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混在帝國當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部分化(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部分化(五)

李存孝與王呈息兩人最後發生了爭論,王呈息雖沒有明說,但話裡話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不想借兵給李勳,而李存孝則是一直勸說其應該出兵,以大局為重,百姓是無辜的,不應該成為鬥爭的犧牲品,兩人最後話趕話,爭論到最後,已經是有了一些火氣。

幾名頭腦清明的軍官,也是站了出來,支援李存孝。

李勳是武州都督,作為武州的最高軍事主官,眾人的考評與功績都是要透過李勳完成,跟他關係鬧的太僵,他們在李勳那裡的功績考評,上報給朝廷的,恐怕只能是最差的那種,這樣一來,李勳在武州當都督的這段時間,與他作對的人,想要升官,那簡直是在做夢,而且...自己參軍打仗,拼死沙場,不就是為了一份前途?若是沒有了這個前提存在,我憑什麼跟著你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算退一萬步講,吳恆與王呈息真的把李勳給鬥了下去,王呈息最後上位,他最先重用的人會是李存孝這些外來人?肯定不會,王呈息首先提拔重用的人只會是他原先的那四千老部隊,至於李存孝這些外來的人,顯然要靠邊站,所以道理就很簡單了,李勳與王呈息兩人,不管誰贏了,李存孝這些非嫡系將領,都不會有任何好處,自己憑什麼死心塌地的給王呈息當槍使?

雙方爭論不下。

王呈息冷冷注視著李存孝,冷聲說道:“李存孝,你始終為李勳說話,難道你已經投靠了他不成?”

“李勳是武州都督,我們都是他的下屬,何來投靠一說?”

李存孝一點都不懼王呈息,直接給頂了回去,他打心裡就瞧不起王呈息這個人。

李存孝掃了一眼帳中諸位將領,淡聲道:“諸位,李勳可是有持節在身,五品以上的軍官他是動不了,但五品以下的軍官....”

李存孝此言一出,眾人都是愣了愣,隨即臉色便是有了變化。

有持節的都督與沒有持節的都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最差一級的假持節,戰爭時期,可以先斬後奏,無需上報朝廷,直接斬殺五品以下的軍官,王呈息是從四品亞將,李存孝是正五品的中郎將,自然是不在此列,但低一級的郎將則是在這個範圍之內,李存孝的提醒,讓眾人豁然明白過來,事情存在著另外一種可能。

李勳讓王呈息出兵,後者若是拒絕,那好,你不出兵是吧,一名郎將本部五百士兵,我點你營中八名郎將隨我出征,你們聽是不聽,不聽,我就殺,你王呈息根本就阻擋不了我。

“將軍,李存孝說的也是有些道理,李勳畢竟名義上是我們的主將,明著違抗軍令,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

“將軍,還是跟著李勳去吧,他是武州都督,又有持節在身,我們何以反抗軍令?”

幾名軍官站了出來,出言勸說,其中有那麼兩人,是王呈息的老部下。

王呈息臉色難看,沉默半響,最終點了點頭:“你們先行散去,讓我好好思慮一番。”

說罷,王呈息對著自己的心腹副將於巖輝使去一個眼色。

眾人散去,帳內只剩下與於巖輝和王呈息兩人。

“巖輝,你有什麼看法?”

於巖輝站了起來,說道:“將軍,眾意難拒,李存孝剛剛的那番話,不是沒有道理。”

王呈息站了起來,在帳中來回走動,是自己把事情想的簡單了,李勳有節杖在手,自己不怕,但手下的那些中低級軍官,卻是不得不怕。

半響之後,王呈息停下腳步,看向於巖輝,說道:“從本部四千人之中劃出一半,再把王石、嚴從兩人的兵馬劃出來,剛好四千人,由你統領,跟著李勳前往肅州。”

於巖輝拱手道:“末將領命。”

王呈息最後囑咐道:“一定要把軍權握在自己手中,李勳若有圖謀,你當見機行事。”

於巖輝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將軍放心,兵權在我手中,李勳不敢把我怎麼樣。”

.............

李勳接到王仁鋯的求援文書之後,當天便是下令,武州進入戰備狀態,留尤衝守城,李勳帶領五千五百餘士兵,前往神池縣,與王呈息的四千士兵匯合,然後立即趕往肅州。

元和原本有四千人,但巡察營成立,從他那裡分出來八百人,交由鄭春與趙衛統領,對於尤衝,李勳不是很信任,所以鄭春與趙衛所統領的巡察營,並沒有帶走,而是留在了武安城,元和的三千兩百人,李勳手中的三百親衛,加上從甘圖遠那裡調來的兩千士兵,其中還包括單仇的五百軍紀司,一同五千五百餘人。

黃昏時分,李勳領著部隊趕到神池縣,王呈息的大營。

王呈息親自出來相迎,其四千部隊,也是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王呈息如此爽快,倒是有些出乎李勳的意料之外,李存孝的猜測一點都沒有錯,李勳確實把節杖給帶來了,王呈息若是不肯出兵,李勳準備直接下死手,以不聽將令為由,先殺他幾個中低級軍官,對其進行震懾,如今,王呈息這般配合,李勳倒是沒有了出手的藉口。

沒什麼好說的,軍隊匯合,在李勳的帶領下,浩浩蕩蕩的朝著肅州馳援而去。

三天後,傍晚,福羊縣縣府。

福羊縣縣令叫做趙迪,四十餘歲,身材矮小,有些勾腰駝背,長相不佳,早年也是進士出身,但在禮部與吏部的最後面試環節,給刷了下來,只得從最底層的吏做起。

此人性格頑固,道理不通,但為官非常清廉,在嶺南做了十幾年的縣丞,極得當地百姓愛戴,隴右之戰過後,隴右道有大量官職空缺,趙迪被提了一級,調到福羊縣任縣令。

“縣令大人,援軍到了,援軍到了。”

福羊縣縣丞劉福手舞足蹈的跑進了縣府大堂,滿臉的狂喜之色,在他身後,跟著一名平民裝扮的大漢。

趙迪正靠在椅子上休息,聽到動靜,慢慢睜開眼,坐直了身子,看向劉福,皺著眉頭,臉色有些不好:“劉縣丞,如此慌張,成何體統?”

劉福非常年輕,約摸著也就二十出頭,長得白白胖胖,一臉的輕浮,任何事情都是喜怒之色露於言表,這樣的人,這樣的年紀便是當上了縣丞,要不就是確有才學,透過科舉走上仕途,要不然就是身後有著極大的靠山。

劉福知道趙迪不喜歡自己,對於他的不悅,一點都不在乎,大聲說道:“大人,武州都督李勳親領一萬大軍,已經進入肅州境內,最遲明天天黑之前,便是能夠到達福羊縣,我們有救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