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集美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0章 大軍渡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0章 大軍渡河

“文則,若要依你之見,我軍要如何才能埋伏到林軍,打它一個出奇不意措手不及,從而給擊潰雲字營奠定好基礎呢?”

曹洪與於禁武力相當,雖然高出幾許但確實有限,反而在統軍作戰訓練士卒方面,稍遜于禁一籌。

是以五驃騎之中,曹洪反而與於禁的關係最好,最起碼兩人能力相當,聊天的時候共同話題會多出來不少。

曹營五驃騎皆屬於一時俊傑,林峰對這幾位的屬性也曾經眼饞不矣,只可能分屬兩方陣營,曹氏與夏侯氏又血脈糾葛摻雜不清,是以最終林峰還是息掉了納降之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夏侯惇,統率 92,武力 90,智力 63,政治 70,魅力 81。

夏侯淵,統率 90,武力 91,智力 68,政治 61,魅力 80。

曹仁,統率 89,武力 86,智力 62,政治 46,魅力 72。

曹洪,統率 79,武力 81,智力 44,政治 35,魅力 51。

于禁,統率 83,武力 78,智力 74,政治 57,魅力 53。

夏侯兄弟屬於第一梯隊,二人皆為統率武力值雙90+的存在。

曹仁統武值為雙85+,只是略遜色於夏侯兄弟,同樣在三國時代可被稱為頂級武將。

至於曹洪與於禁,一個武力過80,一個統率過80,除了林峰麾下將星熠熠,拿過來不太顯眼之外,放到其他任何一家陣營之中,也必然為上上之選,不失為地方之統帥。

于禁聽到曹洪的發問,沉吟的盯著帥案上的作戰地圖,一時陷入了長考之中。

曹洪看到于禁一時沒有答話,也同樣將注意力放到地圖之上,試圖在其中找出對己方最為有利的一處埋伏之所。

過了良久,曹洪於禁幾乎同時發聲:“要不咱們在汨水河畔試試?”

說完二人又同時抬頭,相互對視良久,一起伸出右手緊緊相握:“真乃英雄所見料同也。”

趙雲率雲字營揮師北上,裴元紹自告奮勇擔任先鋒官。

一路之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裴元紹這個先鋒官做的中規中矩一絲不苟。

路過蒙山之時,裴元紹生恐深谷密林之中埋伏有曹軍的大隊人馬,他親身前往一座座山谷一片片密林進行偵察,不肯放過絲毫的線索。

只可惜他似乎高沽了曹軍將領的能力,在蒙山這麼適宜埋伏之地,他居然未曾找到曹軍一兵一卒,看起來如此優秀的戰略之地,卻是被曹軍忽略掉了。

穿越蒙山之後,前方一馬平川,再無坎途。

只需沿著官道一路北進,道路兩旁大多為剛剛越冬的小麥田,還不到抽穗的時間,齊膝高的麥田也不可能藏兵設伏。

是以雲字營在透過蒙山之後,行軍的速度突然提升了近乎一倍,裴元紹更是率先鋒營突前距離達到了近十里開外,引得趙雲數次派人飛馬前來傳訊,命令他壓一壓腳步,切不可再繼續突前,省得萬一遭遇敵軍,得不到來自中軍的及時支援。

