心的。

白髮蒼蒼的老者,確實正是周邦彥。其實,宋朝重文輕武,有名氣的文人一般是不怎麼看得起武夫的。而且,這個時候的周邦彥,年歲已高,人生卻正在走向低谷,

他雖然名滿天下,但由於不願與蔡京奸黨合作,晚年又被逐出朝廷,被貶到順昌(今安徽阜陽)、處州(今浙江麗水)等地為官。

仕途不順,他乾脆更加醉心聲律,居然經常悄悄進京,留戀李師師的處所,可以說是在和皇帝宋徽宗爭女人。

這個人,其實還是很牛的。加上現在官運不暢,因此更加憤世嫉俗,不輕易給人以好臉色。何況,武松來得還不是時候,打斷了他和李師師聽簫的雅興。

不過,武松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尊重,還是讓他很受用。畢竟,這個時代重文輕武,文人固然瞧不起武將,武將卻也往往瞧不起文人。像武松這樣,能夠真誠尊重周邦彥這種失意文人的武將,還是不多的。

這時,李師師又為周邦彥介紹武松:“這位就是我曾經和你提起過的,那位效仿當年太祖皇帝千里宋京娘,在清河縣勇救民女,又為了這位民女的失蹤而不惜三次拒絕接旨的武松武將軍!”

武松頗感無奈。他調動新禁軍在汴梁城內到處尋找潘金蓮的舉動,倒一下子使得他和潘金蓮的故事被傳開,成為汴京城裡的名人了。

周邦彥這種人,風流蘊藉,卻最看重這種男女之間重情重義之事。

因此,他對武松的態度,也更加好轉。雖然還是沒有起身,卻神情緩和下來,衝武松點點頭,卻對李師師說:“我們還繼續對譜麼?”

李師師便笑著問武松:“但不知武將軍今天光臨寒舍,來到奴家這種煙花之地,有何見教?”

武松道:“不敢。武松打擾二位了,卻是專程來謝謝師師姑娘搭救之恩!”

李師師一聽,略頓了一下,隨機又春風滿面,道:“想不到我說了幾句好話,真能起作用,還這麼快就傳到了武將軍這裡。將軍為了紅顏,不惜派軍人翻遍汴梁城,還敢拒接聖旨,這份情義,卻也是奴家最為欽佩的。只不過是說了幾句話,實在不用放在心上。對了,你那位金蓮妹子,現在有訊息了麼?”

武松道:“也有了一點訊息,安全倒是應該沒問題了。”

李師師松了口氣,道:“那就好。有開封府全力尋找,應該很快就能找到人的,武將軍不必太擔憂。既然如此,將軍可願意留下來,先聽聽美成先生為新曲填的新詞麼?”

武松本身就喜歡周邦彥的詞,當下自然答應。

周邦彥淡淡地看了一眼武松。就他而言,是不太相信武松這樣一個武夫,真能懂得他詞中真韻的,以為武松不過也是附庸風雅而已。

當下,他又吹起簫來。李師師聽了一會兒,便張開小口,用天籟般的聲音,和著那簫聲旋律,輕唱起來:

“暗塵四斂。樓觀迥出,高映孤館。清漏將短。厭聞夜久、籤聲動書幔。桂華又滿。閒步露草,偏愛幽遠。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李師師正唱著,武松卻突然也忍不住合著旋律,輕聲唱道:

“倦客最蕭索,醉倚斜橋穿柳線,還似汴堤、虹梁橫水面。看浪颭春燈,舟下如箭。此行重見。嘆故友難逢,羈思空亂。兩眉愁、向誰舒展。”

一曲唱罷,卻見李師師和周邦彥,都十分驚訝地看著武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