裴元紹收到趙雲的提醒,這才慢慢壓下心頭的焦急,駐馬於汨水河南岸,不再急著匆匆渡河。

汨水河乃是泗水河的一條支流,河道並不寬闊,僅四丈左右,但水流卻十分湍急,加之水深過胸,沒有舟橋大軍還真無法順利渡河。

在汨水河上,大約每隔二三十裡,總會有一座鄉民自發修建的木橋,以方便居住於兩岸的百姓通行。

只是這等小橋實在過於簡陋,也就是並排搭上四五根樹幹,用麻繩捆綁在一起罷了。

走個牛車,過幾位鄉民不成問題,大軍渡河不僅同時上不去多少人,走得人多了,還有可能把木橋壓斷。

至於舟揖,那就更不用多想,這麼窄的小河溝子,怎麼可能會有大船存在,河面上往來穿梭的,盡是些獨木舟大木盆之流,也承擔不起渡河的重擔。

裴元紹下令先鋒營將士準備搭建浮橋,同時催馬在汨水河南岸來回跑了二十多裡地。

四下偵察一番之後,裴元紹確定這裡並無危險,便將所偵知的汨水附近情報飛馬報回中軍,並要求趙四爺儘快給他送來輜重及後勤人員,以便更快更穩妥地搭建起浮橋。

對於裴元紹的要求,趙四爺全部滿足。

他們兩人打交道也不是一天半天的,相互之間有著足夠的信任與默契。

就在裴元紹督建的浮橋搭起來的同時,趙雲也率中軍趕到了汨水河畔。

“元紹,渡過汨水之後,你的前鋒軍切不可再如之前那般突前,梁甫縣城離汨水不過三十餘裡地,而梁甫縣正是奉高城的南面屏障。”

泰山郡的首府奉高城被北邊贏縣、東邊牟縣、南邊梁甫縣、西邊博縣四座縣城包圍在正中。

若想要攻打奉高城,便先要開啟這四座屏障。

四縣城之中,梁甫縣城尤為難攻。

此城不大,但背靠尤來山,依山而建,故而不懼圍攻,並且尤來山並不高大,奉高城隨時可派援軍攜帶物資翻過尤來山對梁甫城進行支援,更是增加了攻打

梁甫縣城的難度。

趙四爺在攻入泰山郡之前,自然也做好了戰前的功課。

林軍三路大軍之中,就屬雲字營的目標最為靈活,自魯郡進入泰山郡的第一戰,可選擇攻打南武陽與成縣兩地之中的任意一處。

打下南武陽,穿過蒙山,越過汨水,可攻打奉高城南部屏障梁甫縣城。

打下成縣,可沿汶水東進,直接來到博縣城下,攻擊奉高城的西部屏障。

兩條路線均可選擇,最終趙四爺選擇了先攻南武陽城後打梁甫城這條攻擊線路。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趙四爺不善水戰,擔心在沿汶水行軍之時,遭到來自曹軍水軍的襲擊。

眼下雲字營已然兵臨汨水河畔,只要渡過汨水,便可直接攻打梁甫縣城,是以趙四爺眼下也略感興奮。

戰場之上軍情瞬息萬變,趙四爺可不想在與其餘兩路大軍會師奉高城下前,落得個陰溝裡翻船,留下千古笑柄。

提醒裴元紹也是為了保證渡河之時及之後的安全,倘若在半渡之時被敵突襲,不要說什麼敗中求勝,能爭取小敗一場已然可以稱得上一場奇蹟,更大的可能便是渡過河的半數士卒被敵盡滅,渡河之中的部隊不死於敵手也要亡於河中,只餘小部分沒來得及渡河的幸運兒,卻也士氣跌落至谷底,不來個卷堂大散就當得起當世雄兵之稱。

裴元紹得到趙四爺的提醒,自然心領神會。

“放心吧四爺,等會兒開始渡河,我會率部優先護送輜重隊渡河,即便真的遇到敵襲,也可利用輜重車隊擺下防禦陣型,支撐到全軍渡河完畢。”

趙四爺點點頭:“一切辛苦元紹了,等此戰打完,我一定會在三哥面前給你表功。”

裴元紹聞言反而變得有些意興闌珊。

“四爺,說實話,我在北地幽州給主公丟了大人,身為親衛營統領,卻被敵將在戰場之上生擒活拿,這不僅是我個人的恥辱,也是整座親衛營的恥辱。可惜我再也沒有機會去跟隨在主公身邊,既然如此就讓我在戰場之上拼盡全力,能為主公盡一份忠心便盡一份忠心吧。戰功什麼的,還真不是我現在所要追求的。”

說完,裴元紹將手中的絲韁用力一抖,催馬衝上了浮橋,全軍第一個踏上了汨水北岸。

前鋒軍搭建的浮橋寬達四五丈,並排允許七八位戰士同時過橋,雲字營不過兩萬餘人馬,全體渡過汨水河用時超不過兩個時辰。

裴元紹過河之後,縱馬向前跑出了三四裡左右一個圈子,用來偵測河北岸是否安全。